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越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1.gif)
![广东省江门市越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2.gif)
![广东省江门市越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3.gif)
![广东省江门市越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4.gif)
![广东省江门市越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9cc9f39fa97ce12540cde1b90f584a1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越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揭示了人的本性
②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③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环境
④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理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说得的人的生活离不开政治活动。这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也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环境和公民的政治理念。所以答案选B。但这句话并不揭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要么是性善论,要么是性恶论。因此排除①。2.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变动频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对议会未形成制衡B.总统操纵了国民议会C.法国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法国政局长期不稳定参考答案:A在法国,宪法规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据此可知在法国内阁对议会还没有形成制衡,所以会在法国出现题干中现象,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法国总统是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且总统职权由宪法赋予,受宪法制约,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法国是多党制,而不是两大政党轮流组阁,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变动频繁”可以得出法国政局并不是长期稳定,故D项排除。3.1933年7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4个月后,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就赞许“罗斯福先生”,称其“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希特勒之所以赞许罗斯福A.为掩盖法西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本质B.企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减轻国际压力C.因为新政与纳粹的施政理念有相似之处D.希望以此换取美国援助以缓和经济危机参考答案:C由“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结合所学可知此罗斯福新政时期具有独裁的特点,与法西斯纳粹相似,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与材料无关。4.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下列关于欧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
B.冷战结束为其成立提供了机遇C.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D.欧盟已建立起由其控制的单极世界格局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欧盟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D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盟5.“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参考答案:B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依据是宗法血缘;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打破了原来以血缘为基础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参考答案:A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参考答案:B8.1918~1920年梁启超游历欧洲回国后,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参考答案:C9.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信息二:行政大权由总统及其内阁掌握。信息三:总统由议会选出,并与议会相互制约。A.英国 B.美国C.法国
D.德国参考答案:C10.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时段流行话题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参考答案:D1915年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主张女子解放、婚姻自由、反封建礼教等冲击了封建传统文化,A错误;B表述绝对,错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争取政治权利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C错误;结合所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平民、劳工、劳动、阶级成为流行话语,D正确。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五四运动”,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内容分析解答。11.前工业化时代,英国儿童常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工业革命早期,“工厂儿童”俨然成为儿童的代名词;19世纪80年代,学校被认为是儿童“恰当的去处”,学校儿童亦被视作“在未来诸多方面具有投资价值”。这一变化A.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B.催生了英国近代教育事业C.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诞生D.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参考答案:A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大量使用童工,导致学校被认为是儿童“恰当的去处”,学校儿童亦被视作“在未来诸多方面具有投资价值”,A正确;B中催生不符合材料主旨;福利国家是二战后普遍实施,C错误;D中缓解劳动力不符合事实。12.陈天华在《狮子吼》中说:“明末清初有一个大圣人,是孟子以后第一个人,他的学问、他的品行比卢梭还要高几倍,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文中“他著的书”是()A.《焚书》 B.《明夷待访录》 C.《日知录》 D.《船山全书》参考答案: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解答:从“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可知其书中有主张民权限制君主专制的内容,《焚书》是明朝中后期李贽的著作,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著作,他主张限制君权,带有民主思想的色彩,故B项正确;《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著作,主要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与材料中“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不符,故C项错误;为纪念船山先生王夫之而将其著作进行汇编成书为《船山全书》,书中主要体现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13.古雅典某位政治家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这种自信源于
(
)
A.领袖地位
B.充裕的物质生活
C.良好的教育
D.雅典的民主制参考答案:D略14.“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conceptsofChinaandtheChinese,1840~1876)材料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输入,国人吸食B.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C.中弱西强,不受尊重D.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参考答案:B15.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用于军事,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这一时期应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参考答案:B【详解】唐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都长安是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故答案为B项。汉朝时期火药还没有用于军事,排除A项;宋朝不是统一的王朝,排除C项;明朝都城北京不是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要综合考虑题干要求的多个因素,如“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用于军事”“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等方面的信息,来确定符合这四个方面条件的王朝。结合所学可知,只有唐朝时期符合以上四个条件,据此确定答案。16.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都实行上计制度,即每年诸侯国的地方长官都必须把当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送到国君那里。国君把“卷”剖分为二,由国君执右卷,臣下执左卷。年终,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根据官吏征收赋税等情况,对官吏进行考核。魏、秦实行上计制度的目的在于()A.增加国家的收入
B.控制地方官吏C.显示国王的权威
D.更好地考核官吏参考答案:B17.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自由联想,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符合这一风格的作品是A.《西风颂》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参考答案:D18.18世纪末,科学中心由英国转移到了法国。法国当局任命一大批科学家为革命政府的重要官员,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还对皇家科学机构如巴黎科学院进行改造,使之从宫廷走向社会,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这表明,法国成为科学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C.工业化的实现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参考答案:A19.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此做法A.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C.表明雅典人实现了平等
D.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参考答案:B(材料中以地域取代了血缘,这有利于打破血缘关系,也就有利于瓦解贵族政治的基础,B项正确;A项错误,这是梭伦改革的意义;C项错误,雅典人并不平等,妇女和儿童没有政治权力;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20.下表为16世纪中叶至16世纪末法国货币里弗尔含银量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断最准确的是,当时法国
年代1541-15501551-15601561-15701571-15801581-15901591-1600含银量50%39%11%17%18%5%
A.美洲白银涌入 B.商品经济发达 C.铸币用银短缺 D.银币币值上升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了16世纪中叶至16世纪末的法国货币。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法国货币的含银量不断下降,显然与美洲白银涌入的史实不符,故排除A;货币含银量下降说明货币价值下降,无法证明其商品经济发达,故排除B、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法国货币含银量不断下降,只能说明其铸币用银短缺,故选C。21.学者文军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中说:“社会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经济、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及协调发展过程。”旨在说明A.全球化应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
B.全球化的重点应是全球性发展C.现代化不能游离于全球化进程之外
D.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全面发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据材料“社会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经济、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及协调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全面发展,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球化应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故A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全球化的重点应是全球性发展,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发展,不是全球化,故不能说明现代化不能游离于全球化进程之外,故C排除。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特点2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应该是A.“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C.“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完满实现” D.“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参考答案:C三大改造。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此时三大改造已经开始,“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完满实现”的口号与时代背景相符,故C项正确;A项是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美帝、苏修说明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都比较紧张,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中苏关系比较友好,故D项错误。23.表:记述出处“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宋史》(卷六十七)“登州地震,海声如雷,岠嵎山震十月不止。”《东都事略?仁宗纪》“知青州叶清臣言登州震不止,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从之。”《续资治通签长编》(卷一万五十九)“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登州岠嵎山数震,都以言。彭年上疏曰:‘岠嵎极东方,殆东朝未建,人心摇动之象。宜早定储,以安天下之心。'”《渑水燕谈录》(卷第四)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B.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C.仁宗积板应对自然灾害D.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可知,四则史籍叙述的重点不是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排除A。只有《续资治通签长编》中涉及“以防兵寇之变”,且四则史籍都没有涉及兵变发生,排除B。四则史籍都没有涉及宋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排除C。四则史籍都涉及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材料新颖,以不同史籍关于宋代登州地区发生地震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比较鉴别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要求学生既能到书本中去,又能跳出书本外,掌握一定的解读史料的能力,不拘泥于教材和固有现点。24.《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D.朝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参考答案:C25.“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A.都城不在洛阳
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
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参考答案:C26.比较下面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B.两厂一的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市场
C.图,一是私人企业,图二是国营企业
D.民族独立是两厂得以创立的前提参考答案:A27.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到:“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否决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美国反对新中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利益D.美国反对新中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参考答案:D28.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B.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C.体现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参考答案:C考察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改变了过去以山河为界的传统划界方法,实行按区域划界的方法。这样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打破地方割据势力,体现了元朝新的治国理念。故应选C。29.《论衡》中提道:“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C.“广种薄收”的弊端 D.“地无遗利”的思想参考答案: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解答的关键是从“深耕细锄,厚加粪壤”“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进行思考.解答:土壤自然肥力有肥、瘠之分,可以通过“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来增加土壤的肥力.以达到“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体现了充分发挥地利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是荀子改造自然的思想,《论衡》是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所以排除;B项说明农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也排除;C项是指扩大耕种面积但收成减少,题干材料都没有体现出来,故A、B、C三项错误.故选D.30.清朝史学家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加强B.宗法制发展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D.君主专制加强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加强。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奋于“功名”体现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度而非宗法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范围的扩大是在宋朝而非材料中的唐朝,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君主专制加强在材料中无从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5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4分)
参考答案:(1)根本:孝悌(2分)。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分)。(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2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2分)(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2.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时间经济状况外交状况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苏关系恶化。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八字方针”。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文革动乱波及经济领域。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进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关联,信息提取可以从表中一个时期状况论证,也可以结合几个时期综合论证,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示例:论题: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贏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年至1952土地改革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总之,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信息提取可以从表中一个时期的经济与外交之间的关系论证,也可以结合几个时期的经济、外交综合论证。)根据表格中的经济与外交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经济和外交发展的关联性,即经济发展较好时期往往也是外交方面取得成就的时期,经济遭遇挫折时期往往也是外交面临困难的时期,据此思考这种规律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外交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执行的政策是根据中国国情、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而制定的,同样外交方面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因此得出结论。论证过程要理清二者关系,分析背后原因,联系史实,有理有据,逻辑清楚。33.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业都有哪些项目
- 多媒体视域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和策略
- 团队建设小活动方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验题带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竞赛自测试题
- 人员现场安全施工方案
- 哲学历程及新领域
- 艺术作品的解读
- 幼儿园变更法人申请书
- 低温巴氏乳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7 Careers Topic Talk 导学案
- 春节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 养殖骆驼的可行性方案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方向)调研报告
- 输卵管积水疾病演示课件
- 2024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数据交换要求
- 劳动教育-专题一崇尚劳动(劳动的意义)
-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4章(2018新大纲)
- (新版)非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慢性疼痛病中国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