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教育之我见_第1页
中医师承教育之我见_第2页
中医师承教育之我见_第3页
中医师承教育之我见_第4页
中医师承教育之我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师承教育之我见葛健文【摘要】WehaveexploredthesuccessionofteachingmethodsforTCMdoctorsandfoundthatadoctorofTCMwithskillfulmedicaltechniqueandrichclinicalexperienceshouldbecultivatedonthefoundationofstudyingtheoreticalknowledgeandpracticingwhenfollowingtheteachersfromfouraspects:readingupTCMclassics,emphasizingtheclinicalpractice,readingwidely,thinkingandquerying.%探讨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方法,认为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跟师实践的基础上从熟读经典、注重临床、博览群书、勤思存疑4个方面做好中医师承教育工作,进而培养出有精湛医疗技术、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3(026)001【总页数】2页(P35-36)【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意见;中医经典【作者】葛健文【作者单位】天水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甘肃天水7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师承教育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几千年来,这种模式造就了一大批医术教育工作谈一些粗浅意见,供同道参考。“读经典,做临床”,一直是中医师承教育成功的不二法门。经典有“四大经典”“四小经典”之分。“四大经典”即《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或《神农本草经》);“四小经典”即《药性赋》《汤头歌诀》《脉诀》《医学三字经》。以前中医授徒,均将其作为启蒙读物。鉴于目前师承教育多为有相当临床经验的医师,都有医学院校系统学习的经历,对于“四大经典”比较熟悉,所以除了应重点学习“四大经典”外,更要在“四小经典”的学习上大做文章,背诵作为中医内科医师对于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应熟悉,对于药材辨识、中药炮制知识应有所了解,此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学习涉猎。师承教育重在跟师实践,无论是疾病诊断、辨证论治还是遣方用药,都要通过跟师闻、问、切是机器设备不能替代的,以号脉为例,28100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学会,光靠几年的大学学习和自己的摸索,只能说是对中医有了肤浅的认识。所以只有多跟师临床才能完整掌握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目前,有些学员不能保证跟师临床实践时间,这会使跟师实践名存实亡,严重影响师承工作质量。所以说师承教育要确保跟师实践时间。跟师者要克服浮躁心理,不断提高充实自己,才能为今后成为名医奠定坚实基础。中医学博大精深,各家学说理论精彩纷呈,验之于临床疗效卓著。有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与现行的中医教科书理论大相径庭。笔者曾跟随天水名老中医王宝亭主任医师临诊,接诊一位患者,男,21岁,患腹泻半年未愈。患者自述便稀溏薄,每日3~6次,近来更增心悸心慌,健忘遗精等症,曾服西药未见效。舌苔白厚而腻,脉弦细。前医认为是脾胃湿盛,运化失职,大肠不禁,清浊不分之证,按照一脾虚湿盛,应用养阴健脾除湿之法治之。方用:北沙参9g,当归12g,陈皮66g6g9g9g6g4.5g9g,4.5g4.5g3g4.5g4.5g,生姜、竹茹引。224心悸、遗精等痼疾消失[1]。多跟师,一方面是跟师时间要多,另一方面是要多拜师,清代名医叶天士就曾经拜师13人。天水有位从医60多用辛凉药,如金银花、连翘、石膏、栀子、黄芩,效果很好。有位赵姓老中医则将麻黄、桂枝、大小青龙用之得心应手。他们同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又同在一个地区工作,用药竟有如此之大的差异。由此可见,老师的学医经历不同,所处地域有别,临床接触病种各异,加之学术观点各抒己见,一师一徒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面不宽,常常有门户之见,甚或谬误相传。而通常需要的是全面继承中医理论体系基础又有精湛医疗技术的临床中医师,所以师承教育要在完成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跟师学习。中医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除了熟读经典著作外,还要多读历代医家著作和医案医话。具体阅读书籍可参考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所推荐的书目。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不以名望取方,必须是经过他亲身实践的,或目睹、或了解某些名医的治验后方才收录。其中至今仍常用的苇茎汤、温脾汤、犀角地黄汤、紫雪丹、温胆汤、独活寄生汤、驻车丸等都是临床疗效卓著的名方。还有许多方简药廉,易于施行的方药。如治吐血方,用生地黄汁吞服生大黄末,方下注有“疗十十瘥”。我们在临床上将其应用于胃与十二指肠方用山茱萸、黄柏、大枣、细辛、防风、桂枝、茯苓、甘草、桃仁,后来成为清代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补肝法之依据。国医大师裘沛然[2]谓《千金方》中藏万金,确实是名实相副。中医师承教育,其实对于指导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3-5]。师承人员年轻,思维活跃,现代科技知识较多,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可以通过教学相长互相提高。现在临床上用我们现有教科书记载的或常规中医药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很多,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要求勤于思考,善于存疑。晋代名医王应为麻黄汤主治,用现在教科书记载的或常规中医药知识无法解释,而孙思邈这样记载也一定有他的实践依据。通过研究这种组成奇特的方药,说明了一个问题,药物的作用是很奥妙的。又如牡蛎一药,今为镇潜、收敛、化痰软坚之用,而孙氏作“解肌”用;桂能动血,血证所忌,而他用此一味治虚劳吐血。又如用苦参治中恶心痛,于今之清热燥湿不同。山药治头风、痛眩等与今用不同等,不一而足。又如以镇心丹一方为例,本方主治虚损惊悸、失精、月水不调、寒热及积聚等症,用药35头、桂心、细辛、干姜;又有白蔹、前胡、虫等药,处方中寒热温凉,气血攻补皆备,使人难以理解。《千金方》书中有很多方剂药物甚至多达六七十味药,其中发表、温里、清热、补益、攻泻互见,处方扑朔迷离不可终诘。医学上人体中所未知的奥秘比其他学科更多,研究越深入,则会觉得问题越来越多,深感自己的不足,深知医道之难精,故对医学的探索必须格外虚心,勤奋和慎重。即便是常见病如“感冒”,尚有一些人缠绵迁延不易痊愈,更遑论那些诸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衰竭等等疑难杂症,治疗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元代名医王好古有书名《此事难知》,用意是说医学这门学问很深奥,王氏自谓,读医书已几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以毕生精力博彩远绍,以期“探赜索隐,穷幽洞微”,然而也兴“晋宋以来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之叹。尝谓“世有愚者,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不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也。”所以师承教育工作肩负着传承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的重担,任重道远[6]。【相关文献】[1]胡思九.西北名老中医临证奇案[M].西安:国际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8:75.[2]裘沛然.壶天散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谢伟,杨雨旸,李洁,等.论中医师承教育之本科生师徒教育[J].河北中医,2011,33(9):1437-1438.[4]宋敏,张晓刚.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