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课件_第1页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课件_第2页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课件_第3页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课件_第4页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导论一、劳动经济学的假定1.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劳动是一种稀缺资源;经济行为主体是理性的2.基础假定:(a)相对欲望而言,劳动和其他资源是稀缺的;(b)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会做出理性的和有目的的决策;(c)根据变化的经济环境,参与者需要修改和调整决策,表现出适应性。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基础3.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集中在“选择”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及选择产生了什么结果?相对稀缺性使选择成为必要,劳动经济学假定这些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机和无序的,即期待劳动力市场行为的理性,以及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每种选择,在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总是牺牲另外一些东西。这种牺牲就是机会成本。经济学分析假定人们在成本与预期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劳动经济学假定工人、雇主和政府等其他劳动力市场参与者会适应、调整和改变行为来对预测的收益和成本的变化作出反应。二、“劳动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的学科,劳动力市场是一种通过合同的形式将劳动力的买方与卖方以及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匹配起来的机制。专门研究如何通过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学科。集中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行和结果,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政策等。2.劳动力的特点“劳动力不是卖出去的,而是租出去的”“砖块被用于建造宫殿还是下水道对砖块的卖方来说不重要;但如何使用劳动对劳动的卖方来说很重要。”(马歇尔Marshall)“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场所。当一个工人得到一份工作时,他不但希望挣得工资,而且还十分关心工资增长率、附加福利、风险程度、退休金、晋升和解雇规则、申诉程序等。作为回报,该工人必须放弃一些时间,用于企业对他所要求的的提升自身技能,付出体力和脑力培训其他工人,并服从厂商的时间安排。”——劳动力与劳动者密不可分,对于劳动力的使用还需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四、“供给”和“需求”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调整

1.产品的需求取决于该产品所能提供的效用,而对劳动的需求是因为其在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上的生产力。实际上,对某种特定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对由该劳动力生产出的产品的需求。对劳动的需求是一种间接的或引致的需求——派生需求。2.供给方面,劳动者“租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因此雇佣的非货币因素变得非常重要。3.劳动力市场不光是劳动力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还是规制最多的市场,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制度因素的影响。五、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回顾“旧式”的劳动研究:劳动经济学具有很强的描述性和历史性,重点在于劳动变迁历史、劳动法和重要案例、工会制度结构以及集体谈判协定等。“新式”的劳动经济学:经济分析已经从历史的、制度的、法律的材料中摆脱出来,取得分析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劳动经济学日益适用于微观和宏观的理论。但并非所有的描述性部分都被抛弃。第二节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劳动的全部人口。存量的分类存量-流量模型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人口与劳动力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1.总人口存量的划分

1、劳动年龄人口:16-65周岁的人口2、不在劳动力人口:军人、在校学生、服刑犯人、家务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愿工作的人3、失业人口:在调查前一定时间内曾努力寻求工作且适于工作但未找到工作的人2.流量-存量模型就业人口失业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新增劳动年龄人口退出劳动年龄人口456789101231010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迁入人口迁出人口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工作时间劳动供给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4.人口与劳动力5.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LaborForceParticipationRate,LFPR)

LFPR=(劳动力人口/潜在劳动力人口)×100%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和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口潜在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因智力和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LFPR衡量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LFPR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影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等就业率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100%登记失业率:根据在劳动就业机构登记的失业人数计算的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劳动就业部门定期对样本家庭进行调查而获得的失业率我国公布的失业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季节性失业等等。2.劳动力市场的类型按劳动力市场范围划分区域劳动力市场(地理范围)农村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国际与国内劳动力市场产业劳动力市场(产业范围)建筑业、煤炭业、计算机行业等职业劳动力市场(职业范围划分)教师、经理、会计、律师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企业内部范围)晋升、轮岗、季节性雇佣、加班等按照职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划分国家公务员市场(学历、年龄、责任感、公众形象等)职业经理人市场(经营管理才能)专业技术人员市场(不可替代的专门知识、技能、经验)普通劳动力市场(生产工人、基层管理者、服务业从业人员等)按市场竞争状况划分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卖方垄断、买方垄断、双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市场性要素(经济性要素)--根本原因指由劳动力供求对比状态所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及其价格。制度性要素指工会、企业、政府及社会组织对劳动力配置的影响。企业的人事管理政策,如内部提拔制度工会合同条款政府劳动保护法案,如禁止雇佣童工,最低工资制、职业资格证书等。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细分;影响工资水平工资率(单位时间的酬金)×工作时间=工资报酬雇员福利(实物或延期支付)+劳动报酬非劳动所得(利息、红利、政府转移支付等)+收入=

三、工资报酬名义工资率和实际工资率工资与收入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劳动力企业资本供给者供给生产要素需求生产要素取得收入支付生产成本需求产品供给产品花费收入取得销售收入

产品市场

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对产品的派生需求(引致需求)一、劳动力的需求1.劳动力需求曲线某行业的劳动力需求表工资率(元/小时)345678雇佣量(人)25019016013010070二、劳动力的供给1.劳动力供给曲线

wSL2.对劳动力供给曲线形状的初步解释保留工资:劳动力心理上的工资底限,低于该工资将拒绝接受这一职位或辞职。劳动力供给者的保留工资不尽相同,当工资水平较高时,将之与自己的保留工资相比较,那么愿意在该工资水平下工作的劳动力也较多。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保留工资曲线。3.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该职业的工资率水平其他相关职业的工资率水平人口结构和劳动力队伍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投入劳动力的生活成本4.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移动5.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完全垄断(独家买方)的劳动力市场:

S

wL

wL

S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调整工资率SS’

w0

EE’DE”D’

L

0

劳动力人数2.阻碍劳动力市场“灵活”调整的因素市场因素:供给方(交易成本、职业转换成本、雇主转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