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及其曲折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斗争的必要性。2、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重点问题:1、为什么开辟革命新道路?(正确认识认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2、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18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在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血泊中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这是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开端。2、全国形式的“统一”
1928年4月,国民党蒋、冯、阎、李四派新军阀联合进行了讨伐北洋军阀张作霖的战争。
6月3日,张作霖败退出关。6月4日凌晨5点23分,在沈阳附近皇姑屯被日本炸死。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不顾日本反对,毅然扯下五色旗、换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从此,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继续存在。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张学良“东北易帜”
如何认识国民党的“统一”?
国民党的统一是表面的、不稳定的
。虽说蒋介石集团确立了在国民党内的主导地位,但这个集团与其他集团、特别是与地方实力派之间矛盾重重。国民党新军阀的矛盾3、国民党政权的性质看一个政权属于什么性质,主要应该看其所推行的内外政策是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束缚生产力。(1)对外方面:采取亲帝反苏政策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中国并没有能够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反而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外交方面的亲帝倾向,集中表现在“南京惨案”和“济南惨案”交涉和处理上。
对待“南京惨案”向外国道歉、赔偿
1928年2月3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在同美国代表达成的解决该惨案的换文中,竟把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共产党的煽动”;承认美国军舰炮轰南京是为了保护“美侨生命”,答应向各国道歉赔偿。甚至顺着美国代表的旨意下令通缉在南京领导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共党员林伯渠,以此向美国表示道歉。对待“济南惨案”
1929年3月南京政府同日本达成协议,日答应两个月内从山东撤兵,中国方面负责保护在华日本人的安全。至于中国所受严重损失协议规定由双方“实地调查决定之”实际上,日本帝国主义杀害中国军民的罪行,被一笔勾销了。
中国现代工业和运输业外国资本控制71.6%
●外国资本控制情况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控制煤产量55.2%;钢铁工业95%;石油99%;发电77.1%外国银行资产也比华商银行多1/3
农村中的封建地主阶级,是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的基础和支柱。
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小生产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逐渐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2)对内方面: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由于国民党所代表的是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同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因此,他所推行的是残酷的反革命军事独裁统治。(教材124页)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建立了全国性的特务系统(中统、军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小结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与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区别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问中所说:“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反动统治”。国民党政权建立后,虽然在组织形式上较多地沿用了国民政府的制度,但在施政上却背叛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7年——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1、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探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八七会议2、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确定3、毛泽东在开辟革命新道路中的作用
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实践中的探索:首先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指向了农村
秋收起义分析秋收起义:中心城市转向边界农村创建井冈山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初步实现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题雕塑红军烈士墓大井旧居内的红军医务所红军造币厂简陋的厨房挑粮的小路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理论上的论证:(129页)
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主要形式基本内容战略阵地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确立“以乡村为中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指明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个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邓小平对毛泽东探索革命道路的评价
(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正确认识三次“左”倾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三次“左”倾错误:第一次是1927年11月-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1930年6月-9月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三次是1931年1月-1935年1月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王明
李立三
瞿秋白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教材133页)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限,主观地急于要超过民主革命;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以至上层小资产阶级。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低估农民游击战争和乡村根据地的重要性,错误地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分析党“左”倾错误产生的原因:1、社会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小资产阶级包围之中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很大的比重,他们在观察问题时易表现出主观性和片面性。2、主观原因——全党的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
主要表现在对于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够深刻;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的结合也缺少深刻的认识和理解。3、共产国际的影响
“左”倾教条主义,打着执行“国际路线”的招牌、且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危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1934、10——1936、10)(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内容:
这次会议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批判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军事方针,重新肯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作战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后来又组成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参加的军事指挥小组。历史意义:
(三个挽救)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2、长征的胜利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1月取得了直罗镇大捷,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1936年7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西康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宣告胜利结束了。
历史意义:——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摘自胡锦涛2006年10月22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说明了实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
从1921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曾经两起两落:大革命胜利发展了,又失败了,党员从53人发展到6万人,又从6万人降到不足1万人;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了,又遭到严重挫折,红军从几千人发展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建院坝合同范例
- 肺结节自动检测技术-全面剖析
- 代加合同范例
- 外卖消防培训课件
- 出租外滩首府房屋合同标准文本
- 上门做酒席合同样本
- 绿色通信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剖析
- 其它商品转让合同样本
- 买卖汽车合同样本
- 公路安保合同标准文本
- 学习兴税-税收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印刷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知识产权法》形考任务1-4答案
- 2023图解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新能源技术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 高中英语语法课件-状语从句(共40张)
-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 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
- 第6课《求助电话》课件
- 小学课后服务阅读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