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岩石圈物质循环_第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岩石圈物质循环_第2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岩石圈物质循环_第3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岩石圈物质循环_第4页
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岩石圈物质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维导图:岩石圈物质循环【思维导图】[考点精析]1.三大类岩石的概念及其特点类型概念特点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变质岩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①岩浆:三进一出。②岩浆岩:一进三出。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2)判断箭头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典题精研】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

)A.甲山属于喀斯特地貌 B.乙山因断裂抬升形成C.丙处河岸侵蚀较明显 D.丁处易受泥石流侵袭2.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岩浆侵入②断层发生③变质作用④褶皱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重庆刀片山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页岩,该山上的道路历史悠久,曾运送过盐巴和矿石。2014年,某集团对这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和拓宽,“刀片天路”初具规模,吸引了众多摄影和自驾爱好者前来寻找心跳的感觉。图左为“刀片山位置和景观图”,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刀片山山体岩石对应图右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4.刀片天路(

)A.建设在山间的河谷地带 B.建成后的新作用是发展旅游业C.建设中需克服高寒缺氧 D.建成后沿途崛起成为大型城市新疆博尔塔拉怪石峪被称为“天然造型花岗岩博物馆”。下面图1为怪石峪蜂窝状洞穴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1中岩石及其形成作用对应图2中的(

)A.甲—② B.乙—① C.丙—③ D.丁—④6.怪石峪蜂窝状洞穴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风化,风力侵蚀B.岩浆侵入—上覆岩层剥蚀—地壳抬升—风化,风力侵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风力侵蚀—上覆岩层剥蚀D.地壳抬升—岩浆侵入—上覆岩层剥蚀—风化,风力侵蚀雅丹地貌是指干旱地区河湖沉积物经侵蚀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一片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在湖中(图左),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岩石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组成水上雅丹的岩石属于图3中(

)A.甲 B.乙 C.丙 D.丁8.推测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湖泊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湖水蒸发 B.风力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入侵—流水侵蚀C.湖泊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 D.湖水入侵—泥沙沉积—地壳抬升—湖面下降9.数万年间水上雅丹时有时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气候变迁 C.风力强弱 D.地壳抬升埃及白沙漠除了有雪白色的沙子外,还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层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质奇观。10.图中蘑菇状白垩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搬运11.白垩岩形成环境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Ⅰ—① B.Ⅱ—④ C.Ⅲ—⑥ D.Ⅰ—②泰山位于山东,因岩石抗蚀性强,形成了峰峦高崖,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佳句。泰山石产于泰山周边,岩石形成后在地下深处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形成了大量纹理,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纹理清晰,画面突出,民间有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泰山石的类型属于图中的(

)A.乙 B.丙 C.丁 D.戊13.推测泰山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浆冷凝——断裂抬升——风化侵蚀——变质作用B.岩浆冷凝——风化侵蚀——断裂下陷——变质作用C.岩浆冷凝——变质作用——断裂抬升——风化侵蚀D.岩浆冷凝——变质作用——断裂下陷——风化侵蚀二、综合题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大同火山群位于大同盆地东翼和桑干河中游的河谷地带,形成于距今约74万至10万年前的数次火山喷发,由30余座火山组成,面积约100km2。数次火山喷发不仅形成了大量的火山石,也形成了品种繁多的大同玉,主要包括玉髓、玛瑙等,其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属于矿物的一种。大同玉被发现于火山群周边的河流沟壑中。图为大同火山石(左)、大同玉图片(中)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1)写出大同火山石在地壳物质循环图(右图)中对应的序号,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其主要特征。(2)推测大同玉被发现前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