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_第1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_第2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_第3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_第4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初步探索东北师范大学田克勤导语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进而通过走出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且还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了在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探索中,党虽历经曲折,但也取得了不少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党在新时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目录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辛历程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局限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辛历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段历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蓬勃展开,深刻影响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党中央和毛泽东曾经号召学习苏联。但是经过“一五”计划三年多的实践,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逐步有了一些了解,认识到苏联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并不都适合中国自己的情况,学习苏联经验毕竟不能代替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在经过比较深入的调查以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及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论十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强调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1956年8月,毛泽东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修改中又指出,目前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依靠业已组织起来的勤劳勇敢的六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工作,以便克服我国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状况,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根据这些思想,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的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党在新时期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的政治路线。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虽然由于许多原因主要是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导致后来这条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很好地坚持下去。但是,在八大所开启的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中,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创业,改变了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贯彻八大路线的结果,也是其进一步发展,这些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有1800多位各方面人士出席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在这篇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的总的指导思想及中国工业化道路等重要思想。1957年3月,毛泽东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充分认识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充分理解和认真贯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并且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开始了“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转变。

总的来说,虽然这一阶段探索的时间不长,但成果显著。其中,《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阶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也是他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与初步纠正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失误,是从1958年1月南宁会议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开始的。

他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指出:“冒进是全国人民热潮冲出来的,是好事,部分是坏事;反冒进首先没有把指头搞清楚,十个指头只有一个指头长了疮,不提反冒进,就不会搞成一股风。这属于政治问题。右派的进攻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下50米”,“搞工业、农业,比打仗还厉害些,我就不相信”。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冒进才是依靠群众的,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才是轰轰烈烈的。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带有浓厚“左”的色彩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8月的北戴河会议又进一步把“左”的思想推向了更高的程度。从这次会议开始,以大办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和以生产关系上的急于过渡为主要特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严重泛滥,整个国家处于极度狂热之中。这种高度的狂热状态一直持续到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之前。

从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发生的失误进行初步纠正的阶段。毛泽东最早意识到要纠正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并主持召开了两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上海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等一系列会议,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如不要剥夺农民,要区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重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来纠正已觉察到了的错误。

(三)国民经济调整中的进一步探索

从1961年1月的八届九中全会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前,是继续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接续从1958年郑州会议到1959年庐山会议前期纠正“大跃进”错误,为进一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新经验的阶段。一一九六○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即制定和执行了以农村60条、工业70条、高教60条等条例为标志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这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重要转变。一九六二年一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前后又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此外,还给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人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由于这些经济和政治的措施,因而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六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应该指出,这一阶段,通过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理论的反思,党对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以及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过程,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在1962年1月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明确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

并明确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断。

1962年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是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变化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从此,他开始把主要注意力转到抓阶级斗争上,主要去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方向问题。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当然,这并不是说,毛泽东这时对经济工作已完全不作考虑。他接受庐山会议以后“反右倾”冲击经济工作的教训,在八届十中全会的讲话中还曾指出,不要因为阶级斗争而干扰经济调整工作的进行。

然而,党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并未得到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间,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在一九六四年下半年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在一九六五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并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不过,这些错误当时还没有达到支配全局的程度。

总之,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正如《历史决议》所指出那样: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工作的主导方面。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四)

“文化大革命”中的探索

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虽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大革命”也是一种探索,一种失败的探索。但是,必须指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左倾错误论点,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应该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但是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不同。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

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经常注意要克服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存在着的缺点的,但他晚年对许多问题不仅没有能够加以正确的分析,而且做出不少错误的判断。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他在全局上一直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文化大革命”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除了前面所分析的毛泽东领导上的错误这个直接原因以外,还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既有当时国际上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内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其二,党在面临着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任务因而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毛泽东的威望也达到高峰。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积极成果。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方针、政策,为在中国这样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初步探索的一个重大成果,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考察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以及它的性质、特点和解决方法、途径。

一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毛泽东明确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基本动力。

二是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它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这样就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本质上严格区分开来。

三是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办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第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

正确分析和判断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我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盾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作出了许多正确的论断,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是关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的认识。毛泽东多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认为中国目前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些思想为后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二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艰巨性的认识。建国后,毛泽东反复强调,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三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论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当然,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并非凝固不变,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转化。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不过,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在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索。虽然这些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因而对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对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问题。毛泽东反复强调不要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而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这种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中国自己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的步骤问题。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用50年到100年的时间,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伟大目标。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党的八大前后,刘少奇、陈云等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想。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时,针对有人提出要消灭商业、货币的错误观点,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1956年12月,毛泽东在同民主建国会和工商联的负责人的谈话中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毛泽东提出的给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思想。他认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而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地方有较多的自主权,它们的一些发展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另外,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集体成员还就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例如: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企业要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四是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邓子恢在党内较早地提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他多次强调指出,要调动社员积极性,必须要有严格的责任制,要分工合作。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制度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农民的个人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1962年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也明确指出:“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中国特点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建立并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权。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存在着广泛的政治联盟。这种统一战线性质的联盟在不同时期其主要成员是不同的。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任何国家的政权都包括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即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也不例外,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毛泽东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使国家归于消亡,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说,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和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双重任务。

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的国体和政体,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讲的是国家性质问题。政体讲的是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形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和行使国家的权力,讲的是政权组织形式问题。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社会主义建设外部形势的判断

科学观察和判断时代特征,正确估量和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是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的重要依据。建国后,毛泽东对国际格局的判断和所采取的相应的国际战略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的。1.“中间地带”思想1946年8月,他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科学分析了战后国际格局,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中间地带”的思想。毛泽东在这时提出“中间地带”,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指出美国在反苏的口号下实施其霸权计划的政治家之一。他的这一思想也隐含了反对美国世界霸权以及把美国和苏联与其它的国家区分开来的双重意义。

1954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又重新提到了“中间地带”的思想。1955年毛泽东再次重申了这一观点:“目前美国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从东京到伦敦建立军事基地,把三百万军队中的一百多万人都钉在这些基地上,动都动弹不得。这不像是个打仗的架势。美国实行着实力政策,如果真的打起来,首先中间地带就完了。但是,这广大中间地带的人民中,亚非两大陆就有十四个亿,还有欧洲的人民,都是我们反对美国侵略的同盟者”。1958年,毛泽东又指出,美国到处驻兵,在亚非拉欧四洲都有军队,“这么几个兵,分得这么散,我不晓得它这个仗怎么打法。所以,我总是觉得,它是霸中间地带为主”。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观点。1962年,毛泽东在与日本客人的谈话中,首次提出:中间地带国家的性质各不相同。1963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观点。他指出:“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对美国是不满意的”;东欧国家与苏联的“关系紧张得很”。1964年1月,他再次阐明两个中间地带的观点。强调:“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起来比较明显。”“两个中间地带”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对世界力量分化组合有了新的认识,为中国同亚非拉等“第一中间地带”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特别是改善和发展与“第二中间地带”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为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格局。根据新的形势,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1964年1月,毛泽东在与一批美国朋友的谈话中,第一次使用了“第三世界”的概念。他指出:“美国现在在两个‘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个‘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压迫别人,另一方面又受美国压迫,同美国有矛盾”。可以看出,这里的两个“第三世界”概念,是直接从“两个中间地带”概念演化过来的。1970年,毛泽东在会见坦桑尼亚客人时,第一次将西方国家排除在第三世界的概念之外,指出“帝国主义怕第三世界”,而这里的帝国主义,不仅指美国,也指美国等西方国家。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正式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大会上,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肯定了新兴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地位,并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从而为中国找到了与国力和国家利益相符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这一理论把日本、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划入第二世界,指出它们同霸权主义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冲突,从而抓住了第二世界国家的本质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国际反霸力量。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局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长达20年时间,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曲折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历史局限。习近平在2014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理解和看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视角和基本思路。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大意义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际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率先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而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党的十八大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回顾和审视了这段探索的历史,并对这段历史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指出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一,这一阶段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标志。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党的八大文件以及其他文献,反映了当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

第二,这一阶段的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准备。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主张。如走自己的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