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蜀相》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蜀相》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相》导学案【学习目标】.吟咏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知人论世,体会诗人感情。.背诵诗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入新课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思考:这副对联写的是谁?你知道关于他的一些故事吗?(二)介绍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他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三)检查预习.文学常识杜甫,)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以古体、律TOC\o"1-5"\h\z诗见长,风格“”他的诗被誉为“\后人尊称他为“”。杜甫有《》传世,其中“三吏”为《》《新安吏》和《》,“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名句默写①丞相祠堂何处寻,「②映阶碧草自春色,「③三顾频烦天下计,-④,长使英雄泪满襟。(四)整体感知.诵读诗歌,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二、合作学习.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写了哪些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指什么人?包括老杜自己吗?.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他的情感为什么是深沉和悲伤的?三、应用学习.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后、o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回答以下问题。武侯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法法,五丈原头日又日熏。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1)“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析。“南阳祠宇空秋草”一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空”含意一样吗?你认为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请说出理由。知识链接:诗人生平简介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挖苦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登高》、《秋兴》、《三绝句》、等大量名作。《蜀相》就是杜甫初到成都时访诸葛亮祠堂时所作。参考答案1.C2.B3.“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二问,答案不求一致。一般说来,杜诗这一句内涵更为丰富,因为除了交代史实外,还含有惋惜、痛心之感,而“莫将成败论三分”更侧重客观的评述。・前“空剩”,后“空有。答皆“空有”也对。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