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律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指导作用。/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学用具4.教学过程问题探讨导入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荒岛上,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提出问题:(1)在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中与能量相关的概念有哪些?(2)请用概念图的形式,建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能量流动的过程多媒体播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并提出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能量流动的起点和渠道是什么?(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4)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又是什么?().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2)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小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换,如太阳辐射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化学键中的化学能;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机械能。在这些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按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能量流动的特点展示: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并组织讨论:(1)1.根据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完成下列表格)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百流到下一个营养级?通过讨论,总结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引出:能量金字塔。展示: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多媒体演示课本图5-9提出问题:什么叫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说明了什么问题?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草原如何放牧,才能达到既产畜量高又不会导致草场退化的目的?(2)农田的农作物怎样经营才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总结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能量是一切生命的动板书2一、能量流动的概念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第二篇: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教学课件标签(一)、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假如你来到了印度洋一个美丽的小岛上,岛上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携带的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你认为以下哪些生存策略能让乘客们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教师(分组讨论并统计各个选项的人数从而能维持最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为了更合理、更科学的选择,这一节课咱们来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二、能量流动的概念1、能量与能量代谢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中与能量相关的概念有哪些学生回答:糖类、脂肪、2、与能量有关的概念糖类、脂肪、ATP、热能、光能、化学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教师:糖类、脂肪、ATP是能源物质;热能、光能、化学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光合作用3、和细胞呼吸是与能量相关的生理过程。教师:图中A、B分别代表什么生理过程,C、D分别代表什么形式的能量?(,:)4从哪里开始研究?(三、能量流动的过程1、阅读教材P94,讨论以下这几个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能量流动的起点和渠道是什么?(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4)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又是什么?(5)各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有哪些?2、能量流动的分析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情况:能量输入→种群→能量储存,能量散失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3、能量流动的过程(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太阳光能(2)起点:生产者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3)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约占1%)(4)来源:生产者太阳光能、消费者前一营养级(5)去路:呼吸作用消耗、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被分解者所利用4、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示意图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摄入量就是同化量吗?不是,(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一般过程6、总结: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作用+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呼吸作用+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的能量(四、能量流动的特点介绍一下学生讨论,回答游戏规则。是靠捕食起到制约作用的。它们之间的捕食可形成完整的食物链。“杠子、虫、鸡、老虎”的食物链教师:说出食物链中各生物所属营养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成分。学生集体回答。1赛达伯格湖的能量分析: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分析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流入”和“流出(包含未利用”是否平衡?式表现了该特点?学生讨论,回答(1)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总量是相等的,遵循了能量守恒定律。(2)学生: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占生产者所固定能量的百分比是13.5%;第二营养流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是20%。结论: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学生思考讨论: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下一个营养级?学生讨论、回答: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的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③各营养级的残枝败叶或遗体残骸等流入到分解者被利用教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另一个特点是什么?学生: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2、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根据“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100%传递效率=本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3.5%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20%结论: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百流到下一个营养级?(未被捕食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在一食物链中,若求某营养级获得最多能量,一般取20%作为传递效率;反之,取10%作为传递效率。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①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②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无法再被利用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会因呼吸作用而散失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能量传递效率:10-20%4、为什么说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从能量传递的数量和效率看,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传递效率为10%-20%。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五、能量金字塔由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的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减的。生物数目一定也是金字塔吗?在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数量比例图、能量金字塔(六、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1.利用、桑基鱼塘提出问题:在我国农村,很早以前就已有生态农业的思想这种方法是: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的发展,“桑基鱼塘”也不断改进和完善。请你设计一个改进“桑基鱼塘”的方案,使能量更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所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决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营养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衍,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板书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二、能量流动的过程三、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1.单向流动四、能量金字塔五、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第三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2)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目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教方学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材分析难点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程讨论与总结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2.过程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过程特点:单向流动,逐级第减分。程(1)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注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所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决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在气候温暖、降雨充沛的植物很难生长,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很少,显得荒凉而冷寂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营养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3)生物的遗体残骸是分解者能量的。〖思考与讨论1〗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1.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物)中,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2.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板书〗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资料分析〗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和2营养级流入能量流出能量(输入后一个营养级出入比生产者464.662.83.52%植食性动物62.82.620.06%肉食性动物2.6分解者4.6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未被捕食下一营养级。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例越高,意味着消耗的总能量越多。〖板书〗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一般情况下,也是金字塔形。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与此同理,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板书〗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思考与讨论2〗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量,提高生产效益。〖调查〗参考调查点:稻田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等3)泥鳅、黄鳝、鱼、青蛙、浮游动物、昆虫、鸟类等()分解者:多种微生物。1.工除草的方式抑制杂草的生长。往往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田螺、植食性鱼数量较多时也会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农民采取喷洒农药、竖稻草人等措施防止或减少这些动物的危害。通过禁捕,或适量放养等措施,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工业原材料,还可以用来生产沼气,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主要通过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通过稻田养鱼等措施,实现立体化生态农业;通过建造沼气池,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技能训练〗分析和处理数据〖提示〗这些玉米的含碳量折合成葡萄糖是6687.5kg/12×2675,这些葡萄糖储存的能量是(计算公式是;这些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计算公式为E=Δ7;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2(计算公式为E固E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太阳能的比例是23.4%;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是(计算公式为×。典型例题1(XX年陕西、内蒙卷)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dB.a>b+dc.a<b+dD.a<c+d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是,即流经该系统的各个营养级的总能量是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沿着食物链流入初级消费者,除小部分能量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其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依次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下去。本题正确答案。目标检测.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3条食物链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2.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若虎鲸增加1kgA1kgB、10kgc、125kgD、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B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某池塘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大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a>b,b=cB、a=b+cc、a>b+cD、a在一个阴湿ft阴湿ft洼草丛及其生物等的叙述,正确的是阴湿ft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B.阴湿ft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c.阴湿ft洼草丛中的蚂蚁是一个种群D.苔藓是异养生物,属消费6A5条食物链存在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7.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A.能量与营养级B.能量与个体大小c.能量与个体数量D8.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A.0.05%B.0.5%c.0.25%D.0.025%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0-1)草兔狐狼所含能量9.9×109.5×l092×108.3×108则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可表示为兔狐狼兔狼狐狼狼c兔D兔狐狐1A.6690B.4620c.780D.557012A.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B.通过兔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入狐体内的能量3、右图表示、b、c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A、a>c=bB、c>b>ac、c=b>aD、a>b>c4.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c.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51/210%,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千克B280c、100千克D、28千克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有可能形成树林Bc、在群落演替中,苔藓的出现比地衣早D、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会改变其方向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B.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c.有的动物也能成为分解者D9..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能量逐级递减cD.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占有的碳元素越少20图30—2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械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①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种类有。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②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械数量大为减少其原因。21.根据右侧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该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含能量最多的是,A生物与E生物的关系是。若B7.1×l09kj,A生物种群总能量2.3×108kjc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kj。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B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分配外,其余能量的去向还有①② 、③ 。若AD种群将如何变化?其中左边为金字塔。参考答案-5.BcAcA、6-10.cAcAD、11-15.DADDB、16.ABD、17.AB、18.Bc、19.ABD20.海星、荔枝螺、海葵海星和荔枝螺②藤壶藤壶大量繁殖,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B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B生物的有机物中;-部分能量随着遗体、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增加后减少,最终恢复动态平衡数量;能量;第四篇:3.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知道能联系二、目标与解析1、教学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2、目标解析:得出正确结论。实际问题。个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教材的内容的知识点易掌握,但要把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及特点计算结合后的问题分析中易出错,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与新陈代谢中能量的变化即“光合作用动图解形象说明能量流动过程的两大特点非常必要,另一方面以例题巩固是必不可少的。四、教学支持条件因为使用它,有利于扩大教学内容和形象的展示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直观具体表达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何研究能量的输入、储存和散失?问题一:能量流动是怎么进行的?设计意图: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从这4个方面分析能量流动。师生活动:(小问题串:问题1:什么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2:能量是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问题3: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问题4: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例题1: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D)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②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③流人到次级消费者体内④流人到分解者体内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变式练习是()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例题2: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D)A.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B.流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C.各个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总和2: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太阳能辐射到系统内生产者上的能量B.生态系统中能量几乎全部来自太阳能题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设计意图: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师生活动:问题1: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例如,可以将每一营养级上的能量“流入”和“流出”整理成一份清单。问题2: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是否平衡。问题3:分析流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例题3:下列生态系统的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境中3: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能量和营养级B小与营养级D、个体数量和生物类型例题4:假若在一个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给你三只鸡(其中2只为母鸡)和40斤玉米,理论上分析,如何利用它们使你在此荒岛上生存的时间最长A.先吃掉三只鸡,然后再吃玉米B.先吃尽玉米,然后再吃鸡C.交替食用玉米和鸡D.用玉米喂养母鸡使之产蛋,吃之变式练习4ft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解释为A.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B.身强体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虎性情孤独,不群聚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问题三: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是什么?设计意图: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师生活动:例题5: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用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畜的肉类为主变式练习5: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D快地循环流动六、小结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太阳能开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3.4.(能)二、能量流动的特点:a、单向流动b.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七、目标检测、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千克B:28千克C:100千克D:280千克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生物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回答。(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用B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3)Bb1d1表示。(4)若P和Q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和(。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的效率为。第五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我们首先请大家做一个快乐竞猜游戏。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学生:每组学生各选一名代表,做出选择。(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2)教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共同来看看鲁滨逊的选择是——先吃鸡,后吃玉米。母鸡提出抗议。教师:对于母鸡的抗议,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必须给母鸡一个合理的解释,消除母鸡的不满情绪,这就得用到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新课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提问: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学生阅读教材、思考1、能量是如何“输入”生态系统的?2、能量“传递”的途径是什么?3、能量是通过什么方式“散失”的?虫--学生讨论,回答游戏规则。老师:在这个游戏中生物之间有制约作用。其中除了杠子对老虎的机械作用外,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靠捕食起到制约作用的。它们之间的捕食可形成完整的食物链。老师:说出食物链中各生物所属营养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成分。学生讨论。教师:请以食物链中以“生产者”为例,分析该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来源和去路。学生分析,完成学案中生产者能量来源和去路的表格填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所展示的答案分析的是否正确,写法上有什么不足。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生产者”为例的能量来源和去路。来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释放能量(散失;(2)随残枝败叶等流入到分解者中(最终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能量)(3)中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学生以此类推,说出能量在该食物链各营养级的来源和去路。教师提示:最高营养级老虎的能量去路只有两条,没有“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途径。食物链整体的能量流动图。回顾读书思考的问题:1、能量是如何“输入”生态系统的?2、能量“传递”的途径是什么?3、能量是通过什么方式“散失”的?学生:1、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化学能“输入”到生态系统;2、能量“传递”是通过生物捕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3、能量最终通过各个营养级生物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的化学能最总转化为热能散失。教师:结合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分析、讨论以下内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在哪儿?2、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什么?3、生态系统能量的总值为多少?4、什么是能量流动的渠道?学生分组讨论。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品质研磨碳酸钙浆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煤炭采掘机械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医学信息技术产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湖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仁怀市外县市选调小学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消费系统设计方案解析
- 项目操作管理制度
- 2025疫情期间的心得体会高分作文
- 5篇有用垃圾运输合同书范本
- 2025年收费的生产服务及修理项目发展计划
- RAZ-AbcReading记忆曲线阅读计划表
- 有效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培训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11376机械制造装备及设计》试题及答案-开放本科
- 矿山救护培训课件
- 2023年《中药商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质量管理体系品质保证体系图
- 山东省各地市地图课件
- 啦啦操训练计划
- 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及方药
- DB41T2437-2023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 设备交接班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