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边疆与边疆问题
一、边疆的含义二、中国国人继承的两大历史遗产
三、中国疆域发展阶段与历史特点
四、以史为鉴的启示五、中国边疆的热点问题一、边疆的涵义一般民众的认识:边远地区被视为边疆,诸如青海、贵州等也被看作是边疆地区。学界的界定: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因为它和政权的统治区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从后者的角度看,边疆的构成应该和国界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有国界的地区才能称为边疆。从现在国界线的走向看,我们可以将如下省区确定为边疆的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不过,如果将上述省区视为边疆的话,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范围过大,如东北三省的内陆地区是否可以视为边疆?二是沿海省区虽然不和邻国接壤,但海洋被视为“蓝色国土”,是否也应视为边疆。
有边界才能称为“边疆”,因此陆地边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陆地边疆包括上述省区;狭义的陆地边疆则仅仅指称有边界的县。海疆: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包括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边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由于中国疆域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从中原地区看,边疆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就是说,边疆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指称范围。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认识中国的疆域是一个长期被重视,也是长期被忽略的问题。
说长期被重视,是因为我们对中国疆域沿革的记载历史悠久,留下了大量的记录。
说长期被忽略,是我们习惯用“自古”来阐述中国疆域的形成过程,但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二、中国国人继承的两大历史遗产
一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多民族的中国,是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大致定型于现代状态的。秦汉统一中原以前,由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尚未形成一体,边疆的指称尚不明确,秦统一中原之后,边疆开始由指称边郡,逐渐向外围拓展。之后随着统一王朝不断出现,边疆地区不断内地化,成为中国疆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进入近代,列强的干扰使中国传统藩属地区脱离了中国疆域形成的轨道,中断了中国疆域的凝聚过程,中国和这些藩属的关系也演变成了国际关系。
二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多元”是指各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个性”和“特质”,即在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心理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上的特殊性。“一体”是指各民族的“个性”和“特质”在共同的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的共同特征和“一体化”趋势。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一提法是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并得到学界多数学者赞同的。此前张博泉先生曾经提出过“中华一体”的观点。三、中国疆域发展阶段与历史特点中国疆域的形成经历了两千年发展,如果将清代作为多民族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时期,我们将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大致分为自然凝聚、疆界明晰、列强的蚕食鲸吞、现代疆域巩固四个阶段。
(一)自然凝聚时期:从中国概念的出现,到清朝实现“大一统”
具体说到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前是自然凝聚时期。呈现以下特点(1)“中国”概念呈现于中原地区,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中国”为核心的“天下观”。(2)秦汉对中原的统一,使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了凝聚为一体的趋势,成为中国疆域凝聚的核心。(3)众多民族政权对“中国正统”的争夺是中国疆域凝聚的主要动力。(4)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出土的何尊之上,何尊上的铭文中有:“……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这一表述也得到了文献的印证,《尚书·梓材》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所谓“宅兹中国”、“皇天既付中国”中的“中国”是指周王施政的范围,此与《诗·大雅》中的“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等记载中“中国”的含义应该是一样的。
“中国”概念的出现,以及先秦三代“王权”的形成,催生了中国古人对天下乃至天下秩序的认识,这就是先秦时期的天下观:“中国”在古人天下观中位居中央,是“王”或“天子”施政的核心区域,据有此地是“正朔”的重要表现。
《诗·小雅·北山》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对王权为“天下”权力中心的经典表述,也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天下”观的重要内容,而“中国”之含义由“京师”向华夏乃至中原的泛化,实际上也是“天下”权力中心和王朝政治格局演变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国语·周语上》有“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的记载,这是先秦时期王权和政治格局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其中王权是核心,而“甸服”的区域也称为“王畿”,是京师所在地,故也称为“中国”。
进入春秋战国之后,周室衰微,诸侯林立,一方面人们在战乱中希望华夏诸侯能够抵御夷狄的侵扰并企盼华夏统一,另一方面诸侯为在争战中处于优势地位,代表王权的“中国”由之成为了一个旗号,于是出于华夏的诸侯在《春秋公羊传》中都被纳入了“中国诸侯”的范围,晋国对属于夷狄的楚国的抵抗则被称为是“桓公救中国”的行为。但是历史的发展并没有遵从人们的意愿,出于夷狄的楚、秦则处于诸侯争战的优势地位,“中国”的涵盖范围于是在战国时期也包含了楚、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实现了对中原的统一,政治格局出现了两个明显地变化:
一是皇权的确立。嬴政对中原的统一在人们的心目中被认为是“五帝所不及”的业绩,于是有了“皇帝”的称呼,“皇帝”自此成为了“天下”的权力核心和主宰。
二是中原凝聚为一个整体,并以“中国”称之。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对中原地区实施直接管理,之后又将郡增加到了四十余个,结束了中原地区诸侯分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的统一,“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辽阔地区,“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成为中国疆域凝聚的内核。
秦汉——中国疆域的第一次凝聚
汉朝建于公元前206年,历时426年。汉在秦版图基础上建国,但初期在南(南越、东越地区)北(河套地区)两面有所缩减。至汉武帝时开始大规模拓展,以后数经疆域变迁。与秦疆域比较,极盛时汉疆域拓展到东北的朝鲜半岛北部、西北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西南哀牢山西南夷地区和中南半岛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海南岛南北。汉代中国疆域示意图
几点说明:(1)两汉王朝,尤其是西汉王朝的疆域结构不仅奠定了中国疆域形成的基础,而且也影响了以后各朝的疆域观念。(2)匈奴的区域在甘露二年之后应该是属于西汉的疆域范围,双方有隶属关系。(3)经过两汉王朝的长期统治,“大一统”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对中国疆域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
隋唐——中国疆域的第二次凝聚
唐朝前后时期盛衰反差很大,反映在疆土盈亏方面亦很明显。极盛时期,不仅拥有秦汉时期的疆域范围(惟缺今云南西南部),而且东北至日本海西岸地区、库页岛和朝鲜半岛西南部(曾设熊津都督府),北至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属安北都护府),南至海南岛南部(设振州)。隋唐时期中国疆域示意图
唐王朝对西陲的经营是统一多民族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华彩乐章唐统一西域后,重建西域行政,强化中央政令,有效行使主权。设置龟兹(今库车)、于阗(今和田)、碎叶(今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城附近)、疏勒(今喀什市)4镇34州。不久在西突厥故地天山北路一带,设置北庭都护府,在天山南路,将安西都护府迁往龟兹。设置安西与北庭都护府并有效行使职权,使天山南北连成一片,成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一部分。
都护府管理体制的确立是唐王朝边疆经营的重大贡献燕然都护府设置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贞观二十一年(647),“置燕然都护府,统瀚海等六都督、皋兰七州。”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都护府的先后设置,覆盖了几乎所有羁縻统治区域,变“不治”为有效管辖。这是对传统治边观念的一种突破。
元——中国疆域的第三次凝聚元朝虽仅存98年,元的版图东北至日本海;北至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北接窝阔台(成吉思汗三子)汗国、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国、钦察汗国(成吉思汗孙拔都)和伊儿汗国(成吉思汗孙旭烈兀);西南接尼波罗、印度、缅甸、越南;东南至海。元朝设征东行省于高丽,但行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其原有机构制度不变,故实为藩属国。元代中国疆域示意图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
示意图
清代——中国疆域自然凝聚的结束
清统一全国的行动历时长达176年(从1583年起兵至1759年平定西域结束),最终完成了中国疆域奠定的历史使命。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统一东北诸部族和收服漠南蒙古第二,灭明统一中原及江南广大地区第三,战胜卫拉特蒙古及西域诸部第四,通过雅克萨之战和外交谈判,确定中俄东段、中段边界
最终完成古代中国大一统伟业的清王朝对全国实施了有效管辖,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时全国分为27区,即内地18省、盛京3将军、蒙藏淮回6区。设省地区既有汉族聚居区,也有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在东北地区设奉天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初为宁古塔将军)、黑龙江将军等三将军辖区。在西北有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和定边左副将军(驻乌里雅苏台)等两将军辖区。在漠南蒙古和套西蒙古两地区设盟旗辖治。在青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和驻藏办事大臣两辖区。清代中国疆域示意图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中国疆域的变迁
之所以认为清朝的疆域,具体说康熙二十八年(1689)《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期间清朝的疆域作为“中国疆域”,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疆域开始由王朝疆域向条约疆域转变,中国疆域具备了现代疆域的特点。
在中国疆域形成过程中统一王朝的作用是重要的,但分裂时期各王朝或民族政权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自然凝聚过程中割据状态的存在:争夺“正统”是主流
魏晋南北朝大割据时期(220—589年)——魏、蜀汉、吴三国除彼此间争斗外,均对开发治理边疆地区投入相当力量。魏在东北边疆及朝鲜半岛北部再置四郡辖治,并对乌丸、鲜卑及西域进行治理;蜀则平定越間、益州(今四川境内)、永昌(今云南境内)等四郡之变乱;吴加强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经营,并出兵夷洲(今台湾)和朱崖(今海南岛)。
——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政权更迭频仍,特别是由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疆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西域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境初以黄河为界,后逐渐拓展至淮河、秦岭,进一步至淮南,形成与南朝(宋、齐、梁、陈)对峙的局面。
魏晋时期中国疆域示意图
五代十国割据时期——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907—960年),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的角度考察可以看到,当社会经济发展在更广大地区得以实现后,在一个强大中心(如汉、唐)的国势削弱后,就会出现多中心现象,但也正是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地间交流逐步加强,地方在政治上的独立性则遭到削弱,有实力的地方性中心都在为更大范围的统一作努力。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在五代十国以后至清末的千余年中再未出现大规模地方性割据现象。当然这一态势的发展与汉民族的发展、分布及各民族的融合以及宋以后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有关。
——另一个因素是,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已经成熟,并能入主中原与汉民族轮流执掌统一江山。宋、元、明、清四朝的统治民族恰好是汉、蒙古、汉、满,从“割据对峙”到“轮流坐天下”,不能不说是历史上中国民族关系、也是统一多民族发展史上一个质的变化。
五代十国中国疆域示意图
辽和北宋对峙
辽对北部边疆地区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开发与辖治促进了该地区与中原地区融于一体的进程。北宋时期中国疆域示意图
金和南宋对峙
女真族建立的金,与南宋对峙于淮河、秦岭一带百余年,据有东北和中原广大地区。南宋对金处屈从地位,一个拥有大片领土、由汉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称臣于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仅有的典型一例。南宋时期中国疆域示意图明代中国疆域示意图对明朝疆域的认识
为什么将明朝放在割据时期?传统的观点认为明朝是大一统王朝,但从疆域规模看,是不准确的,因为它对北部草原地区、辽阔的西域都没有实施统治,对东北地区、西藏也实施的是以羁縻为特点的非直接有效的管辖。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中华各民族在疆域形成中的作用汉、唐、元、清四个阶段的划分,代表着学界的一般认识,也能够反映出中国疆域形成的特点,但是,这是从中国疆域形成的角度进行划分的,并没有考虑到各民族在其中的作用。如果从各民族在中国疆域形成中的作用看,中国疆域的形成实际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唐以前、唐以后。(二)疆界明晰时期:由王朝国家疆域到条约边界逐渐清晰
清代以前中国疆域是没有明确边界的,多数情况下是笼统地说“天下”,而“天下”是没有边界的。虽然清朝直辖18个省依然以“中国”称呼,而“天下”一词也经常具有泛化的夸大指称政令实施范围的含义,但“中国”一词却有了指称清朝疆域的用法,“天下”与“中国”出现了重合的倾向,用于指称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中国”(清朝)开始以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的身份与邻国划分边界。这一时期中国疆域明晰呈现以下特点:(1)内部界限日益模糊,边疆内地化特征明显,边疆已经和内地牢固成为一体。(2)疆域的外缘由于一系列条约的签订逐渐明晰。(3)周围藩属国逐渐游离于中国疆域形成轨道之外,双方的边界逐渐明确。(4)鸦片战争的爆发中断了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过程,有些区域没有形成明确的边界。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清朝依据《尼布楚条约》所立界碑的碑文全文如下: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大兴安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其南岸之眉勒尔客河口所有鄂罗斯房舍迁移北岸……
尽管条约没有汉文本,但在条约中“清朝”和“中国”是可以互称的,“中国”已经具有了一个近现代主权国家的含义。该条约的满文、俄文、拉丁文本也都是如此。据此,我们可以说,最迟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尼布楚条约》签订,清朝代表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称呼,不仅得到了邻国的承认,而且清朝的疆域也开始由王朝疆域(或称传统疆域)向条约疆界(现代疆域)转变,疆域范围逐渐明晰。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五日中国和俄国又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双方通过国际条约的形式又确定了由沙毕纳依岭到额尔古纳河的边界。雍正五年(1727)九月初七日,中俄双方再签订《恰克图界约》,划定恰克图附近疆界。雍正五年(1727)九月初十日,中俄签订《阿巴哈依界约》。乾隆三十三年(1768)九月十九日,清朝和俄国签订《修改恰克图界约第十条》,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月再签《恰克图市约》,对双方边界及其相关权利做了进一步明确。中朝之间的边界也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五十一年(1712年)随着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两次前往长白山区踏查边界,基本明确了两国长白山地区的边界走向,穆克登还在鸭绿江、图们江两江分水岭立“审视碑”作为查边定界的凭证。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朝派福康安入藏,组织抗击廓尔喀(尼泊尔)的侵扰,,顺利击退了廓尔喀。翌年九月,福康安受命相继与廓尔喀、哲孟雄(锡金)等划定了边界。
通过这些条约和划分边界的行动,清朝开始向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转变,边界逐渐清晰,疆域也由传统疆域(或称王朝疆域)向近现代疆域(或称条约疆域)转变,但遗憾的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英国为首的列强通过坚船利炮中断了中国疆域的这种自然形成过程,中国疆域由传统疆域向近现代疆域的转变过程并没有完成,不仅中国和一些传统的藩属国之间的国界尚未明确划定,和其他邻国的边界更没有明确。
之前中国疆域的内部边界清晰,诸如游牧和农业区之间的界限明确,而外部边界(国界)既是有也多属于传统的习惯线,没有条约的保证。
(三)列强的蚕食鲸吞时期:附属国的剥离、不平等条约的划定导致大片土地的丧失、外蒙古的独立、新疆被俄国占去大片土地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疆域开始遭到列强的蚕食鲸吞,不仅传统的藩属区域沦为了列强的殖民地,脱离了中国疆域的形成轨道,藩属国和中国的关系也发展为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甚至已经有条约保证的大片领土也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纷纷落入列强之手。仅仅是俄国,通过《北京条约》即使中国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自此之后,由《尼布楚条约》确定的中国东北边界走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四)现代疆域巩固时期:中华民族为维护疆域完整而做的种种努力
1.外蒙古的脱离
2.一系列边界条约的签订3.香港、澳门的回归4.两岸对“中国”的认同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除印度之外的多数邻国都签订了边界条约。2014年11月公布:
87.8%认同中华民族
四、
以史为鉴的启示
历史研究要面对现实和未来,这既是中国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的边疆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研究领域,通过研究我们不仅要阐明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各民族在其中的贡献,同时也要关注边疆的稳定和发展。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启示之一:中国的疆域是各民族,不仅包括现在的56个民族,也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的更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启示之二:中国疆域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先人在缔造多民族统一的中国的同时,也缔造了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
启示之三: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边疆的稳定关系国家的稳定大局;边疆的发展关系国家发展大局。任何轻视放弃边疆的想法和举措,都受到历史的谴责,成为历史罪人。
启示之四:广义的边疆治理包含管理和开发两个方面。开发即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是保证边疆稳定的基础之策。历代有作为的中央政府,如汉朝、唐朝、清朝在治理边疆中均取得了成效。但封建政权有极大的局限性,如清政府在边疆地区重“稳定”,轻发展,出于阶级私利有意识保持落后,以利统治,致使边疆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也是不变的历史事实。
启示之五:在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中,中央政府的权威是维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边疆治理依靠实力,实力既包括有形的军事实力,也不可轻视无形的中央政府的权威。
启示之六:历代边疆政策治理形式,如中央集权、“因俗而治”,宗教、民族事务由民族人士来办等等,都可供借鉴,值得后人在创新的基础上予以认真总结。
启示之七:要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上多做些事。清政府的满蒙联姻,对民族首领的怀柔收到了有利于清政府统治的效益。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地缘政治方面带有孤悬外逸的特征,二是社会历史方面带有离合漂动的特征,三是现实发展方面带有积滞成疾有特征,四是文化心理方面带有多重取向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言,具有消极影响。历史上如此,现实生活中也如此。启示之八:边吏是否善政关系边政是否得当。边疆地区远离统治权力中心,且情况复杂,边吏素质要求更应高于内地。应变过激会致使事态人为扩大,而过缓消极,本想息事宁人,往往适得其反。五、中国边疆的热点问题
产生的原因
边疆本身具有的敏感性——连接不同的政权,关系到两个以上国家或民族的利益,因此边界的划分是一项十分敏感而艰苦的工作。边疆地区主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也为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热点问题。
前者导致热点问题出现的原因:政治层面——为了各自利益的需要,政治因素导致了一些热点问题的出现。研究层面——历史情况复杂、史籍记载多有歧异,有待研究深化来逐步解决,更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A、不同国家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要建立本国的历史体系,强调自己国家历史的悠远,维护独立传统的辉煌B、个别国家、团体或个人出于各自民族国家利益考虑,不惜故意歪曲历史事实,并将历史问题现实化,学术问题政治化。边疆热点问题的主要表现陆疆问题,分为三类:一是分裂势力的活动;二是未定国境线问题;三是历史问题。海疆问题,分为两类:一是海疆国土的划界问题;二是岛屿问题。个案分析:中国与朝鲜(韩国)对历史疆域认识上的歧异
关于朝、韩学术界界的观点
朝、韩学界将“朝鲜通史”分为以下历史阶段: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古朝鲜——诸联盟王国(高句丽、辰国与三韩)——三国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南北国时期(新罗、渤海)——高丽——朝鲜——韩国
我国学术界的观点——
1、朝鲜半岛青铜时代比中原地区约晚2000年,中原居民将青铜文化带入朝鲜半岛,从而开创了朝鲜半岛文明史。
2、高句丽、渤海诸民族源出我东北地区,在某些历史时期,其活动范围,或其政治统治范围扩大到朝鲜半岛中部地区,但高句丽、渤海仍属于古代中国地方民族政权。
结论:1、古朝鲜、高句丽、渤海政权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是中国古代史一部分。仅就区域史而言,这些历史应属朝鲜半岛文明发展史的组成部分,但不属朝鲜(韩国)古代民族国家历史的内容。
2、从“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到“汉四郡”,古代中国中央王朝一直有效管理和控制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其后高句丽、渤海延续了中央王朝对该地区的统治。
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西汉)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东汉)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三国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西晋)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东晋)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唐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元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示意图(清代)
个案分析第二类:我们与分裂势力斗争的个案
以“台独”、“疆独”、“藏独”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为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制造种种歪理邪说,历史问题是重要舞台之一,其共同点是否认统一多民族中国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存在,从政治上、文化上、组织上割断与祖国的联系。“疆独”制造的歪理邪说——东突民族至上论双泛主义共同体论新疆独立论反汉排汉论东突厥斯坦革命论个案分析第三类之一:
钓鱼岛、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的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圆周率的数学家
- 租赁彩灯合同范本(2篇)
- 淄博市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2篇)
-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法学》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电工高级工专项测试题
- 2024社保费测试(五)专项试卷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阶段测试卷
- 西昌学院《高级编程》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外耳温计黑体校准规范
- 新冠预防与控制
- 危险化学品仓储智能化管理系统
- 申论之大作文课件
- 煤矿事故复盘分析报告
- 铁道运输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天津美术馆分析报告
-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常规课件】
- 安全访问控制策略
- 跨境电商方案的可行性报告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公务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