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第五课
多彩的乡音(三)教学目标:一、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学唱中国本土民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二、学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小白菜》、《对鲜花》,能比较和发现各地方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领悟民歌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表现。三、能与他人合作演唱《对鲜花》,并能根据歌曲特点自编歌词进行演唱。四、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连音线、波音”的演唱方法;能听辨出音乐的节奏型、乐句、音乐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随音乐的变化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教材分析:(略)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小白菜》、《对鲜花》。二、活动与练习:听觉训练。教学重点、难点:比较和发现各地方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领悟民歌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表现。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小白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略)二、新授课:1、复习引入:先播放前两册已经学习过的歌曲《鄂伦春小唱》、《捕鱼歌》、《凤阳花鼓》、《草原就是我的家》等歌曲片断,让学生回答它们是哪里的民歌?曲名是什么?你们能把它唱出来吗?导入新课——走进“多彩的乡音”。2、完整聆听。播放课件,请学生完整聆听听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小白菜》,设问:大家注意到两首歌曲的风格、情绪有何不同呢?听后的心情又怎么样?师生共同讨论……3、了解地域、风土人情:1)看课件、看地图,说民俗,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素材、音乐特点,这样就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歌体系。2)简介两首民歌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所要表达的内容。4、复听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在纸上画旋律线条,进一步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太阳出来喜洋洋》为级进发展成的上下小起伏的旋律特点,《小白菜》的旋律特点为连续的级进下行。5、分别学唱。学唱《太阳出来喜洋洋》:1)老师演唱时学生配合吆喝声唱衬词不达意“罗儿”“郎郎扯光扯”。简单而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再把学生分成两组来合作演唱,“衬词组”演唱时手拍节奏,“歌词组”边唱边根据内容自编动作来表现。3)歌曲中的装饰音是本课的难点,引入音乐知识“波音”和“连音线”的练习,采用先感受后理解其含义的方法,解决难点。学唱《小白菜》:1)让学生合着音乐用手画旋律线,设问:你感受到的旋律线是以上行为主还是以下行为主?并说说为什么?然后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能背唱歌曲。2)通过六段歌词的学习,让学生对比着说一说旧社会农村那没有娘的孩子的苦,讲一讲今天过着幸福生活孩子们的甜,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3)让学生设计几种演唱形式,充满感情地歌唱全曲。6、分析比较:学会两首歌曲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点。歌名拍号节奏旋律调式情绪风格特点速度力度《太阳出来喜洋洋》连续八分节奏显得很急促上下小起伏五声商调式乐观衬词和波音的运用中速强《小白菜》平稳连续下行六声徵调式凄凉节奏先短后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行信访工管理办法
- 发动机生产管理办法
- 吸烟点垃圾管理办法
- 江干区地名管理办法
- 升压站缺陷管理办法
- 新主播薪资管理办法
- 机场施工与管理办法
- 村小额资金管理办法
- 易损件工装管理办法
- 村池塘保护管理办法
- 卒中中心应知应会
- 山西省代县金升铁矿有限公司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真题(含答案)
- 《天黑前的夏天》中水意象解析
- 院感知识PPT完整版
- JJF 1910-2021电化学工作站校准规范
- ks-s3002腔全自动刻蚀机规格书
- DB37-T 2401-2022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导则
- 2023年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 劳资专管员任命文件(样本)
- 电子教案与课件: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第5章-制药过程“三废”防治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