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58-2009(电气相关内容学习探讨)1/13/20231引言:
首先十分感谢公司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探讨。现代化建设在不断发展,电梯已成为无可代替的垂直交通工具。时代在发展,电梯发面的相关准则也在不断完善与改进,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技术条件》、《电梯乘运质量测量》、《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电梯远程报警系统》以及《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等新标准的出台,迫使电梯制造厂家必须对原有的结构及控制方式等做相应的调整。以下是本人对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中的电气部分的一点学习体会,现与到会的各位领导、同事交流,不妥之处请斧正。1/13/20232本标准代替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0058-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适用范围从GB/T10058-1997的2.5m/s扩大到6.0m/s;---基于GB7588-2003修改了有关电梯安全的内容;---根据GB/T24474-2009《电梯乘运质量测量》全面修改了电梯整机性能参数;---增加了无机房电梯相关技术参数;---增加了电梯能耗的计算和测量方法;---增加了电梯无障碍设计的附加要求;---增加了电梯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新旧电梯技术条件主要变化点:1/13/20233
本标准规定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6.0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和额定速度不大于0.63m/s的电力驱动强制式的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对于额定速度大于6.0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可参照本标准执行,不适用部分由制造商与客户协商确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液压电梯、杂物电梯和家用电梯。
97版《电梯技术条件》适用范围: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或强制式的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1、范围1/13/20234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8903-2005电梯用钢丝绳GB/T10059电梯试验方法GB/T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24474-2009电梯乘运质量测量GB/T24477-2009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1/13/20235
3.2正常使用条件3.2.1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3.2.2机房内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3.2.3运行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应超过90%。若可能在电器设备上产生凝露,应采取相应措施。3.2.4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3.2.5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污染等级不应大于GB14048.1-2006规定的3级。
1/13/20237
3.3整机性能3.3.1当电源为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时,载有50%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应大于额定速度的105%,宜不小于额定速度的92%。3.3.2乘客电梯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不应大于1.5m/s2。3.3.3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V≤2.0m/s时,按GB/T24474-2009测量,A95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50m/s2;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2.0m/s<V≤6.0m/s时,其A95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70m/s2。(97版电梯技术条件规定: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V≤2.0m/s时,其平均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48m/s2;当电梯速度为2.0m/s<V≤2.5m/s时,其平均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65m/s2。)
1/13/20238
3.3.5振动曲线要求乘客电梯轿厢运行在恒加速度区域内的垂直(Z轴)振动的最大峰峰值不应大于0.30m/s2,A95峰峰值不应大于0.20m/s2。乘客电梯轿厢运行期间水平(X轴和Y轴)振动的最大峰峰值不应大于0.20m/s2,A95峰峰值不应大于0.15m/s2。(97版电梯技术条件规定:乘客电梯轿厢运行时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用时域记录的振动曲线中的单峰值)分别不应大于0.25m/s2和0.15m/s2。)3.3.6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度宜在±10mm范围内。平层保持精度宜在±20mm范围内。(97版电梯技术条件规定:V≤0.63m/s的交流双速电梯,其平层准确度应在±15mm的范围内;0.63<V≤1.0m/s的交流双速电梯,其平层准确度应在±30mm的范围内;V≤2.5m/s的各类交流调速电梯和直流电梯均在±15mm的范围内。)1/13/202310
3.3.7电梯的各机构和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不应有异常振动或撞击声响。乘客电梯的噪声值应符合以下表:(97版电梯技术条件中,对于V=2.5m/s的乘客电梯,运行中轿厢内的最大噪声值不应大于60db(A)。且无针对无机房机房内平均噪声值的要求。)
3.3.8电梯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0.4-0.5的范围内。1/13/202311
3.3.9电梯应具有以下安全装置或保护功能,并应能正常工作:a.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保护功能。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不设置错相保护装置。b.限速器-安全钳系统联动超速保护装置,检测限速器或安全钳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检测限速器绳断裂或松弛的电气安全装置。c.终端缓冲装置。d.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置。e.层门门锁装置及电气联锁装置。1)电梯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如果一个层门开着,电梯应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2)验证层门紧锁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层门关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紧急开锁与层门的自动关闭装置。
1/13/202312
f.紧急操作装置。紧急操作装置分为手动操作装置及紧急电动操作装置。
(新检规规定: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应设有电气安全装置,此装置最迟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动作。对于紧急电动运行新检规要求更加明确,指出一旦进入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控制轿厢运行的功能将由检修控制装置所代替。也就是说,检修具有最高优先权。)g.滑轮间、轿顶、底坑、检修控制装置、驱动主机和无机房电梯设置在井道外的紧急和测试操作装置上应设置双稳态的红色停止装置。如果距主机1m以内或距无机房电梯设置在井道外的紧急和测试操纵装置1m以内设有主开关或其他停止装置,则可不在驱动主机或紧急和测试操纵装置上设置停止装置。(97版电梯技术条件中只要求滑轮间、轿顶、底坑装有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保护开关。)1/13/202313
h.动力操纵的自动门在关闭过程中,当人员通过入口被撞击或即将被撞击时,应有一个自动使门重新开启的保护装置。i.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j.不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检修控制装置。若设置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则他们之间的互锁系统应保证:1)如果仅其中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置于“检修”位置,通过按压该检修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使电梯运行。2)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置于“检修”位置,在两者中任一个检修控制装置上操作均不能使电梯运行,或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的相同功能的按钮才能使电梯运行。(97版电梯技术条件中规定:轿顶应装设一个检修运行装置,如轿内、机房也设有检修运行装置,应确保轿顶优先。)1/13/202314
原理图分析(原检修回路)1/13/202315
k.需设置紧急报警装置。轿箱内以及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处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当电梯行程大于30米或轿箱内与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时,轿箱内与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该装置应采用一个对讲系统能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
(97版电梯技术条件中无此要求。新检规又要求:轿箱内必须有对讲系统,仅采用警铃是不符合要求的,且该对讲系统需是全双工的,即在启动对讲系统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他操作。半双工的对讲机是不符合要求的。)l.停电时应有慢速移动轿厢的措施。1/13/202317
m.若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则应符合GB7588-2003中12.8的要求。GB7588-2003中第12.8的要求如下:1.轿厢到达端站前,检查装置应检查电梯驱动主机的减速是否有效。2.如减速无效,检查装置应以这样的方式使轿厢减速,即:如果轿厢或对重与缓冲器接触,其冲击速度不应大于缓冲器的设计速度。3.如果检查减速的装置与运行方向有关,应设置一个装置检查轿厢的运动是否与预定方向一致。4.如果这些检查装置或其中一部分安放在机房内,应由一个与轿厢直接连接的装置操纵;且轿厢的位置信息不依赖于曳引、摩擦驱动装置或同步主机;如果用钢带、钢丝绳作连接装置将轿厢的位置传到机房,该装置的断裂或松弛应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5.这些装置的功能和控制方式应与正常的速度调节系统结合起来获得一个符合要求的减速控制系统。1/13/202318
3.5能耗《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第八条指出:国家鼓励特种设备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和应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保证必要的安全和节能投入。第十条指出: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不得生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第二十条指出:高耗能特种设备还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交能效测试报告。第二十六条指出:安全技术档案还应包含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故新电梯技术条件提出:电梯的设计应考虑能耗,并提出了能耗的计算和测量方法。1/13/202320
3.6无障碍设计的附加要求对于适用于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还应符合GB/T24477-2009的要求。GB/T24477-2009主要的安全要求及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入口-开门的要求a.入口净开门宽度应至少为800mm。b.所有需要的层站应无障碍可接近。c.控制系统应能够调节开门保持时间,调节开门保持时间的装置应不能被乘客接近。d.防止夹伤的保护装置(如光幕)应至少覆盖轿厢地坎以上25mm至1800mm之间,且该装置应为传感器控制。1/13/202321
2.轿厢尺寸、轿内设施、平层准确度与保持精度的要求a.当轿厢为450Kg时,轿厢宽度需≥1000mm、轿厢深度需≥1250mm;当轿厢为603Kg时,轿厢宽度需≥1100mm、轿厢深度需≥1400mm;当轿厢为1275Kg时,轿厢宽度需≥2000mm、轿厢深度需≥1400mm。轿厢尺寸为未装潢的轿厢尺寸,若轿壁装潢,其装潢厚度不应超过15mm。b.应至少在一面轿壁上安装扶手,该扶手抓握部分截面的任何尺寸应在30mm至45mm,如有棱角,其最小半径为10mm。c.若扶手的位置阻挡了按钮或操作装置,扶手应断开,以便能清楚的看到按钮和操作装置。d.当使用轮椅的乘客不能再轿箱内转向时,应安装一个使乘客退出轿厢时能观察到身后障碍物的装置(如镜子)。e.轿厢的平层准确度应≤±10mm,平层保持精度应≤±20mm。1/13/202322
3.操作装置和信号a.轿厢按钮的排列应满足:警铃和门按钮的中心线到轿厢地板的高度不小于900mm;选层按钮应布置在警铃和门按钮的上方;单行水平布置时,选层按钮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单行垂直排列时,选层按钮应按照从底部到顶部的顺序排列。b.轿厢操纵盘应布置在下列轿壁上:中分门时应布置在进入轿厢时的右侧;旁开门时应设置在关门到位侧。c.对于按钮控制系统,当门即将打开时,应有一个可听见的到站信号。d.指示器的箭头应需距地面1.8m至2.5m之间,箭头的高度应≥40mm。e.箭头指示灯点亮时应同时伴有听觉信号,表示上行和下行的听觉信号应有所区别。……1/13/202323
3.7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汶川地震电梯典型症状有:1.对重脱轨1/13/202324
典型症状:2.对重块松动(严重时将导致对重块坠落)1/13/202325
典型症状:4.补偿链损伤1/13/202327
1/13/2023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转让公司协议
- 商超布展合作协议
- 《雅思阅读技巧》课件
- 2025版五星酒店厨师长职位竞聘与特聘合同书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商用蘑菇杀菌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式ALD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氧化铌蒸发材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磁力锁支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语口译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非接触式26G高频雷达物位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欠电费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区数学选择题填空压轴题汇编十八含解析
- 大型商场招商招租方案(2篇)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英语主语从句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