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脚印课堂实录_第1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脚印课堂实录_第2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脚印课堂实录_第3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脚印课堂实录_第4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脚印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脚印》课堂实录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有一位台湾诗人,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他就是余光中。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二十三年,已经四十岁的余光中感到回家无望,于是仅仅用了20分钟,一首小诗就从他的笔端缓缓流出。(播放《故乡的原风景》,教师深情朗诵。朗诵完毕,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掌,被深深地感动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师:刚才在听朗诵时,同学们非常专注地眼神,告诉我你们被这首诗打动了,那么你此时的感受是什么?生: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是如此的深刻,我也想家了。师:看来,乡愁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今天我们所学习课文的作者,和余光中有着同样地命运。他们都是有家不能回,充满了对家乡深刻的思念。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脚印》,感受作者王鼎均的乡愁。讲授新课简介作者师: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作者。请同学们看幻灯片。生:王鼎均,曾用名方以直,山东临沂县人,1925年生,抗战末期弃学从军,1949年到台湾。曾在报社任副刊主编,也当过教师。1979年应聘至美国西东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师:作者王鼎均本是山东人,由于战争的关系来到台湾,三十年后,在美国任教,并定居美国。看来,归家的路途是如此的遥远,他的乡愁较余光中更胜一筹。分析课文倾听乡愁师:下面我们来分析课文,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回到我的问题。作者的乡愁带有生么的特点?生:“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师:回答正确,那么“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是怎样的温柔?“感冒一样”作温柔的修饰语,那我们分析,感冒有什么特点?生:“像感冒一样”显然强调的是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品味脚印脚印的传说师:带着这种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我们来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提到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是什么?生:“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脚印的捡拾师:喔,原来是这样一个传说,要把生前的脚印捡起来,那么为了这件事,他的鬼魂就要把生前经过的路再走一遍。那么,我们我们就沿着这个鬼魂的脚印走起,在第二自然段中,他都捡起了哪些地方的脚印?生: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师:除此之外,还捡起了哪些地方的脚印呢?下面我们来分析第三自然段。找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回答问题。生:密密的树林里,黄叶底下,花市,长街,湖,广场,在家门外,窗外,后院的墙外等。脚印的疑惑师:不错,回答的很完整,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人死后,捡起了他生前的脚印,总有一天会走到终点,想到这些,作者就激动起来,但是,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又开始怀疑起来了?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开始怀疑?生:第四然段开头,“有时候,我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激动;有时候,我也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怀疑。”师:这句话位于自然段的开头,在本文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生:过渡句,承上启下。师:正确,承接上文,引起下文。那么,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作者怀疑的是什么?生:人死后,牛头马面就在一旁等候,他的鬼魂哪有时间去捡脚印?生:喝了孟婆汤后,她的回魂哪有记忆和能力去捡拾生前的脚印?师:对于这样的疑问,作者在文中做了如何解释?生:在第四自然段结尾出现,“好,古圣先贤创设神话,今圣后贤修正神话,我们只有拆开那个森严的故事结构,容纳新的传奇。”脚印的终点师:作者在开头提出了疑问,在结尾又做出了满意的回答。名为怀疑,实为肯定,坚信捡脚印的传说是可通可行的,这样才能完成一次精神上的脚印旅行。也就是说,既然有了开头,就要有始有终。那么,请同学们在原文找出这次脚印旅行的终点是哪里?生:第六自然段结尾,“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

”师:好,回答正确。作者在文中运用“当然”二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生:运用“当然”二字,是代表一种肯定的语气,毫无疑问,终点就是故乡,没有丝毫的怀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肯定。师:是啊,中华民族历来讲究落叶归根,饮水思源。在2013年清明节,有这样一条新闻消息,“播放背景音乐《想家的时候》)“家是人生的根,家是人生的归宿,家就是根。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魂,这是海外游子在清明文化熏陶下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就是民族情,祖国情,乡土情,亲情。这就是清明文化的精神,清明文化的内涵。”台湾老兵高秉涵的一席话引得现场一阵掌声,这种落叶归根的清明情结深深感动了与会人士。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高秉涵老人在过去的20多年里,陆续将57位同乡的骨灰送回老家山东菏泽,说起自己和同乡们的乡愁,老人有着说不完的话。“有一次,一位由台湾移居阿根廷的山东菏泽同乡回大陆探亲,回阿根廷途中绕道台湾看望我们,除了家乡的特产之外还带了一袋菏泽的泥土”,高秉涵老人回忆说,当时他分到了一个家乡的烧饼,但一直没舍得吃,放在冰箱里直到最后都发了霉。而令老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分泥土时的情景。“凡是领到泥土的人,看他们的表情掉着泪还在笑,笑着掉着泪,又感谢,又伤心,又思念,我分泥土分了3公斤也是掉着泪分的。”老人说,他自己分的泥土,一半包好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希望给孩子留一把菏泽的土,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是中国人,他们是山东菏泽人。另外一半土放在茶杯里当茶水喝掉了。“我分七天晚上喝了七杯水,把菏泽的泥土喝进去,来安慰我思乡之苦。这七杯水从我口里喝进去了,但是从我眼里流出来的水何止七杯啊!”师:听到这里,相信同学们的眼角会再次湿润。假如你是作者王老先生,离家在外,漂泊一生。今天终于有机会,从美国坐飞机飞回中国,回到家乡山东,进入到家乡,第一件事你要做什么?生:我要大口呼吸家乡的空气,仰望故乡的蓝天。生:我要跪吻脚下故土,告诉大家,我回来了。生:我要擦掉眼角的泪水,向亲人拥抱。师:同学们的回答,一切皆有可能在现实中出现。愿王老先生早日回国,回到故乡。因为故乡的山想念着他,故乡的水想念着他,故乡的人想念着他,故乡的花草树木也在想念着他,早日盼望他的归来。四、拓展训练——脚印的畅想师:本文中的脚印代表着作者回家的渴望,他想借助脚印这次旅行,来完成他的思想梦。那么,现实生活当中,脚印还有其他的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婴儿脚印是父母送给宝宝的第一块人生奖牌,宝宝最初伸展的足印、最初张开的掌心和最初绽放的笑脸,都会为爸爸妈妈带来无限的欣喜,感受生命的伟大,更多的是对宝宝的祝福,希望他平安长大。多年后,手脚印将成为宝宝成长中充满感激的回忆。生:人类登临的第一个天体是月亮,飞向月亮并登月成功的第一艘宇宙飞船是阿波罗11号。第一个把脚踩在月面上的是阿姆斯特朗。登月舱在月面停稳之后,阿姆斯特朗先是小心翼翼地爬过通向舱外的狭窄“隧道”。在5米高的隧道口小平台上,为了稳定一下情绪,他呆了几分钟,随后转过身来顺着扶梯往下走,为了适应谁都没有体验过的月亮引力,他用了“漫长”的3分钟走完了9级扶梯。阿姆斯特朗先是疑虑重重地把左脚伸向月面,接着鼓足勇气把右脚也踏上。他站在月面上说了一句很有深度的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了一大步。”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巨大的“烟花脚印”,以精确的步伐,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这条北京的中轴线一路走向“鸟巢”,象征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五、课文小结师:不同的脚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婴儿脚印是宝宝成长中充满感激的回忆。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了一大步。奥运烟花脚印象征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同学们,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做故乡。《脚印》这篇文章,之所以流传,正因为它不仅写出了王老先生的乡愁,更在于他写出了一代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播放背景音乐《故乡的云》此时,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

,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们抹去伤痕,愿天下游子从此不再漂泊。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找出有关乡愁的诗句,抄写在笔记本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床前明月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