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汕头市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汕头市经济贸易局中山大学汕头市市委政研室目录TOC\o"1-5"\h\z第一章汕头市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1.一、工业发展历程 1(一)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发展 1(二)改革开放到2001年的工业发展 2(三)2002年以来的工业发展 3二、工业发展现状特征 4(一)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期 4(二)工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 5(三)专业镇与特色经济较明显 6(四)形成了八大支柱产业 7三、工业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8(一)在全国的地位分析 8(二)在广东省的地位分析 10(三)在海西地区的地位分析 11(四)在粤东地区的地位分析 12四、工业发展存在问题 16(一)产业总量较小 16(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18(三)产业布局分散 18(四)创新能力不强 19第二章国内外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21一、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与新动向 21(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转移 21(二)全球产业发展新变革与新增长 24二、国家工业发展阶段与战略重点 25(一)国家工业化发展状况与新变化 25(二)我国高增长行业演变与新趋势 29三、广东工业发展与趋势 31(一)广东工业化发展状况与新变化 31(二)广东九大产业发展与汕头发展 34第三章汕头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36——、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6(■)不断改善的交通区位 36(二)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37(三)港口与岸线资源丰富 38(四)深厚的潮汕文化底蕴 38(五)众多的海外潮人华侨 38(六)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39(七)国家经济特区的品牌 39(八)粤东城镇群中心 39二、工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39(一)土地资源紧张 39(二)发展动力不足 40三、工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40(一)广东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双转移”的加快实施 40(二)广东加大对东西两翼工业扶持力度 41(三)与海西及台湾产业的对接机会加大 42(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43四、工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44(一)原享有优惠政策已弱化 44(二)国内外城市与区域间竞争加剧 44(三)金融危机冲击 45第四章汕头市工业发展战略思路 .45一、指导思想 45二、工业发展总体思路 46三、工业发展战略选择与战略转变 46(一)产业集群化战略,实现无序自发集聚向创新集群发展转变 46(二)内涵集约化战略,实现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转变 48(三)产业园区化战略,实现产业分散布局向产业园区集中转变 50(四)产业品牌化战略,实现规模经济向品牌与规模经济并进转变 50四、工业产业选择 51(一)工业产业选择原则 51(二)工业产业选择的门类 53五、工业发展目标 53(一)2008—2015年 53(二)2016—2020年 54第五章汕头市工业产业发展重点 .54一、加快发展临港型产业 54(一)装备制造 56(二)电力工业 57(三)船舶修造 58(四)石化工业 59二、优化调整四大传统优势产业 60(一)纺织服装 62(二)工艺玩具 63(三)印刷包装 64(四)食品加工 65三、重点发展三大高新技术产业 65(一)电子信息 67(二)新材料 68(三)医药制造 69四、构建六大特色产业基地 70(一)针织内衣和工艺毛衫生产基地 70(二)光盘产业生产基地 71(三)机械装备生产基地 71(四)工艺玩具生产基地 71(五)洗涤化妆品生产基地 72(六)临港工业基地 72第六章汕头市工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7.2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72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73(一)突出引资重点,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 73(二)推进环保节能,增强招商引资选择性 74(三)推进区域合作,构建多层次招商引资格局 74(四)健全招商网络,拓宽招商引资范围和渠道 75三、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75(一)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5(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76(三)加大创新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76四、落实完善扶持政策,做强做大企业实力 77(一)落实相关鼓励措施,壮大优势产业龙头企业 77(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78(三)打击假冒伪劣,规范企业生产经营 79五、建立服务保障体系,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80(一)建设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80(二)建设市场开拓服务平台 81(三)建设产业物流服务平台 81(四)建设中介服务平台 82六、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构筑产业人才高地 82(一)加大人才分类培养的力度 82(二)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工作 83(三)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83七、完善土地保障措施,提升工业用地效益 84(一)实行项目准入制度 84(二)坚持高效集约用地 84(三)加快完善园区建设 84第七章环境保护 .85一、保证发展规划与环保规划的一致性 85(一)发展规划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一致 85(二)发展规划将大项目为突破口避免发展污染产业 85(三)以六大基地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85(四)制定环保措施贯穿产业发展过程 86二、发展规划与环保规划协调性的分析 86(一)落实“三区”的控制要求实现分区重点发展 86(二)以区域环境承载力明确产业分类发展 86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 86(一)提出工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措施 86(二)工业项目实行环保准入制度与管理制度 87(三)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87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第一章汕头市工业发展状况分析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陆域介于东经 11601g116°54'北纬23°0*233区间,处在韩江三角洲南端,是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也是全国著名侨乡。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北连潮州,西接揭阳市,土地总面积 2064.4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494.45万人,现辖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等六区一县,市政府驻金平区。一、工业发展历程(一)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一五”期间汕头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工业获得了发展,兴建了全国第一家感光材料厂、汕头罐头厂等企业。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至U1957年,汕头工业总产值3.55亿元,比1952年增长170.0%。1962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下制订了《关于调整汕头地区工矿交通企业的初步意见》,随后的1963年4月又制订了《汕头专区工农业十年规划草案》。在这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指导下,汕头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获得明显效果,到1965年经济全面好转,工业总产值5.53亿元,比1962年增长46.7%,年均递增13.6%;农业总产值11.74亿元,比1962年增长49.9%,年均递增14.5%。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政治、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外,经济建设的许多方面又犯了 大跃进”的错误,造成这10年间汕头发展缓慢,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仅3.7%。加上国家发展政策的调整,大量工业项目向 三线”地区转移。这期间,汕头和其它东南沿海地区演变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边缘区,国家对汕头投资减少,据统计从1961年至1970年间,国家对汕头的投资只有1753万元,而汕头先后迁走13家企业,这直接影响了汕头工业的发展。加上本地资源缺乏、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等问题,汕头工业发展进一步弱化。(二)改革开放到2001年的工业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新技术革命和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变迁等综合性影响,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都经历了深刻的转型调整,在其本身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的同时, 也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和初级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有中央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广东紧紧抓住这种难得的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1981年国务院批准在汕头设置经济特区,由此开启了汕头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篇章,开始了由计划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转向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出口导向”、“外向带动”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汕头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978年汕头的GDP8.71亿元,至U1990年达到72.44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9.97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83.73亿元,12年间均增加了近八倍。1991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从52.6平方公里扩大到234平方公里,汕头获得了更大的起飞动力和发展空间。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既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也提出广东要在 20年内赶超亚洲“四小龙”的目标。1990年代初,汕头利用外资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投资领域也拓宽到交通、 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金融、零售业等第三产业。 1990年到1998年,是汕头市工业发展较快的的时期。1998年,汕头市GDP达至U423.18亿元,比1990年增长484.13%;工业总产值达到699.92亿元,比1990年增长735.91%,年均递增30.4%o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进, 广东自身经济发展也碰到了诸如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破坏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加上1997年6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后来汕头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1999年至2001年三年间的经济增速持续减缓,2001年汕头市GDP呈负增长状态,工业总产值771.92亿元,比2000年下降5.5%。(三)2002年以来的工业发展汕头市积极实施“信用立市、品牌兴市、实业强市”的发展战略,重新塑造形象,改善投资环境。2002年汕头市实现GDP483.29亿元,比2001年增长5.6%,超过预期目标,经济重新走回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相比全国 8%和全省10.8%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有差距。从2003年开始,汕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加快粤东城镇群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使工业经济逐步走上又好又快发展轨道,2002-2007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5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43.1%提高到2007年的48.55%,在汕头市经济社会的主导地位更为明显。汕头市工业历程发展实践证明, 在相当长时间里,工业是汕头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汕头市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优化升级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轻工为主、适度重型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汕头的粤东中心城市地位。二、工业发展现状特征(一)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期2007年汕头市经济全面发展,实现GDP850.15亿元,增长13%,增速为1999年以来最快。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5.6:52.9:4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49亿元,增长21.7%。完成工业总产值1744.11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90.12亿元,增长3.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72亿美元,增长22.9%;外贸出口总额39.12亿美元,增长12.3%。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09.28亿元,增长12.8%,占汕头市GDP的59.9%;民营投资额占汕头市投资额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06.96亿元,增长17.1%。根据钱纳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判断, 2007年汕头人均GDP2241美元,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期(见表1)。表1钱纳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发展阶段人均GDP变动范围1964年美兀2006年美兀初级产品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100-200576-1152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200-4001152-2304工业化中级阶段400-8002304-4608工业化高级阶段800-15004608-8640后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初级阶段1500-24008640-13824发达经济高级阶段2400-360013824-20736注:根据《汕头城市发展与产业定位研究》数据折算,2006年与1964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5.76。(二)工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2007年,汕头市工业增加值415.05亿元,比2000年增长97.7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8.3%(见图1)。其中,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2122家,比2000年增加1328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67.84亿元,比2000年增长212.15%,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1.3%,比2000年的42.3%提高了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4.28亿元,比2000年增长198.4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169.02%,比2000年的116.49%提高了52.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达107.53亿元,比2000年增长468.04%,其中,利润总额70亿元,比2000年增长822.27%;企业亏损情况有所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17亿元,同比减亏38.95%。口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图12000-2007年汕头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变化情况
(三)专业镇与特色经济较明显目前,汕头市工业共有16个产业集群,聚集了9664个企业,从业人员47.8万人(见表2)o这些产业集群以各区县专业镇(街道)的特色产业发展,现有24个镇列入省技术创新专业镇(见表3)。表22007年汕头市主要工业产业集群分布状况所在地个数(个)行业分布企业数(个)就业人数(人)金平区3包装印刷业28010000机械装备业1506500食品加工业18011000龙湖区3纺织服装业68030000电子信息业13311320包装印刷业656045澄海区3工艺毛衫业144568500五金制品21085001 玩具礼品业3000100000潮阳区3针织内衣53527620音像制品业10625000再生资源利用业30060000潮南区4纺织服装业212287559日用化工业20313374工艺丝花1765520文教用品业797075全市169664478013表3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所在地个数专业镇特色产业金平区7个海安街道医药化工岐山街道纸塑制造r 石炮台街道包装机械同益街道食品舵莲街道水产乌桥街道电源控制设备永祥街道包装印刷龙湖区4个外砂镇潮式工艺毛织服装新津街道包装印刷珠池街道电力电器制造 n所街道日化制造
澄海区4个澄华街道工艺毛织服装东里镇五金制品莲卜•街道日用化工凤翔街道玩具潮阳区4个谷饶镇针织服装贵屿镇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拆解处理 J和平镇音像制品两英镇针织服装业 1潮南区2个陈店镇内衣P 峡山镇精细化工 [濠江区3个达濠街道包装盒; 河浦街道水产养殖磬石街道建筑(四)形成了八大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工艺玩具、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制品等八大支柱产业。 2007年,这八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 782.3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17%(见表4)。其中纺织服装与化工塑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总产值占八大支柱产业比重的50%(见图2)。图22007八大支柱产业比重情况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表42007年规模以上八大支柱产业分类产值(亿元)企业数(个)规模以上工业合计1067.852122八大支柱产业合计782.3618551、纺织服装197.536502、化工塑料189.504203、食品医药81.571454、工艺玩具78.722425、机械装备74.501246、印刷包装73.611677、电子信息61.72828、音像材料25.2225资料来源:汕头市统计局三、工业发展水平比较分析(一)在全国的地位分析为了更全面掌握工业发展的水平与状况,引入区位嫡(E)来综合分析汕头市35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全国或全省的地位。公式如下:ei/e
Ei/E式中,ei式中,ei为汕头市某工业部门产值;e为汕头市工业总产值;日为全省或全国相应工业部门产值;E为全省或全国工业总产值表5汕头市工业分行业在全国的区位嫡序号工业行业在中国的区位嫡在广东的区位嫡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000.00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000.00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000.00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000.00如果区位燧E>1则属于工业优势部门; E<1且属于工业劣势部门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
5非金属矿采选业0.280.676其它矿采选业0.000.007农副产品加工业0.871.848食品制造业1.311.849饮料制造业0.811.3010烟草制品业0.230.5211纺织业2.283.931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813.591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570.4114木材加工及木、竹、滕、棕、早制品业6.219.57 —15家具制造业0.350.1716造纸及纸制品业2.10 11.82 —1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0.245.701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1.694.55 —1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040.06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2 11.59 —21医药制造业0.831.6822化学纤维制造业0.10 ]0.34 123橡胶制品业0.390.6724塑料制品业5.68 :3.11 1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280.33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010.04 12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00.6528金属制品业0.560.3429通用设备制造业0.180.4130专用设备制造业0.651.02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600.75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970.513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350.143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610.273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642.55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 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统计数据计算从汕头市工业区位嫡大于1的工业行业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1.69)、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0.2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6.21)、塑料制品业(5.6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8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64)、食品制造业(1.31)、纺织业(2.28)在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见表5)。(二)在广东省的地位分析从广东省来看,汕头市拥有十二个优势工业行业, 分别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9.5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5.7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4.55)、纺织业(3.9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59)农副产品加工业(1.84),食品制造业(1.84)、饮料制造业(1.3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9)、医药制造业(1.68)、塑料制品业(3.11)、专用设备制造业(1.0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55),表明这十二工业行业在广东省拥有重要的地位(见表6)表62007年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工业发展比较 单位/亿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重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重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轻重比广州8903.172410.83282021603066.595836.5834:66深圳13958.013298.57325136243467.6910490.3125:75珠海2357.37475.25543563888.591468.7838:62汕头1067.85270.751668454601.99465.8556:44佛山8417.062332.48344232384016.54400.5648:52韶关585.56180.7614228596.7154.1139:61河源472.35147.8175185154.11318.2333:67梅州293.16169.6817025096.57196.5933:67惠州2217.96502.52828559934.611283.3542:58汕尾199.0559.051904590.1108.9545:55Z-P-小兀5851.511403.6274922382524.53327.0143:57中山3283.578250.01284914512017.221266.3461:39江门2231.32576.36157810331230.661000.6655:45阳江336.5196.75464127219.23117.2965:35.湛江963.04335.16433277428.94534.145:55茂名1042.39246.04395275152.68889.7115:85肇庆675.0416876455.2833:67.清远1104.25287.78249411274.23830.0225:75潮州444.89115.36681203255.11189.7857:43揭阳583.07156.23775259362.79220.2862:38云浮265.7579.07163173122.53143.2246:54全省239831830621221.134031.7438:62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 2008)》整理2007年,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广东省 21个地级以上市中居于1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于12位,整体上反映汕头市工业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居于中游水平,相比珠三角地区城市而言,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见表 6)。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家企业产值 5032万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14050万元的35.81%。(三)在海西地区的地位分析厦漳泉经济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汕头毗邻厦漳泉经济圈,但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见表7)。厦漳泉与汕头三产比重呈“二三一”结构,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相对汕头而言,厦漳泉地区二产比重较高,弁且主导产业产值都较高。由于厦漳泉经济发展主要是对接台湾,承接产业转移,实施大项目带到战略,外资、台资企业是厦漳泉经济发展的主力。事实上汕头与厦漳泉经济圈土地相连,江河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一体化合作有了初步基础。因此,未来汕头工业经济发展要借助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契机,对接厦漳泉,把汕头作为与台湾合作的特殊地区来发展。表7汕头与厦漳泉城市产业发展的比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二产比重工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厦门1375.261.3:53.5:45.22837.092736.09电子行业完成工业产值 921.65亿元,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714.59亿元,化工行业完成工业产值415.98亿元,漳州863.7322.6:43.1:34.31212.591001.8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15.14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1.40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9.32亿元;增长15.8%,农副食品加工业106.75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7.85彳乙元,土铢9.2%泉州2288.604.9:58.9:36.24225.483418.11石油化工业383.93亿元,电子信息业37.13亿元,汽车及配件业18.15亿元,修船造船业2.40亿元,生物制药业8.25亿元汕头850.155.6:52.9:41.51744.111067.851、纺织服装197.53亿元,化工塑料189.50亿元,食品医约81.57亿元,上2玩具78.72亿元,机械装备74.50亿元,印刷包装73.61亿元,电子信息61.72亿元,音像材料25.22亿元(四)在粤东地区的地位分析1、四市发展存在区域差距。汕头市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后期,而潮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中期, 汕尾市和揭阳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见表8)o2000至2007年,汕头市第一产业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稳步提升,第三产业略有下降。但近年来粤东其他三市的发展速度比汕头市快,“十五”期间潮州市、汕尾市的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比汕头市高出 11.5和10.8个百分点,而揭阳市2006年、2007年的增长速度也分别比汕头市高出 5.3和24.2个百分点;2007年汕头市第二产业比重比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而汕尾市、潮州市和揭阳市分别上升 16.8、11.5和4.9个百分点(见表9)。表82007年粤东四市人均GDP青况市别人士GGDP(元)所处发展阶段汕头170482241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期汕尾102561348工业化初级阶段初期潮州149671968工业化初级阶段中期揭阳103391359工业化初级阶段初期注:按人民银行公布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数 1:7.6071折算。表92000年、2007年粤东四市三次产业比重情况市别 2000年 2007年 2007年第二产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白分点汕头9.948.241.95.652.941.54.7汕尾32.329.738.018.546.535.016.8潮州19.845.934.37.557.435.111.5揭阳20.049.730.313.254.632.24.9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 2008)》整理2、汕头市工业总体规模较大,但综合效益不高。 2007年汕头市规模上工业企业数、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大中型企业数,均超过或接近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三个市的总和(见表10)c表102007年粤东四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市别工业企业单位数(个)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数(个)其中大型企业数(个)汕头21221067.85270.751275汕尾235199.0559.05291潮州884444.89115.36512揭阳1034583.07156.23460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 2008)》整理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居第2位,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产品销售率居第4位,综合效益指数居第2位(见表11)表112007年粤东四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情况市别总资产贝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产品销售率(%)综合指数(%)汕头②13.05④118.61②41.45④2.65②7.48②78302④95.99②167.07汕尾11.48132.8036.363.445.996245596.22158.61潮州16.50123.2154.953.005.876758698.28165.29揭阳16.42132.4948.582.877.729841298.11190.75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 2008)》整理3、汕头市重工业程度较高,但发展速度慢于其他三市。2007年,汕头市重工业占43.63%,比潮州市、揭阳市高,重工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8.94个百分点,但发展速度均慢于其他三市,其中汕尾市发展速度较快,提高了 33.88个百分点(见表12)。表122000年、2007年粤东四市规模上工业轻重工业的比重市别2000年2007年2007年重工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白分点轻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轻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汕头65.3134.6956.3743.638.94汕尾79.1520.8545.2654.7333.88潮州81.6018.4057.3442.6624.26揭阳87.9912.0162.2237.7825.77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 2008)》整理4、汕头市名牌数量超过粤东其他三市,但中国名牌产品少于潮州市。2007年汕头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数量,除中国名牌产品比潮州市少外,总数超过其他三市(见表13)。表132007年粤东四市名牌情况项 目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中国驰名商标10220中国名牌产品101620省著名商标154957611省名牌产品7347196合计24716099175、汕头市工业创新能力较其他三市强,但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偏低。2007年,汕头市专利授权3065件,分别是潮州市的2.81倍、揭阳市的6.19倍、汕尾市的19.52倍,其中发明专利超过其他三市的总和。但发明专利只占专利授权总量的 1.73%,其比重只高于潮州市的1.19%而低于汕尾的1.91%,远低于揭阳的4.04%(见表14)表142007年粤东四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地区授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汕头219705334542695368423283065汕尾1447120181331123157潮州6422210701356131918861090揭阳49134380563201473284956、产业结构有类同,但各有特色。 粤东四市工业产业结构有类同(见表15)。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是四市的支柱产业;食品医药、塑料化工和五金机械是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支柱产业;印刷包装是汕头和潮州两市的支柱。表152007年粤东四市的支柱产业市别支柱产业支柱产业规模上产值占全部规模上工业产值比重(%)汕头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工艺玩具、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制品73.17汕尾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能源工业78.7潮州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五金制造、印刷包装、电子产品、陶瓷、皮塑制鞋60揭阳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化工、五金机械、电子信息85注:根据《广东年统计年鉴(2008)》整理在类同的产业中,汕头市的规模相对较大(见表14),也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1)纺织服装业:汕头市主要以工艺毛衫和女性针织内衣为主,潮南区、潮阳区、澄海区和龙湖区的纺织服装均拥有国家级区域品牌;潮州市主要以婚纱礼服为主,揭阳市以梭织和针织服装为主,汕尾市以针织服装为主。(2)电子信息业:汕头市的电子元器件、通讯设备配件、软件设计等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 汕尾市以发光元器件和电子数码产品为主;潮州市以电子元器件、电子陶瓷为主;揭阳市以电线电缆为主。(3)食品医药业:汕头市食品加工业以糖果生产、水产品加工、潮汕小菜加工、调味品等为主,弁且形成独特的风格;潮州市以凉果、糖果、肉制品及奶制品为主;揭阳市以调味品、饮料为主;汕头市医药生产的中成药和西药原料药在粤东四市中规模最大,而且一些中西药品种在国内同行业占有一定的位置。(4)机械装备业:汕头市以生产包装机械设备、电控设备为主,金平区的包装机械装备和龙湖区的电控设备拥有国家级区域品牌,弁在全国同行业有一定的位置。而潮州市、揭阳市主要以五金制品为主。(5)印刷包装业:汕头市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印刷企业,主要产品是国内烟草包装品,是国内印刷包装四大基地之一。而潮州市的印刷包装业规模相对较小(见表 16)。表162007年粤东四市类同产业规模上工业产值(亿元)比较市别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印刷包装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汕头203.4680.4486.5265.1197.75汕尾50.7210.281.890.7182.65潮州30.8340.1019.984.6626.96揭阳137.3254.7613.8827.3235.81注:根据《广东年统计年鉴(2008)》整理四、工业发展存在问题(一)产业总量较小在总量规模上,汕头市工业增加值虽在粤东四市中居首位,但与深圳、珠海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比较,存在着很大差距(见
图3)。2007年,深圳市工业增加值高出汕头市 682.1%、珠海市高出12.6%、厦门市高出55.7%。与一些沿海城市比较,也有较大差距。惠州市高出汕头市48.2%、温州市高出157.4%、宁波市高出315.5%(见表17)。图32007年汕头市与其他城市工业经济总量比较表172007年汕头市与其他城市工业经济总量比较项目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湛江珠海深圳惠州厦门温州宁波工业增加值(亿元)413207297118380465323061264310631716工业增加值占各市GDP的比重(%)48.654.550.740.642.651.947.555.346.849.350.0在企业规模上,2007年,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家企业产值只有5033万元,低于表中其他沿海城市(见表18)。表182007年各市规模以上工业情况项目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湛江珠海深圳惠州厦门温州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家)21228841034235710110668751387179762101104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10684455831999632357139582218273633457785平均每个企业产值(万元)5033503456388468135632131120303159911522553867052(二)产业结构不合理2007年,汕头市轻重工业产值比重为72.72:27.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为56.37:43.63,轻、重工业产值分别为601.99亿元、465.85亿元,分别增长17.5%和15.8%。无论在总额还是增速上,目前汕头市工业还是以轻工业为主。 现有的支柱产业是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这表明了目前的产业层次不高。汕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汕头市工业总产值的15.9%。汕头市海岸线总长289公里,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28公里,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可建5万吨级至10万吨级、30万吨级泊位50多个,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有 7处。汕头港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集装箱码头最大靠泊能力2万吨,港口资源实际利用率低,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临港型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汕头市最为丰富的资源是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然而汕头市的海洋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 未来汕头工业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特别是依托优良的港口资源,打造临港型产业,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另外现有工业还主要是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为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工业体系与现代服务业体系还没有相互促进, 特别是以工业为服务对象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还需要提升。(三)产业布局分散工业发展主要依靠用地规模的扩张,“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办工业,乡村工业化特征明显。园区土地利用率低,开发强度不强,不同程度存在土地闲置问题。 7个市级以上园区有一些土地尚未建设,建筑密度35%左右,园区容积率1.87,与珠三角地区普遍建筑密度在50%左右相比,还有较大空间;园区投资强度不高,多数园区每亩土地投资不足100万元,每亩土地创产值多在200万元以下。由于历史原因,汕头市工业总体上布局分散,造成土地与资源的浪费与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无疑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市级以上政府及部门批准设立的 7个园区,平均每个园区规划用地面积仅4422亩。各园区产业特色不突出,布局混乱,有的园区既有化工、机械、印刷包装的企业,也有食品、药品的企业,产业交叉布局,行业交叉污染,园区内产业链难以形成。由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不到位,公共道路、排水排污系统、环保设施、生活设施等不配套不完善,园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滞后,如汕头市玩具、纺织服装产业的质量检测和装备制造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刚起步,其他职业培训、信息咨询、法律服务、市场体系等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建设不足,特别是配套产业集群的专业市场建设和大型会展设施更是滞后。因此,很难吸引粤东乃至国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聚集。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汕头市4家信用担保机构,至今只开展了5笔担保业务,贷款担保金额总共只有227.45万元。(四)创新能力不强各区产业集群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汕头市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比较少。目前汕头市各类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也造成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5446人,仅占汕头市人口的2.9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占人才总量的0.3%;高级职称的比重仅占3.91%。尤其是缺乏企业高层次的管理、信息化和工程技术人才。2007年底,汕头市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83个,获省级以上商标164件(见表19)。主要集中在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而且这些区都拥有国家级的区域品牌(见表20)。表192007年各区县名牌情况区域名牌产品(个)商标(件)国家级省级小计占全市比重(%)国家级省级小计占全市比重(%)金平区d1242530.10404024.4潮南区291113.35384326.2澄海区4121619.34222615.9龙湖区3121518.11272817.1潮阳区09910.80212112.8濠江区00000442.4南澳县00000000市直0778.40221.2合计10738310154164表20汕头市国家级区域品牌情况获得地区授予名称授予单位澄海区中国玩具礼品城中国轻工联合会澄海区中国工艺毛衫名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一潮阳区谷饶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龙湖区中华毛衫名镇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业商会潮南区峡山街道中国家居服装名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潮南区陈店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潮南区两英镇中国针织名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金平区中国包装印刷和装备生产开发基地中国包装联合会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然而区域品牌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尚未形成整体效应。品牌镇所获得的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的数量极少, 有的甚至空白。名牌产品也未能形成拳头产品。2007年,在汕头市123家获省级以上品牌称号的企业中,平均产值1.87亿元,年产值不足1亿元的有55家,占名牌企业总数44.7%。核心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的规划引导工业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产品高端),从“规模企业”向“规模品牌弁进企业”(企业高端),“无序集聚”向“创新集群”(组织高端),从“汕头制造”向“汕头创造”(价值链高端)等四大战略转型,实现工业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二章国内外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与新动向综观当今世界产业发展总体态势,呈现出产业全球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转移梯度化、跨国弁购持续化、科技创新高速化、技术转移国际化、产业信息化、产业组织合理化、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致力于产业经济全方位一体化进程, 世界产业发展形成互相依赖与补充,激烈的竞争与广泛合作弁存、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近年来,全球产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和新动向。(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转移由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全球产业进行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了四次大空间转移,弁且这一过程在持续中(见表 21)。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在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导致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把一部分大量消耗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污染环境较为严重的重化工业部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 1980年到2000年,全球掀起了战后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从2000年开始的以设备制造和高科技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兴起,许多跨国公司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以及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我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世界资源汇聚地之一。 据科尔尼公司预测,从2002年到2017年,全球高科技产业转移累计增加值总额将达9020亿美元,其中向中国转移的累计增加值总额为1160亿美元;全球设备制造业转移累计增加值总额将达7130亿美元,其中向中国转移的累计增加值总额将为 990亿美元。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总趋势:(1)产业分工日益全球化,产业投资向纵深发展。(2)信息化和科技创新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推动力,高信息化、高科技化和高服务化主导着国际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的国际转移弁行,产业重点向第三产业倾斜。 (4)大规模的企业弁购和产业重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形式。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为了抢占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在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同时, 通过国际生产网络的扩张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中国家也利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表21世界产业转移与空间重组时间影响因素重点发展产业转出国转移产业接受国1960-1970科技革命半导体、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部分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如机器人、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美国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日本、原西德等国家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原西德等国家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乐业地区如“四小龙”国家和地区1970-1979由两次石油危机诱发的1973-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较少消耗资源与能源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乐业地区如“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乐业地区如“四小龙”国家和地区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东盟国家1980-2000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卜跌,国际经济遭受了强烈的冲击,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加剧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美、日等发达国家无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电子、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乐业地区如“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东盟钢铁、汽车、石化、微电子乐业地区如“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器件、通信产品、计算机装配等冶炼等行业中国2000-知识经济、国际分工的变迁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设备制造、高科技产业、精细化工中国(二)全球产业发展新变革与新增长全球产业新变革鲜明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化是以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推动力, 使工业进入信息化制造阶段,它以数字化设计、网络化经营、清洁化生产为特征,逐步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在这一过程中将实现产业的信息化、 软件化、高附加值化。(2)小而全的地区产业组织体系被彻底打破,每个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自己的协同能力, 使得它把核心的资源集中到自己最专长的领域,成为全球性跨企业协同制造网络上的一个节点。(3)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特定地区有机地集聚在一起, 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在产业集群化中,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理分布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4)制造业网络化在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将设计、生产、销售乃至服务一体化,网络化制造贯穿于从订单开始、经营活动组织的组建、产品的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产品全寿命周期。未来世界产业增长的重心正在向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偏移,产业结构高科技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新一代的主导产业。 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源于高科技的发展,来自信息和知识在投资、贸易和生产等领域的高度运用。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资源环境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和先进防御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正脱颖而出。在21世纪将形成一个以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及相关高科技产业为经济增长点的世界产业发展新格局O二、国家工业发展阶段与战略重点(一)国家工业化发展状况与新变化1、国家工业化发展状况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如表22和图4)。2007年工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约有90%的工业税收来自制造业;大约90%的工业劳动力从事制造业。预计未来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4〜15%。整个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65〜70%。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到接近50%。制造业部门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表222001年-2007年间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年份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绝对额(亿元)同期增长(%)绝对额(亿元)同期增长(%)绝对额(亿元)同期增长(%)20011146102.84906918.7322547.42002148832.9529829.9345337.32003172472.56177812.5376696.72004207446.37238711.1433848.32005227185.28620811.4733959.62006247005.010200412.58270310.32007289103.712138113.49632811.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图42003年-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元亿<值总产生内国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5050>%1长增年上比03元亿<值总产生内国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5050>%1长增年上比03O204O205O206O207O2।——国内生产总值 —一比上年增长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5%;私营企业增长26.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6.3%,重工业增长19.6%。图52003年-2007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200320042005200620070505050543322110200320042005200620070505050543322110T-T-T-T-T-T-T-元亿{值加增业工100000元亿{值加增业工800006000040000200000工业增加值T-比上年增长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增加值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比上年增长26.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1.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8.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9%,纺织业增长 16.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18.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8%。工业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工业的新一轮扩张拉动的。 原材料工业的较快增长主要是由加工工业拉动的(见表23)。表232005年工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行业投资额(亿元)比上年增长%总计3549734.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5073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79950.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72438.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56312.2通用设备制造业234149.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9624.3专用设备制造业169655.7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164637.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61044.9金属制品业160946.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41250.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9934.9食品制造业96726.1资源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公报200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门类齐全,具有14个大行业、145个小行业,其中装备制造业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制造业、非电气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等。这些领域既是制造业的核心部分,我国具有一定优势。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卑微如蟋蚁、坚强似大象2、国家工业化总体特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加上区域地区发展不平衡,属于传统重化工业的部分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较快地发展,弁且其绝对数量仍将以较高速度增长。 但属于传统重化工业范畴的这些产业已不是我国工业化中的主角, 实际上我国已基本完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化, 正在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高加工度化产业将是当前和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与最终需求密切相关的结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推动力量。在技术进步、消费升级和相关高成长产业的拉动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幅度再次出现增大趋势。这几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月累计增长速度连续保持在 12%以上,消费启动的迹象日益明显,经济增长正逐步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随着居民收入的继续增加,汽车、住房、旅游、文化休闲等新消费热点将由东向西、由大城市向中等城市进一步扩散。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消费需求稳定上升的前提下,与吃、用相关的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而与居民消费结构开级有关的汽车、房地产、旅游、文化休闲等行业将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机遇,下一步,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必然是高加工度化产业、技术集约化产业和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阶段。3、国家工业化新要求与新变化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变化。我国产业发展的变化:(1)不再是追求数量扩张,而是要在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和效率上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据此,结合汕头市工业产业发展实际,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提高产业素质和产业增长质量为主。 (2)不再是解决短缺和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失调问题, 而是推进产业结构扩充和解决供求结构失衡问题。(3)产业发展以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转为以市场机制为主。从国家产业发展上,坚持以市场化为切入点,将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作为工业发展重点,强化工业增长的质量和素质,弁注重规模效应形成。(二)我国高增长行业演变与新趋势1、我国高增长行业演变过程从产业变动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来看,经济的快速增长总是与存在一组高增长行业直接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不同时期也是对应着不同的高增长行业(见表 24)。表24我国高增长行业变化时间高增长行业影响与作用因素1980-1991轻工、纺织产业转移、我国对外政策引导1992-1997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路、港口、电力、钢铁等卜新一代家电产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和商业性房地产等。产业扩张、产业转移1998-2000空缺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显著卜-降,新的高增长行业未能及时接替,出现TW增长行业的"空档"或"转换缺口O2000年以来住宅、汽车、机械、电子通讯、钢铁、建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支持的服务业消费结构升级带动起旺盛的市场需求2、当前高增长行业发展目前要注意高增长行业的两种类型: 一类是重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其高速增长将持续较长时间,如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尤其是汽车、部分化学制品、以及一些精密机械、专用设备等。另一类是适应性增长的原材料部门,其高速增长主要是被固定资产投资和加工工业的高度扩张拉动的,具有短期特点,如钢铁、水泥、电解铝、有色金属等。后一类产业和产品的高增长及其高利润,一般是难以持久的。3、未来几年高增长行业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研究成果显示,汽车、机械、建材、钢铁、医药、家电、食品、电力、煤炭等行业表现出显著的景气上升态势,房地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这些行业大多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及其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相关。从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看,住宅、汽车、包括公共交通在内的与城镇化进程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 将成为对经济增长综合带动力最强的几个高增长领域。另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的研究成果, 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选择新兴主导产业的标准,即采用就业效应、增长效应、带动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四条标准对我国主要行业逐一进行了分析。按四条标准从强到弱对各个行业排序后,列出排在前8〜10位的行业。同时满足几项标准的产业如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医药、电器机械、运输设备、专用设备等,无疑应该成为未来几年的新兴主导产业(见表25)。表25制造业中按新兴主导产业的各项选择依据确定的产业排序(前8〜10位)增长潜力就业效应带动效应可持续发展性电子通信皮革电子通信医药普通机械服装运输设备饮料运输设备文教用品电器机械印刷石油加工家具黑色金属电子通信仪器仪表纺织化学制品仪器仪表专用设备专用设备纺织电器机械 ]化学纤维普通机械普通机械运输设备电器机械金属制品专用设备服装一医药仪器仪表塑料制品饮料食品制造资料来源:凌云《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三、广东工业发展与趋势(一)广东工业化发展状况与新变化广东从1979年到2007年的二十多年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超过10万个,这些项目进入广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迅速成长起来。广东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走的是一条由轻型工业一一重化工业一一高加工度工业的“追赶型”经济增长道路(见表26)。表26广东省各时期经济高增长行业时期行业门类20世纪80年代食品饮料、纺织服装20世纪90年代初家用电器、建筑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子信息、房地产当前汽车、装备工业是重点,石油化工、钢铁等原材料工业九大产业规划(2002-2010)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机械、家电)、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2007年广东工业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优化,增长速度接近20%,其增幅高于全国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比,广东省工业增速幅度高于浙江和上海,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见图 6)。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其中先进制造业上重点建设:(1)以现代装备建设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2)提高整车产品研发能力和关键零部件本地化比例,发展以自主品牌、技术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和国际汽车制造基地;(3)打造以炼油、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的沿海石化产业基地;(4)发展以合金钢、特种钢为主的现代钢铁基地;(5)发展新型、特种船舶,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上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海洋生物等六个产业。包括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液晶平板显示等产业;加强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生物芯片、中医药等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及特种功能、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材料;加快发展环保技术与装备、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努力发展航空和卫星应用产业。另外发展以品牌带动的优势传统产业。主要包括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产业(家电、家具、五金、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陶瓷、建材等)。图6广东省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及比较T一全国总计 T-广东省 江苏省 一—浙江省 T一山东省 ―上海市30.025.0% 20.015.010.0 A― ~~■ *- —•2005年200网2007年T一全国总计16.416.618.5一■—广东省1718.318.3F-江苏省22.521.418.9I-浙江省18.117.417.9山东省28.423.620.8・上海市12.513.412.6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未来广东省工业发展的趋势表现在:(1)超大型工业项目开工将带动工业投资增长,以阳江核电站、华厦阳西电厂、惠州平海电厂、华能海门电厂工程1-6号机组、世纪晶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广州中船南沙龙穴建设和广州丰田整车扩建项目等一大批工业项目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都将有力地保证工业投资的稳定增长。(2)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全面回落, 将为对石油、塑胶等原材料及能耗较大广东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的企业发展提供机遇,同时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先后出台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会提升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在广东工业结构中的比重和壮大这些产业规模以及增强产业竞争力。(3)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缓解广东工业企业特别是传统的中小企业的投资贷款压力,降低财务成本,加快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4)外贸政策有所变化,包括国家近日又上调了 3000余种产品出口退税率,以出口为特征的工业企业的盈利率通过退税获得一定的提高会使进广东外向型工业的发展。(二)广东九大产业发展与汕头发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广东提出九大产业发展战略,以电子、机械、石化三大新兴产业为主要推动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森工、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规划预期2005-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17.5%,九大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机械工业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21%、20%和20%,到2010年它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均在10%以上。2007年,广东工业生产稳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3079.22亿元,增长18.3%,增速与上年持平。经济快速发展,有效地拉动了对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再加上大项目投产及产能释放,有力促进了原材料、能源工业的发展。九大产业中与原材料、能源有关的行业增势良好。 三大新兴产业中的石油及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0%,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中的建筑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21.8%,增幅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见图7)。未来广东的九大产业发展上,与汕头密切相关的包括了电子信息业、 石油及化学、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等。广东将重点建设粤东汕揭轻工机械工业基地和汕潮揭沿海化工基地, 另外纺织及制衣业将获得政策倾斜,如加快培育纺织工业产业集群,支持汕头市澄海区工艺毛衫和潮阳区谷饶镇针织内衣中小企业进行专门的资金扶持;同时还将打造纺织业品牌作为目标, 力图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汕头工业一方面可以寻求与九大产业发展上实现产业链对接,特别是电子、机械、石化三大新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开拓;同时依托现有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促进其实现集群化发展,更加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形成特色鲜明又相互联系的产业园区,带动产业持续发展。图7广东省九大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及比较
T一九大产业合计电子信息业T一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y石油及化学纺织服装一—食品饮料-1建筑材料 森工造纸 医药Y一汽车及摩托车45403530% 2520151050 \ y___ \2005年2006年2007年T一九大产业合计20.321.218T—电子信息业20.727.217.7占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21.920.720.2T-石油及化学12.59.814—纺织服装24.813.715.9食品饮料11.712.712.6—建筑材料33.930.821.8——森工造纸12.518.216.3 医药14.821.78.6Y-汽车及摩托车37.540.75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局第三章汕头工业发展条件分析一、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一)不断改善的交通区位汕头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汕头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美称。其通达的海上交通区位,使汕头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够获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先天优势。汕头市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发达,广梅汕铁路运输弁入全国铁路网,厦深铁路已规划 2010年建成通车;航空开通了4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现有5000吨〜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为汕头市建设临港型产业和发展海洋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汕头市拥有卫星地球站、国际海缆登陆站、IDC数据中心等一批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由光缆、卫星、微波通信和光纤网络构成的覆盖汕头市城乡的基础通信网络, 是我国乃至世界电信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 海峡两岸三通促进了汕头市与台湾在产业与经济方面的合作与发展, 为汕头工业发展增加新机遇。(二)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尽管汕头市工业发展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 但是工业发展历史较久,初步形成了以高新科技产业为先导, 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在粤东地区居于首位。 同时八大产业成为城市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是汕头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传统产业为主,具有较密切的生产联系和社会联系,弁形成了独特的地方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产业环境。2007年汕头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615家,占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 76.6%o民营企业实现产值1150.72亿元,占汕头市工业总产值的65.98%;民营企业出口创汇15.86亿美元,占汕头市出口创汇的40.5%。(三)港口与岸线资源丰富汕头市依海而立,靠海而兴。港口资源是最具有意义与发展潜力的,是汕头市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 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的依托。汕头市面向宽阔的南海,海洋资源丰富。汕头港是全国25个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共有500吨以上泊位8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6个,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物往来。汕头有海岸线289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其中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28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仓储物流仓单质押信用担保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承包协议书模板4篇
- 2024版规范化技术服务协议样本版
- 2025年度砖厂节能减排技术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标识技术采购合同范本汇编3篇
- 2025年棕榈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频波机培训教材》课件
- 2025年春季花卉展销会鲜花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合作意向协议书3篇
- 2025年物业管理责任服务协议书(含垃圾分类)3篇
- 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词汇表(10000词全) - 打印版
- 最新《会计职业道德》课件
- 广东省湛江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DB64∕T 1776-2021 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站点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
- 中医院医院等级复评实施方案
- 数学-九宫数独100题(附答案)
- 理正深基坑之钢板桩受力计算
- 学校年级组管理经验
- 10KV高压环网柜(交接)试验
- 未来水电工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IM项目解决方案
- 房屋出租家具电器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