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第23-31回:团队初历磨难 导读及章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第23-31回:团队初历磨难 导读及章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第23-31回:团队初历磨难 导读及章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第23-31回:团队初历磨难 导读及章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第23-31回:团队初历磨难 导读及章节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团队初历磨难:《西游记》23-31回导读及章节同步练习经典情节回顾四圣试禅心:主要讲观音菩萨、黎山老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四人为了测试唐僧师徒是否有坚定的取经意志,化身母女四人招亲。只有猪八戒动了心,最后被惩罚了。大闹五庄观:主要讲唐僧师徒路过五庄观,观主镇元大仙不在,两个道童招待唐僧吃人参果,但唐僧不敢吃。猪八戒撺掇孙悟空去偷人参果,两个童子发现后大骂。孙悟空一怒,把人参果树推倒了。镇元大仙抓住了他们。孙悟空去找救人参果树的方法,最后请来了观音菩萨救活了果树。三打白骨精:主要讲白骨精要吃唐僧肉,她三次分别变成姑娘、老妇人、老公公,都被孙悟空打死了。唐僧埋怨孙悟空滥杀无辜,把他赶走了。落难宝象国:主要讲唐僧、猪八戒、沙僧经过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抓去,变成一只老虎,关在笼子里。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打不过黄袍怪。白龙马建议猪八戒去找大师兄来,猪八戒只好去请孙悟空。孙悟空救出了师父,师徒二人重归于好。23——31回内容概括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生不老。观主镇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骂唐僧。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师徒们夜间逃走。镇元子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夜间师徒再次逃出。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悟空为医活果树,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同来,复活果树。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风扬石,砸死上山捕猴的众猎户。唐僧误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与与老妖黄袍怪在半空中乱杀。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唐僧在洞内见一妇人,自称是宝象国公主,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摄来。公主劝老妖释入唐僧。行到宝象,国唐僧向国王递上妇人所托书信。国王恳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应诺,往战黄袍怪,八戒难敌,钻入草丛躲藏。沙僧被黄袍怪擒入洞中。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倍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悟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八戒用激将法使悟空当下随他前来。悟空变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内丹舍利,现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无影无踪。悟空去天界查访,星神念动咒语,将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悟空将公主带回国,并使唐僧恢复原身。

章节同步练习第23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1.“四圣试禅心”中的“四圣”指

。1.黎山老母

南海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2.菩萨们让猪八戒头顶手帕

,后来又让他试穿

。2.撞天婚

珍珠嵌锦汗衫3.在四僧试禅心时,师徒四人分别有怎样的表现?答:

3.唐僧与沙和尚信念坚定,谨守戒律。孙悟空看穿机关,严守戒律,诙谐风趣,推波助澜。八戒贪财好色,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4.唐僧的三个徒弟分别在哪一回收的?作者为什么不安排一个接一个地收?答:

4.第十四回、第十九回和第二十二回;如果一个接一个地收情节上会出现一些雷同,故事内容缺少变化小说中每收一个徒弟都会让他有所表现,或展示能力或与唐僧进行关系磨合。这样安排是作者匠心的体现。5.“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能安排在第十七回或第二十二回吗?为什么?答:

5.不能,因为在那两个章回三个徒弟还没有收完。师徒四人的取经团组合完毕后,进行全体测试才有意义。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1.唐僧师徒四人到达

时,清风、明月请唐僧吃

,这果子是他们用

打下的。1.五庄观

人参果

金击子2.“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像孩儿一般那果子扑的落将下来。他也随跳下来跟寻,寂然不见;四下里草中找寻,更无踪影。”选段中师徒四人西行到了哪里?果子敲落后为什么会无踪影?行者推到果树后,又是怎样让果树复活的?答:

2.五庄观(万寿山)。这果子遇土而入。最后是借助观音的净瓶水(甘露水)让果树复活的。3.阅读选段,回答问题须臾,敲下两个果来,接在盘中,径至前殿奉献道:“唐师父,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无物可奉,土仪素果二枚,权为解渴。”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1)研读这两个童子的语言,想象他们说这话时的心理。答:

(2)唐僧的语言表现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答:

(3)唐僧居然看不出“果子”与“孩子”的区别,你认为这个情节可信吗?答:

(4)这两个童子因为人参果被偷而大骂唐僧,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答:对,因为

答:不对,因为

3.(1)语言措辞谦敬,心里却对自家宝贝感到自豪,不无炫耀。(2)慈悲心肠,不愿伤害生灵;见识少,不识仙家宝贝。(3)示例一:不可信,“果子”与“孩子”不可能一样,作者在这里有夸大之嫌。示例二:可信。神仙家的东西肯定奇特,况且唐僧一听让吃这样的东西早就害怕了,哪里还顾得上仔细观看、分辨。(4)示例一:对,因为人参果极其珍贵,现在被偷吃了,他们难免会特别生气。示例二:不对,因为即使客人犯了再大的错,也需要尊重,需要想别的办法解决,责骂只会激化矛盾。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1.孙悟空拿了

弹到清风、明月脸上,使他们酣睡。1.瞌睡虫儿2.五庄观的主人是

,他两次用

的法术捉住唐僧师徒。2.镇元大仙

袖里乾坤3.根据语段,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三藏道:“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以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个礼罢。何苦这般抵赖?”答:

(2)八戒道:“阿弥陀佛!既是偷了四个,怎么只拿出三个来分,预先就打起一个偏手?答:

(3)行者道:“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答:

3.(1)反映了唐僧诚实的特点。(2)表现了猪八戒贪吃,胡乱猜忌,不看场合的特点。(3)表现了行者勇于承担责任,关爱师父的特点。第26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1.在五庄观,孙悟空用金击子咱人参果树上共打了

个人参果。1.四2.最后是

复活了人参果树。2.观音菩萨3.

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与诸仙,并与

结为兄弟。3.镇元子

悟空4.孙悟空为救活果树,想了哪些办法?答:

4.到蓬莱仙岛向福、禄、寿三星求方,到方丈仙山求东华大帝君,到瀛洲海岛求九老,最后找来观音救活了果树。第27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1.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

来哄骗唐僧。1.村姑

老妇

老翁2.从本回中你了解到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答:

2.唐僧是个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的人。3读完本回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

4.示例: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有人表面是虚伪的,内心是阴暗的,会利用各种卑鄙手段,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遇事要冷静分析,不轻信怀疑,不听从挑唆。第28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1.唐僧在黑松林被

抓住了。1.黄袍怪2黄袍怪住在

。2.碗子山波月洞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看他出了松林,往西行经十余里,更不曾撞着一个人家,真是有狼虎无人烟的去处。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公道没去化处。”却又走得瞌睡上来,思道:“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须是再多幌个时辰,才好去回话。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呆子就把头拱在草里睡下,当时也只说朦胧朦胧就起来,岂知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管睡起。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长老在那林间,耳热眼跳,身心不安,急回叫沙僧道:“悟能去化斋,怎么这早晚还不回?”沙僧道:“师父,你还不晓得哩,他见这西方上人家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只等他吃饱了才来哩。”三藏道:“正是呀,倘或他在那里贪着吃斋,我们那里会他?天色晚了,此间不是个住处,须要寻个下处方好哩。”沙僧道:“不打紧,师父,你且坐在这里,等我去寻他来。”三藏道:“正是,正是。有斋没斋罢了,只是寻下处要紧。”沙僧绰了宝杖,径出松林来找八戒。(1)从第一段可以看出八戒的什么特点?答:

(2)第二段中,通过沙僧、唐僧对八戒的猜测可以看出什么?答:

3.(1)能力不高,耍滑偷懒。(2)沙僧、唐僧比较了解八戒;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