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图为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部分数据结果。检测项目英文对照结果单位参考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U/L9-6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U/L15-45葡萄糖GLU10.96mmol/L3.9-6.1糖化血清白蛋白GA33.7%10.8-17.1肌酸激酶CK126U/L38-174肌酸激酶同功酶MBMMB1.9ng/mL0.6-6.3乳酸脱氢酶LDH173U/L140-271甘油三酯TG2.21mmol/L0-1.7总胆固醇TCHO5.15mmol/L3.1-5.22、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说明: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动态变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②不同个体存在差异。内环境成分一般处于稳定状态,若出现变动则影响体内细胞的代谢,从而也影响器官的生理功能。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葡萄糖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氨酶)

项目反映肝功能反映肾功能影响多种器官的功能影响心血管等结构功能内环境成分的变动影响体内细胞的代谢,从而也影响器官的生理功能。

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图为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部分数据结果。检测项目英文对照结果单位参考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U/L9-6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U/L15-45葡萄糖GLU10.96mmol/L3.9-6.1糖化血清白蛋白GA33.7%10.8-17.1肌酸激酶CK126U/L38-174肌酸激酶同功酶MBMMB1.9ng/mL0.6-6.3乳酸脱氢酶LDH173U/L140-271甘油三酯TG2.21mmol/L0-1.7总胆固醇TCHO5.15mmol/L3.1-5.2略微低于正常值,这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查。若该值偏高,说明肝功能受损。可引发糖尿病及其合并症(酮症酸中毒、心血管合并症等)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等。1.2内环境稳态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事实1:细胞代谢会产生碳酸、乳酸等许多酸性物质事实2: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代谢后也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事实3: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生物材料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组成缓冲对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弱酸弱酸弱碱弱碱①由一种弱酸与该种弱酸的碱性盐组成。②既能抗酸,又能抗碱,有缓冲作用。机体维持pH稳定碱性食物正常机体剧烈运动Na2CO3

NaHCO3

乳酸pH↑pH↓缓冲对中的H2CO3缓冲对中的NaHCO3pH↓NaHCO3外界环境乳酸钠+H2CO3pH↑CO2+H2OCO2促进呼吸中枢刺激内环境缓冲对:HC03-/H2C03,HPO42-/H2P04-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由于存在缓冲物质,使得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机体pH能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机体中有很多的缓冲对,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实验材料:缓冲液(缓冲液中有缓冲对,如HPO42-/H2PO4-,在加入酸或碱时,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自来水、肝匀浆、0.1mol/LHCl、0.1mol/LNaOH等。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3、该实验设计须遵循哪些原则?液体的种类液体PH的变化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实验第1步: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表格材料(25mL)0.1mol/L的HCl滴数0.1mol/L的NaOH滴数051015202530051015202530自来水磷酸缓冲液肝匀浆缓冲液滴加HCl和NaOH,检测PH的变化生物匀浆自来水缓冲液中有缓冲物质,如HPO42-/H2PO4-,在加入酸或碱时,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通过比较自来水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对照进行实验第1步: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表格第2步: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第3步: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起始的pH,并做记录第4步:一次滴加一滴0.1mol/L的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定pH。重复这一步直到加入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第5步: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再如步骤四,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第6步: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5,记录结果第7步:充分冲洗烧杯,用肝匀浆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5,记录结果。材料(25mL)0.1mol/L的HCl滴数0.1mol/L的NaOH滴数051015202530051015202530自来水6.86.56.36.05.04.13.87.08.89.49.810.010.511.0磷酸缓冲液7.07.06.86.66.56.46.37.07.27.37.57.88.08.2肝匀浆6.46.26.16.06.05.95.96.36.46.56.76.76.87.0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生物材料的pH变化较小,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

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机体pH的相对稳定。绘制图形: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肝匀浆自来水缓冲液思考:除了酸碱度(PH),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下图为某健康人与其父母的体温日变化曲线图。请分析:(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

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3)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年龄性别137℃处于动态平衡!!一、内环境的稳态1、实质:内环境的各种

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处于________中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动态平衡2、概念:______机体通过

,使_____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叫做稳态。正常调节作用各个器官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1.稳态维持的基础循环系统CO2O2食物、水和无机盐未被吸收的物质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细胞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肾小球是血管球,参与形成原尿肺泡表面潮湿且伸缩性很大,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如果某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就会稳态失调。例如:肾功能衰竭时水和无机盐代谢功能紊乱,会出现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即尿毒症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内环境稳态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2)美国坎农的观点(1926年):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1)法国贝尔纳的观点(1857年):(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系统对于内环境的稳态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常机体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共同维持调节作用对稳态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存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以维持机体的稳态,那么,内环境的稳态就不会遭到破坏吗?外界环境变化激烈内环境功能障碍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失水过多01血浆中蛋白质减少02代谢废物增加03血钙过低或过高04稳态失调会引发什么不良后果呢?1.内环境的某些成分失调血糖过低或过高05渗透压升高组织水肿尿毒症

过低:抽搐;过高:肌无力

过低:低血糖;过高:糖尿病02

缺乏06体温失调07PH失调08稳态失调会引发什么不良后果呢?1.内环境的某些成分失调乳酸中毒发热、中暑酸中毒、碱中毒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发高烧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呢?

感觉头晕、厌食、四肢无力等。高温影响酶活性,导致细胞代谢出现紊乱。

与生活的联系(1)炎炎夏季,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最容易发生中暑。中暑是指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如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头痛等。严重中暑会使体温超过40°C,

病死率比较高。2、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内环境渗透压会降低。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人体会出现疲倦、全身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严重腹泻3、援藏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出现了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使人体内缺氧,出现高原反应。说明外界环境变化剧烈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高原反应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空调病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尿毒症肾脏是形成原尿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和无机盐等的代谢紊乱,可出现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4)代谢废物排出(1)血糖和氧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2)体温、pH等理化性质相对稳定保证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3)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可防止机体中毒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四、稳态概念的发展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可见,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1.稳态的实质:2.稳态的基础:3.稳态的调节机制:4.稳态失调的原因:5.内环境稳态的意义:课堂总结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①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总结: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淋巴液组织液血浆组成内环境内环境稳态酸碱度例如温度例如渗透压例如细胞O2、养料CO2、代谢废物外环境O2、养料CO2、代谢废物习题巩固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2、许多运动员为了延缓乳酸产生,会采取肌肉按摩措施。下列关于运动员剧烈运动时内环境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血浆的PH为7.35~7.45B、人体再进行剧烈运动时,静脉中血浆的PH暂时降低C、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D、由于血浆中含有Na2CO3

,因此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D3、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4、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D、适当撤减衣被A5、下列不属于稳态失调的实例是:A、肾功能衰竭时会出现尿毒症B、乘坐过山车时呼吸加快,肾上腺素上升C、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可能引起“空调病”D、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等高原反应B6、某人患急性肠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供给营养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C9、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10、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B课堂练习答案:D例题2下列有关内环境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相对的稳定状态B.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随堂练习041.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判断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1)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2)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