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1.gif)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2.gif)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3.gif)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4.gif)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60c7107f877e1d4fe83dea32e7436ce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参考答案:C2.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五四运动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B3.有人说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A.中国政府强硬坚定的立场
B.世界潮流的推动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参考答案:D根据所学,中国之所以不肯让步是因为中国国力的提升,这是根本保障,故选D。而A和C根本是从属于D,而B只是外因。正所谓弱国无外交,故综合国力是根本。
4.“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1924~1927年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至1928年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全国统一。A、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5.中国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主要报道地方性的和商业性的新闻。而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文章,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此变化不能反映A.广大民众的觉醒B.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C.时代主题的变迁D.西学东渐进入制度层面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的维新思想。依据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破产。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寻求立国之道,反映出时代主题的变迁。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说明维新派受西学影响,从制度层面寻找救国之路。故B、C、D三项可以从题干材料中得出,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广大民众的精神状态,故A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特点6.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选项中属于其“失”的是①公职选举②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D雅典民主制度的“失”指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实施的范围是有限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奴隶更是被排斥在其范围之外,故选D;①③是属于雅典民主制的“得”,故需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7.罗斯福的智囊R·莫利后来指出,新政使“资本主义在8天之内得救了”。下列关于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避免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和社会激烈的动荡
B.开创了资本主义新的运行机制C.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威胁
D.使美国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参考答案:D8.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人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参考答案:C略9.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参考答案:考点:1T:清朝的军机处.分析:本题考查的清朝恶军机处.这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要注意其设置的目的、时间、特点、影响等.解答:根据题干“…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军机处的设置有利益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10.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探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日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反映出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B.婚俗状况与生存环境的关系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中“父母早亡”“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未举行‘亲迎’之礼”等信息说明这位司机婚礼比较简单,从侧面反映了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了变异,故选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对西式婚礼不认同,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故排除C项。该司机的婚礼基本上属于传统婚礼,故排除D项11.同治年间(1862--1874),一英商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是(
)①可在北京租房,永久居住
②可到九龙司地区经商③可到汉口、九江一带游览
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D12.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参考答案:D13.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参考答案:A14.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规定是A.列强驻军京津要地B.禁止中国人民反帝
C.设外务部
D.设立使馆界参考答案:B15.《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参考答案:D16.火塘是很多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A、图腾崇拜B、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参考答案:C宗法制。由题干信息“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可知,分家另立火塘,标志着家庭的分化,由一个家庭中分化出来的血缘关系的家庭便逐渐形成一个家族。这与宗法制符合。17.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两个大的影响是A项、C项,它们是并列的,都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A项是对欧洲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影响。C项是对世界的影响,而且影响至今。B项是当时最直接的影响,D项不是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正确答案为C。考点: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的近代史,在西方史学界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中西史学的交流不断加强,中国史学界对新航路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高考试题主要通过以下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史观的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有罪恶说,也有进步说,其争议的根本之处在于史观的不同。文明史观强调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一般对新航路开辟给予较高的评价,而革命史观则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给美洲人民带来的灾难。(2)中国的角度:新航路开辟与中国联系密切,首先中国的罗盘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没有抓住新航路开辟的机遇,仍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伍。(3)世界市场的角度: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它与三次科技革命一起构成了一幅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蓝图,高考命题站在这一角度结合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分析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18.西方列强曾经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许多权益,其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A.开埠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占土地 D.赔偿银两参考答案:考点:鸦片战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需要掌握近代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结合近代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注意限定信息“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结合所学可知,对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是国家关税不自主,使得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危害最大的,应排除.故选B.19.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中国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人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参考答案:A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即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并未有革命性的改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粮食的超速增长等和乡镇企业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也尚未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0.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B.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D.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参考答案:C【详解】内河航行权是在《天津条约》中丧失的,故A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错误;由材料“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可知,中国被损害的部分主权被废除,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的巨大贡献,故C正确;1943年的平等条约的废除不能说明中国最终独立,故D错误。21.“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与之相关的选项是A.土地改革B.国有企业改革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参考答案:D【详解】土地改革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体现了“个人积极性”而不能体现集体的优越性”。故A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政企分开、简放政权,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原则等,与统一经营、分散经营无关。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以“一大二公”为特征,取消分散经营,严重挫伤了个人的积极性。故C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土地依然归国家所有,体现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故D项正确。【点睛】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和作用。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的掌握。22.下列图中人物的服饰,能够体现西装传入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D23.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②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C.实现三权分立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参考答案:B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根据分权制衡的原则,美国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在美国法官被任命后却并不听命于总统。因此B符合题意。AD与题干无关;C是通过实行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故选B。2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考答案: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阶段以1992年的十四大为标志。AB都是在1992年前,故错误;C项是在中共十五大,故错误;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正确。26.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来临时,各国竞相提高关税,把其他国家商品挡在国门之外,导致危机加重和国际关系的恶化。战后为吸取这一教训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北美自由贸易区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世界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减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体系·关税总协定。27.宋太祖在各州所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是()A.征收地方赋税 B.处理地方案件 C.征发国家徭役 D.监督地方官员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因此选D.考点: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点评:北宋中央集权加强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28.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参考答案:A一只汉代漆杯,竟然“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说明官营手工业生产专业细化,并由官府掌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效率低下,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面向市场,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故D项错误。29.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参考答案:D30.在商朝有相当多的卜人与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几乎每事都要都有要占卜,这表明A.政治上的神权色彩浓厚 B.商朝的专制特征明显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材料四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问题。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百年中国》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老人”指的是谁?“春天”的内涵是什么?材料一中崛起的“座座城”指的是哪几个城市?(2)材料二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4)根据材料四并联系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九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认为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有哪些?
参考答案:(1)“老人”:指的是邓小平。春天的内涵: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3)改革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优势:自然资源:如矿产、热带作物等。环境:如空气、土壤、气候等。人文资源:如政策、侨乡、人文景观等。【详解】(1)“老人”:根据材料时间1979年、1992年可知这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内涵:根据时间1979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此为春天内涵。城市:根据所学,对外开放首先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政策:根据材料“开始了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可结合所学可知此政策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3)改革开放格局:根据材料图片可见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优势:根据材料“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自然资源:如矿产、热带作物等。环境:如空气、土壤、气候等。人文资源:如政策、侨乡、人文景观等。32.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并概括雅典“政治自由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趋势:相权日益削弱,最终废除;君权日益加强,达到顶峰。(2)过程:君主政体一寡头政治一民主政治;原因:贸易的急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和农民的联合。【详解】(1)制度: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三公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雷雨中的家庭情感读后感
- 绿色能源项目投资与风险分担合作协议
- 2025年湖南货运从业资格证网上考试答案大全
- 压型金属板雨棚施工方案
- 基础办公软件应用简明教程与实战案例
- 本生产场地租赁合同
- 股份分配与股权激励方案书
-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及质量瑕疵责任免除协议书
- 通讯设备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
- 新三板股权转让协议
- 小学生急救常识(课件)主题教育班会
- Part 7 Formal and Informal Styles课件
- 信息光学试卷试题及答案
- 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 油画人体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
- PC-Ф800×800锤式破碎机结构设计
- 慢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 双溪课程评量表完整优秀版
- 企业名字的81种数理含义
- 最新社工服务部组织架构
- 兴达农业组织架构(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