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V自然灾害与防治【考试标准】章次考试内容及要求自然灾害概述.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分析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列举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自然灾害与环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分析某地或某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列举防治措施防灾与减灾列举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考点一自然灾害概述[知识精析]1.自然灾害的特点相对集中在某些区域、某些地带自然灾害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变异都会成为自然灾害,只有当它超过一定限度,对人类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相对集中在某些区域、某些地带分布范围广,只要有人类活动,灾害就可能发生I次数多,呈增加趋期T频繁性k「周期性时间、地点、规模难确定增加抵御难度I次数多,呈增加趋期T频繁性k「周期性时间、地点、规模难确定增加抵御难度严重性不确定性」自然\q不重复性卜灾害联系性-I不可/免性II可满轻性I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气象灾害项目干旱洪涝热带气旋成因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连续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引起低洼地积水、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受低气压影响危害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陆地水减少,造成人畜和工农业缺水,社会动荡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交通、电力设施和造成人员伤亡强风、暴雨、风暴潮、洪涝、冲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造成海难和人员伤亡分布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美国东部、欧洲西部等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防御兴修水利、节水、绿化、生物改良使之耐旱加强预报、绿化、防洪工程加强预报、营造防护林等(2)地质灾害灾害表现分布危害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内能强烈释放,引起地面震动集中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危害最严重
火山地球内部的岩浆、气体、碎屑物从地壳深处喷出与地震相似的断层地带破坏附近的建筑和生态环境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山区毁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泥石流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降水丰富的山区阻塞江河、摧毁建筑物、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⑶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其中风暴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海啸的表现及危害和风暴潮具有相似性,但成因不同。类型成因风暴潮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海啸由海底突然变动(如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陡坡开荒、破坏植被等诱发和加剧洪涝、风沙、干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区采空地表沉降、塌陷等水库蓄水、工程建设中挖高填低、开矿等诱发地震、人工边坡出现崩塌、滑坡等(2)合理的人类活动利于自然灾害的防御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减少局部地区旱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制定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进行减灾教育等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强度,减少灾害损失考点二主要气象灾害[知识精析].干旱灾害⑴特点: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2)'抑制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⑶危害{地表径流减少,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饮水困难、引起饥荒、难民潮等社会问题和火灾、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4)分布①主要集中于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东部季风气候区。
②华北、东北地区:春旱、春夏连旱;长江以南地区:伏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2.洪涝灾害⑴特点: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南方多于北方。[对工农业各部门造成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3)危害1() [冲击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恶化(4)分布:多分布于东部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为多发区。.寒潮4.台风⑴ 形 成 条'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至少在26°4.台风⑴ 形 成 条'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至少在26°C以上)〈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2)时空特点时间: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多(夏秋季节)空间:东南沿海,势力强时也影响到北方甚至内陆⑶危害: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经济损失较大。(4)登陆路径菲律宾以东洋面菲律宾以东洋面【特别提示】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寒潮和台风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它们给人类带来一定危害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有利影响,例如:寒潮低温可以杀死一些土壤和空气中的病虫害,降雪可以补充土壤水分;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伏旱带来的旱情,为人们降温解暑。[深度思考]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1.洪水灾害的类型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融雪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①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②易导致涝灾发生暴雨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较严重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对交通影响较严重.洪涝灾害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原因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⑴来水量大或快: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②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③植被——植被覆盖率低;④地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如山地、丘陵地区多发生山洪。(2)排水不畅: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水;②河道弯曲,排水不畅;③河道淤积;④占用河道。⑶调蓄能力差:①围湖造田;②泥沙淤积。.治理洪涝的措施工程措施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分析,具体要求如下:⑴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中游一一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⑶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4)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保护植被,建立统一的防灾体制及应急计划,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及科技投入等。考点三主要地质灾害[知识精析]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地质灾害多发,其原因、特点、分布列表如下:
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特点分布地震灾害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又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烈度较高、危害大、东重西轻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①山地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②夏季多暴雨;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分布广泛,类型齐全,暴发频繁,规模巨大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在地域上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深度思考].地震⑴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⑶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自然原因地貌地形复杂地表不稳水源充足、多暴雨开发山区、破坏植被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地貌地形复杂地表不稳水源充足、多暴雨开发山区、破坏植被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严重自然原因①降水(雨量、时长、强度);②地形坡度;③植被;④岩石破碎(板块、断层)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地质—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I构造活跃一考点四虫灾与鼠灾[知识精析]2.鼠灾的种类、危害及特点.蝗灾的发生、分布及其与旱、涝的关系2.鼠灾的种类、危害及特点发生雨年份于虫虫长利蝗幼成区平原
发生雨年份于虫虫长利蝗幼成区平原糟蹋粮食,破坏森林和草场,危及水星防洪大堤安全,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危害鼠种害在季风区的农耕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地区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东北、华北边缘地带面积广糟蹋粮食,破坏森林和草场,危及水星防洪大堤安全,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危害鼠种害在季风区的农耕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地区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东北、华北边缘地带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森林分东北和西北一鼠灾布I地区考点五防灾与减灾[知识精析].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①遥感技术在减灾中的主要应用:灾害前兆监测;灾害跟踪监测;帮助救灾;建立灾害模型。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和监测;物资空投位置的精确定位、导航;洪水到达的实时监控;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2)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①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化,并实现监测一评估一预测一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力。②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有: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人工消雾、人工消云、人工抑制闪电、人工削弱台风等技术。③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保护资源与环境、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作用。.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自然灾害的防御性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②工程性措施
改变自然灾害系统,达到减灾的目的(2)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①主要气象灾害灾害种类防灾减灾措施台风①加强监测、预报;②植树造林;③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④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寒潮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干旱①农牧林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②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③跨流域调水;④循环用水,节约用水;⑤改进耕作制度等暴雨洪涝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①监测、预报;②洪泛区土地管理;③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④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⑤实行防洪保险等②主要地质灾害灾害种类防灾减灾措施地震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最后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 摸清思路2025年初级会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动铆钉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海南省八校联盟高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甜玉米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心梗溶栓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球墨铸铁管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风险展望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玛瑙行业发展现状调查与趋势预测展望研究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独立式太阳能路灯行业应用领域与需求前景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特种运输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臀位助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中建商业楼幕墙专项施工方案
-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学分册
- 制作沙包(教案)-五年级劳动版
- PI形式发票范文模板
- 新概念二Lesson 23同步练习题
- 同济大学信纸
- ERwin工具使用培训课件
- 2023年宁夏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一文详解缓冲电路原理及设计
-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公开招聘10人模拟预测(共1000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