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然后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四个角度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对策分析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就业问题也是近几年来人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自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社会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大企业大幅度裁员、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倒闭是受金融危机波及的一个直接表现。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并愈演愈烈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更使就业问题成为热点难点。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就业难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讨论重要的话题之一。据统计,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10万,比去年增加50多万,2010毕业生人数将只增不减。如何安置这逐年增加的毕业生?如何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难题。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1 2000年以来全国高校招生及毕业生人数统计逸\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万)比上年增长人数”(万)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万〉比上年增长人数L(万)增幅(%)2000220601072225.9第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待就业的人数一路飙升。经过近十年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着持续攀高,每年均以50万以上的总量增加。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280万人,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达到610万人。其次,2009年还有25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要找工作。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递减。与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率却持续下降。1997年为97.1%,1998年为96.8%,1999年下降到87.3%,2000年82.0%,2001年90.0%,2002年12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年为80%,比去年同期下降10%,2003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6%,2004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6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约70%,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70.9%,2008两年高校毕业就业率也仅为70%左右。[1]也就是说,从2005年起,每年都有超过100万大学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以上的数据充分说明:随着全国高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进一步增大,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20012604011476.52002320601453127.22003382622126746.22004420382806832.120055048433842152006530264137522.220071 567374958219.92008599325596412.92009629306101 519.1第三,高校毕业生期望薪酬缩减,实际签约薪酬减少。期望薪酬是毕业生就业难易的晴雨表,也是毕业生面对现实的艰难抉择和消极反应。前几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月薪普遍在2500至3000元,而到了2005
年,部分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甚至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从人才市场获取的各类信息表明,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非常务实,把期望薪酬定在1000至2000元左右。离控卒业生就眩总问地区调查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了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该报告基于对全国17省市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对该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就业与收入、工作能力、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与2008年的毕业生相比,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和签约薪酬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拿北京市的高校毕业生为例,北京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746元、而2007届为3080元;2008届平均月收入下降幅度为11%,收入较上一届明显下降。[2]离控卒业生就眩总问地区调查口京沪茶霉经讲型达的火戦市■东皑败中那沿询WI祈50%口天斯谓.找劃工杵:效肝50%]1高狡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②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非人才过剩的供需错位现象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不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更不是整个社会综合素质过高超过了需求,而是某些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另一些专业却人才奇缺。这种供需错位的现象被归类为结构性失业范畴。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对11个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的专业亮起了“红牌”,并建议政府和高校应对这些专业进行减招。让公众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专业大部分都是目前报考火热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中医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该调查报告还显示:该种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的比例偏大,而且最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学生占了2008年毕业生失业量的36%左右。这意味着,毕业半年后每100个失业或未就业的高校中,就有36位是来自这些专业\+③。在报考火热的“光环”下,这些专业却潜伏着供大于求的危机。2、 经济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金融危机蔓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亦不能置身事外,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也日趋凸显。首先,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明显下降。毕业生最青睐国有单位,但每年大批量吸收大学生的仍然是广大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国内中小企业大量倒闭或规模缩减,就业吸纳能力有所降低。即使是仍在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也由于预期不好,缩减了招聘计划。其次,一些被企业裁员的高学历、具备工作经验的人士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⑶这将给即将就业的高校学生带来严峻的挑战。再次是来自于海归人员的竞争威胁。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造成大量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在毕业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更有原本在海外工作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的人,他们都有可能回国寻找就业机会,这无疑对国内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竞争威胁。3、 大幅度进行的高校扩招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随着高校体制改革深化,高校连年大幅度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逐步迈入了“大众化”阶段。据教育部统计,近几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均以3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个别年份达到80万以上。同样的,每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则以50万的速度增加(见表1)。与“精英化”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一方面使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在短期迅速增加并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使得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5]这就必然造成就竞争加剧,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局面。4、 高校毕业生自身的条件限制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剧,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就业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往往许多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很多毕业生有着“丰富”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这些恰恰也是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要考查的重要方面,这几个方面能力不足也会大大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再者,一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6]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这无形中形成了好高骛远的心态,人为的抬高了就业门槛;少数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心,没有勇气去接受挑战,找工作时瞻前顾后,白白失掉不少就业机会。二是对就业单位条件要求过高,注重眼前利益,眼光不够长远。许多毕业生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单位的效益状况,效益不好不去;对薪金、福利要求过高,一些用人单位无法满足他们所开出的薪酬福利条件,只好望而却步。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地区要求过于苛刻,大城市、东部沿海地区或内部省会城市趋之若鹜,小城市、偏远山区、乡镇企业、西部欠发达地区人烟稀少。在一次大学生就业趋势调查中,就业地区选择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期望毕业后去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几乎占全体被调查人数的70%,而选择西部地区、乡镇或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比例仅为8%(见图1)。诚然,大城市经济和科技比较发达,总体来看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毋庸置疑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大城市不断攀高的生活成本,以及激烈的人才竞争导致的机会的稀释以及发展空间的挤压。一般高校异地生源的毕业生很难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竞争剧烈的大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造成他们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5、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上的误区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大量增加,用人单位的选择空间也扩大了,很多用人单位,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时招工的门槛大大增高。一方面,学历盲目崇拜。另一方面,存在学历滥用情况。这主要表现为让高学历者从事简单劳动,支付低廉报酬,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本浪费。⑺人才高消费成为普遍现象。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中既有政府、用人单位责任,也有高校、毕业生自身的责任。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政府方面研究高校扩招的合适速度和规模,完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之必须同社会需求和环境发展相适应;对毕业生就业应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对高校的宏观调控,加强人才预测和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管理,使之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8]高校方面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不断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努力加快教学体系改革,调整专业设置方向,消除学生在专业上的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改革教学内容与专业设置并举;相关部门应对就业新形势的作出迅速反应,立足现实,转变机制,逐步形成以择业咨询、信息服务、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方面在校期间多读多学,扩充知识储备,为将来应对各种工作打好知识基础;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把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统一起来,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应聘成功率。用人单位方面雇主对雇员提出的学历要求,在很多国家有严格的限制。美国《华尔街日报》招聘广告上多数没有学历要求,只有4%的职位要求学士,只有2%要求硕士。但是我国却大行其道,很多用人单位要求硕士、博士。以公务员招考为例,要求本科学历的,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位的职位屡见不鲜。这样的用人观念不仅抬高了毕业生就业门槛,也增大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因此用人单位应该在面试时应该放低门槛,寻求真正可用的人才,多注意考查面试者的与工作有关的各方面素质,而不是仅靠学历和在校成绩进行取舍。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600万到800万。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产生不少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工等低学历的求职人员的燃眉之急,也可以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一部分就业机会或者创业的空间,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和发展农村经济。作为高校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去农村或西部就业环境相对较宽松的地方就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增长经验、减轻就业压力的机会。注释:部分资料来源:山东济南人才网()部分资料来源:大学生就业趋势调查问卷()搜狐教育: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参考文献:⑴胡阳裔.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讨.广东科技,2004(11).⑵可思研究院.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⑶殷利红.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J].山西科技,2009(3).[4]王越•当前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驾照科目一2013年驾校一点通新题库
- 《导体电介质作业A》课件
- 2024年家居拖鞋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课件教学
- 2024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毕业生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奥康亚洲风尚年》课件
- 2024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限公司招聘4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限公司招聘4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寿浙江省分公司校园招聘10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交建筑集团限公司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5单元19《大雁归来》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舞蹈就业能力展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研究生
- 俄语视听说基础教程1
- 马鞍山干熄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评价表
- 城镇基准地价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
- 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几大瓶颈 (毕业论文)
- 日用百货购销合同最新
- 安全组织机构框架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