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之李白专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1.gif)
![高考复习专题之李白专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2.gif)
![高考复习专题之李白专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3.gif)
![高考复习专题之李白专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4.gif)
![高考复习专题之李白专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28bd188bc4a8ec1ca1b42c7f708b07d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字当头熟中生巧——高考复习专题之李白专练一、文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徒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hu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hu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B.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hu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C.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hu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D.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hu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以表尊敬。B.纵横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都统称为纵横术。C.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D.翰林,隋朝创立的官名,专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等。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天资聪颖,爱好广泛。他十岁时通晓诗书,喜欢纵横术,击剑,喜好喝酒,想当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B.李白才思敏捷,富有才华。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他侍奉玄宗,多次喝醉酒,甚至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D.李白仕途坎坷,人生不顺。他虽受玄宗赏识,但未得重用。李璘起兵失败后,他被贬夜郎,大赦后又受到牵连入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4分)(2)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4分)5.李白虽然受到玄宗赏识,但一直不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李白诗情境默写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2《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饱含远大志向的诗句是:,。3、《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李白敢于向权贵挑战的高贵品格的句子是“,?”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两句包含着诗人对人生几多失意的深沉感慨,流露出消极情绪的句“,”。5、《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才是对诗人心灵的最大安慰“,”。6、.《蜀道难》中,“ ,”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7、《蜀道难》描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8、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穿着的诗句“__________”和出行方式的诗句“__________”,令人惊叹不已。9、李白在《行路难(其二)》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在他的《行路难(其一)》中也有着类似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李白诗歌阅读练习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阵解星芒尽③,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今西安)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④〔霍嫖姚〕即霍去病。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骏马飞奔,如风驰电掣,战士们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B.“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出边塞。“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C.汉地拉弓,匈奴地搭箭,表示射箭动作持续时间长。拉开弓能持续这么长时间,说明战士们臂力很强。D.用“星芒尽”“海雾消”,用星芒已尽,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既写出了北地的自然景象,又象征战争的结束。E.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写破敌时的艰难。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2.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6分)你觉得太白用“独”字,表达“有感”,有哪些思想感情呢?试结合原诗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钱征君①少阳李白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注]①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篇即写“酒”,描摹钱少阳独自饮酒的画面,渲染恬淡闲静的氛围。B.颔联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少阳已风烛残年。C.尾联借用姜太公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对钱少阳寄予了厚望,也表明作者艰难的处境。D.本诗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在思致绵邈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4.清代赵翼评此诗时说:“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你对此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赠升州王使君忠臣[注]李白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李白晚年漂泊东南时期。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盛赞升州,从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写升州历史悠久和江山多娇。B.颔联巧妙称颂王忠臣人贤名高,天子“借”此“忠臣”以治国抚民。C.颈联借用“一边静”“万里清”的海江之景象写天下安定太平的盛况。D.诗以赞其地起,以颂其人承,以言时局转,以抒己怀收,脉络清晰。6.本诗的尾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①李白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②。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余觞。(注)①)宋中丞名宋若思,曾为李白主持公道,将李白从监狱释放。②庾公即东晋名士庾亮,曾任武昌太尉。《世说新语》记载,庾亮的属官殷浩等人登上南楼和着音乐吟咏,听到庾亮来了,各位属员想起身避开,庾亮慢悠悠地说:“诸位先生请稍留步,老夫在这方面兴致也不浅。”于是便坐在胡床上与众人吟咏欢笑。7.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怀古”二字点明诗歌的题材为怀古类诗歌。B.首联首句实写南楼清爽的夜色美景,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环境,有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C.首联次句使用夸张手法,写天下风流人士都聚集到武昌,从中可见一代诗仙独有的人格魅力。D.颔联使用典故,借历史上庾亮的风流、潇洒表达自己对宋中丞由衷的赞美之情。E.尾联前句写诗人虽能欣赏美景、与友人畅饮,但兴犹未了,流露出失落和伤感的情绪。8.诗歌颈联“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寺点?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太原早秋①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②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诗人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看,这一联是起,以写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B.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河。此联直接描写了太原的自然气候。C.镶嵌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词句中镶嵌有特定意义的字,起突出和强调的作用。颔联即运用了该手法,巧妙照应标题。D.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递进,转入诗人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E.诗人心绪很高,此诗格调更高,且带山水诗之淡远,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10.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赏析其妙处。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题东溪公幽居(唐)李白杜陵贤人清且廉,东溪卜筑岁将淹。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注。[注]水晶盐,出自《金楼子》;“胡中白盐,产于山崖,映日光明如精。胡人以供国厨,名君王盐,亦名玉华盐。”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直抒胸臆,讲述杜陵贤士清正廉洁、东溪卜筑终老的淡泊人生。“卜筑”强调了东溪公隐居的决心。B.颔联语言工整,格调清丽,运用典故,并用“青山”和“碧柳”两个意象含蓄地表现杜陵贤士的人生情怀。C.“好鸟迎春歌后院”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鸟儿在后院迎着春光高歌的生动图景,更显杜陵贤士居所的幽静。D.“飞花送酒舞前檐”描写暮春之景,飞花送酒,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真诚,隐隐含有忧伤之情,落魄之意。12.颔联涉及南朝诗人谢朓和东晋诗人陶潜,作者写这两位的目的何在?请做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别匡山[注]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匡山: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少年李白读书学剑之地,他曾在这里习居十年。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远望山色斑斓的峰峦,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诗人沉浸在令人陶醉的美景中。B.颔联描绘了诗人穿行于山中晚归的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安宁闲适的感觉。C.颈联写诗人闲倚古树,心随浮云,不料山僧洗钵,群鹤惊飞,打断了诗人的遐思。D.本诗的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有所不同。14.李白少年时在匡山读书学剑,24岁离开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结合全诗,分析李白离开匡山时的内心情感。(6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离亭赋得折杨柳(其一)李商隐暂凭樽酒送无憀①,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②惜长条。注释:①无憀,即无聊。②争拟:怎拟,即不拟。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这首诗前两句笔墨洗练,高度概括,破题点旨,将离别伤心情怀聚集到劳劳亭。B.李白这首诗因地起意,构思新巧,落想奇特,移情于景,风格俊逸,语言明快自然。C.李商隐这首诗前两句先写双方的心绪,再写对居者的劝慰,“损”和下句“惜”呼应。D.李商隐这首诗形象鲜明,语言新颖,蕴涵丰富,意蕴深婉,体现了朦胧的美学追求。16.这两首诗都写了“离亭(劳劳亭)”“春风”“柳条(长条)”“离别”,但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送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1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张舍人之江东》中,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B.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棹”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C.《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D.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入诗人的深情厚谊。18.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范山人归泰山李白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奋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开篇点题。“抱白鹤”是一个特写镜头,暗示了范山人的隐者身份和闲逸淡远的心性。B.诗的颔联和颈联,从范山人一方着笔,侧面表达了诗人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C.诗的颈联.实写范山人归秦山越上越高,已至天门,日观峰也近在眼前了。D.诗的尾联,有点睛之效,抒发诗人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问而不答,余意无穷。20.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本诗与杜甫的《望岳》均与登泰山有关,但抒发的情感又各不相同,请对比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一1、D2、D【解析】“隋朝创立的官名”错,翰林是唐朝创立的官名。3、C【解析】“他侍奉玄宗,多次喝醉酒”错。错在“多次喝醉酒”上。原文是“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4、(1)(贺知章)在玄宗面前说起他,(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议论当世的事情,李白奏上一篇赋颂。【解析】主语省略两处:贺知章,玄宗;“言于玄宗”状语后置句;“召见金銮殿”介词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奏”献上;“颂一篇”定语后置句。(2)【答案】(李白)曾经乘着月色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穿着皇帝所赐的锦袍坐在舟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解析】主语省略:李白;“自……至……”,从……到……;“著”,穿着;“坐舟中”,介词省略句,状语后置句。5、①李白喝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得罪高力士。②高力士自觉受到侮辱,挑李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③杨贵妃阻止唐玄宗给李白官职。【解析】审题很重要。“虽然受到玄宗赏识”说明不被重用与玄宗无关。从本文看,有两个关键人物,即高力士,杨贵妃。原文:“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得罪高力士,摘其诗以激杨贵妃,玄宗要给李白官做,杨贵妃总是阻止。【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帝第九代孙。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犯罪被迫迁到西域,神龙初年,从西域选回来,客居在巴西。李白出生时,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用来给他命名。李白十岁通晓诗书,长大后,隐居在岷山。州里推举有道科,他不应举。苏颋任益州长史,见到李白,对他感到奇异,说:“这人天才英特,如果稍加努力增长学问,就可和司马相如相比。”然而他喜欢纵横家那一套术数,学习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后来又客居任城,和孔巢父,韩准、装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每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友好。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他前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文章,感慨惊叹道:“你,是天上谪居世间的仙人呀!”贺知章在玄宗面前说起他,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议论当世的事情,李白于是奏上一篇赋颂。玄宗赐食给李白,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院供奉。李白仍和饮酒之徒醉于市上。玄宗坐在沈香子亭里,突然之间心内有些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入宫,当时李白已经醉倒,左右的人用水洒他脸,酒稍醒,他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几次设宴召见款待他。李白曾侍奉玄宗饮酒,喝醉后,叫高力士替他脱鞋靴。高力士素来贵重,因而以此为耻,便指摘他的诗来激怒杨贵妃。玄宗要给李白官做,杨贵妃总是阻止。李白自知不为皇上亲近的人所容忍,更加傲慢并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八仙人”。他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赐给金帛放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乘月色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他穿着皇帝所赐的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人一样。安禄山造反,李白辗转往来于宿松、匡庐之间,永王李璘征用他为幕府僚佐。永王李璘起兵,李白逃回彭泽;永王李璘兵败,李白应当被处死。起初,李白游并州,曾见到郭子仪,认为是个奇才。郭子仪曾犯法,李白出面解救郭子仪使其免受处罚。这时郭子仪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来给李白赎罪,于是皇帝下诏将李白长期流放夜郎。适值大赦,李白又回到寻阳,因事获罪下狱。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前往河南,路过寻阳,释放他并任用他为参谋,不久李白辞去参谋职。李阳冰任当涂令,李白投靠他。代宗即位,召李白入朝任左拾遗,而李白已去世,终年六十多岁。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喜爱谢家青山,想在这里终老。到他死后,就埋葬在山的东麓。文宗时,下诏把李白的歌诗、装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二、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6.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8、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9、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10、三1.AB(C不是表示拉弓时间长,臂力强,而是表示战争持续时间短,写出了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D“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错,这里用的是比喻,其实是大漠,胡地哪来的“海雾”呢?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E“破敌艰难”在诗中没有表现。诗中恰恰相反,表现的是破敌之速也。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5分)2.①心中不平之情。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上“麒麟阁”的“只有”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②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或自豪和满足之情)。战士们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③对建立功业将领的赞美之情。虽然战将如云,却“独”有少数上麟阁,可见此将领的指挥艺术的高超。(每点3分,答对任意两点6分)3.CC项,“表明作者艰难的处境”错误,尾联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4.①这首诗任情而写、豪放不羁,合五律大旨而又不为严密的格律所束缚。②就情感而言,本诗饱满雄健,气魄宏大,尤其尾联两句,赞扬钱少阳年老而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反映诗人晚年壮心不已的气概。③就格律而言,总体循五律诗法,如偶句押韵。但在对仗、平仄上,又有突破,首联不对而对,颔联对而不对;对仗处工丽自然,不露痕迹;不对处形象鲜明,蕴宽厚。诗中“一”“绿”“渭”等字,不依平仄。④就结构而言,本诗奔放不羁,开合自如。全诗把人事景、情理物融于一体,以暮春写暮年,以闲适铺垫壮志,先抑后扬,呼应转折中不见斧凿之迹,自然流畅,雄奇跌宕。5.C(“天下安定太平”分析有误,“一边静”“万里清”指天下时局尚未完全平静。)6、尾联意为“你应该还需救赵良策,不要忘记我这个侯嬴似的人存在”。(2分)诗人借典故自比侯嬴,虽晚年漂泊,但仍希望获得王忠臣的任用;(2分)尾联卒章显志,表达出诗人想要为国效命、建立功勋的愿望,格调陡升。(2分)〖诗意赏析〗诗人李白因从永王李璘事,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被流放夜郎。次年三月遇赦得释,从此开始了他晚年漂泊东南,寄人篱下的凄凉生活。这首诗便是这一阶段中的上元二年(761)秋,客游升州时赠给当地官僚王忠臣的。这首诗的首联,入手擒题,盛赞升州。上句从纵的时间方面着眼,说这里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故都,让读者感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下句从横的空间方面落笔,说这里是“三吴”地区的一座美丽的城市,让读者感知其江山多娇,物华天宝。上下两句,一纵一横,气势宏伟,涵盖广阔。地灵则人杰,因此颔联紧承首联而颂王忠臣其人。上句说他人贤,帝王理当委托以重任;下句说他名高,天子凭借之以守此要地。升州所辖,东极于海,西带长江,因此颈联放笔而涉及江海。上句的“一边静”,下句的“万里清”,从字面上看,写的是海与江的景象,实际上却说的是时局。这是针对这年正月,平定了刘展在这一带的作乱而言,又包含着诗人对史思明势焰尚嚣张,北方仍未平静的极大关注。尾联,用侯嬴向信陵君献策窃符救赵事,以“应须”“未肯”这样的推度语气,自比侯嬴,表现想要为国效命,在平定北方叛乱中建立功勋的愿望,希获被赠诗的王忠臣的理解和支持。7.CE8.第一问:这两句写的是夜登南楼,诗人听见玉笛声声,宛如流水一般优美动听;满地的银霜如从银河中缓缓下降,写出了环境的皎洁与幽美。第二问:①视听结合。龙笛发出悦耳、清脆的声音属于听觉描写,满地的银霜属于视觉描写,视听结合将形象写得生动可感。②比喻修辞。把悠扬的笛声,比喻成秋日潺潺的流水之声;把飘落的晓霜,比作银河中流淌下的水,比喻贴切生动。试题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C项,“首联次句使用夸张手法,写天下风流人士都聚集到武昌,从中可见一代诗仙独有的人格魅力”说法错误,首联次句“风流在武昌”是写风流人士都聚集到了武昌,没有运用夸张手法,且本诗是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结合注释——宋中丞名宋若思,曾为李白主持公道,将李白从监狱释放,风流人士聚集在武昌也是为了陪宋中丞,故“从中可见一代诗仙独有的人格魅力”说法是错误的。E项,“流露出失落和伤感的情绪”说法错误,虽然兴犹未了,但并没有“失落和伤感的情绪”。故选CE。8.试题分析:题干是“诗歌颈联‘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寺点?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句内容,赏析诗句表达技巧能力。本题有两个问,第一问:诗歌颈联“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写了什么内容,是考查学生把握诗句内容能力。颈联是诗人夜登南楼所听所见。诗人通过“笛吟”“晓霜”等意象,写自己夜登南楼,听见玉笛声声,宛如流水清婵;满地的银霜如从银河缓缓下降,写出了环境的皎洁与幽美。第二问: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寺点?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技巧能力。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先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颈联“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中“龙笛吟寒水”是从听觉角度写龙笛发出悦耳、清脆的声音,属于听觉描写。“天河落晓霜”是从视觉角度写满地的银霜,属于视觉描写。本联还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悠扬的笛声,比喻成秋日潺潺的流水之声;把飘落的晓霜,比作银河中流淌下的水。答题时,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赏析组织答案即可。9、【解析】D颈联从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季节性主题活动设置方案计划
- 锚杆转载机组、掘锚机、锚杆钻车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
- 十年回顾:2010年以来那些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盘点
- 2025-2030全球车用拉力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过程深层流过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模拟拉线延长位置探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LPWAN物联网模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动汽车转子铁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翻新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MIMO智能天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课题申报参考:共同富裕进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内涵及标准研究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环保工程信息化施工方案
- 红色中国风2025蛇年介绍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2024年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县分公司工作总结
- DL∕T 1844-2018 湿式静电除尘器用导电玻璃钢阳极检验规范
-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