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继续教育小学语文笔记_第1页
2019年继续教育小学语文笔记_第2页
2019年继续教育小学语文笔记_第3页
2019年继续教育小学语文笔记_第4页
2019年继续教育小学语文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师德师风1、【师德师风】用《论语》的智慧,涵养师德用《论语》的智慧,涵养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幸福指数,如何拉近与学生间距离,在实践中教学得法,循循善诱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对老师们有所启发。2、【师德师风】黄大年:用生命深耕教育这方田简要介绍学习本课程希望达到的目标及本课程的特色。了解黄大年教授的卓越贡献及感人事迹,学习黄大年同志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促动学员的从业积极性,把为国担当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摒弃名利心,要耐得住寂寞,终身从教,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3、【师德师风】从“北京红黄蓝”事件谈师德修养简要介绍学习本课程希望达到的目标及本课程的特色。近年来,尽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早已经出台,并且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也逐渐规范,但现实中校园内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的行为依然存在,更有甚者,达到了违法的境地。很多人表示:这样的师德败类虽说是少数,也撼动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根基,但是以防危杜渐的态度努力寻求解决师德缺失良策才是最明智的。为此我们特以一反面案例为切入点,本课程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大家进行深度思考与研究,与您共同探索根治师德缺失的对策与方法。4、中国民族政策概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导向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族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民族和民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原则、途径和方式的学说。它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依据。学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要求。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点解读课程目标:.了解国家十三五规划要点.了解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明确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战略.明确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的要点.知晓国家教育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内容主要内容:国家十三五规划要点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战略国家优化教育结构国家教育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6、《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亮点分析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明确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亮占八、、.了解基础教育规模发展的目标.明确国家“十三五”时期教育主要的质量要求主要内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亮点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规模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主要的质量要求7、《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课程目标:.了解国家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改革具体措施.明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主要内容:.国家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改革具体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内容8、【师德师风】于永正:身教无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永正:身教无痕,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通过介绍于永正老师的先进事迹,希望老师们能学习于老师身上的优秀品质,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课程的特色: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老师的负面新闻,师生关系紧张,个别人的师德出现了问题,“新形势下究竟做一名怎样的人民教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工作在一线上的老师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先进的典型人物身上汲取精神给养,感受大师们优秀的品质,在学习、交流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介绍于永正老师的事迹,文字、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到一起,给您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二、教学评价提问与反馈——如何改进课堂及时性评价(上)国外有学者通过研究近250篇有关课堂考评的实证研究,发现在课堂上采用形成性评价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二者的相关性在0.4〜0.7之间)。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价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问,即即时性评价。课堂即时性评价是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伴随其言语、神态、行为等方面的反映。它强调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关注与反馈,在问题的互动中完成,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调动学习主动性影响很大。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明确提问的目的。教师需要考虑"提出该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掌握程度设计问题的类型。"有效提问"以"学习目标"和"参照标准”为依托。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在下一个学习环节中即将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参照标准是指帮助学习者成功获取知识点或技能的建议或要求。以教学目标作为提问基础,明确提问是评价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不同的能力要求不同类型的问题。一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能引起学生思考。二是针对学生。好的问题不仅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达到“面广",而且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该知识点,做到"点深”。.问题难易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注意次数与频率问题难了,学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空耗时间不说,学生的积极性也消磨没了;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即出,缺乏思维空间,起不到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作用。.问题要循循善诱,注重启发.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梯度一节课,包括的环节: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等,提问评价要穿插于课堂的整个过程。随着教师的提问,学生明确和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习达到目标要求。.问题要新颖,让学生感兴趣,增加趣味性。课堂提问的技巧:第一,问题表述必须清晰明确,适当放慢语速第二,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便于回答问题实践发现,如果教师坚持延长等待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和长度增加,说“我不知道”的次数减少,参与回答的人数增加,学生回答问题是更有信心。第三,把握提问的时机从学生角度来说,最佳时机:当学生困惑不解时、受旧知识影响时、有所领悟、心情振奋时、精力分散时;从教学目标来说:教材关键处、疑难处、精华处、新旧知识结合处、深奥处等。第四,提问方式多样。第五,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问与反馈——如何改进课堂及时性评价(下)(三)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时的不同做法或取向,对学生学习和发展产生的效果差别较大。评价方式及结果反馈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自我认知、学习动机与意志、师生关系、学习情感、达到目标与要求水准等都产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正评价所产生的正效应多于负评价。当学生发展中出现某种良好的表现或行为后,如果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做出积极的评价,学生的某种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形成愉悦的心境;同时认可的评价会促使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使同类行为或表现继续向更高目标做出积极努力。负评价由于学生的需要特别是认同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能会导致原有目标水准降低,使学生把着眼点转向更易完成的目标或任务上,甚至会使其放弃原有目标;同时会为自己找出各种有利于自己为何失败的理由。.以赏识、激励等肯定性反馈为主肯定性反馈要传达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提供清晰的描述.丰富评价语言和奖励,使反馈生动机智,独特创新一句"好"的评价语也许会让学生铭刻在心,时刻磨砺,成就终生,并把你对他的尊重变为他对你的敬重;一句"恶"的评价语也许会让学生心灵受创,行动抵牾,永远嫉恨!一句“脱口而出”的随意"轻视"也许会换来对你长久的蔑视。.适当延迟评价总结、重组等语言去引导:如"你的意思是…,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吗","因此你认为……,那么你正在说的是……,有人能总结他刚才所说的吗”等。这种引导语可以使学生转变以往固化的思维方式,引出他们对问题的深层理解。.评说学生思维的过程与方法,要有正当的价值立场课堂评价语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将自身的价值观念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呈现出来。在价值冲突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告诉学生何谓是非善恶。.认真倾听,追求深层次的互动和生成主动倾听学生实际表达的内容,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刻含义,倾听学生发言时反映的内心情感,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发言的观点与要害、错误与精彩,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肢体语言"往往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鼓舞学生的倾听。有效学生学习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表现性评价是指评价者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是针对纸笔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在任务真实性、复杂性、需要的时间、主体建构、评分主观性等方面与纸笔测验有明显的不同,呈现了表现性评价的独有特点。设计表现任务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和基础。表现任务主要由两类:限制性表现任务和扩展性表现任务。限制性表现任务结构性较强,学生完成任务的要求描述的很具体,即明确提出了要求学生做什么,一般集中在专门技能上。扩展性任务一般是无结构的问题,只是给出了问题情境和部分信息,任务提出时也没有清楚明确的行动方式,通常包括多个评价目标。这两种表现任务各有利弊,要依据目标来设计。设计的基本程序是:第一步,确定需要评价的学生学习目标。即需要评定学生哪个领域的发展,一般选择客观性测验难以评价的目标。第二步,创造任务情境。限制性任务适合评价较为复杂的学习结果,扩展性任务适合适合评价很复杂的学习结果。第四步,选择合适的信息处理维度。第四步,设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导语。即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希望学生知道什么和做什么。第五步,拟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对学生表现的不同等级水平的描述,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它告诉评价者应该在学生的作品中寻找什么特征或标志,以及怎样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规则评价这个作品。评分标准一般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告诉学生,至少包含三个要点:评定准则、描述评定准则在质量上从差到好的序列以及评分方法,包括单项评分与整体评分。如评分时采用从低到高的1-5分的计分制,判断产品在各项标准上的符合程度,比如材料是否被有效利用程度、研究实施是否遵循了正确步骤等。第六步,修改和完善。

常用的表现性评价的形式主要有纸笔任务、演示、实验与调查、口头描述与戏剧表演、项目研究等几种方式。四、学科教学释疑解惑1、利用阅读策略展现学生个性才情李怀源: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想一下,在阅读课上我们所教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什么呢?复述、解释、重整可能不同程度的都有,但是伸展、创意和评鉴就比较少。阅读是有层级的,如果我们只是侧重学生低层级的阅读能力,那么他们的阅读就不会发展。阅读的策略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就是推断,就是你推理的能力,你根据现有的信息对未知信息填补的能力。我们现在的阅读当中,要用到哪些方法,或者说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哪些方法。汪锋:是这样,我觉得刚才怀源把阅读的几个层面说的比较清楚,就是阅读能力,策略和方法。不同类型的文本,它的信息表达是有规律的,我们就有办法去教。这些经验我们把总结梳理一下,就发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杜娟:我觉得其实这个阅读是不是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是说咱们小学语文老师可能更多的时候是注重在课堂上的一个狭义的阅读。最初的这种读书方式应该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理解感悟,再有对这个文字的运用,这应该就是从狭义的朗读再上升到阅读。李怀源:我觉得有一些能力是必须的,刚才杜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孩子概括的能力,汪老师说提取信息的能力。我觉得有时候教阅读,其实老师要稍微往后推一点,你的这种方法其实是一个框架,你给他一个故事的框架,概括这种类型的文章主要内容的这种方式也就有了。所以我觉得阅读的方法,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去读书,而是给学生这些东西以后学生可以自己去阅读,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汪锋:我们老师还是应该有一些坚持,就是说哪些方法是对什么样的文体,我们相信阅读中间有一些意会的东西,比如体验情感之类的比较微妙,规律规则比较难以掌握。一线老师教给孩子的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一定要区分文体。然后具体到文体,每一种文体一定有典型的特征,有典型的阅读方法。杜娟:我觉得刚才汪老师讲的也让我们想起来,就是说经过这样几次教学改革以后,有很多好的东西反而好像有点被忽略了。我们之前有一种说法,就是语文教学要落实一个双基教学,可能与现在新一轮的教改有点远了,但是我们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学习新的东西,一些旧的东西不能说完全的丢掉。通过前面几个阅读课的引导,就是告诉孩子们,我们不能囫囵吞枣。

李怀源:我和汪老师一直在说''略读〃的方法,''略读〃就是要提取主要信息,刚才杜娟老师说到的是''精读〃,这个''精读〃其实需要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进去以后学生才能读。阅读本身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需要我们老师去教,我们的孩子也去学,但他毕竟要有一个个人的经验和个人的喜好在里面,所以老师提供的是一些帮助,学生所获得的是一些经验,然后形成方法,慢慢才培养他的这个能力。真正进入阅读以后,我个人认为方法和策略都是稍微次要一点的东西,他广泛的阅读,然后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就会获得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会给大家一点启示,就是说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那么老师教阅读,其实是教阅读的方式方法,是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阅读平台,那么如果说一个方法能够立竿见影的话,其实它未必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好的方法应该是对一生的阅读都有用。2、如何正确看待日记与写作的关系汪锋:日记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记录他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但日记和写作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最简明扼要的想法就是日记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但是写日记以后会有这样两种结局:第一种就是学生整体的习作水平确实提高了;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写了很长时间的日记,这个班级里边学生的习作并没有太大的起色。杜娟:我先说一下,我觉得就日记和写作文之间,它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李怀源:你说没有什么起色的,可能是坚持不够的原因。杜娟:任何一种方法就是教师面对学生让孩子坚持去练,但是练到最终的结果不能说百分之百每个孩子都有提升,我们觉得这个是很理想化的一种东西,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有一些改变。汪锋:我觉得就是说我们要意识到他在什么范围内或者说怎么样去指导这件事情,然后跟他的写作能力有什么关系。李怀源:讨论日记和习作的关系,其实就是讨论日记对于习作能力的培养。我觉得汪老师给我们非常好的一个视角,就是说我们原来讨论它们之间关系的时候,就是从老师的角度讨论学生的能力,但是汪老师今天说的这个,我觉得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了。日记和写作的关系其实已经显而易见了,这个肯定会促进他的发展,坚持就有改善,坚持就有提高,并且不但是发展他的习作能力,还有他对人生的观察、对内心的体验、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他人的关照。这里边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是否讲评和如何讲评的问题,我觉得老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一定是润物无声的那种,就是你对日记的一种讲评的方向,就是孩子写作的方向。所以我觉得日记老师评改的问题,一是学校不要硬性地要求老师去评改日记;二我认为老师评改的时候一定要有策略,就是激励。

汪锋:对,我是同意这种说法,就是说哪些东西公开你要征求学生自己的意见,而点评的时候你要以提高他为出发。杜娟:我觉得日记和练笔是可以区分开的,练笔的目的就是为了他的写作。说到这个评改,咱们一定要以鼓励学生为主。李怀源:不同的目标就决定了不同的方式,我们同样指向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那么根据自己的学校、自己教室里边的现有的条件,我们给孩子很多发表的阵地,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要坚持下来,学生就会有改变。3、生活化、个性化的作文评价策略了解与分析语文考试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树立改革语文考试评价的意识,明确语文考试评价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学习评价新理念,努力探索实践评价新方法。作文考察:案例说明:作文题设计能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其生活积累的作文提示,使其能诱发出学生丰富的生活回闪和情感起伏,并且通常出示不同的体裁要求,如:想象性作文和纪实性作文,供学生选择。真正让学生能够人人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关注个性。4、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知多少杜娟:现在老师们的确很困惑:教学古诗词在一套书中应该能出现5—6首这样的量,到中高年级会增加一些文言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般有这么几个方法:知诗体、知诗人,要理解诗意,诵读诗歌。我们应该对老师们有一个最基本的点就是说古诗词它只是一种语言形式,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它的美。比较好的就是,教师为了讲好这么一首诗,会大量的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学生能够接受多少是他的认知能力去衡量的事情。我们应该从兴趣入手,这对学生确实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汪锋:我觉得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说我们要把古诗词,跟现代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做一个把握。语言形式,语言美这一部分,这个我觉得一定是要抓住的,必须在前面的这个东西搞清楚的基础上再来讲这些诗情画意家国情怀等,这样会把古典诗词的教学变得比较实在有把握。再说到一个古诗词应不应该吟诵?在正式的课堂里面要抓住现代语文最本质的特点,这是关于吟诵的一个基本观点。还有一个问题:面对不同的教材,要拓展古诗词到多少量合适?书上的五六首肯定是不够的。李怀源:

我们学校就搞了一个选本,是三百首。关键还是要在这个兴趣上,你要搞一些活动。孩子的多样化、语文的多样化是一个很丰富的结合,所以在量上来说,我个人是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吃多吃少一定要吃,到底吃多少,要看孩子的胃口。杜娟:我们学校目前也就是说最低的要求孩子们这个必背的80首,分散在我们课外阅读当中,要求每个学期跟随课外阅读,就是他的课外书要达到一定量,我们的古诗也要积累到一定的量。在黑板开辟出一个名言积累表,这样可以进行一个积累,争取最低达到70首。汪锋:诗词量上确实不能一概而论,''课标〃里面有这样一个规定是经过一定的研究的。我个人认为这个量,除了对学生是因人而异的,其实它还有一个问题:你要把它拿来干什么?如果是拿来运用的话,它的量是不一样的,是分不同类型的诗词,你要有一个选择。对于“量”的要求应该是在小学生当中,他能够调用多少类型的古诗词。14445、5“不动笔墨不读书”方法的科学运用汪锋: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读书方法的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个提法有很多的优点,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笔记。把阅读的一些东西开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记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这样你就会加深对整个阅读信息的一个理解。如果联系了我们阅读的各种方式,会发现动笔的必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阅读方式上来看,并不是说每种阅读方式都要动笔,强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时候,它是有限定范围的,而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做笔记的多少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动笔的程度,怎么样动笔,这都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动笔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说落实到写作。我们承认读写要结合,但不是说阅读的唯一目的就是写作。任何一种办法都不是包打天下,不动笔墨不读书一定要理会它运用的层次和范围而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在任何场合都要用的。杜娟:我觉得自从小学语文老师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存在以后,课堂上就大量地去用它,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公开课、优质课拿来必用的东西。当然我觉得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他的成长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就像孩子去学习一样,他要先有一个模仿的过程。但老师们不要把它当作任何课堂上都可以拿来教条主义地去传达给孩子,老师首先得有这种观点。李怀源:不动笔墨不读书,它背后让你动的是什么。不管是汪老师刚才说指向于写作也好,还是本身就是指向阅读也好,我觉得你动笔的背后是要动脑。杜娟:对,一种思考。李怀源:动脑就是要思考,思考就是要用到思维,其实我更认为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它动笔墨背后是动脑,然后留下来这些东西其实是自己思维的痕迹。所以说我个人认为'不动笔

墨不读书'它的本身是要思考,语文老师在教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学生'动笔墨〃是要你动脑思考,如果你没动脑可以不动笔墨,因为你''动笔墨〃是一个表面化的东西。我觉得''何时动〃,就是说初读的时候动哪里,要动不懂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再读的时候可能有新的想法。我觉得这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在某一个阶段向哪一个方面去动你的笔墨。还有一个''何处动〃,我个人认为其实也就是两个:一个是你读不明白的地方,不理解的、非常有疑惑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一下;再一个是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动〃是在这个课堂上练就你学习的本领,为了以后的不动。因为它有一个思考的价值,你一定要通过思考来练习你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的提取能力、分析能力、检索能力,甚至分类的能力,理解的能力,这些都要有。所以说你是要在这里边练就的。汪锋:对,这个其实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一个更细致的分析,也就是说一方面存在对读书的理解问题,你不能把学生所有的读书都变成一种模式,这样就会把读书丰富的意义给消解掉。我们''动笔墨〃其实是一种方式,它很显然受制于你读书的目的,以及你读书程度的深浅。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开始的时候你要帮助他掌握一个阅读的基本技能的话,可能'动笔墨〃的地方还是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可以教的,但是你一定不要把孩子教死了。今天对这个''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探讨,像怀源、杜娟老师提到的这些问题,他们的理解对我们都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希望他们之前的这些''抛砖引玉〃,能对各位一线的老师有所帮助,然后在自己真正教的时候不是把'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是当作简单的一句格言来批评学生或者来表扬学生,或者是鼓励学生,而是说真正地把这句话用到他合适的地方,这样真正帮助我们学生掌握阅读的一些基本的技能和理念。6、语文教学”备课与上课”关系指南李怀源:备课应该是课前的一种准备,而不是书写教案。但是现在从广义上来说,很多一线的老师、校长们还是把备课基本上等同于教案。那么谈到教案,刚才杜老师也说了一个纠结,就是要不要书写教案?是手写还是电子?过去我们在刚刚当老师的时候,当时的备课其实是抄这个教学用书的,当时叫教学参考书,现在叫教学用书。再到后来比我们年轻的老师们会使用那个专门的备课教案。后来这个电子媒体,电脑普及以后,开始电子备课大家共享。它们的本质都有一点,就是在现实的备课当中存在一个抄袭的问题。所以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备课和上课被割裂开了在老师的这个价值观念里面,认为我无论书写的多认真,都是在应付检查,都是写给别人的,所以没必要太认真。个人认为,教学设计是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校是提倡'五个一〃来检验老师的这个教学基本功,包括一份教学设计,一份作业设计,一份试卷的设计,然后一个教育的随笔,一堂公开课,这就是你的教学基本功。你要有自己的设计能力,教学思想等等。我觉得首先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成长的问题,就是说你真正的经历这些,尤其现在的青年教师,应该提倡手写教学设计。由于青年教师可能还处于一些模仿和借鉴的

阶段,所以说这时候的备课也是一种能力,是教学路上一个必经的阶段。我觉得还是要发自内心的,有自身成长的这种需要,然后去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杜娟:一个初出师范校门,进入教师行列的年轻人,看到这些教案的时候就会从里面甄别,应该学习一种什么样的教案书写方式;随着自己工作了这么两三年,再去备课的时候,就更能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究竟该怎样结合,那么再展现在教案上的时候应该有了很多自己思想上的一些提炼,展现出来自己创新的东西会更多了。所以我觉得作为第一个层次,这个年轻教师必须有一个书写、手写的过程,哪怕是他最初的搬家,模仿。然后发展到这个中青年教师,再发展到优秀教师,我们的教育管理层面是否可以考虑简化手写教案这样一种重复性的,比较耗费时力的工作?汪锋:我觉得一旦有了这样一种对老师特别大的禁锢,一般都会有这样一种后果,就是说我把这个教案上写的东西教完,学生有一个深层性的问题,或者学生不懂了,我也不管了。其实他就忽略了这个真正上课的目的是要跟学生去互动,所以就是说备课的时候,我觉得就是强调要准备,做充分的准备。备课与上课这种关系,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不一定说备的课一定要上完,上课遇到的情况反过来对你下一次备课又会产生一个很好的基础。杜娟:我觉得刚才我们谈的这个话题,作为老师们从内心来说希望自己有所成长,希望一些重复性质的工作并不是为了应付一些检查。李怀源:我受到的启发就是说,管理者在心情上要放松一点,就是说你肯定要促进专业的发展,肯定要抓老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但是要抓到本质,上课是本质,那么附带的备课,我们就把它放到第二位,或者更次一点的位置。管理者放下去,老师的个性化才能浮起来。本质是什么?课上好,让学生有发展,是老师重要的本质。在学科里、在教育领域里也好,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就比较容易了。77、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杜娟:教师要真正落实质疑的目标性,它的目的是让孩子针对一个要学习的内容要有一种质疑的能力。通过长此以往的锻炼,孩子会抓住一些重要的点去产生疑问,有了疑问,他才能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增强主动性,才能解决疑问。质疑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去读书,而非讲课的一种形式,这是很重要的。第二,一定要在每堂课上教会学生去抓住重点,学会梳理问题。学会梳理的过程应该有一个从广泛提问到归纳整合,再到梳理头绪最后形成真正值得孩子们去探究的一个过程。第三,帮助孩子通过抓住课文的几个点去提出问题,以达到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目的。首先,可以在课题当中去寻找问题。其次,可以在课文的关键处或精彩处提出问题。这里的重点就是不要让孩子放弃掉,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这样的关键处多读、多想。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给足学生敢于提问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使得质疑成为一种语文课堂的习惯。教师对于学生提问要有一定的态度,我们要给

足学生信息,让学生慢慢地进步,首先是敢于提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学会提问。我想这是我们在质疑的时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下面请两位老师再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李怀源:刚才杜老师说的,我非常认同的一点就是首先提问是一种习惯,最好能形成学生自己的一种习惯,渐渐发展成他的能力。但是我认为,提问时要思考它的本质,就是:我们在课堂上为什么让学生去提问。就语文学科而言,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里的一种思维能力,包括基本的理解、推理、判断,这些都是提问的基础。再一个就是要推理,即自己要给自己提问,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问自己下一步会怎么样,然后作出选择和判断。其次,要形成提问这样一个习惯必须让学生知道,提问是自己向自己提问,不是我向同学提问,也不是我向老师提问。提问一定要是我自己疑惑的地方,一定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才提出来,然后才能解决我学习的困难。最后,刚才杜老师也说到提问的分类,我觉得在语文里边,这个分类应该也可以这样分:第一类问题,是一些词语理解类型的问题,这是基础性的、常规的;第二类问题是'为什么〃的问题,这是理解性的问题,这些属于对内容的理解;第三类是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随着年纪的增长,课文内容的浅显度在那里摆着,文本理解的问题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