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影像用光_第1页
十一影像用光_第2页
十一影像用光_第3页
十一影像用光_第4页
十一影像用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像用光---光线与色彩

第一节用光概述用光曝光决定技术质量,用光决定艺术质量。我们需要对光进行理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光线。客观世界存在的一切物体,之所以能看到它们的形状,色彩和不同的空间位置等,都是由于光照的结果。光线的强弱是观察物体清晰程度和辩别颜色的主要因素。各种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会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断地调节自己的眼力,训练自己观察光的能力,就会感觉到光是摄影摄像艺术的成功之本。

光线与造型1.光的基本特征(1)光谱人眼能感知到的,波长在390-76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波长(毫微米):390-430;430-460;460-490;490-550;550-590;590-620;620-760。视觉颜色:紫、蓝、青、绿、黄、橙、红主要色光:蓝、绿、红色调:冷、中间、暖、自然光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可形成各种色光.光线与造型(2)光源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3)色温色温是以"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一个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以绝对零度(-273℃)为基准,色温的单位是凯尔文,用°K(或K)为符号.如3200°K,5600K等.光线与造型2.光线的性质:光线的性质取决于光源的性质.(1)直射光线(又称为硬光):是指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如:晴朗天气下的阳光,聚光灯照明.①直射光线的造型优点A.有明确的投射方向,便于造型和布光控制;B.能在被摄体上构成明亮部分,阴影部分及其投影,并以此拉开画面反差;C.能强化出被摄体的立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表面质感;D.能够显示时间性;E.光源集中,容易限制和控制.光线与造型②直射光的缺点A.容易产生局部光斑;特别是在明亮金属等反光率极高的物体上产生的强光反射,可能超出摄像机记录景物的宽容度;B.单一光源时造型效果可能生硬,多光源时投影处理不好又容易出现光影混乱的现象.

光线与造型(2)散射光线(又称为软光):是指在被摄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如:阳光经云层遮挡形成的散射天光,经柔化的灯光照明.①散射光的优点A.照明均匀,光调柔和,能用光调描绘被摄物的外观形貌;B.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大,易表现其细腻的层次;C.由于被摄体表面均匀受光,其亮度反差取决于各自的反光率,容易控制在摄像机的宽容度内记录和表现.②散射光的缺点A.不易显示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表面结构,质地等;B.当被摄体反光率平均时,不易拉开画面影调反差;C.发光面大,因此难于限制和控制,限定被摄体的被照部位比较困难.

光线与造型(3)混合光线:是指既有直射光线又有散射光线的混合照明光线.在实际的拍摄现场这种光线经常出现,它具有直射和散射两种光线的特点并有较完美的造型性.典型色温(°K,K):标准蜡烛1930;家用钨丝灯(25—250瓦)2600-2900;管形石英卤钨灯(800—3000瓦)3100-3200;高强度弧光灯6000;家用日光灯(15—40瓦)6000-7000;日出,日落2800-3500;没有太阳的昼光4500-4800;中午前后的阳光5400-5500;室内漫散阳光5500-6000;阴天6800-7500;烟雾弥漫的天空8000;晴朗的,蔚蓝色的北方天空10000-20000。光线与造型3.光线方向即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它主要是按观看者(即摄像机机位)与光线照射方向的关系来分类,而不管被摄对象的朝向如何.(1)顺光:顺光又叫平光,正面光.光源从摄像机方向照明被摄对象.(2)侧光:侧光又叫侧面光.当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像机镜头光铀方向成左右90°时的光线方向.(3)逆光:逆光又叫背面光.(4)顺侧光:顺侧光又叫前侧光.光源处于顺光照明和侧光照明之间,即构成顺侧光照明.(5)侧逆光:侧逆光又叫后侧光.光源位于侧光照明和逆光照明之间就形成侧逆光.(6)顶光:来自于被摄对象顶部的光线.(7)脚光:脚光是从被摄对象的底部或下方发出的光线.光位光位就是光源相对于被摄体、DC或DV的位置,这三者的位置关系千变万化,也就有了多样的光线角度。1.顺光从DC、DV背后投向主体垂直面,与DC、DV镜头光轴形成大约0~5°夹角的照明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者面部及身上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影调比较明朗。用这种照明方法,立体感主要依靠主体本身的起伏造成的影调上的明暗变化来表现。与其它照明光线相比较,采用顺光照明时,由于主体的阴影面积较小,立体感较弱。

前侧光从DC、DV后方左侧或右侧大约与镜头光轴构成30~60°夹角的方向投向主体正面的照明光线叫做前侧光。它的特色是主体的面部和身上大部分受光,产生的亮面大,形成比较明亮的影调。主体的小部分不受光而产生阴影,表现出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人像拍摄常采用这种光线。被摄者的面部约有三分之二的部位直接受光,形成亮面;阴影面只占小部分。这样,既保留了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展现了被摄者的立体形态。

侧光来自DC、DV一侧(左侧或右侧)与镜头光轴构成大约90°夹角的照明光线叫做侧光。它的照明特点是主体侧面受光。以人像为例,阳光从DC、DV一侧约90度的位置投向被摄者,人物一半受光,一半处在阴影中,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阴影面积增大,整个画面的影调不象顺光和前测光那样明快,立体形态表现得较好,影调也不亮不暗、亮暗参半。由于被摄者阴影面逐渐加大,因此对阴影面调子和深浅应严格注意。如果阳光不太强烈,阴影的调子不太深可以不必调整阴影的亮度直接拍摄。假若阳光过强,阴影太重,就需要用反光板、电子闪光灯或其它反光手段将阴影的亮度略加提高,达到适当的深浅。也可以调整人物姿势或拍摄角度,改变受光面和背光面的位置。

对于风景拍摄,不需要做任何的辅助光。特别是对于面积大、距离远的被摄景物,也不可能做辅助光。

顶光光源从被摄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照射称为顶光。如正中午的阳光,被摄物体水平面明亮,垂直面阴暗,较难拍摄。对于风景拍摄,选择好合适题材,比较容易拍摄出理想的作品。

对于人像,可采用补光、改变人物姿势或改变拍摄体角度的方法。左图所示是采用改变人物姿势,头部倾斜,和仰摄拍摄的方法。在拍摄顶光人物影像时,打一把比较透亮的伞也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减弱光强和反差,散射光线,使影像层次丰富。

侧逆光来自DC、DV的斜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与镜头光轴构成大约120~150°夹角的照明光线叫做侧逆光。在人像拍摄中,采用侧逆光照明,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受光面只占小部分,阴影面占大部分,所以影调显得比较深重。采用这种照明方法,被摄者的立体感比顺光照明好一些,但影像中阴影覆盖的部分立体感仍然较弱。常常需要使用反光板、电子闪光灯等辅助照明灯具适当提高阴影面的亮度,修饰阴影面的立体层次,改善阴影部分的立体感。

拍摄风景影像,就不需加任何辅助光。

驯服长江水土家人斗笠逆光逆光是来自DC、DV正面,与镜头光轴构成大约170~180°夹角的光线。其照明特点是被摄物体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影调显得比较沉重,阴影面的立体感较弱。拍摄自然风光,使用逆光可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仙女散花九寨石瀑如果被摄物体是透明、半透明的,受光面与阴影面的亮度不会有大的区别,阴影面不暗,晶莹透晰,立体感增强

蝴蝶兰海棠花如果被摄物体的边缘有绒毛,或边缘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用暗色景物陪衬进行逆光拍摄,可勾画出其轮廓,增强立体感。

用逆光拍摄人物特写需要利用辅助照明手段对被摄者的阴影面进行修饰,或通过额外增加曝光量保留被摄者阴影面的层次。采用逆光照明,有时可以在人物的头发上、肩上或脸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和轮廓,而被摄者面部处在阴影中。采用选中等光线拍摄,最好是选用暗调子的环境作人物的背景,以衬托出被摄者明亮的轮廓,并把人物从环境中烘托出来。

光强光强是指光线的强弱。自然光是平行光,进入DC、DV镜头的光线的强度取决于光源的强度。人工光是点光源,进入镜头的光线的强度取决于光源的强度和景物与光源的距离。点光源的光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自然光随着季节、时间、天气的变化而产生明暗强弱的变化。例如在无云的天气里,中午的日光非常强,在薄云、多云、阴天,光强递弱。明亮的光线给人以一种耀眼、明快和严肃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在各种强度自然光的照射下,被摄体上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同变化,拍摄者可以运用这种光强度的差别,来更好地突出被摄体的特性,体现拍摄意图。光质光质指光线的聚散软硬,与光强无关。不同的光质会在画面上形成不同的影调效果。聚光有明显的方向性,易产生明晰突出的阴影,为硬光。光束越狭窄光质越硬。散光(光在照射到物体之前遇到水气、尘埃、烟雾等空气介质或半透明的物体而发生散射)没有什么方向性,为软光。被散光照射的物体明暗反差降低,阴影柔和甚至没有。此外,镜面物体的反光质地硬,非镜面物体的反光质地软,表面粗糙的物体更甚。选用不同的光质,就会有不同的画面影调,这种影调给人以最初印象,几乎决定了用光的成败。光比用两只灯从不同角度来照明一主体,主体会产生强度差,这就是光比。在摄影摄像实践中,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的差别就是光比,也就是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表现出刚强。光比小,反差就小,表现出柔和。光线与造型4.造型光的分类(1)主光:又称为塑型光,是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光线.照度最强。主光在拍摄中起主导作用,在塑造形象、表现景物质感和明暗反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践中要根据主体情况控制主光的光质、强度、色温以及光位,测主光时要开着辅光。(2)辅助光:也称“补光”、“副光”,是用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用于提高被摄体阴影部位的亮度,减小光比,降低反差,表现暗部细节。辅光是为了表现暗部层次,控制反差。辅光不要超过主光的亮度,光质要柔和。(3)环境光:环境光又叫背景光,专门用来照亮背景,控制画面影调,表现背景色彩,塑造背景空间,美化画面,突出要表现的主体。(4)轮廓光:位于被摄体的后方或侧后方,轮廓光是使被摄对象产生明亮边缘的光线,其主要任务是勾画和突出被摄对象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形式.主要用于表现主体的轮廓线条,一般是起分离主体和背景的作用。(5)眼神光:眼神光是使主体人物眼球上产生光斑的光线.(6)修饰光:也称“装饰光”,用于对主体局部照明,强化局部细节,如眼神、头发等。修饰光多是用小功率聚光灯修饰或突出某一需要特别表现的局部。

光线与造型5.影像用光的造型作用(1)在技术上,光线是影像艺术存在的基础.(2)在造型上,光线的作用有:①揭示被摄对象的特征.②显示被摄对象所处的环境.③突出主要的视觉元素.④决定画面的影调或色调.⑤形成构图关系.光线与造型(3)在戏剧表现上,光线的作用有:①形成特定的艺术氛围.②表现特定的时间.③展现特定的艺术效果.④用来刻画人物.光线与造型6.布光的基本步骤(1)确定摄像机的机位及机位运动的路线;(2)确立主光的光位,对被摄体作初步造型;(3)配以辅助光来弥补主光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被摄体的造型;(4)运用轮廓光来勾画被摄体的轮廓线条;(5)使用环境光来交代背景和突出被摄体;(6)用眼神光,修饰光等来作为修饰性照明.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自然光即太阳光。那么这种光源的照射强度和方向性无时不在变化之中,如果采用自然光作摄影光源时,首先要掌握阳光是随着季节和天气条件以及每天的时间而改变着所照射的强度与方向的规律。例如,夏季的阳光就比春秋的强,更比冬季的强等。

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一、自然光简析1.直射的阳光;2.散射的“天光”;3.环境的反光二、室内自然光拍摄1.室内自然光的特征(1)大部分为散射光和漫射光照明(2)室内色温高于室外(3)室内光线呈多光源效果(4)室内光线亮度差别较大(5)室内光线受多种因素影响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2.室内自然光的处理室内自然光相对于室外自然光有了更多的变化,被摄物体与门窗的距离、门窗大小个数和室内物体的反射情况有关。室内自然光光线处理的基本手段是选择和光线平衡的问题。选择是指在室内选择光线投射的方向,或选择拍摄角度,即选择顺光、侧光、逆光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选择有直射光还是无直射光;选择光源多少等。所谓光线平衡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室内与室外的亮度平衡;二是指室内亮部与暗部之间的亮度平衡,尤其是在有直射阳光的情况下,亮度平衡困难会更大些,这时候最好能利用反射光来平衡一下光比。(1)直接拍摄;(2)补光拍摄;(3)混合光拍摄

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三、户外特殊光线的拍摄1.雪天;2.阴天;3.雨天;4.雾天四、户外大场面光线的拍摄1.江,河,湖,海2.沙漠,丘陵,草原,黄土高原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五、日出和日落的拍摄1.日出和日落的光线特征(1)景物亮度变化快(2)色温低,呈暧调子(3)色温变化快(4)太阳出景物的反差较大2.日出和日落的拍摄方法(1)色温要控制在5600K(2)使用手动光圈进行曝光量的控制(3)镜头不宜做剧烈的运动(4)防止光线过强烧坏摄像管靶面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六、景物反差较大条件下的拍摄(1)用反光板提高暗部亮度(2)降低直射光的照度(3)使用中性滤色镜来相对提高暗部的亮度(4)对反差较大的景物进行分别拍摄(5)改变拍摄角度,运用顺光进行拍摄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一、人工光简析人工光源能够使拍摄者随心所欲地调整摄影光线的高度、强度、颜色、方向、比例、数量等,为拍摄意图服务。人工光有瞬间光源和连续性光源两种。瞬间光源指闪光灯。连续性光源的灯具有聚光灯、漫射散灯、柔光灯、伞灯等。1.人工光的优越性(1)光位易于控制;(2)光线亮度可调;(3)照射范围可变;(4)色温随意改变;(5)不受客观影响。2.人工光的种类(1)散光灯;(2)聚光灯;(3)电瓶灯和电池灯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聚光灯聚光灯在灯泡前面装有聚光镜片,在灯泡后面装有小型反光罩。灯泡可在一定范围内前后调节。灯泡距聚光镜片越近,发射出的光束越散,照明面积越大,亮度越低;反之,灯泡距聚光镜片越远,发射出的光束越集中,照明面积越小,亮度越高。聚光灯所发射出的光具有直射光的性质明暗反差强烈。使用时,如果在灯前加用一个散光网罩,可以使光线变得柔和些。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漫射散灯漫射散灯在灯泡的后面装有深浅不同的反光罩,所用灯泡为磨砂灯泡或乳白灯泡,射出的光线像漫散射光一般柔和,多用于黑白摄影。见图5-15所示。该种散灯又有主光灯、深口灯、滩口灯、底光灯、背景灯等。其中,主光灯装有2个灯泡,亮度大;滩口灯的反光罩浅,发射出的光束散,照明面积大;深口灯反光罩深,发射出的光束集中,照明面积小。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柔光灯柔光灯采用多光源组合形式,如由几盏装在矩形柜内的灯泡或灯管组成。有时还在这样的灯组前面放一个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漫射屏。其中右图为影室三基色柔光灯。柔光灯是一种大面积的照明灯种。其特点是,照明度均匀、范围广、被摄物体不产生明显的阴影。

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影室闪光灯影室闪光灯是专门用于影室的闪光灯,与照相机闪光同步。见图5-17所示。它可以装在柔光箱内成为软光灯,可以装上伞成为电子伞灯。

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伞灯伞灯是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漫射散灯或闪光灯上的灯具。见图5-18所示。其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线柔和。较为先进的是电子伞灯,其实质就是闪光灯加同步器。

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电子伞灯在使用时需要加反光伞或柔光伞。

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使用人工光拍摄的画面,室外灯光的见图左所示,室内灯光的见右图所示。

虹桥夜色喜结良缘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摄像灯摄像灯是摄像机专用的。有外置式的,有内置式的。

内置式摄像灯外置式摄像灯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很多摄像机的上部,都有安装摄像灯或闪光灯的四角形装置,叫做热靴插座。如果是智慧型的摄像灯或闪光灯,不需要任何连接步骤和电源就可以轻松使用。至于其他不备有智慧型配件适配器的摄像机,则可以安装摄像灯或闪光灯。智慧型摄像灯可以通过摄像机的镜头,自动感应明亮度,如果光线不足,摄像灯便会自动开启。摄像灯明亮度的强与弱,主要是看其灯泡功率的大小。例如:智慧型摄像灯所使用的灯泡是3瓦特,如果想要光度再强一些,或者摄像机上没有智慧型配件适配器的话,可以选择使用电池式的摄像灯。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混合光混合光是指自然光和人工光同时使用的光线。在拍摄逆光或侧逆光的近景或人物影像时,为了表现阴影部分的层次,往往要加闪光灯的灯光作为辅助光。拍摄夜景,有时是在太阳即将落山、晚霞满天、华灯初上时分进行拍摄。

沱江暮色去玩喽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红外线光我们看到的自然光线只是自然光中的可见光。实际上,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光──红外线,也常用于我们的摄影摄像中。红外摄影摄像,是某些特殊行业工作中的利器。如公安部门用它来摄录肉眼难以看清的犯罪痕迹,还利用它穿透贴有黑膜的汽车玻璃,看清里面的秘密交易。等等。我们可以利用红外摄影摄像,在漆黑无光的环境下拍摄肉眼无法看见的景像,也可以利用红外线透视镜拍摄辨认那些经过涂改、伪造或烧坏的文件。红外摄影摄像需要打开DC、DV的夜视红外开关,让CCD芯片感受红外光。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

墨镜下的文字(红外光)亭亭玉立(红外光加微光)由于红外线对于织品、墨镜等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画面中墨镜好象没有装镜片一样。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二、室外人工光运用1.进行修饰;2.进行平衡;3.进行摹拟三、室内场景的人工光处理1.主光光位的确定;2.利用人工布光创造空间感四、室内人物的人工光处理1.三点布光;2.不同景别的人物光线处理;3.动态人物照明。五、室外夜景拍摄1.室外夜景的光线特点(1)画面呈低调效果;(2)亮度反差大于白昼;(3)天空与地面有亮度间距;(4)室内暧色调,室外冷色调。2.室外夜景的拍摄方法(1)掌握拍摄时机:太阳刚落山;(2)有强光时要避免急速运动;(3)逆光拍摄要注意拍摄角度的选择。第四节室内摄影摄像基本布光在布光中要非常重视“太阳只有一只”的理念,模仿自然的光线更“自然”,更适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做为标准布光方法具有以下三种因素。

1、主光。把主光放在哪里是根据创作意图而决定的,也就是说,主光是表现被摄体性格的最重要的灯光,必须考虑布光的各种因素才能决定主光源的位置。

比如,使用与被摄体面部成90°角的主光其本身就产生了很强烈的高光和阴影,光的方向性非常明显,当然这是模仿自然光的效果。它把高光的位置和被摄体的影子表现的很充分,这就达到用主光形成一个高光和影子的目的。其实正因为高光和影子才实现了造型的效果,即空间感觉。(观察模特面部,主光与脸的正面成90度,以鼻梁为中心明暗平分,辅光把主光形成的阴影补亮,并且点亮了模特的眼睛,背景光打亮模特的轮廓,把模特和背景分离开来。)

第四节室内摄影摄像基本布光2、辅光。辅光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由主光形成的阴影部分的明亮度、调整光比、更充分表现影子的细节。但是决不能让辅光等于或超过主光的作用,因此辅光的强度就是对主光的一种补充作用。

辅光不能和主光放在同一侧使用,辅光应该放在相机上方或侧面。如果想拍摄几乎没有影子的效果,可以把辅光增加到与主光同等的亮度。另外想追求影子效果,可以把辅光大大减弱或不用辅光。

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3、背景光。这是标准布光法最后一个因素,主要目的就是把被摄体和背景分离开。背景光有两种布光方法:一种是直接照明背景,另一种是把一只灯放在被摄体的后面照射。照射的范围可以是整体或是某一区域,而且背景灯可以使用泛光灯,也可以使用聚光灯,这两种灯光效果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说,不同的背景光所得到的影调和效果也不同。

总之:如果能掌握这三种基本布光的因素,就可以逐渐的从这三种基本布光中创造出很多的布光技巧。第五节色彩的感情倾向一、色彩基调的形成1.色彩基调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2.色彩基调的要素(1)色彩在整体节目中的时间长度(2)色彩在单一画面中的空间面积3.色彩基调的形成方法(1)内部设色法;(2)外部罩色法第五节色彩的感情倾向二、画面的色彩构图1.色彩的选择要形成主体色与陪体色及背景色的映衬对比关系,主次之间有了对比呼应,画面的色彩构图造型表现才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2.色彩的布局如何处理色彩在画面中整体与的局部的关系.影调和质感影调1.影调的种类影调也称为色调,是指在影像画面上能够区别于较亮或较暗部分的任何均匀密度区。影像的画面有黑、白和大量介于黑白之间的中间影调,或深色、浅色和大量界于深浅之间的中间色调。影调主要取决于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的强度和角度。可以改变光照,获得不同的效果。(1)高调一张主要由明亮影调和白色构成的影像画面称为“高调”影像。它给人以明快、纯洁、清秀的视觉感受。高调影像画面的主体和背景以浅色为主,在用光上以正面散射光照明为主。

中间调一张主要由中间色调构成的层次丰富的影像画面,称为中间调。中间调最能够表现被摄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丰富的空间层次感,给人以和谐、大方、细腻、浑厚的感觉。拍摄中间调宜用直射光和散射光照明,但光比不能过大。选择景物以颜色适中的颜色为主。

低调一张主要由深暗影调和黑色构成的影像画面称为“低调”影像。低调给人以深沉、凝重、肃穆的视觉感受。拍摄低调作品,应选择深色景物,并以逆光或侧逆光照明,曝光应以被摄体亮部的反光值为准,曝光不宜过度。低调影像画面以深色为主。但也不排斥少量的亮色调。

影调的反差不同的光比可以造成不同的影调反差。按反差大小,可分为:软调、硬调、剪影等。(1)软调软调的画面影调柔和,反差小,中间过度层次多。具有柔和、细腻、含蓄的视觉美感。

硬调硬调的反差强烈,具有简洁、洗练的视觉效果。硬调的获得,一方面在拍摄时使用较大的光比,另一方面,在暗室制作时去掉中间层次。

剪影剪影是一种特殊的影调效果。其特点是完全没有了影纹层次,犹如美术作品中的剪纸。拍摄剪影影像画面需要用逆光照明,用浅色的背景陪衬,曝光以背景的亮度为准。

影调的控制和处理1.根据创作意图处理和控制影调在进行摄影摄像创作时,要先对被摄物体进行观察和思考,包括对画面影调结构的构思,以使拍摄的作品能够表现被摄物体的本质特点,体现拍摄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拍摄者可以根据拍摄意图来控制和改变影调。在景物受光线照射之后,会形成不同的明暗影调,使被摄物体表现出立体感。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就会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从而改变影调的对比关系。照明光线的强弱、光质的软硬以及照射角度,都影响着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调。在逆光、侧逆光、侧光等大光比的情况下,或光线强、光质硬的情况下,拍摄的影调多为硬调或低调效果。在顺光照明光比小的情况下,或光线弱、光质软的情况下,影调多为软调或高调效果。2.根据被摄景物的特征和环境特点处理影调不同景物的表面特征各不相同,拍摄者对画面影调的处理应与被摄景物的特征相吻合。在表现带有环境特点的景物时,例如,海滨、沙漠、冰雪等环境可以拍摄成高调影像画面;在拍摄风光等层次丰富的景物时,一般可拍摄成中间影调的影像画面。3.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处理影调一年四季的变化,给被摄景物的明暗对比和色彩都带来明显的影响。拍摄者可以根据这些变化,表现不同的影调结构。不同的天气,影调结构也不同。阴雨天、雾天是散光照明,画面的影纹层次丰富,明暗反差小,常常形成软调效果;晴天,被摄景物受光的一面亮度很高,背光面则亮度很低,明暗反差大,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