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设计 一等奖_第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设计 一等奖_第2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设计 一等奖_第3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设计 一等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他的豪放词的创作风格。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3.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4.学会鉴赏者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5.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重点: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难点:学会鉴赏者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豪放派代表苏轼本单元有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首豪壮的怀古词,《定风波》虽然记的是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却表达出词人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类词。一提到豪放词,大家肯定马上想到苏轼,但今天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是谁呢?(学生齐答:辛弃疾)对,就是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板书课题及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04—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1104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距北宋败亡已经13年。祖父曾赞曾在金朝做客,但心怀宋室,常常带辛弃疾指画江山,要等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1岁,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辛弃疾乘机聚集成2000人起义抗金,后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渡后,任地方官,一再奏表进言主张进伐,积极练兵备战,遭投降派反对和破坏。南宋朝廷对他起而又黜,罢黜后又用,但无论出事归隐,都从不放弃自己讨伐金国,恢复河山的政治和军事主张。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67岁志未遂而死去。词的总体风格:雄健、豪放。前期:昂然激愤;晚期:苍劲悲壮。表现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词的特点:用典词的内容:抒写爱国情或描写田园风光。三、解题:水龙吟:词牌名;题目:登建康赏心亭。为什么要登?——登高抒怀。背景:作于1174年辛弃疾在健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自江北率人马来南已十多年,但一直不受重用,它本身又是爱国人士,深感压抑,内心充满愤懑不平,为了消愁解闷儿登。四、自由朗读全词,体会作者情感。正音。五、分析上片:“楚天千里清秋”: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1.思考:在赏心亭,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抓住关键词)“楚天”:代指南方的天空,紧扣登临的地点,境界壮阔。“秋水”:“秋”这个意象带有悲的气氛,用“秋无际”来加深“千里清秋”之意,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一种“雄浑而不失清丽”的意境。秋水悠长,以流水连绵喻愁连绵。。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遥岑”(献愁供恨):倒装,拟人手法,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以玉簪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出远山的秀丽。这一句用的是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落日”: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衰退,表达词人为国担忧之情。“断鸿”:比喻,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江南游子。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意象组合,渲染一种苍茫悲凉、凄清冷寂的气氛。2.词人郁积情感不释怀,用什么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看、拍看:吴钩——感叹:“无人会,登临意”。拍:栏杆六、分析下片:朗读下片,思考:下片了那些人和那些事?借这些人、事表达怎样的情感?(注意关键词)下片是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二十句,用了三个典故,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是第一层意思,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英雄泪”:丈夫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七、主旨:通过写登健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八、苏辛词比较: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板书:上片:意象楚天:辽阔秋水:比喻愁情——渲染一种苍茫凄凉的气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