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分点精析: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1页
失分点精析: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2页
失分点精析: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3页
失分点精析: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4页
失分点精析: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分点精析】文言文阅读古【失分点精析】文言文阅读古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和熟记文言文阅读题的题型及答题技巧。2.了解文言文阅读题中的失分点及原因。3.填补失分处的知识空缺。失分点精析一、实虚词失分点精析【失分点】不能完全掌握重点实词以及常见虚词,尤其是涉及课内外对比的词。文言实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兼具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初中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如下: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常见的实词现象总共有四种,分别是①古今异义;②一词多义;③通假字;④词类活用。①古今异义(略讲,重在积累)1.词义扩大比如:河(古义:黄河;今义:所有河流的统称)2.词义缩小比如:瓦(古义: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义: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3.词义转移比如: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4.感情色彩变化比如:鄙(古义:指地位卑微,见识浅陋或指这样的人;今义:贬义词,指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②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作状语(常考):比如: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名词作动词:(作动词后一般读四声),比如:天雨墙坏(雨,下雨)名词作形容词:比如:道阻且右(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2.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常考):比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奔驰的骏马)动词作状语:比如:忽啼求之。(啼:哭着)3.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常考):比如: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形容词作动词: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近:亲近;远:疏远)形容词作状语: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4.使动用法(常考)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使……受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资财缺乏乱:使……颠倒错乱动:使……惊动忍:使……惊动5.意动用法(常考)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感到……惊异)(2)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3)邑人奇之。(奇:以……为奇)文言文虚词是指不做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意义的,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等。常见文言文虚词有:之、其、何、以、于、为、而、则、若、且、乃、虽、然、乎、焉。之结构助词,用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翻译为“的”益慕圣贤之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动词,往,到吾欲之南海音节助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第三人称代词,代某人、某事、某物。渔人甚异之而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潭西南而望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表并列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表递进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承接记之而去/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表因果四时之境不同,而乐意无穷也与“既”连用构成“既而”一词,意为“不久”,不单独翻译。既而渐近其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代指某人、某事、某物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耶表商量吾其还也表肯定安陵君其许寡人副词,表猜测,大概其真不知马也其中的其一犬坐于前 为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是。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介词,介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对,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敌船”为火所焚以按照。策之不以其道连词,因为。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连词,相当于“而”,译为“用来”。计日以还介词,介出动作、行为凭借的方式、工具等,翻译为“凭借”。以此夸能介词,把,用。以衾拥覆于因为。不戚戚于贫贱向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比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介出动作、行为的施加者,译为“被”。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介词,介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等,译为“在”。于时冰皮始解且表递进,而且,并且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尚且,还,即使死且不朽表选择,或者,还是焉足以知是且非邪?将要且为之奈何?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近一步的议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表并列,又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乃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家祭无忘告乃翁连词,于是乃重修岳阳楼表承接,就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表承接,才乃悟前狼假寐竟然乃不知有汉用于判断,相当于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例题1】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太元八年,秦王坚①下诏大举入寇,都下②震恐。谢玄③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对弈。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④,至夜乃还。桓冲⑤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⑥宜留以为防。”冲对左右叹曰:“谢安有庙堂之量,不通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⑦,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⑧矣!”至淝水报捷,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⑨,不觉屐齿之折。(选自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秦王坚:东晋时前秦国王苻坚。②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即今南京。③谢玄:谢安之侄。后文的张玄是当时与谢玄齐名之人。④陟:登山。⑤恒冲:东晋将领。⑥西藩:指国家西部的防御。⑦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意思是谢安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谢玄等年轻人领军抵御敌军。⑧左衽:此处指被前秦战胜。⑨户限:门槛。(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安夷然平静②亲朋毕集集合,来③是日,玄惧这④谢安固却之坚决【例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①,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②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苏武传》,有删改)【注】①辞:口供,受辞即受审讯。②膏:肥美滋润,这里用作动词。③北海:匈奴北部边境,今贝尔加湖。④羝(dī):公羊。(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使卫律召苏武派,命令②畔主背亲同“叛”,背叛③匈奴以为神把……当作④及还等到【解析】①句意为:派卫律召唤苏武。使:派,命令。②句意为:背叛皇上、抛弃亲人。畔:同“叛”,背叛。③句意为: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以为:把……当作。④句意为:等到回来。及:等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D)A.富贵如此 如鸣珮环(《小石潭记》)B.且单于信汝 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C.后虽复欲见我 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白单于 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解析】A.如:像/像;B.且:况且/况且;C.虽:即使/即使;D.白:报告/白色。二、断句题【失分点】不能够准确断句,尤其是特殊句式以及虚词。断句题中,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断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找句子中的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与(欤)、而已、(邪)”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都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2.观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比如:沛公曰/属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3.寻找运用修辞的地方。修辞技巧如排比、对偶、对称、对比、顶真、反复等也是断句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比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4.分辨句式。比如说文言文中的一些固定结构,是不能拆散的。5.找动词,查主宾。文言句式大多是主谓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分析出不同的结构关系,就可确定其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主语有时省略),从而断句。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①常见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②固定结构: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③其他句式: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例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太元八年,秦王坚①下诏大举入寇,都下②震恐。谢玄③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对弈。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④,至夜乃还。桓冲⑤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⑥宜留以为防。”冲对左右叹曰:“谢安有庙堂之量,不通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⑦,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⑧矣!”至淝水报捷,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⑨,不觉屐齿之折。(选自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秦王坚:东晋时前秦国王苻坚。②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即今南京。③谢玄:谢安之侄。后文的张玄是当时与谢玄齐名之人。④陟:登山。⑤恒冲:东晋将领。⑥西藩:指国家西部的防御。⑦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意思是谢安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谢玄等年轻人领军抵御敌军。⑧左衽:此处指被前秦战胜。⑨户限:门槛。(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答案】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解析】句意为:当时他正与客人下围棋,收起书信放在坐榻上,脸上没有一点喜悦的神情,仍像原先那样下围棋;故断句为: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例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①,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②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苏武传》,有删改)【注】①辞:口供,受辞即受审讯。②膏:肥美滋润,这里用作动词。③北海:匈奴北部边境,今贝尔加湖。④羝(dī):公羊。(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答案】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解析】此题句意: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掘野鼠、收草实来吃。故可断句: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三、翻译题【失分点】翻译过程中容易漏词漏字,不能完全遵守留、删、换、补、调的翻译原则。1.“留”,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2018年长沙中考题“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中的“继光”一词就不用翻译,指文中人物戚继光。2.“删”,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如2020长沙中考题“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中的“矣”为语气助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3.“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4.“补”,增补。增补省略句中省略的部分。5.“调”,就是调整。把古代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例题1】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太元八年,秦王坚①下诏大举入寇,都下②震恐。谢玄③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对弈。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④,至夜乃还。桓冲⑤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⑥宜留以为防。”冲对左右叹曰:“谢安有庙堂之量,不通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⑦,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⑧矣!”至淝水报捷,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⑨,不觉屐齿之折。(选自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秦王坚:东晋时前秦国王苻坚。②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即今南京。③谢玄:谢安之侄。后文的张玄是当时与谢玄齐名之人。④陟:登山。⑤恒冲:东晋将领。⑥西藩:指国家西部的防御。⑦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意思是谢安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谢玄等年轻人领军抵御敌军。⑧左衽:此处指被前秦战胜。⑨户限:门槛。(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谢安有庙堂之量,不通将略。【答案】谢安有执掌朝政的才能和度量,(但他)不懂得用兵的韬略。【解析】①句中重点词有:庙堂,朝廷。量,度量。指宰相的度量。比喻度量很大。句意为:谢安有执掌朝政的才能和度量,(但他)不懂得用兵的韬略。②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答案】下完棋,他回内室,过门槛时(难以控制内心的喜悦而步履不稳),不知不觉间竟折断了屐齿。【解析】②句中重点词有:罢,完。还,回。户限:门槛。句意为:下完棋,他回内室,过门槛时(难以控制内心的喜悦而步履不稳),不知不觉间竟折断了屐齿。【例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①,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②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苏武传》,有删改)【注】①辞:口供,受辞即受审讯。②膏:肥美滋润,这里用作动词。③北海:匈奴北部边境,今贝尔加湖。④羝(dī):公羊。(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答案】苏武,你今天投降,明天(第二天)也会(像我)这样。【解析】重点词语:降,投降。然,这样。句意:苏武,你今天投降,明天(第二天)也会(像我)这样。②单于愈益欲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答案】单于更加想要苏武投降,就把他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解析】重点词语:益,更加。置,放。绝,断绝。句意:单于更加想要苏武投降,就把他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四、人物形象分析题【失分点】不能够结合文本来分析人物,并且形容人物形象的词语匮乏,部分题目中不能够从正反两面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词语:百姓相关:体察民情、体恤百姓、爱护百姓、爱民如子学识相关:为学执着严谨、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治学专注痴迷、热爱读书清廉相关:为政清廉、清正有才、廉洁奉公、清廉少欲、清贫自守、廉洁自律名利相关:安贫乐道、清贫守节、不图钱财、淡泊名利、不慕富贵、坚守节操、反对奢靡浪费、轻利重义、清高自尊、不贪非分之名利人才相关:知人善任、爱惜人才、奖掖后进、敬慕贤才、求贤若渴待下相关:待臣下宽容,善鼓励、宽仁良善、赏罚分明、同甘共苦、爱护下属权贵相关:坚韧不屈、傲视权贵、蔑视权贵、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威武不屈武将相关:勇猛顽强、胆魄过人、有智谋、果敢勇猛、有勇有谋、英勇善战(武艺高强、身先士卒等)能识明主、为人自负、视死如归善恶相关: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仗义助人、乐善好施、急人所急,乐于助人、善良仁厚、亲切友善、诚心纯至、宽厚仁慈为官相关:忠于职守、忠诚谨慎、尽心尽责、声望卓著、办案严谨、自立自强、雷厉风行、处事公正严谨、处事依法行事,作风细致,讲究方法、不居己功、公私分明、善于实施教化、善于付诸行动、顾全大局、勇于承担、善于决断概括反面人物的词语:背信弃义、作威作福、沽名钓誉、班门弄斧、恃强凌弱、目空一切、朝秦暮楚、见风使舵、蛮横专断、狐假虎威、表里不一、花言巧语、忘恩负义、穷凶极恶、投机取巧、落井下石、趋炎附势、装腔作势、作威作福、背信弃义、两面三刀、恶贯满盈、卑鄙无耻、自命不凡。【例题1】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太元八年,秦王坚①下诏大举入寇,都下②震恐。谢玄③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对弈。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④,至夜乃还。桓冲⑤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⑥宜留以为防。”冲对左右叹曰:“谢安有庙堂之量,不通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⑦,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⑧矣!”至淝水报捷,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⑨,不觉屐齿之折。(选自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秦王坚:东晋时前秦国王苻坚。②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即今南京。③谢玄:谢安之侄。后文的张玄是当时与谢玄齐名之人。④陟:登山。⑤恒冲:东晋将领。⑥西藩:指国家西部的防御。⑦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意思是谢安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谢玄等年轻人领军抵御敌军。⑧左衽:此处指被前秦战胜。⑨户限:门槛。(4)结合上文分析概括谢安有哪些特点。【答案】有深谋远虑:早就有迎敌方案,否决增援,巩固西边国防;临危不乱、镇定,敌寇压境时还聚众出游;知人善用:任用谢玄等年轻人迎敌。【解析】结合内容,从“已别有旨”“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籓宜留以为防”中可知,他深谋远虑;从“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对弈。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时方与客围棋,取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中可知,他临危不乱、镇定;从“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知人善用。【例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①,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②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苏武传》,有删改)【注】①辞:口供,受辞即受审讯。②膏:肥美滋润,这里用作动词。③北海:匈奴北部边境,今贝尔加湖。④羝(dī):公羊。(5)请结合《鱼我所欲也》内容,说说苏武是不是孟子心中坚守“本心”之人。【答案】是,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明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告诫人民不能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劝勉人们保持“本心”,不丧失羞恶之心,重视“义”;苏武被扣匈奴后,无论是高官厚禄的劝诱,还是严刑威胁,始终大义德然,宁死不屈,在“北海上无人处”苏武“掘野鼠去草实面食之”,最后须发尽自回归汉朝,没有屈节辱命,是孟子心中坚守“本心”之人。【解析】“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弆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艰难困苦,威逼利诱不能使苏武屈服,即使在最艰难的时节也高擎汉节,表现了苏武傲岸不屈的民族大义。文中苏武在匈奴生活的时间里受尽了种种磨难,但他一直没有投降,是因为他心中是忠于大汉王朝的,这就是孟子在《鱼我所欲也》所说的“舍生取义”。五、非连续性文本链接材料题【失分点】不能够结合文本,并找出与文本的联系来作答。做此类型题的基本步骤为:①提取信息;②整合信息;③比较归纳;④分析推论。【例题1】(2020·长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竹鸡之性,遇其俦①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㛃④竿取之。麂行草葬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实,如人之不仁何?【注解】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惑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㛃jié:同“洁”。(1)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答案】文章列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