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_第1页
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_第2页
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_第3页
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_第4页
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8/8高中地理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高三专项训练等温线以下列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表示图,据此完成1~3题。1.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A.18℃B.22℃C.28℃D.32℃2.以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其他主导因素是A.纬度地址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3.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流行西风D.东南季风【答案】1.A2.B3.B【解析】1.依照等值线的“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由于M地外面等值线未标数值,故M地的气温由两种可能性:25°C<M<30°C,15°C<M<20°C。但由于南美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只能15°C<M<20°C,吻合条件的只有A。依照等温线的波折方向判气绝温高低规律:凸向低纬比同纬度气温低,凸向高纬比同纬度气温高,则气温甲比乙高。本题可以利用消除法,两者纬度相同,故A错。甲深居内陆,乙在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大,依照等温线的“陆南点南”规律(即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判断出当地为夏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季节。由于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故乙气温要低些,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故甲的气温要高些。因此主若是受海陆差其他影响,B正确。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故C错。流经乙附近的主若是巴西暖流,对沿岸的天气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气温却比甲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的影响,故D消除。3.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天气。图示为夏季,受副高的影响,答案选B。1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表示图”,完成4~5题4.该河流的流向大体为()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5.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A.乙丙河段B.甲乙河段C.丙丁河段D.丁戊河段【答案】4.D5.A【解析】4.海拔高气温低,据图可知,该地区东南方向气温低,西北方向气温高,说明东南方向海拔高,西北方向海拔低,河流自高处向低处流。因此河流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应选A。5.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等温线密集区说明地势起伏大,据图可知,乙丙河段等温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大,因此水能资源最丰富。应选B。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图,完成6~7题。6.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波折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影响B.季风环流C.太阳辐射D.人为活动7.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①山岳②高原③湖泊④城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6.B7.B2【解析】D处等温线波折主若是由于西北季风南下被山脉阻截,只能由山口进入南方,以致山口处温度降低,等温线波折,故应入选择季风环流。【解析】F地形成高温中心,考虑到城市热岛效应和水陆热力性质差异,即可获取答案。解:(1)D处等高线稀罕,地形平坦单一,因此造成该处等温线波折的原因不可以能是地形因素;人为活动不可以能影响较大范围的气温;太阳辐射因纬度不相同而产生差异,受其影响,等温线走向大体和纬线平行,因此造成图中D处等温线波折的因素不可以能是太阳辐射;因此最可能是大气环流.应选:C.2)依照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理,F处的气温较周边高,故不可以能为山岳(地势高,应气温较周边低)、湖泊.应选:A.读我国某地区1月0℃等温线分布表示图,完成8~10题。影响图中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A.纬度、河流B.河流、山脉C.山脉、纬度D.植被、土壤M河R1和R2两点流速与流量的比较,正确的选项是A.流速:R1>R2流量:R1>R2B.流速:R1>R2流量:R1<R2C.流速:R1<R2流量:R1<R2D.流速:R1<R2流量:R1>R2M、N两河及流域对照①M河的结冰期较长②N河的含沙量较大③M河流域植被四经常绿,N河流域冬季草木枯黄④M河流域冬季降水丰富,N河流域夏季降水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8.C9.D10.B【解析】图中1月0℃等温线是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即与秦岭山脉的走向一致,由于秦岭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截削弱作用,以致秦岭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大于0℃,因此影响图中1月0℃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项正确。9.R1河段位于聚积作用明显区,以流水聚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损害作用为主;R1位于上游,R2位于3下游,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故R1河段流速、流量均小于R2河段流,故D项正确。10.M为长江,N为黄河,黄河的纬度高,冬季温度低于0℃,结冰期长;长江纬度低,位于亚热带,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①错。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比长江大,②对。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黄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天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③对。长江、黄河大部分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④错,故B项正确。以下列图为某海滨地区某时刻等温线分布表示图,读图回答11~12题。以下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情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A.8月22时B.8月13时C.1月22时D.1月13时1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形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D.地形、洋流【答案】11.A12.B【解析】从图中的纬度可判断处该地为北半球。从等温线分布特色可知,该纬度内陆地区的温度表现春秋季特色(10~22℃之间),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故消除C、D。能提示地方时时刻的是同纬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根据比较发现同纬度的海洋温度大于陆地,说明此时为夜晚,由于夜晚海洋散热慢,温度高,应选A消除B。“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其实就是等温线跟纬线交点的排列特色。陆上部分的西侧有闭合等温线,且等温线密集,考虑地形因素;从陆向海,离岸越远气温越高,明显的海陆差异。这个纬线上的海上部分,若是出现温度的点值由陆向海,先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可以说碰到暖流的影响,没有这个变化只能考虑海陆差异。大气环流的影响较小。故只有B吻合题意。【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影响气温的因素读下面地区图,回答13~14题。4图中20℃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地区等温线波折方向的分别为()A.P1、P3B.P2、P3C.P2、P4D.P1、P414.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天气冷湿B.水源不足C.光照不足D.市场狭小【答案】13.D14.A【解析】读图,图中等温线走向的波折主要受地形影响。P1、P2位于河流谷地,海拔低,气温较高,因此等温线应该向高纬度凸出,P1对。P3、P4经过阿巴拉契亚山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因此等温线应该向低纬度凸出,P4对。因此D对。读图,图中A地区纬度较高,周围有大湖分布,天气冷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天气冷湿,A对。该地水源充分,B错。农业生产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水分,光照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C错。该地市场广阔,D错。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表示图(单位:℃)”,回答15~16题。15.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是()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16.图中M地气温差异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5A.地形地势B.纬度地址C.大气环流D.海陆地址【答案】15.B16.A【解析】本题组观察地区特色解析能力。15.依照数确定为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此海洋上夏季气温低,因此丁地区温度低于28°C;从河流的流向解析,乙地海拔高,其温度低于28°C;而甲地的海拔低,其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其温度高于28°C;丙地受海洋的影响比丁地小,其温度高于28°C,据此选择。16.陆地上的等温线极值地区大部分与地区的地形地势有关,据此结合该处为武夷山的地形解析。从图中气温数值解析,此季节为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此海洋上夏季气温低,因此丁地区温度低于28°C;从河流的流向解析,乙地海拔高,其温度低于28°C;而甲地的海拔低,其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其温度高于28°C;丙地受海洋的影响比丁地小,其温度高于28°C,据此选D。16.从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M地的气温低于26°C,从图中河流的流向解析,M地是因地势最高,而致负气温低于周围地区;M地的纬度地址、大气环流和海陆地址与周围地区对照,没有明显的不相同,据此选C。以下列图为我国西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表示图.回答17~18题。17.以下关于甲处地形及影响其7月等温线分布因素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B.黄河谷地,地形C.秦岭山地,大气环流D.祁连山地,地形有关乙地成为我国夏季高温中心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天气干旱,天气明亮,太阳辐射强B.纬度较高,太阳辐射碰到的削弱作用小C.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消失D.地表缺植被保护,比热容小,升温快【答案】17.D18.B【解析】读图可知,甲处气温低于周围地区,应该为山地地形,结合其地址,判断为祁连山,影响其气温低的原因6为地形。应选D。读图可知,乙地为吐鲁番盆地,该地夏季气温高,主若是由于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天气干旱,天气明亮,太阳辐射强,A对。该地纬度高,依照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应该比周围地区低,B错。吐鲁番盆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消失,C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升温速度快,D对。应选B。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19题。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波折的原因,解析正确的选项是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答案】19.B【解析】19.图示为黄河和黄土高原地区,甲处是汾河,受河谷地形影响等温线向北波折;乙为渭河,受河谷地形影响,等温线向西波折。选B正确。以下列图为一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回答20~22题。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B.23℃或14℃C.17℃或18℃D.19℃或15℃该图所示可能是A北半球的1月B.北半球的7月C.南半球的2月D扁半球的8月仅从天气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址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原因是7A.M地:天气平易湿润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分C.N地:天气平易湿润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分【答案】20.B21.C22.d【解析】20.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