分子生物学chapterDNA复制_第1页
分子生物学chapterDNA复制_第2页
分子生物学chapterDNA复制_第3页
分子生物学chapterDNA复制_第4页
分子生物学chapterDNA复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4TheReplicationofDNA

Chapter8ofthebookIntroductionWhenwilltheDNAreplicationhappen?

DNA复制在细胞周期的S期E.coli37℃0.5h105bp/minmammaliancell500-5000bp/min(4)细菌(E.coli)DNA每个细胞周期只复制一次1、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

1958Meselson-stahl设计的CsCl超离心试验证实了

DNA复制的这一特性概念:复制过程中各以双螺旋DNA的其中一条链为模

板合成其互补链,新生的互补链与母链构成子

代DNA分子15N标记实验·细胞生长在15N标记培养基中·转入正常N源培养基中·分离各代DNA·分析各代DNA的浮力密度15N标记DNA未标记DNACsCL密度梯度离心浮力密度

N15-DNA1.742g/mlN15-N14-DNA1.717g/mlN14-DNA1.710g/ml

聚合反应:substrate--dNTPPoly(核苷酸)n-3’-OH+dNTP→

Poly(核苷酸)n+1-3’-OH+

2PiThedirectionofreplicationCorrectlypairedbasesarerequiredforDNA-polymerase-catalyzednucleotideaddition子链DNA延伸方向只能是5’-3’5’OHTCATCAC5’OH3’ppp

OH

C++

ppi

如果DNA的延伸方向是3’→5’

ATCG

+5’pppOH3’GpppOHGATCG5’pppOH3’ATCG

+5’pppOH3’GpppOH

G

5’

pppa、因能量的需要,

DNA的5’端必须带有PPP游离dNTP具有ppppppOH3’ATCG

在0.2MNacl的生理环境中,使dNTP难以聚合到DNA的5’端

需要其他机制以解脱

TheinitiationofanewstrandofDNArequiresanRNAprimer(primase)DNAhelicasesunwindthedoublehelixinadvanceofthereplicationforkSingle-strandedDNA-bindingproteinsstabilizessDNApriortoreplicationTopoisomerasesremovesupercoilsproducedbyDNAunwindingatthereplicationforkDNApolymeraseextendtheDNAchainTable8-1(factorsinvolvedinthereplication)1)、解螺旋酶(helicase):又称解旋酶,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解开DNA双链.

2).

单链结合蛋白(SSB):结合在DNA单链上,有时有协同效应.3)、

DNA旋转酶:消除复制叉前进过程中产生的正超螺旋,产生负超螺旋.TheinitiationofDNAreplication(1)OriCinE.colichromosomalDNA♦四个9bp的重复序列

dnaA结合位点♦三个13bp的重复序列若干GATC位点酵母菌的复制起点称为ARS(autonomouslyreplicatingsequence),有100多个bp。ARS包括一个共有序列(A)和附加元件(B1~B3)。A功能域为ARS的中心,可能是起始蛋白的结合位点。A的序列为(T/A)AAATA(T/C)AAA(T/A);A元件在芽殖酵母中高度保守,是复制起始所必需的。其中有富含AT的11bp序列是复制起始识别复合物(originrecognitioncomplex,ORC)结合复制起始位点所必需的,对起始因子在复制起始位点的组装起基本作用。Replicationfork

真核生物(Eukaryote):多复制起点即--一个genome中有多个复制单位TheinitiationofDNAreplicationDnaAistheinitiatorprimaseanRNAenzymeinvolvedinthereplicationofDNA.PrimasecatalyzesthesynthesisofashortRNAsegment(calledaprimer)complementarytoassDNAtemplate.noknownDNApolymerasescaninitiatethesynthesisofaDNAstrandwithoutaninitialRNAorDNAprimer

引发体(包括引发酶)pppRNA引物DNApolymeraseIIIpppDNApolymeraseIDNApolymeraseIDNAligase

DNALigase

所需条件:

a、

切刻的3’-OH和5’-P相邻

b、

切刻各自碱基处于配对状态

c、需要能量原核(ATP、NAD)真核(ATP)

用途:复制过程中,5’端RNA引物被置换后切刻的连接修复、重组DNApolymerase

三种DN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3’-5’exonucleaseactivity(polymeraseI,II,III)

校对功能(proofreading)

5’-3’

exonucleaseactivity(polymeraseI,III)

DNApolⅠ的5’-3’外切活性有以下三个特点:

♦必须有5’-磷酸末端♦被除去的核苷酸必须是已经配对的♦被除去的可以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也可以是核糖核苷酸(切刻平移)

其中DNApolⅢ

全酶有十种共22个亚基β二聚体--滑动钳InteractionbetweenDNAandDNApolymeraseTheinitiationofDNAsynthesisinE.coli

2、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α、β、δ、ε、γ五种

位置核内核内核内核内

线粒体

合成

与引发修复合成合成,修复复制功能酶结合前导链

后随链3’-5’校NONOYesYesYes正活性

α

β

δ

ε

γActivationofthepre-RCleadstotheassemblyoftheeukaryoticreplicationforkTheactivationofpre-RCsistightlyregulatedbycyclin-dependentkinases(Cdks)

(3)复制终止a、终止序列

E.coli有两个终止区域,分别结合专一性的终止蛋白

序列一:terEterDterA

序列二:terFterBterC

每个区域只对一个方向的复制叉起作用

b、专一性终止蛋白

E.coli中由tusgene编码(terminusutilizationsubstance)通过抑制DNA螺旋酶而发挥终止作用每次复制时只使用一个终止位点ter5、复制忠实性的保证

1、DNApol的3’5’外切酶活性

(exonucleaseactivity)

2、DNApol只能从引物的3’

端延伸DNA

(需要RNA引物)

a、碱基配对协同性导致最初几个碱基错配率高,且不易校正

b、RNA引物最终被降解而避免错误

3、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因其有利于错配碱基的校正

3.6.真核生物DNA的复制(DNAreplicationinEukaryote)

3.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引发酶

●DNApolα+primase形成紧密的复合物

6-9NtRNAasprimer

●引发酶(primase):50-60kd

●作用方式为阵发性的,每次作用拷贝6~15个核苷酸

●既能利用NTP,又能利用dNTP

●SV40体外DNA复制情况分析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3’末端,由独特的DNA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体。端粒的功能:①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决定细胞的寿命。若无端粒,两个染色体末端很可能融合一起。②解决末端复制问题,端粒酶能与端粒作用,延伸其长度。端粒的结构①DNA端粒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人和其他脊椎动物:AGGGTT纤毛原生动物四膜虫:GGGGTT和GGGGTTTT面包酵母:G1-3T和G1-5A共同特点:富含G;长度达几百到几kb;人类DNA端粒长几kb到几十kb。端粒酶(Telomerase)是催化端粒合成的酶。它是由一条RNA和多种蛋白质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端粒酶中的蛋白部份具有逆转录酶活性,能以其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端粒酶的作用机制:端粒酶的RNA分子与端粒DNA配对,以RNA为模板进行类似逆转录合成DNA,向5’→3’延伸端粒至模板RNA末端后,延长的DNA末端与RNA模板解离,端粒酶移动,重新定位于延长后的DNA3’端,开始下一轮延长过程,如此反复可达数百次合成几百个或数千个重复序列。(3)补齐过程

通过TG链的回折形成发夹结构(G·G氢键)---尺蠖模型

→→实现端粒酶位置的调整大多数体细胞不合成端粒酶,每次分裂后端粒就变短(约30~200bp)。当端粒比正常的长度短数kb时细胞就不再分裂。所以端粒变短是一种老化的象征。实验证明将端粒酶加进体细胞,可以增加体细胞分裂次数。癌细胞主要特性是能无限期的分裂增生,这需要不断表达端粒酶。实验发现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很强。这点可被用来检验癌细胞。实验表明--人体细胞通过监测失去的端粒的重复数而计数细胞分裂次数,当端粒长度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细胞终止分裂---衰老、死亡“多莉”的衰老

研究端粒丢失的速率,预测人类的寿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