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高管的管理类书单_第1页
世界500强高管的管理类书单_第2页
世界500强高管的管理类书单_第3页
世界500强高管的管理类书单_第4页
世界500强高管的管理类书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500高管的管理类书单作为一个管理工作从业以及图书爱好者,当我讨论管理学的时候,进入我思维的不是书单,而是一座体量巨大的移动城堡。现代管理学,大体以泰勒姥爷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1)为开端,百年已过,到今天已形成庞大体系,有多大,人类身上能拿来数数的器官肯定不够用。如果只是消遣阅读,值得一看的管理类书籍,连起来,大概能从东京的秋叶原排到京东的华北仓。而真正想了解或者掌握管理学,不是在床上、办公室搞一搞就能解决的(好像怪怪的)。德鲁克爷爷言犹在耳:管理,是一门实践一一当你实在要给德老一个具象,请想象卖炸鸡那个老爷爷,虽然他其实更神似韦尔奇一一这个观念,和当年站在城楼上的图书管理员时空汇聚、不谋而合,他的说法是“枪杆子里讨工资”。再举个栗子,用惯右手的程序猿都知道的,人类创造生命大和谐的技能,不是你看几TB「东热」就能娴熟的,首先,你得有个媳妇儿。嗯,准确的说,管理是典型的知行合一,KnowitandJustdoit。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维护答案不被折叠,必须得回答理论学习的问题:Knowit?(程序猿可以理解成:懂IT)。理论习得的方法很多,最常见是教学和读书。教学在这没法谈,容易谈的是读书,它确实是重要的learning手段,之一。在管理学的体系化结构之下,做任何割裂阅读、破碎解读的方式,我都是反对的。最典型的就是:推荐某本或几本书籍。它们常常是带着“长青”、“经典”、“必读”、“XX推荐”、或者“XX大学不可不读”字眼的。少侠你骨骼清奇、聪慧过人,肯定知道出版社这伙二道贩子,为了卖书,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因为成本高、而收益极低:推荐的书单质量不可控,书籍的甄选成本很高。推荐书籍的人,往往就丢一个书名,连推荐理由都没有。试想,一本“经典”书籍,推荐的人读完连一点心得都没能提炼出来,要么是书不好,要么是书白看了,要么是书和人的层次不一致。拿到这样的书单,读书的人想碰到好书,看造化。阅读的时间成本很高。比如这个问题下的其他答案,推荐的都是不错的书,加起来能有几十本,题主翻完很容易,要真正“看完”和“领会”......那我觉得是时候谈谈世界和平的问题了。理论没有统一性,都是一家之言。如@warfalcon所说,各种书架上的管理学著作,不管是杂论也好、专论也罢,各家有各家的解读。读者盲目地去吸纳这些书,只会导致真气不畅,头脑中出现无数个小人,他们互相打架,最后打残的是读者的脑子。结果可以预见,砖块搬了很多,拍死隔壁家的强子是够了,可楼始终没建起来。实在选了“读书”这条看起来省事、实则无法预期的道儿,破题之法在哪里呢:你一定要读上几本学院派的经典书籍。体系化的管理学习,必须建立理论结构。阅读质量已被验证、集大成而又非常入门的作品,将管理的发展史、体系、脉络捋一遍,建立知识基础和框架。我再次强调,【不考虑成本、推荐5本书以上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你看我,就只会推荐4本:《管理学》,(美)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美)斯蒂芬•罗宾斯《营销管理》,(美)菲利普•科特勒《人力资源管理》,(美)加里•德斯勒丢弃碎片式的学习,划分出专门的时间。买纸质书,写读书心得。认识某知名数据库企业的中国区HRD,非常认同他的一个观点,大体是“工作之后,还能潜心去读专业书、写笔记,这是一种竞争力”。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我认为能抛弃无用的信息流,专心去提升核心实力,真的非常cool,俗称高冷。为什么说要买纸质书,倒没有矫情的书香情结。以上著作都算大部头,用阅读畅销书的方法肯定跟没读一样,碎片式、随意式的做法太丧失了,所以我反对在任何数码终端上阅读专业书籍(包括Kindle),一不能专注,二不便做笔记。另外就是技术原因,图形基本看不了就不说了,用6、7英寸的电子屏阅读16开本设计的图书,你...你...你眼睛是亲生的么?控制节奏,不以“读完”为目的。我反对任何给自己设定读书数量的行为,最破坏reading乐趣的,莫过于此。许下一年读50本以上书籍的同学,出门左转,书摊上留几手等着给你打分呢。至少管理学的书籍,我不许你这么看。当你按照以上方法,专注而有质量的建好了管理学的基础架构,并且深刻认同【任何以为读读书就能洞悉一门学问的,都toosimple,sometimesnaive],我确信你不会迷失在管理学的星辰大海中了。这时候,请策马扬鞭,寻找更细节、更丰满的书籍去充实管理学的骨架,去形成自己的管理价值观,去诉诸实践。而管理的实践,场景之多,我觉得尚无把握去说上一说。我能想到的介入手段:①家庭管理;②班级管理;③户外活动管理;以及最典型的;④职业/工作管理。感谢阅读。除了前面提到的4本著作(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一定要拿肥皂逼答主再推荐一本,我会说:Lettherebe「杰克•韦尔奇自传」。他确实践行了管理的实践,是我所在领域从业者的标杆。管理类图书无穷无尽,光是经典书籍就能随意列出几百本,更麻烦是阅读时的感觉就象在盲人摸象,大都是只摸到象的一部分,然后开始夸夸其谈。同时管理中的很多理论和看法都存在着冲击和对立,这本书说这个理论好,就会另一书就从相反的角度说这个理论的缺点这本书试图从整体和常识角度出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管理,把管理分解:激励、员工、战略、执行、团队、变革、财务常识、全球化、道德和自我管理等十个方面进行阐述。尽可能把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整合在一起,本书的作者是《华尔街日报》的副总编,运用在《华尔街日报》中了解和学到的东西进行分享。书中每一章后面的建议、一句话员工和延伸阅读是本书精华所在,这本书可以当成管理中的知识地图,帮你在书海形成管理学的知识树。不管你处在什么程度,看完之后都能从中学到些东西。本书最后页给出一些实用建议做为本书的结尾:当我们向《华尔街日报》CEO联合会成员读过的最好管理学书籍是什么,很多人提到《黑天鹅》。书中讲道: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那些即不能预见也不能预测的“黑天鹅事件”。没有某种知识或学习能力能让你获它们的到来。因此,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就变得和你知识的事情一样重要了。保持灵活性:管理者需要有一家灵活的公司,这样才能在应对新的威胁与挑战的时候快速重新定位。你必须随时做好准备,比以往更频繁地重新评论评估你的使命、战略和目标,以便适应不确定的、变化中的环境。获取大量数据:管理者需要有“贴近地面的耳朵”,这样才能听到即将到来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寻找新鲜的信息、数据和智慧。你需要效仿宝洁产品的最普通的家庭妇女进行交谈以获取信息。稍微谦虚一点:管理者不能假定自己知道了答案■-因为十有八九,他们并不知识。你需要乐于倾听你的员工、顾客、供应商以及任何比你更接近市场的人告诉你真相,即便是这个真相有些残酷。交流:把头埋在沙子里,只重视内部运营而忽视与外界交流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批评会很多,你要学会团队你的员工、顾客和客户以及一系列外部利益相关者来生存和发展。你不得不学会多交流。为所有事项做计划:人们只关注自己了解的事情是很自然的,但是结果。正如塔勒布说的,我们"一次又一次不考虑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情况“。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谁能预见那结不可能发生的事,谁就占得了先机。手上持有一些现金和其它资源以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要积极主动:要到问题要出现时,不要等待--等到它真正发生就已经晚了,你要做好快速反应的准备。坚持坦诚、率真:要在一个不确定的、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公司里同时之间坦诚相待是非常关系的。没有时间去处理那些人们日常为了美化自己和避免黑冒犯他人而撒的小谎。每一个都需要始终清楚公司的状况。保持参与度:现在,躲在你的办公室里进行管理恐怕是不行了。要超出去加入你的员工,部分是为了增加他们的信心,部分为是为了汇集必须的集体智慧。让你的公司是平的:新世纪到来之前这可能仅仅是个好的想法,但现在则成了企业能否制胜的关键。多层级的组织架构会让你的行动缓慢,也没时间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交叉训练你的才能:好的管理者已经很多年不在自己的公司里划分区域了。你需要你的员工拥有多元化的技能,能适应任何需要他的岗位,而不是只完成某种狭隘的任务。评估你的团队:经济环境是全部的、缺乏宽容的,很少有公司会留下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员工。你需要定期评估你的团队,确保激励和提拔那些表现出色的员工,并尽快处理掉没有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员工。运用你的判断力:你的常识远远强过一支搞计算机数据模型的博士生团队。你不需要成为金融行家更能清晰地判断,给没有储蓄的人发放房屋贷款,伪造顾客的收入证明以及发放两三年后膨胀到借贷无法偿还的贷款并不是好事。这次金融危机中存活下来的是那些没有丧失理解与常识的人,而不是遵循了风险控制模型的人。理了一下书后面的扩展阅读书目:*【Ch.1:管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著,《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1911年出版,2007年由NuVision出版社再版。这本小册子从纯粹历史的角度帮你了解管理学研究的早期情况。很有意思的读物。(/subject/4543219/)彼得•德鲁克著,《管理学》,19973年出版,2008年由哈伯•柯林斯出版集团修订再版。通过此书你可以知道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洞见经久不衰的个中缘由。它很厚,超过500页,读起来也不是很轻松,但你可以从中找到许多后继管理大师“新”观点、“新”发现的源头。华伦•本尼斯著,《怎样成为领导者》,1989年出版,2003年由美国基本书局修订再版。本尼斯是最早对领导力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至今仍是最棒的研究者、作家之一。(/subject/2350023/)保罗•奥斯特曼著,《中层管理的真相》,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奥斯特曼认为,自己的商业研究同行只专注于研究大公司的CEO们面临的挑战,而这部分人其实只占管理者群体的极小部分。对此,他在本书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一研究中层管理者。(/subject/3793651/)史考特•亚当斯著,《随机管理:呆伯特漫画书》,安德鲁麦克米尔出版公司2000年版。呆伯特系列是所有管理者的必读书,它以搞笑的方式告诉你作为一名经理,什么是管理的禁地。(/subject/2047698/)*【Ch.2:领导力】吉姆•柯林斯著,《从优秀到卓越》,哈伯•柯林斯出版集团2001年版。一部商学经典著作,它分析了能够存续下来且表现良好的公司的共同特征。(/subject/4075835/)丹尼尔•高曼著,《打造新的领导者》,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高曼在本书中普及了“情商”的概念,帮助从商者理解,到底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激励他人。(/subject/1698129/)詹姆斯•麦克格雷格•伯恩斯著,《领导力》,哈伯•柯林斯出版集团1978年版。这是一本讲述领导力的经典著作,很值得一读。(/subject/3359951/)(?)杰弗里•索南菲尔德著,《东山再起:卓越的领导者在事业危机之后如何触底反弹》,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本书回顾了一些成就非凡的领导者如何从岌岌可危的事业困境中挣脱并恢复过来。(/subject/2189469/)*【Ch.3:激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著,《企业的人性面》,1961年出版,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2006年再版。史上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之一,提出了许多管理方面的革新见解。他的Y理论指出,人们可以自我激励和自我指导,不需要被强迫工作。(/subject/3024168/)亚伯拉罕•马斯洛著,《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1960年以《优心态管理》这一难以理解的名字首次出版,1998年由约翰•威利出版集团再版。本书读起来费解,但它将马斯洛具有突破性的“需求金字塔”理论应用于管理学的实践,别具意义。(/subject/1600381/)特雷西•基德尔著,《新机器的灵魂》,1981年出版。本书读起来有趣。与其他两本书相比,本书针对“人们为何会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这一问题给出了复杂的解释。(/subject/6851207/)*【Ch.4:员工】杰克•韦尔奇和苏茜•韦尔奇著,《赢》,哈伯•柯林斯出版集团2005年版。在与他的第三任妻子合作的《赢》中,韦尔奇以直言不讳的语言风格贯彻始终。他因书中的一些观点而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纪最佳管理者”。(/subject/1313124/)杰克•韦尔奇和约翰•拜恩著,《杰克•韦尔奇自传》,华纳商业图书2001年版。如果你想加深对韦尔奇的膜拜,这部自传会带给你非凡的阅读体验。(/subject/1159949/)《哈佛商业评论:人才管理》,哈佛商业出版社2008年版。以“人才管理的关键挑战”为主题的一系列优秀文章的合集,从如何保持最出众的“A类”员工的生产力,到如何管理“中年期,,员工,应有尽有。(/subject/3849899/)*【Ch.5:战略】孙武著,《孙子兵法》,Shambala出版社1988年版,仍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经典著作。(/subject/1949420/)杰佛瑞•亚伯拉罕斯著,《公司使命陈述:101家美国顶级公司使命陈述》,TenSpeed出版社2007年版。这本小册子包含了好的任务描述范例,也有差的,不过如果你想制订自己的任务描述,这是本不错的指导书。(/subject/1252312/)迈克尔•波特著,《竞争战略》,自由出版社1980年版。这本书仍被看作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商业著作之一。(/subject/1435909/)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著,《蓝海战略》,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如果认为波特的书跟不上当今商界的快速变化,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subject/1318427/)罗伯特•伯格曼和安德鲁•格拉芙著,《战略就是命运》,自由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之一是我最喜欢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这是一本论述如何将战略付诸行动的杰出作品。(/subject/2778755/)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著,《战略中心型组织》,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这是一本关于战略实施细则的著作,教会你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subject/3238724/)*【Ch.6:执行】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著,《执行》,皇冠商业出版社2002年版。博西迪讲求实际的风格,辅以查兰的分析,让本书成为该领域最畅销、最有权威的著作。(/subject/1031207/)沃伦•本尼斯。丹尼尔•戈尔曼、詹姆斯•奥图尔、帕特里夏•彼得曼著,《透明:让一切都变得简单、坦诚》,巴斯出版集团2008年版。坦诚的公司文化在管理领域接近一种万灵药。(/subject/4085116/)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著,《追求卓越》,哈伯与罗出版公司1982年版。稍显过时但仍很值得一读的经典著作。(/subject/1022541/)肯•布兰佳和斯宾塞•约翰逊著,《一分钟经理人》,莫洛出版社1981年版。给想寻找捷径的你提供的佳作。(/subject/1082725/)*【Ch.7:团队】乔恩•卡森巴赫和道格拉斯•史密斯著,《团队的智慧》,柯林斯出版社2006年版。这是我能找到的讲述如何运用团队的力量提高公司绩效的最好的著作。(/subject/1063226/)阿兰•科恩和大卫•布莱弗德著,《没有权威的影响》,约翰•威利出版集团2005年版。按我的口味来说,这是一本有一点偏学术性的著作。(/subject/2192889/)汤姆•肯德里克著,《没有权威的结果》,美国管理协会2006年版。这是一本技巧性更强的著作,教你如何通过控制流程来控制项目的进展。(/subject/6914307/)罗伯特•西奥迪尼著,《影响力》,哈伯•柯林斯出版集团1984年版。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所著的讲述如何影响他人的著作,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影响。(/subject/5287474/)*【Ch.8:变革】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著,《创新者的窘境》,柯林斯出版社1997年版。在当代最重要的商业图书中,克里斯坦森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公司不能适应科技的进步。(/subject/4243770/)约翰•科特著,《变革》,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科特为大公司实施变革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南。(/subject/1001154/)路易斯•郭士纳著,《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哈伯•柯林斯出版集团2002年版。IBM公司进行的当代最大的商业转型内幕。(/subject/4178327/)雷富礼和拉姆•查兰著,《游戏颠覆者》,皇冠出版社2008年版。雷富礼富有启发性的管理风格很值得一读。(/subject/3293444/)唐•泰普斯科特和安东尼•威廉姆斯著,《维基经济学》,组合出版社2006年版。如果你相信童话,那么你会觉得这是一部很引人入胜的作品。就算你不相信,它提出的许多关于未来的重要问题也值得你关注。(/subject/2265341/)加里•哈默和比尔•布林著,《管理大未来》,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哈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造力的管理学者,他通过本书呼唤人们重新思考基本的管理实践。(/subject/3032780/)*【Ch.9:财务常识】莱斯利•布莱特纳和罗伯特•安东尼著,《会计学基础》,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97年版。它会以清晰、一贯的方式教会你会计的基本概念。(/subject/1910216/)《经理人百宝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这是写给管理者的一本很有用的初级读本,其中有关于财务工具的很棒的一章。(/subject/2227964/)*【Ch.10:走向全球化】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世界是平的》,Farrar,StrausandGiroux出版社2005年版。可读性很强,充满了关于全球化进程的奇闻轶事,但他倾向于夸大其词。(/subject/1867642/)潘卡基•格玛沃特著,《决胜于全球化时代》,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作者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世界还远不是平的,也不会很快变成平的。(/subject/4738432/)[日]大前研一著,《全球新舞台》,沃顿商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大前研一高屋建瓴地给出了他的全球化视角,书很有趣,但对于想搞清楚如何进行管理的人来说,缺乏实用价值。(/subject/1976513/)*【Ch.11:道德】库尔特•艾欣沃德著,《傻瓜的阴谋》,百老汇图书公司2005年版。描述了安然公司的文化走向腐坏的细节,书很厚但读起来令人警醒。(/subject/1876414/)林恩•夏普•佩因著,《公司道德》,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2003年版。哈佛学者指导你把道德因素纳入决策过程。(HYPERLINK"/subje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