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城小说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城小说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城小说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城小说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阿城小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阿城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迷路阿城傻子小时候得过脑膜炎,平时有点儿呆。在学校的时候,常被老师叫起来坐下去。中学没念完,我们就去云南农场了。傻子不太能干活儿,瘦筋干吧的,就起了个念:当卫生员。农场的卫生员,平时不用上山干活儿。谁头疼脑热,给点儿小药,真是个操不了大心的差事。傻子真就买了本儿《赤脚医生手册》,整天嘟嘟嚷嚷地看。连队里要盖房,盖房要料,进山找树的活儿派给我和傻子了。我们带上一天的吃食,捏着砍刀,顺山往北去了。这原始森林,整个儿一个叫严实。树是高高矮矮,枝搭枝,叶碰叶,藤缠着,树树相连。得用刀,一刀一刀涮开,砍开个人能钻的道儿,才能一点儿一点儿往前挪。就这样,我们一路砍,一路走。直到下午,我忽然觉得不对劲儿:反正我们是迷路了。人一迷路,就像做梦。梦急了,还有个大喊一声醒过来的时候。可迷路,是真的,急也不行,越急越迷。这种时候,只有蹲下。我就蹲下了,先定定神儿。傻子以为歇了,也坐下了。他还带着那本手册呢!立刻就翻篇儿看起来。我一肚子火儿,就慢慢地说:“傻子,又学习哪?上头讲哪儿是北了吗?”傻子笑嘻嘻地抬起头来,正想说话,一看我的脸色儿,笑模样儿就定在脸上了,赶紧把书收起来,凑过来,问:“你找不着路了?”我说:“废话!等死吧!”傻子说:“那照原路退回去吧?”这傻子傻,可这句话真是管用的实话,我怎么没想到呢?心里松了一口气,就伸腰躺下去了,点上烟。说:“退回去?料还没找着呢,有什么脸回去?”傻子说:“那就往前找吧?”我噗呲一下乐了。这傻子是真傻,他一辈子也不会懂别人说的是什么。我站起来,伸了脖子慢慢转着看,瞧有没有熟悉的山头,可什么也没看到。真是连老天爷也不待见我们,天一黑,竟下起雨来了,我们哆嗦着吃光了带来的所有食物。为了避免碰上野物,我们拉扯着,好歹上了树,在一个大杈子上蹲坐下来;背靠着背,还暖和一点。这一夜,风没停,雨没住,也不敢睡死,一个栽楞掉下去,不死也伤,迷迷瞪瞪,哆哆嗦嗦,唉,我都不好意思说,还不如在树杈上躲雨的家雀。雨慢慢停了,山上亮了起来。忽然一下,太阳出来了,照得到处鲜灵灵,亮晶晶的。唉,这日子,多好!我说:“别在这阴处等死,找个地方晒太阳去,还能补充点热量。”我们站起身找了一个稍微开阔一点的地方,坐在一块大树根上,让太阳晒。傻子呢,在旁边一页一页地剥那本手册,极小心极小心的,像揭伤口的疤。我说:“算了吧,一本破书,等出去再买一本。”傻子摇摇头,很伤心的样子,说:“这本儿扔不得,上头有我记的好些心得体会呢,还有偏方。唉,早知道,不用圆珠笔记,这一湿,都洇了。”傻子还是傻,什么时候了,还磨烦这个?昏昏沉沉,我就睡过去了。忽然,我觉得有什么往脸上打我,我一机灵,醒过来,就听傻子说:“老沫儿!老沫儿!有响动!别是野兽!走,先上树。”傻子是没进化好,一有事儿就想上树。可这种情况,还是上树稳妥。确实是有声:刷拉——刷拉,挺重,挺急。是人哪!妈,我的亲娘!我和傻子拼命大叫:“嘿!——!这儿哪!”不一会儿,那个人蹚过来了,是个僾尼族。哎,真要命!我们来这么多年,僾尼族不会说不会听。我们相互比划着姿势,他懂得我们迷路了,我们也明白了他要寻找医生帮着接生孩子。我松了一口气,急忙抓住傻子,比着动作告诉他,这个人就是医生。那个僾尼族呆了呆,想了想,带着我们抄着小路快步走到了他家中,一看到妇人高高凸起的肚子,傻子脸开始白上来,半天,吧唧一下嘴,眼泪就淌出来:“你可把我坑了!你跟他说,我不会接生孩子。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我就转脸对那汉子,想了想该做什么动作,忽然心里咯噔一下,就对傻子说:“唉,我说,你不是带着本儿书吗?我翻过,那上面有生孩子的事,还有图。也许她自个儿就能生下来了,咱们在这儿照应着,生下来了,算咱们命大。这个僾尼族碰上这么个事,你我即是路人,也要舍命相帮着,更可况现在这个情况。干吧!咬牙!好歹有书,哥们儿在这给你帮着。是死是活,咱们拉出来看。”傻子呆呆地把书从衣裳里摸出来。瞧着这本皱皱巴巴的书,我差点跪下去了,这时候谁拿什么来换,我也不要!傻子定定神儿,慢慢钻进去,跪下来,用指头捏着那个做妈的手腕子,号着脉。行,他开始像回事了。他在窝棚里叫:“老沫儿,你来,这本儿书你拿着,翻到这一页。你就不停地念,什么时候我说念下段,你就念下一段。这样,我就不用看书了。好哥们,可别念错了!”我跪着,拿起书,捧在胸前,开始大声地念起来,念完一段,就又重复再念。不知念了多久,忽然,傻子啊了一声儿,我慌忙抬起眼,只见傻子满头是汗,喘着气说:“出来头了!混蛋!快念!你个小兔羔子!”傻子头一回这么威风,敢骂我了!好,等回去再说……(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处出现景物描写,雨下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不仅揭示出山区气候和景观的变化,也烘托了人物的心情。B.文中写到“这傻子是真傻”“傻子还是傻”“傻子是没进化好”,既写出了“我”对傻子的看法,也强化了傻子的形象特点。C.傻子读《赤脚医生手册》“在旁边一页一页地剥那本手册,极小心极小心的,像揭伤口的疤”,写出了傻子善于以勤补拙。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作者善用叠词和短句,同时夹杂着个性化的口语,很好地呈现了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增强小说的趣味性。2.文章以“我”的视角刻画了傻子的形象,你如何看待傻子的“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小说中的“迷路”在文章构思上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提琴阿城老侯是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檩锛椽子。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站在原木上,用锛像用镐,一下一下把木头锛出形来,弄不好就锛到自己的脚上。老侯一次也没有锛到自己脚上。老侯对没有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张大锯。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完才算。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侯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人家来取活的时候,老侯问,这是个什么?来人说,不知道。老侯心里说,我才不信不知道呢。不过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架子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块心病。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就是一个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蒸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这以后,老侯就做了乐器厂的师傅,专门修洋乐器。一天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拿来一把提琴,请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认出是神父那把提琴,老侯没有吭声。老侯知道,跟教会沾关系,是麻烦。因为是修过的东西。所以做起来很快。干部来取琴的时候,老侯忍不住说,您的这琴是把好琴。干部说,不是我的,是单位上的。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保存着吧。是把好琴。一九六六年夏天,到处抄家砸东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厂里不开工,老侯凭记忆寻到那个单位去。老侯在这个单位里东瞧瞧,西看看。单位里人来人往,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加了碱的面浆糊味儿。老侯后来笑自己,这是干吗呢?人家单位的东西,自己找个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可巧就让老侯瞧见了那把琴。琴面板已经没有了,所以像一把大勺,一个戴红袖箍的人也正拿它当勺盛着浆糊刷大字报。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个人刷大字报。那人刷完了,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跟着,好像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花了不少笔墨写老侯学木匠活,这既是对人物身份的初步交代,也为下文情节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B.小说中神父、干部模样的人、刷大字报的人等,身份地位各不相同,但处在特定的时代,其命运及行为都受到时代的影响。C.本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意旨丰富,提琴最后被当勺盛着裰糊,暗示了提琴的主人——神父被迫害的结局。D.小说语言极具特色,多用短句,如“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保护着吧。是把好琴”,具有鲜明的节奏感。5.小说主人公老侯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小说为何以“提琴”为题,试作简要探究。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卧铺阿城第一次坐火车的卧铺,我心跳着进了车厢。嗬,像现代化养鸡场,一格一格的,三层到顶。我是中铺,下铺是一个兵,头剃得挺高,冲我笑笑,问:“你到哪儿?”“你”说成“嫩”,河南人。对面下铺一位老者听说我去南方,就说:“南方还暖和,北边儿眼瞅着冷啦。您瞧这位同志,都用上大衣了。”河南兵一笑,说:“部队上发了绒衣裤儿,俺回家探亲,先领了大衣。”开车铃声响了。呆了一会儿,又慢慢来了一个挺年轻的姑娘。那姑娘拉平了声儿说:“谁的?别放在人家这里行不行?”我把提包放在我对面的中铺上了,于是赶紧提下来,说:“对不起,忘了忘了。”姑娘借着窗玻璃,理了一下头发,脱掉半高跟儿鞋,上了中铺,打开书包,取出一本儿书,立刻就看进去了。河南兵坐得很直,手捏成拳头放在膝上,脸红红地对我说:“学文化哩!”车开了。那老者拉了毯子睡下。河南兵仍旧坐得很直,我正想说什么,就听车厢过道口闹起来。河南兵伸出头去,说:“敢是俺的战友儿看俺来?”他们这一吵,惊动了卧铺车厢的人,上上下下伸出头来,睁着眼问:“怎么了?”一个很敦实的兵一边走一边挥着手,说:“没啥,没啥。俺们到俺们战友儿这儿来看看卧铺是个啥样子。”大家笑起来,又都缩回去。我问:“就买了一张卧铺?”河南兵红了脸。敦实兵粗声大气地说:“俺这位战友儿的娘才有意思来!坐过几回火车儿,就是不知道卧铺是个啥样子,来信问他当了兵可是能坐卧铺儿?俺这位战友儿硬是借了钱买了一张卧铺票儿坐,回去给娘学说。俺们讲说沾个光,也来望望,回去也给俺们家里人学说。”说到这里,见中铺的姑娘扭动了一下仍旧看书,河南兵赶忙说:“你小声儿说话中不?这卧铺里的人净是学文化的,看,惊动了。”敦实兵这才发觉中铺躺着一个姑娘,笑着打了河南兵一拳:“你小子坐卧铺儿不说,还守着个姑娘,看美得你!”姑娘使劲动了一下。河南兵臊红了脸,说:“你不敢乱说!”敦实兵很高兴地回去了。其他的兵一个一个地来,都很仔细地瞧那个姑娘的背影,倒不像是看卧铺来的。参观完了,河南兵显得挺累,叹一口气,从挎包里摸出一个苹果,递给我说:“你吃。”我也急忙拿出一个苹果说:“我有。”推让了一会儿,互相拿了对方的。我俩有事没事地聊了半天,都说睡觉吧。河南兵扯出军大衣,问我:“你盖?”我说:“铺上有毯子。”上了中铺,我看那边的姑娘已不再读书,蜷起身子睡着,瞄了瞄老者,正是香甜的时候。我头冲窗子躺下,后半夜,裹紧了毯子,真有点冷。大清早,忽然被一声喊叫吓了一跳:“这是谁的呀?这么大味儿!”我连忙扭头去看。只见那个姑娘半撑着身子,用拇指和食指拈起一件大衣的布领子,往外拽着。车厢的人闻声过来好几个,睁着眼看那姑娘。那老者躺在下铺,屈着腿说:“姑娘家说话好听点儿!半夜看你冷,替你盖了,怎么就脏了你?总比冻着强吧?”河南兵从底下冒出来,后脖子也是红的,说:“醒啦?大衣是俺的哩”看热闹的人都笑起来,散回去。我下到下铺,只见河南兵叠他的大衣。放在枕头上,又抻,又抹。我笑着说:“你的大衣有什么味儿?”河南兵也不回头,说:“咋会来?许是他们借穿照相?那么一小会儿,不会串味儿来!”我抬头看了看姑娘,姑娘低了头,僵坐在中铺。女子早上没有梳洗大约是最难看的时候。老者不说话,只用手轻轻拍着膝盖,噘起下嘴唇儿。我呆不自在,就洗漱去了。回来一看,三个人还在那里。我问河南兵:“你不洗洗?”河南兵这才抬起头来:“俺不洗了,到了家,痛痛快快用热水洗,娘高兴哩。”我说:“也不能叫老婆看个累赘相呀。”河南后说:“哪儿来老婆?”我说:“当了兵,还不是有姑娘想跟着?”河南兵说:“咋说哩!俺借钱坐卧铺儿,东西买少了,怕是人家不愿意哩!”老者笑着说:“将来当了军官,怕啥?”河南兵看了看姑娘:“军官得有文化哩。”姑娘正慢慢下来,歪着腰提上鞋,拿了手巾、口缸去了。半天回来,低头坐在下铺,不再看书。老者问她到哪儿,她借答话,看了一眼河南兵,又低下头去。河南兵掏出苹果让大家吃。我把到手的一个转给姑娘。姑娘接了,却放在手里并不吃。我问河南兵:“你的刀呢?”河南兵以为是说昨天的事,就说;“武器离了部队就收,不方便哩。”老者扭脸对姑娘说:“洗洗吃吧,不脏。”姑娘更埋了头,我赶忙把我的刀递过去。姑娘接了,拿在手里慢慢地削。削好,又切成几瓣儿,抬起头,朝大家笑一笑,慢慢地小口儿小口儿吃起来。7.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老者,作者用笔不多,但是语言和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老者对姑娘嫌大衣脏的理解。B.文中写“敦实兵”和战友先后来看卧铺,写出了军人的朴实、热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姑娘是“文化人”,美丽,但不乏矫情:如“我”把提包放到姑娘铺位上引起了她的不满这一细节。D.河南兵借钱买卧铺票、回家洗漱,这些描写都体现了他孝顺、节俭、质朴的性格特征。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先后提到“学文化”“有文化”,体现了河南兵对文化的渴求,对有文化人的羡慕和敬佩。B.文中通过“看卧铺”“扔大衣”“吃苹果”等情节,在有限的车厢里传递出人间最朴素的情谊。C.文中通过河南兵半夜给姑娘盖大衣的情节,塑造出了河南兵细心、热心、乐于助人的形象。D.小说以“姑娘吃苹果”结尾,写出姑娘态度的转变,升华了小说主题,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9.小说以“卧铺”为题有诸多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除夕的夜阿城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迷茫和感伤。老伴重病住院。医生说,要是能熬过这个年,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巴望奇迹发生。除夕。我想,要过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但哪怕让她看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大雪甫落之后,寒气更加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这条长街只有我一人。街道两旁商铺都关门了。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想到这或许是老伴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我离开时,他们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雪愈下愈大。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我给厨师打电话。我点完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表情里稍微有一丝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我问,和平时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按平时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菜做好了,我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司机长叹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刚才我拉了位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老太太说,就当是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包里,看她进了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媳妇在家等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回到医院,老伴儿很高兴。她说,还有饭店开门?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啦。老伴儿听了也高兴。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我愿意,高兴着哪。老伴儿说,好好活。你一定要好好活。(节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删改)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B.“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C.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11.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2.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水阿城各村都有叫石头的。若说石头如何如何了,譬如说石头在集上占了别人的便宜,别人会问,哪个石头?所以要说,譬如说赵村的石头。若赵村有赵石头和李石头两个石头,别人问起来,则要说赵石头或李石头。但是,孙庄也会有赵石头或李石头,所以,哪个哪个村的哪个哪个石头,说清楚麻烦,不说清楚也麻烦。独有一个石头,不用说村,不用提姓,大家只叫木石头。木不是石头的姓,是说木石头木头木脑的。石属土,木克土,木不是石头的姓,所以倒没有怎么受克。若说受苦,大家都受苦,荒年到邻县要饭,都去。都受的,是劫,谁也逃不掉,命好命坏都逃不掉。要饭就要饭,不要嘟嘟囔囔,嘟嘟囔囔,就受专政,判刑,坐牢。县里关过十一个石头。荒年坐牢,百姓不认为是克,牢里有饭吃,是福。秋天,村里人使狗撵野兔子。野兔子亡命地跑,狗拼命地追。村里人分派好了,谁谁谁在哪里哪里把住,兔子来了就吆喝。人赤手逮不着脱兔,靠个聪明,吆喝得兔子不停地跑,跑久了,兔子心裂而死。石头站住了地方,却见灰褐的一只兔子颠颠地远远冲过来,近了,仰身卧倒,颤颤的。追过来的狗喷着口沫,要在人面前邀功,有模有样地扑上去,狗还未落地,兔子的后腿嗖地一弹,把个五十多斤的畜生打出五尺远。狗爬起来,愣愣地看石头。石头把狗斥住,兔跑了。村里人骂石头木,石头笑嘻嘻地说,见着好把式,喝彩还来不及呢。春天,墒情好,草刷刷地长。石头捏着镰去打猪草,日头晃晃的就回来了。老婆问,猪草呢?石头说,草实在长得好,草实在长得好。老婆知道石头又“犯”了,骂着,夺过镰自己去了,后半夜才回来。石头做了饭等老婆回来吃,只是不和老婆说话。土生金,金生水,可石头六十多了,不认识五元以上的人民币,没见过。无金如何生水?石头偏偏有水。一九七二年发大水,淹了京广线,火车只好慢慢地开,让车上的人瞧清楚了水里的胀尸,逆心得过了郑州还吃不下供应的盒饭。大水初发时,石头正在地里打田埂。村里的响器已经敲起来了,大家知道跑不过水,也没有值钱的东西打整,纷纷找绳线,爬到树上,将自己与粗干捆住,免得冲走淹死。有本事的备了钩叉,高高兴兴地打算捞浮财,哪里是金生水,看准了是水生金。有人望到地里的石头,气得大叫,木石头,你还不回来把自己捆上,那是你的地吗?公社的地就算了个球的吧。石头用铣撩水抹泥,把个田埂整治得齐齐崭崭,直得像县里的大旗杆倒在地上,又像正月十五的糖稀,亮晶晶晃眼睛。石头仔细做完,扛着铣跑着回头看,树上的人就像公社的高音喇叭,叫成一片。水过来了,四尺高的浪头,夹着死人,没死的人,房椽房檩,窗格子,门窗子,猪,驴,马,骡,羊,牛,鸡,连鸭子、鹅都有死的。漂着的树上捆着人。活着的钩叉在劫里打劫。木石头抱住树,连连说,可惜了,可惜了。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只用寥寥数语罗列被淹的事物,就写出了“大水”带来的巨大灾难,语调冷静却强化了灾情的恐怖,充满艺术张力。B.小说很少修饰渲染,但写大水过村前木石头整治田埂时,连用两个比喻,喻体均取自生活,贴切传神,且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C.小说叙述中多处使用五行生克的说法,或交代环境,或引出情节,或讽刺恶行,为作品增添了传统文化色彩,并预示了人物命运。D.小说颇具传统笔记小说神韵,看似散漫,实则文心细密,结尾处“劫里打劫”一句就与前文形成呼应,产生了丰富意蕴。14.小说多处使用衬托手法塑造“木石头”的形象,请举例分析。15.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阿城的小说语言精妙,结合作品从用词、句式、风格方面进行赏析。【答案】C“写出了傻子善于以勤补拙”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傻子摇摇头,很伤心的样子,说:‘这本儿扔不得,上头有我记的好些心得体会呢,还有偏方。唉,早知道,不用圆珠笔记,这一湿,都洇了。’”傻子读书的状态只是出于喜爱,而且此时也是因为书被淋湿的心疼,并非要“补拙”。

①傻子似傻实聪(慧)。他表面木讷迟钝,但内心充满智慧。②面对人生选择,有决断。在别人都在农场无所事事的时候,他选择自学赤脚医生专业,临时外出也一直在用心学习。③遇到突发事件,有主见。得知迷路了,第一个想法是退回去;感觉有野兽了,立即想到上树保证安全。④处置重大事件,有作为。尽管知识非常有限,还是愿意为僾尼族妇女接生,在一边“听书”一边操作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接生工作。

3.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意外迷路,“我”着急寻路,和傻子无奈困守及最后得到帮助,故事情节得以展开。②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以“迷路”为枢纽,勾连“我”和傻子的言行及心理情绪等变化,使人物性格更加明朗化;③使小说的象征意蕴深厚,突出文章主题。路虽然迷失,但人心不能迷失,启示读者坚守人性的美好。

4.C“本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暗示了提琴的主人——神父被迫害的结局”错误。这篇小说不以情节紧张取胜,而是以冷峻的笔调写人写事,文中没有强烈的抒情段落,作者也几乎没有什么议论性的文字,但却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同时琴的结局也没有暗示提琴主人的命运。

5.①善于学习,心灵手巧。跟师傅学锛活被赞,自己琢磨学会修提琴。②有责任心,有职业操守。帮人家修黄花梨架子给配上小枨。③念旧,珍惜美好事物。叮嘱别人保管好提琴,凭记忆寻找提琴。

6.①提琴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提琴展开的。②小说多次写到主人公和提琴之间的故事,使人物形象逐渐鲜明丰满。③提琴虽小,却表现出重大主题。通过提琴由被人爱惜到当作勺子用来刷大字报的命运的转折,表现了作者对“文革”的反思,对“文革”摧残文化的痛心。

7.A“但是语言和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写出了老者对姑娘的理解”错误。由原文老者说的话“姑娘家说话好听点儿!半夜看你冷,替你盖了,怎么就脏了你?总比冻着强吧?”可见老者对姑娘的态度是批评的。

8.B

“扔大衣”情节有误。原文是“姑娘半撑着身子,用拇指和食指拈起一件大衣的布领子,往外拽着”“只见河南兵叠他的大衣”,可见并没有“扔大衣”。

9.①以“卧铺”为题,交代了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