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通货膨胀理论_第1页
第六讲通货膨胀理论_第2页
第六讲通货膨胀理论_第3页
第六讲通货膨胀理论_第4页
第六讲通货膨胀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六讲通货膨胀理论

定义:通货膨胀是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的经济现象。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是通货紧缩(deflation),它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和显著下降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分界线是物价稳定(pricestability),即物价水平既不上升也不下降的状态。理解通货膨胀定义要注意四点:第一,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是与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第1页/共39页

第二,强调“总水平”,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不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波动。第三,强调“持续上涨”,不是暂时或偶然的价格上涨,而是一个过程。第四,强调显著的上涨。不是一般物价水平稍有波动或上升就是通货膨胀。第五,强调“货币价格”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之间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之间的对比关系。第2页/共39页(二)通货膨胀的衡量通货膨胀程度通常用物价指数来衡量。物价指数是表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数。Laspeyres物价指数公式:第3页/共39页

现在各国所采取的物价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和GDP缩减(或折算)指数(GDPdeflator)。⑴消费物价指数(consumptionpriceindex,CPI):是反映不同时期全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⑵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priceindex,WPI)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数。⑶GDP缩减指数(GDPdeflator)是指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基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实际计算时,用名义GDP指数与实际GDP指数之比来表示)。第4页/共39页表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0年=100)

注: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第5页/共39页图6-1我国1978-2004年GDP缩减、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第6页/共39页图6-2我国1978-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第7页/共39页图6-3我国1978-2006商品零售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率

第8页/共39页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1)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inflation):指每年物价上涨的比例在10%以内的通货膨胀。(2)奔腾的通货膨胀(gallopinginflation):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的通货膨胀。(3)超级的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的通货膨胀。

第9页/共39页

2.按照通货膨胀的原因划分。(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超过了按现行价格的供给的增长,使太多的货币去追求太少的商品和劳务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n):它是反映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3)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化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

第10页/共39页3.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1)公开型通货膨胀(openinflation):公开型通货膨胀指物价总水平明显的、直接的上涨,物价上涨率就是通货膨胀率。(2)隐蔽型通货膨胀(hiddeninflation):指货币工资水平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没有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却程度不同地有所下降的一种情况。

4.按照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划分

(1)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perfectlyanticipatedinflation):指公众可以正确地预期物价上涨率的通货膨胀。

(2)不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imperfectlyanticipatedinflation)。指公众无法正确地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第11页/共39页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自发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诱发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3)支持或补偿性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第12页/共39页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商品与劳务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第13页/共39页

(1)工资推动通货膨胀(wage-pullinflation):指由于工人工资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通货膨胀(profit-pullinflation):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垄断权力,攫取高额利润所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3)进口性通货膨胀(importedinflation)与出口性通货膨胀(exportedinflation)。前者指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价格上升,引起进口国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后者指迅速扩张的出口生产部门的边际成本上升,使国内市场商品供给不足,导致国内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第14页/共39页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指需求拉上与成本推动共同作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根据这种理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而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15页/共39页

(1)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3)二元经济结构型通货膨胀;(4)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化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5.通货膨胀的货币原因:铸币税与通货膨胀所谓铸币税是指国家对货币供给的垄断地位而流入国家的所有收入。铸币税收入是中央银行一定时期内增加创造的货币量。铸币税收入在量上等于基础货币的增加额。由于人们最终感兴趣的是实际收入,因此铸币税常常被表示为基础货币的增加除以价格水平,即:第16页/共39页第17页/共39页

从式(6-3)可以看出,铸币税收入不仅取决于货币增长率,而且取决于公众实际愿意持有的货币余额。当政府发行的货币越多,从而通货膨胀率越高时,公众实际愿意持有的货币余额就会减少。所以,当因通货膨胀率的提高而增加的铸币税不足以抵补实际余额减少而减少的铸币税时,铸币税收入将下降。图6-8给出了铸币税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第18页/共39页

图6-8铸币税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稳定状态的铸币税之间的一个具体的例子是由卡甘(Cagan)给出的货币需求函数:第19页/共39页第20页/共39页

6.预期与通货膨胀的惯性指公众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将给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就是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其中包括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产出和就业总水平效应等。

1.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般说来,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四个方面。这里主要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第一,收入分配效应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effectofincome)。第21页/共39页

就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就债权人与债务人而言,通货膨胀是不利于前者而有利于后者;就政府与公众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通货膨胀会加大纳税人的负担。第二,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或财富分配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取决于不同居民所拥有财产与负债的比例。一个家庭的财产或资产由两部分构成: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一般说来,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股票的行市是可变的,在通货膨胀之下会呈上升趋势。至于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金融资产,其名义货币金额并不会随通货膨胀是否存在而变化。显然,物价上涨,实际的货币额减少;物价下跌,实际的货币额增多。一般地说,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会由于通货膨胀而减少,债务人可以享有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第22页/共39页

第三,产出效应

产量效应或产出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领域生产和就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从观点上说,大体有三类,即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促进论,就是认为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一般认为,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上涨率高于工资增长率,生产者可以从中获取较多的利润,产量和就业会增加,出现产量正效应。产生产量正效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要存在闲置未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在部门间的流动性。二是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必须是没有被预期的。三是必须在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才能有产量正效应。

促退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的理论。

中性论,是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成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的理论。

第23页/共39页

2.通货膨胀的社会影响三、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一)实行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政府支出

2.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回笼货币、提高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在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通过逐渐制造衰退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被称为渐进近主义式的方法。通过大规模制造衰退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称为激进生义或“冷火鸡”式的方法。第24页/共39页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indexationpolicy)

指数化政策(indexationpolicy)是指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有关的名义变量,以便使其实际值保持不变。

1.利率指数化:就是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名义利率,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

2.工资指数化:是指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不变。

3.税收指数化:是按通货膨胀率来来调整纳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等级。第25页/共39页

(四)扩大总供给

1.减税;2.减少管制;3.提高和增强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五)币制改革四、通货紧缩(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将通货紧缩(deflation)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普遍的持续下跌。二是通货紧缩应该具有物价普遍、持续下跌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这两个特征。三是通货紧缩除了以上两个特征外,还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衰退(连续两个季度以上负增长)。第26页/共39页

通货紧缩的测度与通货膨胀测度一样,都是用价格指数来衡量的,通常用消费价格指数来判断。

(二)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

1.以通货紧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为标准,可以把通货紧缩分为两种基本形式:温和型(无害型)通货紧缩和危害则通货紧缩。

2.依据价格下降的幅度和程度不同,可以把通货紧缩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三种。

3.依据通货紧缩时间长短来区分,可以把通货紧缩区分为中长期通货紧缩和短期通货紧缩。第27页/共39页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

1.“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2.货币紧缩理论。3.过度负债论。4.投资过度论。5.技术进步。6.通货紧缩的心理预期论。

(四)通货紧缩的影响

1.实际利率上升,抑制投资,厂商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2.债务人和投资者的实际债务增加。3.公众的未来预期趋向悲观。4.金融业面临更多的不良资产。5.社会就业减少,失业率提高。6.宏观调控手段效果减弱。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第28页/共39页(六)美国30年代的通货紧缩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

1.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2.实行减耕、休耕计划,控制过剩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3.复兴工业,保护雇主和工人的利益。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社会救济。

5.运用税收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差距。

6.减少银行破产,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体系,增强公众信心。

7.规范证券市场,消除泡沫经济的隐患。

8.鼓励出口。第29页/共39页参考文献:

(美)本·S.伯南克(BenS.Bernanke).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英)R.布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01(美)罗伯特·M·索洛(RobertM.Solow)等.通货膨胀、失业与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奥)弗里希著.通货膨胀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英)R.布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陈岩.通货膨胀:关注中国最新经济问题[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王耀媛.通货膨胀治理的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张元生等.通货膨胀研究:分析与模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第30页/共39页参考文献:

李拉亚.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美)A.加里·希林(A.GaryShilling).通货紧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钱小安.通货紧缩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柳永明.通货紧缩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范从来.通货紧缩国际传导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张永军,李振仲.通货紧缩的理论与现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王顺华.抑制通货膨胀与治理通货紧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第31页/共39页参考文献:章红.中国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统计与决策,2007/10

张成思.中国通货膨胀率持久性变化研究及政策含义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3

陈颂东.我国1992年和2003年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理论月刊,2007/05

张德生.通货膨胀的非参数回归模型,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7/01

乔海曙.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机理与中国样本,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姚远.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2007/02第32页/共39页参考文献:

刘金全.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性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轨迹:基于状态空间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世界经济,2006/06

石柱鲜.中国的自然利率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关系,世界经济,2006/04

肖崎.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看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06

吴汉洪.中国的铸币税与通货膨胀:1952—2004,经济研究,2006/09

钱行.通货膨胀国际间传导对我国影响的实证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1

郭田勇.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完善,金融研究,2006/10第33页/共39页参考文献:

王少平.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非线性转换,经济研究,2006/08

周宏山.中国通货膨胀率及其波动关系分析,经济问题,2006/12

池建宇.中国对外开放度和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检验,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08

张奕.铸币税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理论月刊,2006/10

赵进文.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02

宋德才.透析通货膨胀,解读市场发展,中国外汇,2006/06

程凌.开放条件下对货币供应、产出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再思考——基于东亚发展模式的分析,统计研究,2006/07第34页/共39页参考文献:

王少平.运用SETAR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拟合与预测,统计与决策,2006/14

赵振全.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5

李致平.财政赤字、铸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刘金全.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波动路径的结构性转变特征与统计检验,中国管理科学,2006/01

王于栋.中国三次通货膨胀:周期划分与因素检验,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03

郑小萍.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6/03第35页/共39页参考文献:

许召元.中国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及产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基于“Kalman滤波”方法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2

简泽.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1

王少平.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非线性转换,经济研究,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