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CB/T 3736-1995 是一项关于开体泥驳卸泥装置修理技术的具体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开体泥驳船只上卸泥装置在维修与保养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这类船舶的卸泥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以下是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1. 适用范围:标准明确了其适用对象为开体泥驳上的卸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液压系统、机械传动部件、舱门启闭机构等关键组成部分的检查与修复。

  2. 维修前的检查:要求在进行任何维修作业之前,应对卸泥装置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损坏程度、磨损情况及功能状态,以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

  3. 维修技术要求

    • 材料与配件:维修时应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材料和配件,确保替换件与原装件具有相同的性能和质量。
    • 焊接与装配:对焊接部位有严格的工艺要求,保证焊接质量,防止因焊接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装配过程中需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动作协调。
    • 液压系统:详细规定了液压油的更换周期、过滤器清洁、泵、阀及管路的检查与维修方法,强调了液压系统密封性的重要性。
    • 机械传动部件:要求定期润滑,检查齿轮、轴承等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以保证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
    • 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与仪表的校验,确保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安全与环保要求:在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要求对废油、废弃物等按规定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验收标准:完成维修后,需依据本标准进行功能测试和验收,确保所有维修部分均达到或超过原有设计要求,能够安全有效地执行卸泥作业。

  6. 记录与文档:维修过程需详细记录,包括使用的材料、维修步骤、测试结果等,形成维修档案,便于后续跟踪与维护。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5-12-19 颁布
  • 1996-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CB/T 3736-1995开体泥驳卸泥装置修理技术要求_第1页
CB/T 3736-1995开体泥驳卸泥装置修理技术要求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CB/T 3736-1995开体泥驳卸泥装置修理技术要求-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R33CB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CB/T3736-1995开体泥驳卸泥装置修理技术要求1995-12-19发布1996-08-01实施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GE(T3735-1995分类号:R33开体泥驳卸泥装置修理技术要求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体泥驳启闭和锁紧装置的勒验、修理和试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液压油缸启闭和锁紧驳体的装置修理。2引用标准GB7038普通液压系统用〇型橡胶密封圈胶料GB7039往复运动用密封圈胶料GB1137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ZB/TR32003工程船用液压元件修理技术要求3勒验3.1启闭和锁紧装置修前检查3.1.1了解泥驳作业状况,必要时进行实船操作检查:了解启闭和锁紧机构液压回路的作业实况·有针对性的拆检机构零件和相关液压元件。3.1.2检查启闭油缸和锁紧油缸的外漏情况;检查活塞杆外露伸缩段的磨损、腐蚀情况;检查活塞杆的弯曲情况;检查活塞和油缸的磨损情况。磨损超差、外漏和严重内漏的均应修理。3.1.3检查启闭装置联接销轴与球饺轴承和锁紧装置支承轴与支承轴衬套间隙是否超差。检查联接销轴和支承轴的圆度、圆柱度是否超差。3.1.4检查油缸各橡胶密封圈有无老化、龟裂、破损、变形和严重磨损3.2启闭和锁紧装置修理极限规定启闭和锁紧装置(见图1所示)超过或达到以下规定极限,均应进行修理。启闭油缸球铰轴承与联接销轴间隙超过H8/58最大配合间隙2倍:锁紧油缸销轴和支承衬套、脱钩支承轴与脱钩衬套,其间隙超过H8/f8最大配合间隙2.5倍;密封圈老化、破损、变形或活塞杆弯曲导致活塞杆处有外漏;启闭油缸严重内漏,活塞杆在泥驳开体负荷压力下制动,每10min内缩量超过3mm。锁紧油缸严重内漏,活塞杆在锁紧压力下制动,每10min内行程拔杆指示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