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题简介:本文重点研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个人信息安全与管理问题,先简单阐述一下大数据的发展,其为我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但是又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然后谈一谈我国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对网络个人信息的管理提出一定的建议,完善我国个人网络信息安全。二、选题依据(来源)、背景及其目的意义:1、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成为社会热点。大数据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利益和价值。如大数据在人工智能、医疗、广告、金融、出行等领域的应用,在推动政府、企业等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但同时大数据也给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公民信息受到侵犯以及引发的侵害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秩序受到扰乱,给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等各方面带来巨大威胁,严重影响国家社会的安定。根据2016年《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的披露:超过七成以上的人都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多达81%的人收到过对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在租房、购房、购车、考试和升学等个人信息泄露后,受到营销骚扰或诈骗的高达36%。不论是集体信息,还是个人信息,都不能随意泄露。大数据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隐患。那么,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时代,如何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2、选题目的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思维方式,并因此产生大量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个人信息。但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因而迫切需要解决此类问题。3、选题意义我国大多数民众都深受个人信息被泄露所带来的困扰,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一直以来也是缺少有效的法律手段进行治理。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仅是对我们个人有困扰,对于整个国家与社会都带来了危害。本文通过研究,让人们了解到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形式,有哪些途径,以及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希望对于个人有所帮助,警惕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同时,也对于我国该如何对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作出了一定的对策,希望能进一步地完善我国个人网络信息的安全。三、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业内专家学者关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研究领域较为广泛,研究方法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梳理有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大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层面。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导致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专门的关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令法规以及对个人信息权的界定不清楚。如催建(2017)认为颁布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同时填补与细化现有的法律。张哀(2015)认为,个人信息安全存在个人信息严重滥用、精准诈骗和个人权利边界模糊等问题。2、技术层面。有不少学者从技术层面剖析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涉及到匿名保护、访问控制、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等,如冯登国等(2014)认为,对用户隐私造成侵害的原因存在于对于收集的个人信息在保护过程中的不当处理,他们提出了社交网络匿名保护、数据溯源、数据水印等保护技术。3、理论层面。理论上主要是对于个人信息相关概念的鉴定等。周汉华教授、齐爱民教授是国内较早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的专家。关于个人信息的概念,齐爱民教授认为个人信息是指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户籍、指纹、家庭、职业、病历、婚姻、社会活动及其他关于能识别此人身份的信息。在《个人信息安全》一书中孙毅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收集、利用、处理、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关于个人信息安全机制构建的可行性意见。如秦尘(2012)从互联网提供商的角度提出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应当遵守的原则。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个人信息的研究也比较多,范围涉及法律、企业、技术等领域,其主要偏向于法律领域的研究。美国1974年通过的《隐私权法》、1984年英国的《数据保护法》、1995年欧盟的《欧盟的数据保护指令》、2005年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2012年新加坡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案》等都是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些法律。在技术方面则选择一些具体领域进行细致研究,如2015年WangY和SunS等在其论文中论述了工作者如何建立保护个人信息的反应系统,人们对职业介绍网站收集个人信息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人们对该职业网站的信赖程度。还有ColinTankard(2012)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商家收集用户大量敏感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极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时刻面临泄露的风险。MalandrinoD.和Scarano(2013)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用户的隐私被各种潜在的不知情的第三方威胁破坏的过程。他们认为用户自身也需要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四、论文的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二)个人信息(三)网络安全二、大数据与网络个人信息的联系三、我国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一)个人信息无意泄露(二)网络过度收集信息(三)二次加工个人信息(四)非法交易个人信息四、我国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成因(一)法律制度不健全(二)监管力度不够(三)网络安全技术设置不足(四)网民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足五、完善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一)完善相关立法(二)加强市场监督、行业规范(三)提高社会监督(四)加强网民个人信息安全教育五、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一、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大数据;二、分析相关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例,探究其中的原因,以及研究出相应的对策;三、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看法。六、论文(设计)工作进程:2019年9月28日 至 2019年11月14日 完成开题报告2019年11月15日 至 2019年11月20日 开题报告审核及修改2020年1月5日至2020年3月5日 撰写毕业论文2020年3月6日 至 2020年3月10日 提交答辩论文2020年4月参加论文答辩七、主要参考文献:[1]赵宁江.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J].科技风,2019(28):112.[2]谢世春,陈露,李继扬.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9):178-179.[3]任桦.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J].黑龙江科学,2019,10(18):132-133.[4]李雨佳.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8.[5]徐律.我国个人信息收集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8.[6]林周.大数据征信中个人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7]孟子煊.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8]陈振光.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9]杨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防范研究[D].苏州大学,2018.[10]王舒谕.《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保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11]王烁.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16.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专业(教研室)意见主任签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河北省中原名校联盟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冬季锻炼课件
- 2025届四川省华蓥一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美食街摊位租赁合作合伙协议范本
- 宝石知识课件下载
- 二零二五年度保姆专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学校保洁临时用工服务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年份酒品牌代理及渠道拓展合同
- 2025版绿色环保门面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信号与系统思维导图(所有内容)
- 药物外渗严重后果以及处理
- (高清正版)JJF(浙)1090—2014薄片千分尺校准规范
- 支气管扩张-ppt课件
- 国家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 长郡澄池杯复赛试题及解析
- 机电安装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中外音乐史》自学考试大纲(共6页)
- 装饰工程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方案及成本控制
- 气体灭火打压方案-七氟丙烷FM20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