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电力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
)A.表明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B.说明两岸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C.都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都有利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完成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材料中蒋介石的“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表明两岸关系紧张,因此不能说国共关系走向缓和和合作,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蒋介石的“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和中共“争取和平统一”的共同点都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中蒋介石的政策不利于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故D项错误,故选C。2.“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参考答案:A题干材料中反复强调“仁”,反对“不仁”,反对严刑峻法,体现的是先秦儒家的思想,故选A。3.“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参考答案:D材料没有涉及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的内容,故A项错误;文明开化主要是指社会习俗由封建化向近代化转变,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故C项错误;从“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可知体现的是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故D项正确。4.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D.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故A项错误.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干预朝政实质是封建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C项对材料理解有误,应排除.材料中的时间限定是“唐朝”,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日益加强5.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A.学者推崇古典作用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参考答案:C6.《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A察举制。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材料讲述了左雄对东汉察举制完善的建议,“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令者,正其罪法。”表明”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的理解是正解的。②④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7.“(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参考答案:B8.清末民初国人学习西方建立国会政制,然当国会政制实践已逾十年之际,废除国会成为各界近乎一致的诉求;到20世纪中期,召开国民会议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过程说明A.国会政治符合中国国情
B.代议制的实践遇到挑战,C.中国盲目学习西方政治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参考答案:B9.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参考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10.“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B.“生民在勤,所宝惟谷”C.“工农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政” D.“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参考答案:C顾炎武工商皆本。依据材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可以得出材料的观点为突出农业和商业同等重要,互为补充,而C项强调工商皆本,与材料的观点相符,所以选C11.20世纪的俄国,经历了1917年十月革命和1991年苏联解体两大历史事件。对于该国人民来说,本质上都是对
A.历史文化的反思B.西方模式的崇拜
C.社会制度的选择
D.政治领袖的追随参考答案:C12.《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只是表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可知机器大生产中形成了统一的工作组织,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家庭结构的内容,故C项错误;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的观点过于表面化,且忽视了机器和人的关系,故D项错误。13.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参考答案:C14.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到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人类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A.社会公正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共产主义参考答案:A考点:解题的关键点是要找出古代、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共同点。“三权分立”“民主共和”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特点,“共产主义”不符合题干要求。1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后,针对凤凰网的调查题目:“你认为我们是否应该组织起来向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有网友说:“日本在二战时惨绝人寰地对我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还死不承认,现在这叫做报应。”对于该网友的观点,我们A.应支持,因为他所说的是事实
B.应支持,因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C.不应支持,因为日本政府已经认错了
D.不应支持,因为这从根本上对大家都不利参考答案:D略16.乾隆四十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参考答案:C17.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的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材料主要说明了()A.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
B.世界贸易量的增长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参考答案: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中“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说明商品种类的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贸易量的变化,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与题干时间16世纪不符合,故C项错误;殖民贸易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故D项错误。18.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参考答案:A1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A.1949年《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56年《论十大关系》
D.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参考答案:B材料由三部分要素组成,其一是国家的性质,其二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三是三大改造。1949年的《共同纲领》只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没有说明国家的权力机关,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进行的,故A项错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并且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大改造的时间吻合,故B项正确;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报告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故C项错误;1984年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标志,故D项错误。20.《新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还很短暂
B.工业时代时间短暂却成就辉煌C.农耕时代创造了更多的文明成果
D.社会生产力水平已达到巅峰状态参考答案:B21.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参考答案:B22.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这段话意在表明赫鲁晓夫A.全盘否定了斯大林B.本身就是专制独裁者C.是斯大林事业的继承者D.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旧体制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表明赫鲁晓夫改革的不彻底性,只是原有体制上的一种修正,并未根本触及斯大林模式,D正确,故A错误;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并未根本触及斯大林模式,材料无法体现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事业的继承者”,C错误。23.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参考答案:B24.阅读下表,导致“工矿企业状况”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表(部分)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③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④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①错误,故排除A、C;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是在1915年以后,所以③错误,故排除C;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②④正确,故选D。25.读表:《1949-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B.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
C.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科教兴国战略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参考答案:26.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材料的主旨意思是(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B.缫丝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C.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参考答案: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材料中“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的信息说明清政府没有由农工商部来管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是由海军衙门来代管,足以说明当时清政府职能管理的混乱。A、B项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说法错误。27.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经济文化发展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发展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洛阳商业空前繁盛参考答案:A28.右图描画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举行议会的场景。画家将女王摆在整幅画的最后面,且占据很小的空间,而将议会放在前面,并占了据很大的空间。绘画作品的布局表达的思想是A.限制王权、议会主权 B.女王监督议会C.女王与议会分庭抗礼 D.议会对女王负责参考答案:A29.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规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定律”是指(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参考答案:B30.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火企业盘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印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邱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邱”。——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10分)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5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目的:解决官员异地为官的住房需要;减轻官员的经济负担。(4分)特点:公有住房有明确的等级规格限制;公有住房及所用物品严禁私自增减;官员离职必须按清单归还所有物品。(6分)(2)同:都由国家给官员提供公有住房;都有官员职务与住房规格标准的规定;都对官员公有住房制定了法律(或条例)规定。(6分)异:西方官邸要交纳一定的租金;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4分)认识:实行官邸制可以消除官员的后顾之忧;官邸的大小应适用而不能奢侈;官邸制有利于减少浪费,促成廉洁之风。(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试题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官员住房制度。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依据材料一中“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概括目的;依据材料一中“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等信息来归结特点。第2)本问属于比较问题类型,回答时候按照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比较,结合材料一中“,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以及材料二中“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邱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邱””。的信息来比较不同和相同点;第二小问认识属于开放型试题,从官邸制第费用以及廉政清洁的角度思考作答。32.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3分)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年份国家175018001830186018801900英国1.94.39.519.922.918.5德国2.93.53.54.58.513.2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
——据(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整理
(1)依据材料,概述各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份额变化的共性与差异。(6分)(2)依据1860年的数据,能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工业大国吗?说出你的判断,并简述理由。(7分)参考答案:(1)英国、美国、德国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英国制造业的比重在1880年后开始下降;美国到1900年已居领先地位。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比重处于领先地位,但进入19世纪后逐步下降。(6分)(2)判断:不能。(1分)理由:从18世纪以后,欧美各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重;而同时期的中国,因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影响,经济陷于停滞;1860年之前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尚未起步,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所谓的制造业只不过是传统的手工业而已。(6分)33.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9分)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材料一: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威海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17丙肝培训课件
- 918小学生教育课件
- 小学春季学期开学安全教育
- 清新水彩模板
- 母亲节节日献礼关注母亲需求感恩母亲无私奉献课件
- 药学处方审核培训
- 2025年的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 2025-2030中国眼药水和眼药膏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复审考题集和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江西省南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水上客运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暂行)》知识培训
- 落实“215”专项行动:xx小学体育“加速度”
-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深度研究
- 老年人60岁以上C1驾考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河西初级中学等三校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第四单元《认识20~99》-2024-2025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卷(苏教版·2024新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