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量3年增长2.7倍中国聚苯硫醚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_第1页
需求量3年增长2.7倍中国聚苯硫醚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_第2页
需求量3年增长2.7倍中国聚苯硫醚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_第3页
需求量3年增长2.7倍中国聚苯硫醚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需求量3年增长2.7倍,中国聚苯硫醚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聚苯硫醚全称为聚苯基硫醚,一是一种分子链中带有苯硫基的高性能热塑性树脂,聚苯硫醚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阻燃、电绝缘等优良性能,热变形温度一般大于260度、抗化学性仅次于聚四氟乙烯,流动性仅次于尼龙,综合性能极佳,因此用途极为广泛,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工程塑料,产品广泛用于纺织、汽车、电子电器、机械、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

目前聚苯硫醚已经成为第一大特种工程塑料,市场需求增长稳定,产能也有较好的增长,且随着中国的聚苯硫醚合成技术不断突破,行业产能增加迅速,全球产能呈现出向亚太地区集中的特点。目前全球聚苯硫醚行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地区,其中日本DIC全球产能占比21.7%,东丽集团占比17.6%。

全球聚苯硫醚产能高度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合成技术难度大,进入壁垒高,后续产品开发,认证周期长,现有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新进入企业具有极为明显的挤压。

行业上游主要是二氯苯等石油化工产品,根据技术工艺的不同,其他原材料主要是硫磺或精制硫化钠与溶剂等产品。行业下游用途极为广泛,基本可以用绝大部门高端制造业,目前电子电气产品与汽车是行业最为主要的下游,航天航空领域也增长相对较快。

聚苯硫醚产品主要可以分为聚苯硫醚树脂与聚苯硫醚改性树脂两类,前者是后者的直接上游,具有更高的进入壁垒,中国目前PPS企业主要集中在改性树脂领域,进入纯树脂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国内企业主要有四川得阳、新和成、广安玖源、敦煌西域特种材料、重庆聚狮等企业。

回顾历史,我国的PPS研究进行的较早,但进展相对缓慢,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较大制约因素。总的来看,我国PPS产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0-2000年处于研究起步阶段,以2001年四川得阳第一套规模化生产装置投产为标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2年以新和成建成5000吨新型生产线为标志,我国PPS产业进入艰难的市场拓展期。

但总体而言,国内PPS生产规模扩大,技术实力增强,竞争力显著上升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在纯树脂生产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以金发科技、上海普利特为代表的改性树脂生产企业也开始获得发展。

2015年我国聚苯硫醚行业产量约9653吨,到2018年聚苯硫醚行业产量增长到了36328吨。近几年国内聚苯硫醚行业产量显著增长。

《2020-2026年中国聚苯硫醚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指出:随着产能得到释放,国内本土企业聚苯硫醚的产量由2015年4,900吨增至2018年19,200吨,增长了292%,外资企业聚苯硫醚产品产量17128吨。产量占比显著提升。近几年国内聚苯硫醚行业产量与细分产品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的聚苯硫醚行业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市场需求量约为19798吨,2018年已经增长至54544吨,同比2017年的39685吨增长了37.44%。近几年我国聚苯硫醚行业需求情况如下图所示:

同时我国聚苯硫醚行业市场规模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我国聚苯硫醚行业市场规模约9.62亿元,到2018年增长到了23.14亿元。近几年我国聚苯硫醚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尽管国内产量提高增加了市场供应量,但国内市场仍为国外企业所主导和控制,一方面是国外企业规模相对更大,规模效益更加突出,同时相对于国内企业,在高端牌号上具有更大技术优势与用户认可度,外资企业与进口聚苯硫醚仍占据主要市场,2018年我国聚苯硫醚行业规模约23.14亿元,其中,本土聚苯硫醚企业销售规模约2.52亿元,外资及进口聚苯硫醚销售规模约20.62亿元。

总体而言,国内聚苯硫醚的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产销率都相对较低,陷入普遍亏损的局面。国内主要的聚苯硫醚厂商在2019年发起了针对国外厂商的反倾销调查,认为国外企业为了打压国内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抢占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以日本、美国、韩国和马来西亚为代表的国外厂商,一方面通过低价倾销行为持续加大聚苯硫醚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另一方面还利用市场地位,通过在华关联企业来控制进口产品的流通环节,进而影响中国市场。商务部也正式启动了反倾销调查程序。

若调查结果显示几家国外厂商确实存在倾销行为,惩罚性关税的出台,将显著提升进口产品价格,使得国内企业产品性价比提升,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迅速扩大,这将显著促进我国聚苯硫醚纯树脂的产业的发展,但对于一些自己无生产能力的改性树脂厂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也将促使其向中高端领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