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知学习理论_第1页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_第2页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_第3页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_第4页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认知学习理论一、格式塔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1912年,韦特海默发表《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以现象学为基础,主张研究心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一)经典实验1.似动现象实验过程:韦特海默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是垂直线,另一条则同这条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1)如果两条线的先后间隔时间很长(如200毫秒),被试者看到的是两条先后出现的光线。(2)如果两条线出现的时距很短(如30毫秒),被试者看到的是两条同时出现的光线。(3)如果在两条线出现之间有最适应的时间间隔(例如60毫秒),这时被试实际看到的光线则是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原来是静止的两条光线,能在一定条件下被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称为似动现象。成为电影产生的原理视觉滞留大脑的完形组织功能

2.黑猩猩学习解决问题的实验。

苛勒1913-1917年黑猩猩的“叠箱子”实验、“接杆”实验,由此提出学习的“顿悟说”。黑猩猩接杆够香蕉实验猩猩发现了连接起来的竹竿与香蕉的关系,从而产生了顿悟,解决了问题。

(二)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从学习结果来看,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将感知的信息组成有机整体,构造或形成新的完形。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即积极主动地对问题情境进行组织以形成完形的过程。顿悟产生的原因:一是当前问题情境的结构性和整体性;二是心智可以利用过去经验,脑本身具有组织作用,能填补缺口或缺陷。刺激与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三)简短评价1.强调了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组织作用;最大的贡献是顿悟;关注知觉和认知过程,对后来的认知派学习理论具有积极意义。2.但将知觉经验的组织归因于脑的先验本能,否认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属主观唯心主义;实验研究控制不严密;将试误与顿悟完全对立起来。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托儿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托儿曼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受华生行为主义、格式塔理论的双重影响,寻求认知与行为的统一。E.C.Tolman,1886-1959(一)托尔曼的经典实验1.位置学习实验实验表明: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模式,即形成有关迷津的“认知地图”。2.潜伏学习实验1930年托儿曼研究白鼠走迷津过程中食物对学习的作用。A组强化组B组非强化组C组11天后给予强化组潜伏学习的实质就是认知学习,说明在强化之前学习就已经产生,只是未表现出来。(二)托尔曼符号学习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形成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2.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3.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学习在于对环境的认知,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形成“目标-对象-手段”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即整体的认知地图。(三)简短评价优点托尔曼将认知主义观点引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将刺激-反应理论与格式塔心理学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行为的目的性、整体性和中介变量概念;用严密的实验对联结派学习理论进行批评,提出对学习的认知解释,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起到先行作用,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鼻祖”。不足托尔曼对学习的内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