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玉米C.大豆D.冬小麦
2.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草原
3.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4.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5.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牵牛B.蒲公英C.除虫菊D.水稻
6.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7.下列因素中,属于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普遍较甜最主要原因的是()。A.日照时间短B.紫外线强C.昼夜温差大D.降水多
8.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D.土地沙化
9.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
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
10.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11.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A.天气太热B.呼吸困难C.散热D.过于劳累
12.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水稻C.菠菜D.大麦
13.物质循环指的是()。
A.生物为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将这些元素在各个营养级之间传递,并合并起来构成物质流
B.物质存在于大气、水域或土壤,通过以绿色植物为代表的生产者吸收进入食物链,然后转移到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等消费者
C.物质被以微生物为代表的还原者分解转化回到环境中
D.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运转
14.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是()
A.种类B.个体C.种群D.群落
15.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16.在我国,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A.日照长度B.日照强度C.常年温度D.有效积温
17.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A.A>B>C>D>EB.A>B>C>D<EC.A>B<C<D<ED.A<B<C<D<E
18.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A.红外光B.可见光C.蓝光D.紫外光
19.生态系统的能量损耗主要存在于()。
A.吃人的能量B.与呼吸有关的能量C.与消化有关的能量D.未消化的粪便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散失
20.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C.该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21.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22.莲藕花托形成“莲蓬”,由疏松的海绵状通气组织组成,以适应于()
A.风传播B.人传播C.水传播D.动物传播
23.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
24.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食物链被破坏C.缺少光照D.植被被破坏
25.在典型的水生演替中,湿生草本植物的前一个阶段是()A.自由漂浮植物阶段B.沉水植物阶段C.浮叶根生植物阶段D.直立水生植物阶段
26.泛群系是()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北欧学派D.苏联学派
27.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28.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29.尚玉昌先生认为地球人口承载能力为()。A.100亿B.200亿C.150亿D.80亿
30.下面关于草食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被草食动物危害的程度,因损害部位、植物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
B.植物不能移动逃逸,因而只能被动地遭受食草动物的危害
C.牧场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而适当地放牧会产生积极作用
D.有些植物为阻止食草动物的“捕食”,会产生“防卫”反应,以减少自身的伤害
31.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32.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A.生态入侵B.种群爆发C.种群衰退D.种群平衡
33.下列不影响群落的演替的因子是()。
A.火B.森林采伐C.栽培D.某一物种灭亡
34.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是由于()
A.水分的限制B.低温的限制C.高温的限制D.养分的限制
35.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海水含盐量C.温度D.海水含氧量
36.下列环境中的生物群,可以称为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里的鱼B.一座山上的菜粉蝶C.一个牧场里的奶牛D.一个蜂巢里的蜂
37.下列选项中,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种是()。A.伴生种B.建群种C.亚优势种D.罕见种
38.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D.以上三者都是
39.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中。
A.乔木层B.灌木层C.草本层D.地被层
40.无限环境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呈()。A.J型B.S型C.倒J型D.V字型
41.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水稻→稻飞虱→青蛙→蛇→老鹰B.田鼠→鼬→植物C.吃草籽的鸟→吃虫的鸟→猫头鹰D.兔→狐狸→鹰
42.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向B.坡度C.海拔D.水分
43.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呈等距离分布,这种分布为()。A.均匀型分布B.随机型分布C.成群型分布D.成群随机分布
44.下列属于阳性植物的是()。
A.红豆杉B.玉米C.柔毛冷杉D.云杉
45.热带雨林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
46.一般来说,群落名称应该反映()的主要特性。
A.种群B.群落C.物种D.生态系统
47.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B.生率低、寿命长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D.出生率高、寿命长
48.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A.一年生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49.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A.根系发达B.肉质茎肥厚C.角质层厚D.叶面积大
50.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
二、填空题(20题)51.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_______。
52.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53.C3植物比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______。
54.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______和______。
55.一般说来,土壤______的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56.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处于不同的营养层次,这些环节称为_______。
57.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______和重要值。
58.常见的生态模型有三种:动态模型、______和最佳模型。
59.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地域,这一区域的主要生产者是许多固着生长的大型多细胞藻类,如海带、裙带菜以及紫菜等。它们固着在岩石等其他物体上,形成水下植被,也有人称之为______。
60.生态系统在改变的环境条件或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总稳定,又回到它原来的状态。这种特性叫做______。
61.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62.死亡率代表一个种群的______。
63.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
64.测定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很多,一般用物种________来定量表达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65.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
66.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用而有度,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______的原则。
67.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68.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生物。
69.种间竞争促使竞争物种的生态位分离,而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______。
70.在深水层,因为______,所以深水层以需氧动物和兼气性细菌为主。
三、判断题(10题)71.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首要条件是受密度制约。()
A.正确B.错误
72.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73.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A.正确B.错误
7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75.物理环境决定群落演替、变化速度和发展。()
A.正确B.错误
76.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77.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78.生态系统演替的对策,基本上与生物圈长期进化发展的对策是相同的。()
A.正确B.错误
79.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其生态幅无关。()
80.碳的贮存库主要是大气圈。()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82.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83.动物采用哪些方式适应冷环境?
84.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85.土壤微生物性质的生态作用。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87.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六、单选题(0题)88.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A.蒙古标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兴安落叶松
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5.C
6.D
7.C
8.C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9.A
10.A
11.C
12.B
13.D
14.C
15.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16.D
17.B
18.D
19.B
20.C
21.A
22.C
23.D
24.B
25.D
26.C
27.D
28.B
29.D
30.B
31.A
32.B
33.D解析:群落演替是整个群落的演替,而不是一个物种的兴起或衰落,A、B、C三项都可以破坏原有群落,使群落演替从头开始,D项单个物种的灭亡不会影响到整个群落的演替,故选D。
34.C
35.A
36.A
37.B
38.D
39.C
40.A
41.A
42.D
43.A
44.B
45.B
46.B
47.A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强,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地,并通过高增长率而迅速繁殖。
48.A
49.D
50.A
51.年龄分布状态年龄分布状态
52.减慢
53.高
54.J型增长;S型增长
55.有机质
56.营养级营养级
57.优势度优势度
58.灾难模型灾难模型
59.海底森林
6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
62.个体死亡情况
63.间接
64.多样性指数
65.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66.净生产量
67.生态入侵
68.指示
69.接近
70.光线微弱
71.A
72.Y
73.B
74.Y
75.B
76.Y
77.Y
78.A
79.N
80.N
8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
82.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83.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①减少体壁的热传导,增强隔热性。②增加产热——对低温的代谢反应。③逆流热交换机制。④局部异温性。
84.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有三个阶段。①裸地形成。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为裸地,它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裸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类:地形、气候、动物牧食和人类活动。裸地的共同特征是环境条件比较极端,或者潮湿,或者干燥,常常盐渍化程度严重,等等。原生裸地的条件比次生裸地更为严酷,一般群落形成的速度比次生裸地缓慢。②物种传播。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物种向群落内的扩散过程。物种扩散有被动扩散和主动扩散两种类型。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被动扩散的动力还有水、人和动物的活动。有些植物的繁殖体具有钩、刺、芒、黏液,可以依附在动物体上传播。有的则种皮坚硬或是浆果,靠动物吞食后到处扩散。主动扩散一般针对动物而言。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动物总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向新的区域扩散,如飞行和洄游。有些植物的繁殖体也能进行主动扩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肿瘤内科诊疗体系与发展趋势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Tabasco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集体水库管理协议书
- 菜地承包出售协议书
- 顾客签订保障协议书
- 项目借款投资协议书
- 鞋面加工合同协议书
- 风管厂家转让协议书
- 车祸自行协商协议书
- 计划财产分割协议书
- 2025解题觉醒邓诚数学(名师大招册)
- 第四单元第一课 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唱脸谱》 课件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给小朋友科普化学小知识
- 中医专科护士进修汇报
-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共13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装备测试性工作要求GJB 2547B-2024》知识培训
- 北非旅游地理
- 体重管理培训课件
- EPC工程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
- 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