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课件-13 .审驴第2课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1.gif)
![授课课件-13 .审驴第2课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2.gif)
![授课课件-13 .审驴第2课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3.gif)
![授课课件-13 .审驴第2课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4.gif)
![授课课件-13 .审驴第2课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8a9d53172edff75eab9c761f26d0580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包公审驴13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重点)2.编排课本剧,培养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难点)学习目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包公是怎样审驴的?他为什么能顺利破案?串珠问题:1.一读:读课文,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2.二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包公审驴的过程?并说说你的感受。3.三思: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驴自然会去找主人,但是他为什么要升堂呢?4.四悟: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13.包公审驴(课文朗读).mp4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心理描写说明了刘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刘五内心的真实想法,说明刘五很善良,很老实。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东奔西走”“到处寻找”“牵去告官”这些词语写出了刘五懊恼至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刘五“想了想”,要把这头瘦驴当被告告到公堂上,这种做法是用了智谋的,但这实属无奈之举。品析: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三个方面写出了包公审案时的果断、机智和威严。案情并不复杂,但棘手,因为没有被告。“皱着眉头”说明包公也面对着困难。但他明察瘦驴就是小偷的替身,于是开始了审驴的第一步——“饿”驴。“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渲染了严正又幽默的气氛。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了,他们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人们都来这里看热闹的原因是什么?之前包公“饿驴”令人闻所未闻,所以人们都想来“看看热闹”,想知道包公“饿驴”之后下一步如何审案。“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包公的话让我们知道了他审驴的第三步——“放”驴。驴被饿了三天,又被重打了四十大板,它一定会老老实实地跑回到主人那里,这样,包公就可以抓住小偷了。品析:你还知道包公断案的哪些小故事?试着讲给大家听。示例:有个农民自家的牛被人割掉牛舌,前去衙门告状,请求包公断案。包公思考后要农民回家宰牛。第二天有人来告发农民宰牛,于是包公断定此人就是割牛舌之人。果不其然,经审问,告发之人就是割牛舌之人。原来,割牛舌之人跟那个农民有怨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拓展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1)先把驴饿上三天,再打四十大板,最后把驴放了,让它自己去找它的主人。这样既抓住了小偷又找到了被偷走的驴。(2)包公了解动物的习性,懂得毛驴一旦遇到危难,就会本能地逃回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利用这一点,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能顺利破案。包公是怎样审驴的?他为什么能顺利破案?1.一读:读课文,请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1)状告毛驴;(2)细审毛驴;(3)找到毛驴。串珠问题:2.二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包公审驴的过程?并说说你的感受。课文第3-11自然段写包公审驴的过程。有关的句子是:(1)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2)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3)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感受到了包公看似糊涂,实则是胸有成竹,说明包公智谋过人、断案如神。3.三思: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驴自然会去找主人,但是他为什么要升堂呢?瘦驴就是小偷的替身,饿驴、打驴就是惩治小偷。包公在审案的过程中自然要有审的架势、威严和过程,要通过审,宣布法律的严正,替刘五这样的百姓出气。渲染了一种既严正又幽默的气氛。表面看似糊涂,实则是胸有成竹。4.四悟: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偷驴的人用了“调包计”,将好驴换成了瘦驴,损人利己,结果被捉;包公运用智慧,将错就错,巧妙用计来审驴,最终破案,伸张了正义。包公审驴起因——丢驴:关上三天饿驴四十大板放行差役、刘五跟踪好驴被偷换成瘦驴,刘五告官跟踪瘦驴回家,狡猾小偷被捉结果——得驴:经过——审驴办案足智多谋为民伸张正义课文结构本文记叙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主要讲刘五的驴被人偷换,刘五气愤地去官府报官,包公运用智慧,巧妙地破了案的事。赞扬了包公是一位智谋过人、断案如神的人,也告诉我们计谋应该用在正确的地方。课文主旨串联六要素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包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文章中只要找出六要素,再串联起来,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当然,有些文章这六要素不一定全都体现。判断方法: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旨法推荐阅读聪明的徐文长有一年春天,徐文长的伯父想考考孩子们的智力。他拿了两个装水的小木桶,把十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子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旁边,说:“孩子们,谁要是能双脚不沾水,把两桶水提过桥去,我就送给他一包礼物!““好!”孩子们欢呼雀跃,但看看这座桥,就不吭声了。原来,这座桥桥身很软,贴近水面,一个孩子只有拿不超过三五斤的东西才能勉强过桥,否则,桥身就会弯沉下去碰到水面。大家正在思考,有个胆子比较大的孩子站了出来。他莽莽撞撞地提起两桶水想过桥去,可是才走了几步,鞋底就已沾着水面了,别的孩子看见后,个个都怔住了。徐文长见大家一声不响,就走出来说:“我来试试吧!”他找来两根绳子,把它们分别系在装满水的木桶的桶柄上,然后将木桶放到水里,双手牵着绳头,轻轻巧巧地走过竹桥,到了河对岸。“好哇!”孩子们见徐文长过了桥,个个拍手称好。他的伯父一边点头称赞,一边把事先藏好的礼物取了出来。孩子们一看,咦?这包礼物不是拿在手中,而是吊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伯父拿着竿子,对徐文长说:“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不能把竹竿横着放下来;第二、不能踩着凳子拿。你如果能设法取下来,这礼物就归你。”这时,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有的说跳起来抓,有的说这礼物根本拿不到手……站在一旁的徐文长想了想,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一口井的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当竹竿放到和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笑嘻嘻地把礼物从竹竿上取下来了。【足智多谋的历史人物】姜尚、鬼谷子、孙子、孙膑(bìn)、荀彧(yù)、晏子、管仲、范蠡(lǐ)等。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田忌赛马】齐王和田忌赛马,规定每个人从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中各选一匹来赛。当时,齐王的每一等次的马比田忌同样等次的马都要强。在赛马前,田忌的谋士孙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田忌用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最终赢得了比赛。【黔(qián)驴技穷】黔地原没有驴,有个好事者用船运了一头驴进入黔地,把驴放在山下。老虎把驴当成了神奇的东西,看到驴很害怕。渐渐地,老虎发现驴好像没有什么本领,就开始碰擦倚靠、冲撞冒犯它。但驴只会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得知驴的本领不过如此,就咬断了驴的喉咙。有关“驴”的词语卸磨杀驴驴鸣狗吠借坡下驴非驴非马驴前马后驴唇马嘴骑驴觅驴博士买驴三纸无驴拓展积累课堂小结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丢驴—告驴—审驴—得驴”四个部分:刘五的毛驴在市镇被偷换成一头瘦驴后,他气愤地来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从痩驴身上找到了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这个故事赞扬了包公的足智多谋、聪慧过人,进而反映出包公公正无私、为民做主的好品质。参考答案:偷驴的人用了“调包计”,将好驴换成了瘦驴,损人利己,结果被捉;包公运用智慧,将错就错,巧妙用计来审驴,最终破案,伸张了正义。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点拨:参照课本分角色表演,找准每个角色的台词与动作。表演课本剧。一、用“√”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懊恼(ào
āo)差役(yì
yī)愚蠢(chǔn
chūn)狡猾(jiǎohuá
jiàogǔ)木炭(tàn
huī)瘦驴(lú
lǘ)某田庄(mǒu
mǒ)畜牲(xù
chù)﹒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根据拼音把句子中缺少的词语补充完整。1.包公正在shěnlǐ(
)liúwǔ(
)丢失驴的ànjiàn(
)。2.偷驴人虽然jiǎohuá(
),却逃不过包公的法眼,他要为自己做的事àohuǐ(
)一辈子,也因此要受到大家的tònghèn(
)。3.瘦驴áidǎ(
)后,飞奔出了公堂。挨打审理刘五案件狡猾懊悔痛恨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____()____()____()____()畜圈____()____()____()____()差挨牲畜圆圈圈养出差差劲挨着挨打畜牧chùquānjuànchāichàāiáixù四、补充词语。大吃(
)
(
)失措东奔(
)(
)全无一声(
)四面(
)八方一惊惊慌西走踪影不吭五、读句子,用加点词写句子。1.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得到的益处不只是一点,而是很多很多。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还乐于助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家乡。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花园里有许多数不清的孩子。2.班长讲的故事太搞笑了,我不约而同地笑了。3.捉住了狡猾的小偷。们他点拨:“许多”和“数不清”意思重复。点拨:“不约而同”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我”应改为“我们”。点拨:此句缺主语,加上主语即可。示例:七、在下列语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是衙役们齐声答道纷纷拿起板子痛打驴子十下二十下三十下足足打了四十下,打得驴子又蹦又跳,放声大叫。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八、课文理解。1.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弃泡沫塑料再生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无违规证明申请书
- 社会工作奖 申请书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
-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维度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探微
- 五千以内加减法水平作业训练题
- 冬季方木暖棚施工方案
- 冬季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房建
- 职业规划启航
- 掌握函数的精髓
- 2025年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罕见病诊治与病例管理制度
- 幼儿园开学前教职工安全培训
- 口腔接诊流程
- 东风汽车网上测评答案
-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届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离子共存(含解析)
- 能源管理软件招标模板高效节能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50题)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