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税收原理_第1页
第六章 税收原理_第2页
第六章 税收原理_第3页
第六章 税收原理_第4页
第六章 税收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六章税收原理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一)税收概念1、历史上对税收概念的考察2、税收的一般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第1页/共48页(二)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的共同特征。税收分配方式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而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之为税收的“三性”。第2页/共48页1、税收的强制性(1)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强制征收,任何形式的抗税行为都构成违法行为;(2)征纳过程具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3)征税中的强制性不是绝对的,在企业和个人明了征税的目的并增强纳税观念以后,强制性则可能转化为自愿性。第3页/共48页2、税收的无偿性(1)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2)就财政活动总体或全部纳税人而言,这种无偿性又是相对性。(3)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第4页/共48页3、税收的固定性(1)包括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数额的限度性;(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调整。所以,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第5页/共48页税收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税收的基本含义主体目的凭借依据特点地位国家为实现国家职能政治权力法律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第6页/共48页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1、纳税人(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款的直接承担者。(2)负税人:最终承受税收负担或实际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3)扣缴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第7页/共48页案例:纳税人?负税人?一电视机厂为配合税法宣传,同时也为扩大电视机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策划出这样一个营销方案:在产品宣传单的醒目位置上增加“亲爱的顾客,当您购买我厂的产品后,您将很荣幸地成为我国的纳税人”的文字。第8页/共48页2、征税对象(1)征税对象即课税的客体,也称课税对象,也就是对什么东西征税,即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是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2)征税范围即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或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第9页/共48页(3)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规定的同一征税对象范围内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4)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数量化,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志,体现所征对象量的规定性,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基础。(5)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第10页/共48页3、税率(1)概念税率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是国家征税的比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第11页/共48页(2)税率的基本形式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②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第12页/共48页累进税率的划分划分级距的标准绝对额相对额(率、倍)累进

方式全累全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

全倍累进税率超累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超倍累进税率第13页/共48页(3)税率的其他形式①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②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③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加成、减征亦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③定额税率第14页/共48页现行税率一览表税率含义适用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增值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等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分别计算,然后相加个人所得税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辆使用税等超率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土地增值税第15页/共48页4、纳税环节(1)概念: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环节,也就是纳税人在征税对象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2)类型:一个税种按其在商品流转的众多环节中选择纳税环节的多少,形成三种课征制度:①一次课征制②两次课征制③多次课征制第16页/共48页5、纳税期限(1)概念: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2)形式①按期纳税②按次纳税③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第17页/共48页6、纳税地点(1)概念: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2)形式:就地缴纳、营业行为所在地纳税、外出营业纳税、汇总缴库和口岸纳税。

第18页/共48页7、税收优惠(1)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2)税收优惠的形式减税: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免税:对应纳税额全部免予征收;起征点:课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免征额: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第19页/共48页8、违章处理(1)违章处理:对纳税人的税务违章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2)违章处理的内容①违反税法所规定的义务的行为;②实施税法禁止的行为(3)处理措施①征收滞纳金;②处以税务罚款;③追究刑事责任。第20页/共48页税收分类流转额课税所得额课税财产课税行为课税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直接税间接税从价税从量税价内税价外税以课税对象为标准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以税种隶属关系为标准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以课税标准为标准(二)税收分类第21页/共48页三、税收原则(一)税收原则思想的发展概述税收原则,即一国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是税务行政、税务管理所遵循的理论标准,是国家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亚当·斯密1、西方税收原则的出现威廉·配第:《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亚当·斯密:《国富论》瓦格纳:四项九端原则2、中国税收原则的出现第22页/共48页税收原则的发展:第23页/共48页(二)现代税收原则1、公平原则(1)税收的负担公平:税收负担与纳税人的条件是否一致(2)税收的经济公平:通过课税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3)税收的社会公平第24页/共48页2、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1)税收的行政效率:即税收征收效率,它通过税收成本和税收收入的比较进行衡量。

(2)税收的经济效率①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②要求保护税本。③要求通过税收分配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3)税收的社会效率:税收产生的外部效应第25页/共48页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1)税收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手段是以丰裕的社会产品为基础的,而没有效率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失去公平的税收也不会是高效率的(2)就某一个具体的征税活动而言,税收的公平与效率会有矛盾和冲突(3)从整个税制和税收总政策来考虑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26页/共48页四、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含义及其影响因素1、税收负担的含义即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国家的角度:反映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纳税人的角度:反映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了多少税款。第27页/共48页2、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决定因素(2)经济结构:不仅体现在量的制约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3)宏观经济政策(4)其他因素第28页/共48页(二)税收负担的种类1、宏观税收负担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期间内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反映出一个国家税收的总体负担水平。2、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即某一税种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占该税种税基的比重,反映出该税种的征税强度。3、产品的税收负担即某一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按该产品销售额课征的税款占其销售额的比重。第29页/共48页4、部门和行业的税收负担即某一国民经济部门或行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缴纳的税金占该部门或行业增加值的比重。5、地区的税收负担即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征收的税款占该地区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6、企业的税收负担即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应缴纳的所有税款占该当期可支配财力的比重,反映出企业缴纳的税款与企业总体生产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0页/共48页OBACEDF税率税收课税禁区(三)拉弗曲线第31页/共48页(1)高税率不一定能够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必然要求高税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2)普遍实行高税率往往导致对减免税等税收优惠的依赖,一是造成对税制完整性、稳定性的冲击,二是容易产生课税的不公平现象。(3)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可以使用两种税率,但各种税率体现的税收负担却不一样。(4)既然税率和税收收入、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适税率。第32页/共48页(四)税负转嫁与归宿1、税负转嫁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将自己的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1)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第33页/共48页2、税负归宿的含义即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税负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负税人第34页/共48页3、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提高售价;(2)后转——压低工资、延时、压低进价等;(3)散转——混转,即前转和后转并行;方式前转后转散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第35页/共48页(4)消转——自我消化,即纳税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自行消化税款;(5)税收资本化——后转的特殊形式,即对某些能增值的商品的课税,预先从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方式前转后转散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第36页/共48页注:本图仅就前转进行讨论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征税后的价格变动

第37页/共48页4、税负转嫁的条件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价格自由浮动(1)税种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2)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广的较易转嫁,窄的难以转嫁。(3)供求弹性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税负通常由供需双方共同承担,部分实现税负转嫁。第38页/共48页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S1S2DP1P2P3Q2Q1PQE1E2O第39页/共48页S2S1D需求弹性<供给弹性PP2P1P3QE2E1Q2Q1O第40页/共48页需求弹性=供给弹性S2S1DPQP2P1P3Q2Q1E2E1O第41页/共48页(4)计税方法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5)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短期内无法转嫁,但从长期看则完全可以转嫁;垄断竞争:既部分地前转,又部分地后转;寡头垄断:由各寡头生产者通过协议提价而转嫁;完全垄断:由垄断生产者视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而决定向前或向后转嫁。第42页/共48页五、税收效应(一)税收效应的概念即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税收效应收入效应税收替代第43页/共48页(二)税收收入效应

1、税收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购买量和消费水平。2、收入效应作用机制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减少商品购买量→消费水平下降→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下降第44页/共48页衣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