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_第1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_第2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_第3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_第4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课件感觉非常好,拿来与大家共享主要内容

科室简介中医特色疗法hxklgl@126.com呼吸内科梁国玲呼吸一病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病区中医特色疗法平衡竹罐呼吸操埋线督灸离子导入穴位贴敷脐灸特色疗法督脉行于脊背正中,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是传输精气重要通道,能敷布命门之火,温脏腑。肺肾功能强健与否与督脉密切相关,调理督脉可平衡阴阳、疏通气血、补益肺肾。综合作用督脉

督灸粉生姜泥艾灸督灸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脊柱,常规消毒脊柱及两侧皮肤

从大椎穴到腰腧穴之督脉处撒上一层薄薄的督灸粉(肉桂川穹等),铺桑皮纸

在上面放4cm厚6cm宽的生姜泥在于生姜泥上铺3cm宽、2cm厚艾绒条施灸

共施3壮,每次约一个半小时,半个月重复一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规范治疗方法督灸标本同治

豁痰祛瘀

补精益髓

祛寒除湿

温肾壮骨

行气活血

温经通络

督灸标本同治督灸督灸督灸督灸督灸适应症:慢阻肺,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包括真菌感染)中医辨证属肺肾气虚或肺肾阳虚者。督灸疗法温补脾肾,扶正固本可预防病情进展及加重,改善和保护肺功能的作用。中医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督灸疗法社会和经济效益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和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的功能,发挥中药,艾灸,药物的三重作用。

脐灸脐灸作为外治疗法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充分发挥了穴位、中药、艾灸三大绿色疗法之优势,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所以经历几千年而盛行不衰。

脐灸脐,即神阙穴,为奇经八脉中任脉上的要穴,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通五脏六腑,联全身经脉,有“生命之蒂”之称,是一个具有扶正祛邪,养生延年,健脾和胃,温补肺肾,通经活络,行气和血,敛汗安神等特殊作用的穴位。

脐灸艾绒是主要的施灸材料,艾灸时艾的药性可借火的温和热力,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然后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活络,活血逐痹,温补肺肾,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脐灸

脐灸的适用范围1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功能低下;2各种慢性肺部疾病缓解期,可提高肺功能,预防疾病复发;3能改善患者睡眠,缓解周身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

脐灸适用于各类肺系疾病以及保健。可激发正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尤其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久咳不愈者。

3隔物灸

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为治疗途径,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为治疗核心;与普通火罐不同,以不同的火罐手法为治疗手段的非药物的自然疗法;手法:留、闪、摇、摩、抖、擦、推、弹、振。

4平衡火罐

平衡火罐

选择起平衡作用的特定治疗部位→实施熨烫、牵拉、挤压、弹拨等手法→向大脑中枢反馈信息→从而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强身健体的功效。临床作用

1.西医认为:火罐具有活血化淤(外伤)扩张血管,调整末梢神经,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机能,消炎抑菌,退热止痛等

2.中医认为:火罐有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不同功效

平衡火罐

药罐药罐辩证取穴(例如哮喘):肺脾气虚:脾俞、肺俞、足三里肺肾两虚:肺俞、肾俞、气海俞、膏肓痰湿蕴肺:肺俞、脾俞、定喘、膻中、丰隆风热犯肺:大椎、肺俞、尺泽、膻中风寒闭肺:风门、肺俞、大椎、膻中6中药外用离子导入

治疗原理脉冲电局部充血血运代谢营养↑↑↑审证求因活血化瘀香窜走络导入液双效合一

治疗范围中药外用离子导入

肺炎喘嗽、肺纤维化、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胀的急性期。中药外用离子导入

导入液:

1号(复方紫草液)2号(复方二花液)当归液丹参液红花液

中药外用离子导入—优点(1)将药物直接导入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2)药物作用时间较长。经直流电导入的药物在局部形成“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人体内中药外用离子导入—优点(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从体外给药,避免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或毒副反应。(4)不同的病症可以应用不同的中药,辨证论治

7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

外敷止咳散(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药物)取适量,生姜汁调,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炎、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等辩证使用。舒肺贴外敷技术是我们在40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COPD稳定期主要表现为肺肾气虚、痰浊阻肺,或兼血脉瘀阻,其中尤以肺气不振,常兼痰浊或痰瘀互结阻塞肺系为关键的病机特点,按照中医传统整体观和脏腑经络理论、“内病外治”理论,并结合现代药物制备工艺技术形成的一种治疗COPD的有效措施。穴位贴敷-舒肺贴成分:白芥子、延胡索、芫花等。性状:本品为黄色或褐色软膏功能主治:温振肺气、逐痰活血、止咳平喘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长期咳嗽、咯痰、气喘患者。规格:20g/支穴位贴敷-舒肺贴用法用量:外用,用于穴位贴敷,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药膏1.5g注入贴膜凹陷处敷于穴位上,于6~12h后取下即可,每10天为一疗程。禁忌: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皮肤为过敏体质者,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穴位贴敷-舒肺贴不良反应及处理:

1.贴后可能会出现较大水泡,如果有大水泡可先用消毒毫针将泡壁刺一针孔,放出泡液,再涂龙胆紫药水。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防止感染。

2.外敷治疗后皮肤可暂有色素沉着,一般会消退且不会留有疤痕。穴位贴敷-舒肺贴常用贴敷穴位及图谱

1.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膏肓: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3.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4.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穴位贴敷-舒肺贴

5.肾俞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7.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8.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穴位贴敷-舒肺贴穴位贴敷-舒肺贴穴位贴敷-舒肺贴8穴位埋线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使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引线体对穴位进行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埋线-呼吸科疾病用穴疾病:慢阻肺、哮喘主要用穴:足三里、肺俞、孔最、丰隆(均取双侧穴位)随证配穴:外感风寒:外关;外感风热:曲池;胸闷不适:内关;气虚:气海、关元;胃脘不适:中脘、下脘、梁门、天枢;便秘:大肠俞;泄泻:手三里、上巨虚。(均取双侧穴位)穴位埋线-呼吸科疾病用穴穴位主治病症:足三里:胃经合穴,全身强壮要穴,主治咳嗽多痰,改善胃肠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力。肺俞:背俞穴,治疗咳嗽,气喘,胸满,鼻塞等。孔最:肺经郄穴,主治哮喘、急性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穴位埋线-呼吸科疾病用穴丰隆:胃经络穴,主治哮喘,咳嗽多痰,为全身祛痰之要穴,还可治疗头痛,头晕,咽喉肿痛,胸痛,大便难等。外关:外关通于阳维,阳维脉主阳主表,故外关可疏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