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公开课用_第1页
登岳阳楼公开课用_第2页
登岳阳楼公开课用_第3页
登岳阳楼公开课用_第4页
登岳阳楼公开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登岳阳楼公开课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1页/共33页复习《登高》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第2页/共33页登岳阳楼全景第3页/共33页岳阳楼夜景第4页/共33页

1、熟能成诵。

2、把握诗歌意象,体会品味诗歌的意境美,缘景明情。

3、进一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初步探究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学习目标第5页/共33页杜甫(712—770)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________》。

知识回顾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沉郁顿挫

第6页/共33页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写作背景知人论世第7页/共33页读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tìsì读、听:字音和节奏第8页/共33页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初知意象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第9页/共33页置身诗境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辽阔雄伟开阔博大孤单漂泊第10页/共33页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置身诗境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第11页/共33页以意逆志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洞庭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在上面。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第12页/共33页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缘景明情第13页/共33页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昔闻:今上:渴望向往已久如愿以偿甚喜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为下文描写洞庭湖蓄势探究第14页/共33页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第15页/共33页第16页/共33页第17页/共33页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品诗第18页/共33页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第19页/共33页“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第20页/共33页景情

3、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渺。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第21页/共33页颈联亲朋音信皆无,自己寄居一叶扁舟。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沉郁之叹)不是登临的喜悦,而是寄托着怀才不遇、漂泊天涯之感。政治生活坎坷,但他从未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曾想最终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都成泡影……“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22页/共33页

颈联------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老病有孤舟”:

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第五、六句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从意境来说,三、四句宽阔广大,五、六句变得如此狭窄,似乎不太相称。其实,空阔的境界,往往能激发人们的飘零之感。这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第23页/共33页“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第24页/共33页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到了呢?第25页/共33页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第26页/共33页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第27页/共33页前四句写景→宽阔广大五六句叙身世→凄凉落寞七八句抒感慨→广阔胸襟意境宽阔宏伟登岳阳楼第28页/共33页总结全诗

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日月、孤舟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第29页/共33页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的忧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写得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