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三国两晋南北朝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一、政权更迭:三国鼎立到南北分治二、区域开发:人口南迁与江南经济开发三、民族交融:民族斗争与汉胡互化(1)三国两晋南北时期,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局面,其余多数时间都是长时期的政权分立,朝代更替频繁(2)由于国家分裂,民族矛盾上长和战争破坏,使得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尤为艰难。战乱引起北方人口向东北、西北、巴蜀和江淮以南迁移,从而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周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以南方为主。(3)长期政权分立和对峙,使得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政权模式都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汉族在发展中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成分,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期。理清历史脉络,完成:(1)在图中标出曹魏建立、西晋统一、东晋建立、北魏统一北方、隋灭陈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点。(2)计算此时统一时间所占的大致比例。据此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一、政权更迭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巧思妙记】“三、四、五、六”三四五六三国:魏、蜀、吴南朝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北朝的五个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一、三国魏—曹丕—洛阳(220—265)蜀—刘备—成都(221—266)吴—孙权—建业(229—280)一、三国1、曹魏经略北方九品中正制。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2、孙吴开发江东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3、蜀汉治理西南发展经济,平定南中,改善民族关系(七擒孟获),促进西南地区发展。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形。屯田制: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人为1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日,60人为1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东汉以后,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也逐渐南下,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但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进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反抗时有发生。291年到306年,西晋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爆发了“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公元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竭国力。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三、东晋与南朝(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灭亡: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东晋政权灭亡。从汉末起门阀制度正在滋长,现实的政权基础建立在世家大族所支配的经济结构上面,因此所有的政治制度必须为其服务。九品中正创立时尽管有将选举权收归中央的企图,事实上却加重了大族在地方上的威权,从而巩固了门阀的统治——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从汉末起门阀制度正在滋长,现实的政权基础建立在世家大族所支配的经济结构上面,因此所有的政治制度必须为其服务。九品中正创立时尽管有将选举权收归中央的企图,事实上却加重了大族在地方上的威权,从而巩固了门阀的统治——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士族门阀制度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3、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开垦荒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很多水利。改进、推广犁耕,施用粪肥,精耕细作;改进种植技术。(育秧移栽、麦稻兼作、双季稻)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四、十六国与北朝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历史上称为“十六国”。各国彼此攻战,北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四、十六国与北朝前秦统一北方公元353年-383年,氐族首领苻坚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出现了大乱以来最为繁荣的局面。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
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定大举南下,荡平江南,消灭东晋,统一中国。结果,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四、十六国与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公元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经过多年经营,北魏国力不断增强。公元439年,魏灭北凉,北方再次统一。随着进军中原,北魏统治者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中原文化,逐步由放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社会制度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封建化已势在必行。从公元398年开始,北魏就在不断尝试封建化及汉化,但是屡遭失败。公元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行封建化及汉化改革。1、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2、东魏和西魏不久后被北齐、北周所取代。3、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4、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589年,隋取代北周,南下灭陈。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民族融合是两个以上的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长期的过程中,互相吸收对方的特点,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各自的一些民族特性或逐渐形成另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现象。——杨建新、贺卫光在《也论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与钱国旗同志商榷》民族交融就是不同民族杂居一处的现象不断增多,族际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心理上的亲近感不断增强,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的联系逐渐紧密,共同心理认同逐渐产生。其结果就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共同性因素增加。
——杨须爱在《“民族交融”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意义》(载《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重要概念——“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区别三、民族交融问题:根据教材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1)生产生活: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这些变化都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2)政治制度: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实行君主专制制度。(3)民族关系: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4)文化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5)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383年淝水之战一、政局变化:三国鼎立到南北分治巩固练习1.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B巩固练习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建立北魏政权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是()A.氏族B.匈奴族C.羌族D.鲜卑族D巩固练习3、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C.带有中央集权倾向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C巩固练习4、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162人次,其中士族127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A.举贤不及士族
B.士族把持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地基资源买卖合同协议3篇
- 概率论课程设计小标题
-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博文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英语学科的课程设计方案
- 猜音符课程设计
- 网站课程设计收获总结
- 班级班长培训课程设计
- 稳压器课程设计
- 英语交际用语课程设计
- 教辅行业助理的工作总结和技能要求
- 左传简介完整
- 体育中国(上海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榕江县锑矿 矿业权出让收益计算书
- 颅脑外科手术环境及手术配合
- 长期异地安置、居住就医备案承诺书【模板】
- 盘查战术教案
- GB/T 2652-2022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熔化焊接头焊缝金属纵向拉伸试验
- GB/T 1243-1997短节距传动用精密滚子链和链轮
- 打起手鼓唱起歌二声部改编简谱
- 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考聘用(同步测试)模拟卷和答案
-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自尊和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