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话实现远程控制_第1页
利用电话实现远程控制_第2页
利用电话实现远程控制_第3页
利用电话实现远程控制_第4页
利用电话实现远程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设计)利用电话实现远程控制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名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技术学生姓姓名:XXX学号:XXXX指导教师姓名、职职称:XXX(职称称)完成日期2008年4月30日利用电话实现远程控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AT89C51和双音多频解码集成电路MT8888为核心,通过电话线路遥控的远程多路智能控制器(主要介绍系统的硬件电路和相关软件设计流程)。核心单片机AT89C51,进行主要的信息处理,接收外部操作指令形成各种控制信号,并完成对于各种信息的记录;接口电路提供单片机与电话外线的接口。系统中包括振铃检测电路、电子开关控制电路、双音频DTMF解码电路,及语音提示电路。该系统实用,且功能灵活多样,可以查询被遥控对象的状态并进行控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家用电器或其它场所的各种控制设备。这种系统装置并联于电话机的两端,当振铃未达到次数时接起,电话便进入正常通话状态,因此不会影响到电话机的正常使用。用户通过异地的电话机拨通本装置所连接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向电话机发出振铃信号。系统对振铃进行检测:当累计到设定次数时自动摘机,并进入密码检测,输入正确后选择被控制电器的开或关,完成指令后返回;如果密码输入错误,则系统自动进行挂机。关键词:电话遥控;单片机AT89C51;双音频编解码Usethetelephoneremotecontrol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asingle-chipmicrocomputertoAT89C51andDTMFdecoderICMT8888asthecore,throughthelong-distancetelephonelineremotemulti-channelintelligentcontroller(mainlyonthehardwarecircuitsandrelatedsoftwaredesignprocess).AT89C51microcontrollercore,amajorinformationprocessing,receivingexternaloperationsofavarietyofcontrolsignals,andcompleterecordsforallkindsofinformation;microcontrollerinterfacecircuitprovidedwiththetelephonelineinterface.Systemincludingringingdetectioncircuit,electronicswitchingcontrolcircuit,dualaudioDTMFdecodercircuit,andthevoicepromptcircuit.Thesystempractical,functionalandflexible,canberemote-controlledtargetsforthecontrolofthestateandcanbewidelyusedinhomeappliances,orotherplacesofvariouscontrolequipment.Suchparallelsystemsofthetwoendsofthetelephone,whenthenumberreachedringingwhennotto,thenenterthenormaltelephonecallsstate,itwillnotaffectthenormaltelephoneuse.Remoteusersofthedevicebytelephonedialthetelephonenumberoftelephonesconnectedtothephonesringingsignal.Ringingsystemtotest:Whenthetotalnumberofsettingsautomaticallywhenpickingmachine,andenteryourpassworddetection,choosethecorrectinputandcontrolelectricalappliancesonoroff,andreturnedtocompletethedirectiveifthewrongpasswordinput,thesystemautomaticallylinkmachine.Keywords:Remotetelephone;SCMAT89C51;DualAudioCodec目录前言………………………1第一章总体设计…………3第二章关于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42.1总体设计分析…………………42.2硬件电路模块分析……………4振铃检测电路和自动拾挂机电路…………4DTMF信号解码电路………5继电器控制电路……………52.3软件模块分析…………………5信号音计数…………………5.密码检测…………………5信号分析处理………………5第三章硬件单元电路…………………63.1振铃检测电路…………………63.2自动拾挂机电路………………63.3DTMF信号解码电路……………73.4音频放大电路…………………83.5语音提示电路…………………83.6电器控制电路…………………8第四章软件部分设计…………………104.1信号音发声部分………………104.2密码检测部分…………………114.3密码修改部分…………………114.4控制电器部分…………………11第五章系统调试及系统使用说明……………………125.1系统调试………………………125.2系统使用说明…………………13结语………………………14附录………………………15附录一…………………15MT8888概述……………………15引脚排列、功能及内部结构……………………15寄存器与控制…………………16附录二…………………16系统软件设计各子程序……………16参考文献…………………22致谢………………………22前言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种电信新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876年,AlexanderGrahamBell(贝尔)发明电话。在电话发明后的几十年里,围绕着电话的经营、技术等问题,大量的专利被申请:“自动拨号系统”的发明减少了人工接线带来的种种问题,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电话的体积,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1906年,电子试管发明,其扩音功能领导了电话服务的方向。后来贝尔电话实验室据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915年1月25日,第一条跨区电话线在纽约和旧金山之间开通。它使用了2500吨铜丝,13万根电线杆和无数的装载线圈,沿途使用了3部真空管扩音机来加强信号。1948年7月1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这不仅仅对于电话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其后几十年里,又有大量新技术出现,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光纤的应用,这些都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网络发展迅速。在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掠夺中国的土地和财富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近代的邮政和电信。中国古老的邮驿制度和民间通信机构被西方先进的邮政和电信逐步替代。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邮电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强的控制中,加上连年战乱,通信设施经常遭到破坏。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战争需要和企图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改造和扩建了电信网络体系,他们利用当时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败,通过在技术、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对中国的通信事业进行控制。1949年以前,中国电信系统发展缓慢;到1949年,中国电话的普及率仅为0.05%,电话用户只有26万。

1949以后,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年“文革”时期,邮电再次遭受打击,业务发展停滞。到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比美国落后了75年!

改革开放后,落后的通信网络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进十年来,中国的固定电话业务呈现出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1997年8月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1亿门,网络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1999年7月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

所谓远程控制即远程遥控。遥控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被控物体实施一定距离的控制,常用的方式有无线电遥控、有线遥控、红外线和超声波遥控等。无线电遥控既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被控物体实施远距离控制。无线电遥控不可避免的须占用一定的无线电频率资源,从而造成电磁污染。常规的有线遥控需进行专门的布线,增加了投入。而红外线、超声波遥控则受到距离因素限制。现有的遥控方式中,还有载波通信控制手段和基于无线寻呼的遥控方式。载波方式即通过电力线传递信息,该方式只能局限于同一变电所、同一变压器所辖范围内,因此也存在距离问题,应用范围有限。基于无线寻呼的遥控方式利用了现有的寻呼频率资源,不需占用额外的频谱。而且,随着寻呼网的全国联网,其遥控的距离基本不受限制。但该方式的受控方动作滞后于控制方的操作,不具备实时性,而且可靠性不是很高。电话遥控作为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与常规的遥控方式相比,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不需进行专门的布线,不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避免了电磁污染;同时,由于电话线路各地联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网,因此遥控距离可跨省市,甚至跨越国家。电话属双工通信手段。因此,这可以大大体现出利用电话进行遥控的更大优越性。操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提示音即时了解受控对象的有关信息,从而正确进行进一步的操作。本作品的设计背景来自于实习中。在实习期间,所在实习单位下属无棣变电站有一套对呈口方向的微波接收机,其方向敏感性很强;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多方面原因,如浓雾、尘埃、建筑阻挡、停电等动作,而微波设备接收机接受不到信号,不能自动搜索信号或重启。以往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单独派人派车辆前往无棣变电站人工重新启动,五分钟后,接收机就能恢复正常工作。短短一个按按钮的动作,却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所以,就有了想制作一个不用人到场,而是可以远程操作的重启设备。因为实习单位应用范围比较小,所以部分功能未拓展。在该系统基础上,还可以对多种功能进行拓展:如加上留言电路,主人不在家时客人留言;利用遥控方式可使主人很方便地在异地提取留言信息;在各路终端上接上传感器即可实现对环境声响的监听;接上自动拨码电路可定时将预定信息转至主人传呼机或特定电话,从而达到定时提醒主人的目的等等。此外还可以应用于工厂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有较广的使用空间。总体设计利用电话的远程控制器由单片机构成主控部分,进行主要的信息处理,及接收外部操作指令形成各种控制信号,并完成对于各种信息的记录;接口电路是提供单片机与电话外线的接口。控制器系统主要包括电话振铃检测电路,电话自动拾机和挂机电路,DTMF信号解码电路,语音提示电路,以及音频放大电路(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语音提示电路是该作品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本装置的成本,作品的提示音使用程序产生。语音提示电路受单片机的控制产生相应的提示音提示,并通过反馈电路反馈至电话外线。从而使操作者对电器的操作达到交互式,并能即时了解电器工作的有关信息;显示电路用于状态设置时的显示;控制部分即受控的终端,可通过接驳不同的终端并对电话进行必要的改动从而达到功能的扩展。电电话接口振铃检测电路DTMF解码电路语音提示电路拾机电路AT89C51功率放大受控对象图1-1系统结构图本装置并联于电话机的两端,不影响到电话机的正常使用。用户通过异地的电话机拨通本装置所连接外线的电话号码,通过交换机向电话机发出振铃信号。电话振铃检测电路检测到有振铃并等待系统默认的振铃次数后,控制器自动拾机。用户在语音提示下输入用户的操作密码和操作指令。DTMF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DTMF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送入AT89C51:若密码有误,系统自动挂机;当密码正确时,只需按语音提示依次完成一系列操作。当操作完成后,单片机根据返回的确认信息实现对相应的家用电器进行控制。第二章关于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2.1总体设计分析根据电话远程智能遥控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1)通过电话网对异地的电器实现控制(开/关);(2)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模拟摘挂机;(3)控制器设置密码以及密码校验。设计此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单元功能模块:(1)铃音检测、计数;(2)自动摘挂机;(3)密码校验;(4)实时修改密码;(5)双音频信号解码;(6)输入信息分析;(7)控制电器开关;(8)电器状态查询;(9)忙音检测。根据电话机和交换机发出的不同信号音以及电话线各种状态的不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单元功能模块作出软件或硬件上的不同分工。具体如下:理论上交换机所发出的各种信号音都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识别,即通过单片机发出的脉冲信号来检测信号音单位时间内的脉冲个数计算出其频率,从而完成信号音识别。但是从系统的可靠性和程序的结构设计上分析,选择硬件电路来解决振铃音检测、忙音检测、双音频信号解码等功能模块。自动摘挂机和电器控制必须使用具体硬件电路来实现。振铃音计数、忙音计数、密码校验、在线修改密码、输入信息分析、电器状态查询等功能模块使用软件编程方式要比硬件电路简单,而且比较容易实现。综合以上分析,设计信号音检测、自动摘挂机、控制电器、双音频解码等功能模块使用硬件电路实现;而信号音计数、密码校验、在线修改密码、信息分析、电器状态查询等功能模块使用软件编程完成。下面就硬件以及软件实现的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分析。2.2硬件电路模块分析本系统使用硬件电路完成部分功能模块,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硬件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使整体电路达到比较高的稳定性。振铃检测电路和自动拾挂机电路当用户被呼叫时,电话交换机发来铃流信号。振铃信号为25±3伏的正弦波,谐铃失真不大于10%,电压有效值90±15V。振铃以5秒为周期,1秒送,4秒断。根据振铃信号电压比较高的特点,可以先使用稳压二极管进行降压,然后输入至光电耦合器。经过光耦的隔离转换,从光电耦合器输出的波形是时通时断的正弦波,经过RC回路进行滤波,输出标准的方波。方波信号就由单片机的中断计数器输入口直接输入,完成整个振铃音检测和计数的过程。因为程控电话交换机对电话摘机的响应是电话线回路电流突然变大为约30mA的电流,所以交换机检测到回路电流变大就认为电话机摘机。自动摘挂机电路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一个继电器的开关,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一个大约300Ω的电阻接入电话线两端,从而完成模拟摘挂机。DTMF信号解码电路DTMF信号解码电路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它的工作情况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常用方法是使用电话专用的双音频编解码芯片进行输入双音频信号的解码。因为使用集成电路不但外围电路简单,而且可靠性强。经过专用集成电路的解码,信号转换成为不同的码制信号,可以直接被单片机读取。一般常用的电话双音频编解码集成电路有MT8870、MT8880、MT8888等,经过反复论证比较,决定本系统使用双音频解码集成片MT8888来完成此功能模块(有关MT8888的详细介绍见附录部分)。继电器控制电路此部分比较简单,通过单片机控制多路继电器的开关即可。作为常用电路,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在此就不进行详细讲述了。2.3软件模块分析经过对多种单片机芯片比较,在此系统中决定使用AT89C51作为控制的单片机芯片。信号音计数信号计数器可以使用AT89C51两个计数器的外部中断方式来实现对不同信号音的计数。密码检测密码检测可以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在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的内部开辟一块空间放置密码。当用户输入密码的时候,单片机把输入的密码写入另外的一块空间,然后利用减法运算比较两者是否相等。这样就可以实现密码检测的功能。2.3.3信号分析处理本单元可以利用查表方式,也可以用简单的语句,稍微长一点的语句实现,例如CASE语句等。经过翻阅相关技术资料,对具体要求实现的功能进行一定的系统分析,所设计电话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基本可以完成设计任务所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第三章硬件单元电路硬件单元电路包括:振铃检测电路,自动拾挂机电路,DTMF信号解码电路,信号音提示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3.1振铃检测电路原理说明:电话振铃信号通过电容C1隔直、D1稳压二极管、R1限流电阻输入至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1口,C1、D1和R1共同组成振铃信号变换电路,它们使输入电压和电流不会太大,对后面的光电耦合器起保护作用。光电耦合器U1起的是隔离作用,光电耦合器是一种电信号的耦合器件,它一般是将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光路耦合在一起,输入和输出之间不可共地,输入电信号加于发光二极管上,输出信号由光敏三极管取出。光电耦合器以光电转换原理传输信息,它不仅使信息发出端(一次侧)与信息接收并输出端(二次侧)是绝缘的,从而对地电位差干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而且有很强的抑制电磁干扰能力。速度高、价格低、接口简单。图3-1振铃检测电路振铃信号通过光耦U1的4脚输出振铃正弦波,R2和C2共同组成滤波电路,信号到了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就变成了方波。经过三个反向器的整形输出到单片机AT89C51的T0/P3.4口,中断方式采用外部中断,计数5次产生T0中断,控制继电器模拟摘机,完成振铃音检测(详见图3-1)。主要原器件选取:1、C1隔直电容,选取1μF耐压100V的瓷片电容;2、D1为稳压二极管,选取36V的稳压二极管;3、R1是U1的限流电阻,取33kΩ;4、U1选取光电耦合器4N25;5、R2和C2共同组成振铃信号音滤波电路,R2=10kΩ,C2=100μF,τ=1s。3.2自动拾挂机电路设计主要思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不论任何电话机,摘机状态的直流电阻应≤300Ω,有“R”键的电子电话机的摘机状态直流电阻应≤350Ω。在挂机状态下,其漏电流≤5μA。当用户摘机时,电话机通过叉簧接上约300Ω的负载,使整个电话线回路流过约30mA的电流。交换机检测到该电流后便停止铃流发送,并将线路电压变为十几伏的直流,完成接续。当处理器检测到事先设定的振铃次数后,CPU的P3.7变为高电位,使Q1饱和导通,继电器K1闭合,变压器T1的次级和R2(200Ω)电阻形成电话线的300Ω左右的负载,使得交换机认为电话已经拾机,变压器T1用来把语音信号输出到电话线上,电路如图3-2所示。根据设计原理,主要原器件选取:1、R1是三极管限流电阻,取2kΩ;2、D1二极管是起继电器反向保护的作用,取4001;3、Q1三极管是起模拟开关控制继电器的作用,取9013;4、R2是摘机电阻,取200Ω。图3-2自动拾机电路3.3DTMF信号解码电路双音多频DTMF信号解码电路由MT8888主要承担。原理简介:当MT8888检测到有DTMF信号输入,进行解调并锁存到输出寄存器后,IRQ/CP端输出高电平,CPU检测到该信号后便可控制MT8888的三态输出锁存器使用端RD和CS有效,并将代表拨号值的4位BCD码Q1-Q4送往CPU处理,电路如图3-3所示。图3-3DTMF解码电路本单元主要元器件列表:1、R1和R2是输入平衡电阻,取100KΩ,C1隔直电容,取0.1μF;2、芯片外部晶振选择3.579MHz;3、双音频解码芯片选取MT8888;4、C2选取0.1μF;5、R3是输出平衡电阻,选取100KΩ。3.4音频放大电路本系统的音频放大电路不做介绍,见图3-4所示。图3-4音频放大电路3.5语音提示电路当有电话呼入并且电话远程控制器拾机后,操作人员便在语音提示电路的提示下输入密码,选择通道,设定各种数值,执行开、关机等操作。语音电路采用美国TI公司的语音录放芯片ISD4004。语音录放芯片ISD4004内含振荡器、防混淆滤波器、平滑滤波器、音频放大器、自动静噪及高密度多电平闪烁存储阵列。芯片设计是基于所有操作必须由微控制器控制,操作指令可通过串行通信接口(SPI或Microwire)送入,芯片采用多电平直接模拟量存储技术,每个采样值直接存贮在片内闪存中,因此能够非常真实,自然地再现语音、音乐、音调及效果声,避免了一般固体录音电路因量化和压缩造成的量化噪声和“金属声”。采样频率频率越低,录放时间越长,但音图3-5语音提示电路质则有所下降,可以反复录音10万次,在断电情况下保存100年。将需要提示的语音信息按段录入到芯片后,在CPU的控制下将录入的信息顺序由音频输出端输出,然后经音频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送到电话线路上,电路如图3-5所示。3.6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直接用集成电路芯片不能驱动,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其电路如图3-6所示。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电话遥控,控制不同电器的电源通断。图3-6所示为一路电器控制电路图,在本装置中一共有8路电器可以控制,其他电器控制电路相同,不做叙述。图3-6电器控制电路当P1.1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Q2导通,继电器K得电,常开触点闭合,220V电压加在电器两端,电器打开,反之电器被关闭。第四章软件部分设计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分为系统初始化、振铃检测计数、控制摘挂机、双音频信号分析处理、控制电器、信号音提示等部分。每个功能模块对于整体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单片机T89C51通过软件程序才能很好的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决策。整体流程如图4-1:图4-1软件设计整体流程4.1信号音发声部分主要分为五种提示音:1、低音,表示装置已经摘机,请输入密码,其参数:频率f=500Hz,延时t=0.5秒/声;2、两声低音,表示密码已经通过,请选择电器,其参数:频率f=500Hz,延时t=0.5秒/声;3、三声低音,表示电器已经选定,请控制(开/关),其参数:频率f=500Hz,延时t=0.5秒/声;4、三声高音,表示密码输入错误,其参数:频率f=1000Hz,延时t=0.3秒/声;5、一声高音,表示控制已经完成,其参数:频率f=1000Hz,延时t=0.3秒/声。提示音发生是使用有限循环,反复使单片机的RXD口的电平反转,从而形成方波信号。4.2密码检测部分本系统密码校验的基本原理是: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把原始密码写入地址为30H开始的存储空间内,密码的位数“5”赋给R7。当系统摘机时,要求输入密码,单片机把解码后的数据(使用者输入的密码)存储在38H开始的存储空间内。然后单片机对进行两个存储地址的内容逐位进行比较,直到完全相等才能转到下一进程,有一位不同,程序就转到出错程序。4.3密码修改部分本系统是通过在线输入密码而改变特定存储器中的密码值的。4.4控制电器部分本系统首先通过外围双音频解码电路解码的信息(选择电器)判断所选择的电器,然后跳转到每一个子程序,通过单片机向P1口的低四位发送数据,这些控制信息表示对不同的电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字。由于软件编程知识限制,第四章软件设计部分只简单进行介绍,相关子程序主要参阅基于MT8870芯片控制器的程序,具体内容详见附录。第五章系统调试及系统使用说明5.1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是一步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缺少调试用的仪器和工具,因此本控制装置的调试只停留于理论,并没有实际操作。调试工作量大,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的后期步骤,下面只进行简单的调试方面的介绍。单片机的程序设计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软件模拟调试,意思就是用开发单片机程序的计算机去模拟单片机的指令执行,并虚拟单片机片内资源,从而实现调试的目的,但是软件调试存在一些问题,如计算机本身是多任务系统,划分执行时间片是由操作系统本身完成的,无法得到控制,这样就无法时时的模拟单片机的执行时序,也就是说,不可能像真正的单片机运行环境那样执行的指令在同样一个时间能完成(往往要完成的比单片机慢)。为了解决软件调试的问题,第二种是硬件调试,硬件调试其实也需要计算机软件的配合,大致过程是这样的:计算机软件把编译好的程序通过串行口、并行口或者USB口传输到硬件调试设备中(这个设备叫仿真器),仿真器仿真全部的单片机资源(所有的单片机接口,并且有真实的引脚输出),仿真器可以接入实际的电路中,然后与单片机一样执行。同时,仿真器也会返回单片机内部内存与时序等情况给计算机的辅助软件,这样就可以在软件里看到真实的执行情况。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断的软件实现单步、全速、运行到光标的常规调试手段。对两者进行比较:相同点:1:都可以检测单片机执行时序下的片内资源情况(如R0-R7、PC计数器等)2:可以实现断点、全速、单步、运行到光标等常规调试手段。不同点:1:软件调试无法实现直接连接硬件电路的调试,只能通过软件窗口虚拟硬件端口的电平输出情况而仿真器可以实现与单片机一样的功能的硬件连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仿真器就是一个单片机。2:软件调试执行单片机指令的时间无法与真实的单片机执行时间画上等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程序在单片机中要执行300us,可能在计算机中执行的时间可能会比这个长很多,而且无法预料。仿真器则是完全与单片机相同。3:软件调试只能是一种初步的,小型工程的调试,比如一个只有几百上千行的代码的程序,软件调试能很好的完成,如果是一个协调系统,可能还需要借助几个单片机仿真器和相关的仪器才能解决。4:软件仿真不需要要额外花钱,而而硬件需要,一一个仿真器一一般都上千元元,同时可以以仿真许多种种单片机的工工作。最后,调试一般都都是在发生错错误与意外的的情况下使用用的,如果程程序能正常执执行调试很多多时候是用不不上的,所以以最高效率的的程序开发还还是程序员自自己做好规范范,而不是指指望调试来解解决问题。调试包括:整体调调试,硬件单单元电路调试试,软件程序序调试,联机机在线调试。部部分调试在制制作硬件电路路的同时,也也需要穿插进行行,这样有利于于问题的分析析和解决,不不会造成问题题的积累,而而且不会因为为一个小问题题而进行整体体电路的检查查,从而可以以节约后期调试时间间。软件编程程中,首先完完成单元功能能模块的调试试,然后进行行系统调试,整整体上与硬件件调试的方法法差不多。联联机调试是最最重要的一部部分,同时也也是本装置成成功的关键。5.2系统使用用说明本系统使用起来非非常方便,下下面就系统使使用方法做一一下简单的介介绍。首先用用户把本装置置的信号线并并联在电话线线的两端,插插上电源线,打打开电源开关关,本装置自自动复位,就就能正常工作作了。当用户户从异地打来来电话,本装装置接收到电电话振铃音,开开始计数。当当电话铃声计计到五次,装装置自动摘机机,回送提示示音提示输入入密码。当用用户在三次之之内输入正确确的密码后,用用户就可以对对装置所连的的电器进行选选择,然后根根据需要对其其进行开关控控制。用户可以在在一次“通话”中同时控制制几个电器。如如果用户控制制完毕,可以以挂机结束通通话。而已经经开启的电器器将保持其开开启的状态,直直到下一次的的“通话”控制使其关关闭。结语经过这次毕业设计计,我觉得自自己学到了不不少东西。归归纳起来,主主要有以下几几点:1、大学三年多的时时间都是在学学习通信理论论基础知识,很少真正地去应用和实践。虽然经历过学校组织的课程设计,如稳压电源、收音机、电视机,但是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接触到了更多平时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充分体会到了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2、了解进行一项相相对比较大型型的科技设计计所必不可少少的几个阶段段。我经过这这次系统的毕毕业设计,熟熟悉了对一项项课题进行研研究、设计和和实验的详细细过程。这些些在我们在将将来的工作和和学习当中都都会有很大的的帮助。3、学会了怎样查阅阅资料和利用用工具书。平平时课堂上所所学习的知识识大多比较陈陈旧,作为通通信类专业的学生生,由于专业业特点自己更更要积极查阅阅当前的最新新通信资料。一一个人不可能能什么都学过过,什么都懂懂,因此,当当你在设计过过程中需要用用一些不曾学学过的东西时时,就要去有有针对性地查查找资料,然然后加以吸收收利用,以提提高自己的应应用能力,而而且还能增长长自己见识,补补充最新的专专业知识。4、毕业设计对以前学学过的理论知知识起到了回回顾作用,并并对其加以进进一步的消化化和巩固。5、在毕业论文的完完成期间,对对软件知识,尤尤其是对程序序编译方面有有着不小的欠欠缺,许多时时候,对程序序编译还停留留在初级的知知识方面。也也正因为如此此,实习单位位的仪器最终终由专业方面面的人员帮忙忙编译,并最最终投入使用用。6、在设计过程中,因因为个人专业业知识的限制制,系统的许许多可开发的的功能未能在在实践中实现现。在参考资资料时,虽然然选择的比较较先进的MT88888芯片,并没没有充分发挥挥其全面的能能力,这些方方面还有待发发掘。附录附录一:MT8888一、概述MT8888是MMITEL公司采用CMOS工艺生产的的一种低功耗耗、高集成度度的DTMF信号收、发发芯片,它可可以方便地与与微机接口。采用CMOS工艺生产的DTMF信号号收发一体集集成电路,它它的发送部分分采用号失真真小、频率稳稳定性高的开开关电容式D/A变换器,可可发出16种双音多频DTMF信号。接收收部分用于完完成DTMF信号的接收收、分离和译译码,并以4位并行二进进制码的方式式输出。MT88888芯片集成度度高、功耗低低,可调整双双音频模式的的占空比,能能自动抑制拨拨号音和调整整信号增益,还还带有标准的的数据总线,可可与TTL电平兼容,并并可方便地进进行编程控制制。二、引脚排列、功功能及内部结构MT8888内部部结构连线如如图3-3所示。各引脚介绍绍如下:IN+(1脚)::运放同相输输入端;IN-(2脚)::运放反相输输入端;GS(3脚):运运放输出端;;VREF(4脚)):基准电压输输出端,电压值为VDDD/2;Vss(5脚)):接地端;OSC1(6脚)):振荡器输入入端;OSC2(7脚)):振荡器输出出端;TONE(8脚)):DTMFF信号输出出端;WR(9脚):写写控制端,低电平有效效,与TTL兼容容;CS(10脚)::片选端,低电平有效效;RSO(11脚)):存储器选择择输入端,与TTL兼容容;RD(12脚)::读控制端,低电平有效效,与TTL兼容容;IRQ/CP((13脚):中断信号请请求端;D0~D3(144-17脚):数据总线,在CS=1或RD=1时,处于高阻状状态,与TTL电平平兼容;ESt(18脚)):初始控制输输出端;St/GT((19脚):控制输入/时间检测输输出;VDD(20脚)):+55V电源端端。附图1MT88888内部结构连线线三、寄存器与控制MT8888内部部有两个数据据寄存器,一一个是只执行行读操作的接接收数据寄存存器RDR;另一个是是只执行写操操作的发送数数据寄存器TDR。另外,MT88888中还有两个4位的收、发发控制寄存器器CRA和CRB。对CRB的操作的,因因此编程中应应对其进行初初始化;而MT88888中的4位状态寄存器SR则用来反映映收、发信号号的工作状态态。寄存器的的选择与操作作由RS0及和RD口线来控制制,控制功能能如表1所列。MT88888在发送信号号时可提供三三种工作模式式,即DTMF模式、突发发模式、CP模式。这这三种工作模模式均可通过过寄存器进行行设置。RSOWRRD功能001写发送数据寄存器器010读接收数据寄存器器101写控制寄存器110读状态寄存器表1寄存器控制功能表表附录二:系统软件设计各子子程序信号音发声部分相相关子程序代代码:ORG11000H

RINGG10:MOOVR6,#20(inputtpasssword)

RING111:MOVVR7,#20(800Hzz)

RING112:LCAALLDLL10(soundd=1)CPLPP3.0(delayy=0.5ss)

DJNZR7,RING112

DJNZZR6,RING111

CLRP3.0

RRETORG11500H

RINGG20:MOOVR3,#03

RINNG21:MMOVR66,#20(passwwordwwrong)

RING222:MOVVR7,#20(1600HHz)

RING223:LCAALLDLL20(soundd=3)

CPLPP3.0(delayy=0.255s)

DJNZR7,RING223

DJNZZR6,RING222

CLRP3.0

MMOVR77,#200

RIING24::LCALLLDL100

DJNZR7,RING224

DJNZZR3,RING221

CLRP3.0

RRETORG12000H

RINGG30:MOOVR3,#02

RINNG31:MMOVR66,#20(selecct)

RING332:MOVVR7,#20(800Hzz)

RING333:LCAALLDLL10(soundd=2)

CPLPP3.0(delayy=0.5ss)

DJNZR7,RING333

DJNZZR6,RING332

CLRP3.0

MMOVR77,#200

RIING34::LCALLLDL100

DJNZR7,RING334

DJNZZR3,RING331

CLRP3.0

RRETORG12500H

RINGG40:MOOVR3,#03

RINNG41:MMOVR66,#20(contrrol)

RING442:MOVVR7,#20(800Hzz)

RING443:LCAALLDLL10(soundd=3)

CPLPP3.0(delayy=0.5ss)

DJNZR7,RING443

DJNZZR6,RING442

CLRP3.0

MMOVR77,#100

RIING44::LCALLLDL100

DJNZR7,RING444

DJNZZR3,RING441

CLRP3.0

RRETORG13000H

RINGG50:MOOVR6,#40(finissh)

RING551:MOVVR7,#20(1600HHz)

RING552:LCAALLDLL20(soundd=1)

CPLPP3.0(delayy=0.155s)DJNZR7,RING552

DJNZZR6,RING551

CLRP3.0

RRETORG15000H

DL100:MOVR5,#25(delayy1.25mms,f=8000HZ,fosc==12MHzz)

DL12::MOVRR4,#25

DL11:DDJNZRR4,DL11

DJJNZR55,DL12

REETORG16000H

DL200:MOVR5,#12(delayy0.6255ms,f=16000HZ,fosc==12MHzz)

DL22::MOVRR4,#25

DL21:DDJNZRR4,DL21

DJJNZR55,DL22

REETORG16500H

DL300:MOVR5,#50(delayy20ms)

DL32::MOVRR4,#200

DL31:DDJNZRR4,DL31

DJJNZR55,DL32

REET密码检测部分相关关子程序代码码:ORG01500H

HOKEE:CLRR7DH

SSETBPP3.1(opentelepphone)

CLRTTR0(closeeT0)

MOVRR2,#03H(passwwordwwrong3)

LCALLLRINGG10(inputtpasssword)

IN:CCLR7EEH(7EH=00)

DTMF::MOVR7,#5H(PASSWWORD:55R7)

MOVRR1,#38H(sign)SETBP1.4

SSETBPP1.5

SEETBP11.6

SETTBP1..7

WAITT:JBCC7EH,CC(waitINT0)

LJMPWAIT

CCC:MOOVR7,#5H(passwword55***)

MOVRR0,#30H(passwwordttop)MOVRR1,#38H(sign)

CMP:MOVAA,@R1

MOVVR4,A

CLRCC

MOVA,@R1

SUBBBA,@R0(test)

INCRR0

INCR1

JZAAA(OK,passone)

LJMPQQ

AAAA:DJNNZR7,CMP;;R7-1!!=0

LJMMPLL(pass)

QQ:DDJNZRR2,IN1(passwwordwwrong&&R2!=00)

LCALLLRINGG20

LJMMPSTOOP

IN1::LCALLLRINGG20(passwwordwwrong,try!)

LJMPIN密码修改部分相关关程序代码::

ORG11700H

KKEYIN::SETBBRS1(当前工作寄寄存器第二工工作区)

CLRRRS0

ANLLA,#000H(清零A寄存器)

MOVBB,#05HH

LCALLLRINGG10(发提示音::输入密码***)

MOVRR7,#5HH

MOVRR1,#388H

WPINN:JBCC7EH,,READ(等待INT0中断)

LJMPWPIN

RREAD:MOVRR1,#388H

MOVR0,#440H

MOVVR7,##05H

REEAD1:MOVAA,@R1

MMOV@RR0,A

INNCR0

IINCR11

DJNZR7,REEAD1(判断输入密密码是否为5位,否跳转READ11)

LCALLLRINGG10(满5位,发提示示音:再输入入新密码)

MOVRR7,#5HH

MOVRR1,#388H

WRE::JBC7EH,KKEYCMPP(等待中断INT1)LJMPWRE

KEEYCMP::MOVRR6,#055H

MOVR0,#440H

MOVVR1,##38H

KEEYCP:MMOVA,,@R0

CLLRC

SUUBBA,,@R1(A减((R1)))

INCRR1

INCR0

JZBBB(A的内容如果果为0,则跳转BBB)

LJMPLL

BBBB:DJNNZR6,,KEYCPP(R6减1不为0,则跳转KEYCP,即循环比比较密码的五五位)

MOVRR1,#388H

MOVR0,#330H

MOVVR6,##5H

KEYYREIN::MOVAA,@R1

MMOV@RR0,A

INNCR1

IINCR00

DJNZR6,KEEYREINN(R6减1不为0,则跳转,即即循环比较密密码的五位)

LCALLLRINGG50(发提示音::新密码已经经设置)

LJMPSTOP

RRET控制电器部分相关关程序代码::

LL:LLCALLRING330(soundd:inpuutconntrol)

MOVRR7,#1H(***)

MOVRR1,#38H

CLLR7EHH

WAIT00:JBCC7EH,DD(waitINT0)

LJMPWAIT00

DD:MMOVR11,#38H

MOOVA,@R1

RRA

RRAA

RRA

RRRA

MOVVR4,A

RLA

ADDDA,R4

MOVDPTR,#TAB

JMMP@A++DPTR

TTAB:LLJMPZZERO

LJJMPEIIGHT(8)

LJMPFOUR(4)

LJMPSTOP(#)

LJMPTW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