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剖析讲课讲稿_第1页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剖析讲课讲稿_第2页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剖析讲课讲稿_第3页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剖析讲课讲稿_第4页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剖析讲课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剖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的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了近400年。

毕昇介绍:北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间,即公无1041-1048年间,一位名叫毕昇的普通劳动者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沈括比毕昇小十几岁,是同时代的人,而且毕昇制造的陶活字后来归沈括的侄子所有,因此,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是翔实可信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改进雕版印刷的这些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而后他又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据沈括记载,印刷工序分:制作活字、排版、印刷、拆板、活字存放、检索、补刻生僻字等,这的确是一次技术革命。到了元代,逐渐改为木板刻字和铜刻字,使之更加清晰精美。印书量骤增,朝鲜、日本、西夏、辽都派人来开封购书。同时在开封学习印刷技术,故朝鲜成为当时印刷工业比较先进的国家之一,印度、越南也派人来到开封购书。毕昇是皇宫的锻工,即皇家印刷厂的刻字工。他的方法是先把胶泥做成小方块,然后刻字烧制,使之坚硬。印刷时根据文章需要排列有序,平放在铁板上用熔化的蜡油平整固定,上面铺张刷墨,印成书页。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大约在13世纪,活字印刷就传到了朝鲜。到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战争之后他将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和数以万计的铜字连同印匠一起带回到日本。蒙元时期,欧洲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学会了活字印刷。活印技术由新疆传入波斯,蒙古大军西征时,此技术也传入欧洲。活字印刷术的贡献

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不仅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印刷术的传入还使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广为传播。它也有助于欧洲许多民族文字和文学的建立,甚至鼓励了民族主义建立新兴国家。印刷术还普及了教育,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增加了社会流动的机会。总之,几乎现代文明的每一进展,都或多或少地与印刷术的应用和传播发生关联。古代的中国,由于拥有众多发明和发达的印刷术而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文明古国。中世纪的欧洲,由于传入了中国发明的印刷术而激发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继而在世界范围内使社会文化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人类也因此进入了更加文明与发展的新时期。

马克思眼中的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极其广阔的道路,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一起,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阐述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还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印刷术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