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分册_第1页
历史第一分册_第2页
历史第一分册_第3页
历史第一分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第一分册知识要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地方”.2、楔形文字:A古代苏美尔人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这种刻有文字的黏土泥版烘干以后能够长久保存,后世称为为“泥板文书”,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以及波斯人都先后使用过楔形文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某些修改,使之一度成为古代西亚世界的文字。3、《吉尔伽美什》史诗:A是古代两河流域著名的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通过泥板文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作品之一。《吉尔伽美什》以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为主人公,它起源于苏美尔时代,最后定型于时期.书中述说的“大洪水”的故事,一般认为是《旧约全书》中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4、《汉穆拉比法典》特点和历史价值:A汉穆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写成。特点:《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具有明显的。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②历史价值: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第2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地理位置:A位于非洲东北部,相当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共和国,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全境.2、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的任免权。3、金字塔的象征意义:A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体现,也是古埃及人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技术的具体成就.4、象形文字与紫草:A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的象形文字有三种书写字体:圣书体、祭祀体、世俗体。公元前18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人根据表音符号创造出了24个固定的单辅音符号,对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纸草、木片、石头、陶片,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第3课、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A雅利安进入印度后,为了区别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同时雅利安人内部氏族制度解体时也出现了等级划分因此,整个社会被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婆罗门:第一种姓,掌宗教大权,刹帝利:第二种姓世俗统治者,掌军事大权吠舍:第三种姓从事农业、牧业、商业首陀罗:第四种姓土著居民,从事手工业、农业、渔猎,有些人是奴隶四大种姓在理论上都是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有不同2、佛教创始、经典:A创始: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在古代印度创立佛教。经典: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大藏经或三藏经)由经藏、律藏、论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的修行理论;律藏:释迦牟尼为弟子制定的日常行为规范准则。论藏:释迦牟尼弟子的理论著述(关于经藏律藏)传播:公元前3世纪,向东亚,东南亚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3、《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A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史诗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以及雅利安人扩张的情景。《摩诃婆罗多》讲述的是婆罗多的种族大战的故事,同时也描述了北印度的氏族、部落和城市国家的兴衰.《罗摩衍那》,描述英雄罗摩一生事迹,反映了雅利安人越过温德亚山脉,向南扩张的经历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1、古希腊地理位置:A(识图):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比今天的希腊共和国大一些,除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2、古希腊城邦特征:A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开始形成,特点:小国寡民.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3、古典时代:A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4、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B(1)特点:以成年男性的直接参与为核心。(2)成因:是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经济实力壮大后,联合其他平民与氏族贵族在100多年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确立起来的。(3)过程: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消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扩大城邦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定。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公元前5世纪以后,“伯里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即“伯里克里时代”。除十将军委员成员外,所有公共权力机构对全体公民开放,实行公职津贴制度,保证人人可以担任公职。扩大陪审法庭的规模和权限,使之成为最高最高司法和检察机关.(4)评价:积极: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局限性: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1、《荷马史诗》:A公元前9世纪盲诗人荷马整理加工而成。包括《伊里亚特》《奥德赛》两部分2、帕特农神庙:A建成于“伯里克里时代时代”,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古希腊建筑特点: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柱廊式结构造型为特征。3、哲学:A源于希腊语,意为“爱好知识之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4、历史:A“历史”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希波战争史》)为标志.希罗多德有“史学之父”之称。修昔底德撰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希罗多德齐名。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的开始:A公元前509年,罗马实行共和制度(罗马共和国建立)开始了近500年的共和国时期2、罗马帝国:A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代.和平发展:罗马进入200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政治上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繁荣和发展,文化上昌盛和发达,城市涌现和繁荣.疆域: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两河流域河、西抵大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分裂:395年,罗马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教为基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基督教为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3、基督教的创始、经典:A公元1世纪,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相传为耶稣所创立,其经典被称为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国国教。第9课、罗马法体系。古代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古代罗马国家在不断扩大疆域的同时,也随之逐渐完善了法律系统体系.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堪称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1、“十二铜表法”:B背景:(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不断斗争,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政府被迫制定了“十二铜表法”。(12个法表,法律条文全部刻在12个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内容: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债务法法以及诉讼程序程序等特点:是罗马人习惯法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是古代罗马第一成文法典意义: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精神。②从法律条文的形式和内容上为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2、公民法与万民法:B①公民法:背景: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有效地维护罗马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罗马政府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文献。内容:包括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特点: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罗马公民才能享有法律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②万民法:背景:从公元前4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开始,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之中.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和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进入帝国以后,历代皇帝针对某些具体事项也发布了一些敕令。这些法令和决议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成为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内容:大部分内容都是随着商业的活动的扩大应运而生,因而涉及贸易、财产和合同契约等,同时还吸纳了地中海地区各民族一些既有的法典内容。特点:古代罗马法律适用的范围达到空前的程度,而且内容和方式趋于系统化。③公民法与万民法统一:公元212年,罗马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罗马人与境内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别逐步消失,于是,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3、古代罗马法治精神:C从屋大维开始,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国家法律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罗马法典的编撰,造就了一批法学家,促进了各种法律学说的兴起,充实了罗马法的内容。古代罗马法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完备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罗马法的局限性:将奴隶排斥在外.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创始、经典:A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岛创立伊斯兰教,适应了阿拉伯国家统一的需要,因此得到迅速的传播、发展。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弟子将其生前言行整理抄录成册,同时也记载了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等方面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第11课、奥斯曼帝国1、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A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5月末,攻陷君士坦丁堡。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6世纪后,奥斯曼人经过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2、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A奥斯曼帝国崛起改变了其统治下的亚、非、欧交会区的社会发展进程.①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化。②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长期的战争,以及对过往的商旅强征苛捐杂税,使东西商路几乎中断)第12课、封建制度。1、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基本确立时间:A6世纪下半叶产生.8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2、“采邑改革”及影响:B①“采邑改革":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封建主层层分封,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于底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与其他封建主依附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②“采邑改革”的影响:采邑变为世袭领地后,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3、等级君主制:B背景:(1)12世纪以后,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经济活跃。(2)英、法等国王要加强自己的王权。(3)共同利益:(都希望统一:市民要创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国王要扩大自己的王权)促使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与市民阶层,携手打破分裂割据局面。形成:13世纪下半叶,英、法相继出现了——登记代表会议,参与者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产生。标志: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特征: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平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利。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意义: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