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限制适用【6600字】》_第1页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限制适用【6600字】》_第2页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限制适用【66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限制适用目录TOC\o"1-3"\h\u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罪名来源 近年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频频被适用,在实务中出现了私设电网、吸毒驾驶、驾车碰瓷、偷盗井盖、抢夺公交车方向盘、高空抛物、连续无差别伤人、驾车袭警、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等涉及多个领域的犯罪行为以本罪进行定罪处罚的现象,这种做法扩大了本罪的适用范围,表面上满足了刑事政策需要和民众的重刑主义诉求,同时对司法实践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公众行为预期的丧失、法治系统性逻辑的破坏及罪刑法定原则的突破等。本罪在实务中的扩张适用,一方面表明该罪名治理社会风险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有权机关愈发倚重重刑主义观的倾向。由于本罪的适用范围广泛、司法案例繁多,所以必然要结合司法实务中的相关典型案例来分析本罪。所以本文从纷繁复杂的案例中,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例来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本文构建的判断标准,判断具体情形行为是否属于“危险方法”,从而对该类型的情形能否以本罪来定罪处罚进行探讨分析。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罪名来源(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刑法》第114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第115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以上两条是《刑法》中关于刑事犯罪的规定,虽然犯罪在行为上能够解释,但对犯罪的定义却没有明确的解释,定义有一些灵活。由于这种犯罪在《刑法》条款中没有具体的结构和程序,学者们对这种犯罪的含义没有达成共识,理论界对犯罪的概念也没有共识。刑事犯罪在法律中被明确定义为被禁止的行为,各种形式的犯罪行为都与刑事犯罪有关,但条款本身的模糊性意味着没有具体的正式要求可以在个别情况下实施。与有关的规定中所描述的危险行为,客观上属于《刑法》第114条所列行为之外的威胁公共安全的“其他危险行为”,这些危险行为的基本条件是威胁到公共安全。首先,本罪所定义的“其他危险手段”与该法所定义的其他危险手段在客观上是一样的,都具有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特别是本罪所指的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危险行为一旦实施就无法控制,其后果程度也是无法预测的。该罪行的范围是不可预测的和深远的,因为它还包括对合法利益的侵犯。(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的罪名该罪行比其他针对危险行为的个别罪行更广泛,因为“危险行为”一词是抽象的,涵盖了更广泛的罪行,而且“危险行为”一词没有定义。这导致了构成犯罪的不确定性。一些专家认为,缺乏对犯罪的明确描述不符合犯罪的性质,而犯罪的性质应该充分反映出犯罪,犯罪的措辞准确是犯罪包括犯罪行为的先决条件。即使是“危险的做法”,也有必要知道它是哪种危险的做法,以便能够更好地评估它,并在判例法中遵循它,这是犯罪准确性的先决条件。本罪中对危险方法的描述并不准确,对危险方法的不明确很容易导致判例法中主观结论的增加,使本罪更值得怀疑。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执行框架,就更有可能犯错。在刑法中应尽可能避免这种不确定的立法形式,以避免扩大犯罪范围和模糊其界限。(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适用1997年刑法修改之前,使用不安全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由具体的不安全方法来界定的,对使用不安全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处罚并不统一。相反,根据犯罪的要求,它可以作为一种填充物,既可以快速识别犯罪本身,也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识别已经成为固有的特定犯罪的具体危险方法,并将交付和返回的时间与它们联系起来。如果这些危险做法之一被反复使用,并且该危险做法引起的犯罪被反复列为单独的犯罪,则可以有选择地将其作为单独的犯罪进行处罚。例如,在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设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之前,生产、销售劣质、有毒、有害食品罪是作为该罪的一部分来处理和处罚的,后来根据其可能性逐步上升为独立的罪名。社会正在迅速变化,在不断出现新的孤立犯罪的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创造新其他的犯罪方式和超越现有犯罪的新犯罪模式。例如,《刑法》修正案(九)在酒后驾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危险驾驶罪,对这一罪行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并将其从交通事故扩展到公共安全。然而,仅仅对酒后驾驶进行监管是不够的,因为在交通事故方面,如果在毒品影响下驾驶或过度接触毒品造成伤害或死亡,从而危及公共安全,也可以对当事人进行起诉。刑法对犯罪的确切性质要求越来越严格,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意见和决定对执法和判刑非常重要,但这些意见和决定往往涵盖越来越多的危险行为,从而逐渐扩大了犯罪的范围。尽管刑法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犯罪,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但仍有许多犯罪不能由现有的刑法典来规范。犯罪定义的灵活性允许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对不同的犯罪进行选择,这也导致了犯罪定义范围的扩大。判例显示,最高人民法院将某些危险方法定义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方法”,尽管这些危险方法根本没有危害到公共安全,从而无意中进一步扩大了该罪的范围。二、关于危险方法之分析(一)危险方法的本质属性从刑法意义上来看,危险方法通常被评价为某种行为类型,其本质属性就是一种行为。判断危险方法属于具体危险还是抽象危险,取决于第114条为具体危险犯还是抽象危险犯。关于第114条的性质,有个别学者认为,该罪是抽象危险犯或准抽象危险犯。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属于具体危险犯,本文也支持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首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由第114条和第115条两个条文规定,第114条规定的是未导致致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的行为,要求行为至少存在导致实害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但由于介入因素的出现阻却实害结果的发生。其次,评价某类犯罪行为对于法益的侵害程度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这两个条文应理解为是对同一罪名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价,第115条所规定的实害结果的出现必然存在一个导致其结果状态发生的具体危险作为过渡。最后,由于具体危险犯是追求存在现实的危险结果作为犯罪的成立要件,是向实害结果转化最接近的危险状态。因此,不难判断出,第114条为具体危险犯,第115条为结果犯。(二)危险方法的界定方法司法解释已将部分实践中频繁出现的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明文确定为可构成本罪中的“危险方法”。但可以发现,司法解释中通常将具体的危险方法进行罗列,但从未明确界定“危险方法”的含义,也未进一步阐述其适用的范围,所以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裁判尺度。另外,刑法学者们在此问题上也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本罪中“危险方法”的具体判断标准,存在着以下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借鉴不能犯的行为危险判断学说并进行适度改造。该学者结合德日刑法理论中客观的危险说,以客观存在的可查明的事实为判断资料,以事前判断为判断时点,以科学的一般人的认识为判断基准,提出本罪的核心在于对危险方法范围的确定,即危险的判断,无论是行为危险还是危险状态,第一要进行大前提的判断,即确认危险是否存在,第二采取定量对比方式,即必须达到放火等危险方法的相当的危险程度,这二者的配合构成判断危险方法的方法论体系。第二种观点:考察“危险方法”独立于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的基本属性。该学者认为“危险方法”具有相当性,并提出“相当性”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结果性的特定性,即“危险方法”必须是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或对公共或私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其次,它必须是一种独特的行为,即它必须能够在“一次性”的基础上危及未确定的大多数人的生命或健康或大量公共或私人财产的安全。第三种观点:构建“危险方法”在性质上与程度上的双重标准。一方面,从性质来分析,成立“危险方法”的行为本身,必须在客观上要达到导致多数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内在危险这一标准;另一方面,关于危险程度,构成“危险方法”的行为必须立即迅速蔓延,并且能够对大多数人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这两个因素必须一起考虑,这是存在危险做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以上三种观点只是选取了部分学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他学者还提出了不同的判断标准,在此不一一列举,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笔者认为刑法文本自身的局限性和风险社会的深入发展,出现的犯罪手段复杂多变,需要不断填充“危险方法”的内涵以囊括和适应这一变化,各种观点纷繁复杂,需要进行梳理归纳,吸收融合各观点的可取之处,因此,对于“危险方法”的刑法解释进行分析就十分必要。三、“公共安全”界定(一)公共安全中“公共”的含义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日本称为公共危险罪,关于“公共危险”的内容,日本学界存在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影响到不确定人数的生命、健康或财产的危险是一般危险。第二种意见认为,如果一种危险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财产,无论是否具体,都是一种公共危险。第三种意见认为,对公共秩序的危险,不确定会危及到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财产的危险。第四种意见认为,未确定的数量或未确定的大多数生命、肢体或财产足以确定普遍危险。(二)公共安全中“安全”的含义关于本罪中“安全”所包含内容的讨论,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对第115条中的“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进行限制解释,将单纯的财产安全排除在本罪所评价的“公共安全”的范围,认为此处的“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以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安全为前提的。所以,假如单纯存在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却不存在危及到他人生命、身体安全的可能性,则不能以本罪来评价;只有在行为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同时,还存在致人重伤、死亡的现实可能性才是“安全”的真正含义。经过对“公共”、“安全”的分析,本文认为具备致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重伤、死亡的现实危险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四、限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的建议(一)提高刑事立法技术我们认为,扩展以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当的规定。因此,应该从立法方面着手,使这些所谓的“口袋罪”逐渐减少适用直至取消适用。如早期日本在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件愈演愈烈的时候,国民希望加重处罚力度,在民众的要求下日本增设了危险驾驶致人死亡罪。这种做法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按照严格遵守惩罚和报应的原则,我们必须合理制定灵活的法律规定,界定和限制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围,以达到惩治犯罪和控制社会的目的。(二)规范该罪的构成要件因以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罪,明确犯罪行为的手段以及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具体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惩罚的优势。以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罪,只有在其他罪名都不适用且方法行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时,才能以此罪来进行否定评价。首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必须同时具备“危险行为”和“危害后果”两个条件,也就是说该罪成立,这两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这两个条件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能以该罪论处。其次,必须使“其他危险方法”明确化和具体化。如果此概念一直以模糊的状态出现在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那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扩张适用问题就会一直得不到解决。再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是有着广泛外延的一个概念,因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该罪中的“不特定”并不简单地指事先的不确定性,因为在行为人的行为只可能造成个别人的伤亡,而不会随时扩大被害人的人数时,即使事先不能确定伤亡的被害人数,司法机关也不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判刑,这是由于该罪的危害行为具有扩张性。例如:装修工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至建筑物的顶层捡起一块砖头扔下楼,这时刚好砸中楼下的某个行人,由于该被害人家属不断要求严惩该装修工的行为以及媒体对此事的舆论导向,法院最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装修工定罪判处。但是,此案件在认定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一块砖头怎么会危及公共安全呢?高空抛砖的行为在危险性和危害性方面,能与防火、爆炸等危险方法具有相当性吗?一个不特定的路人被砸中,就能够代表不可控的公共安全吗?如此等等。所以不仅要对“危险方法”进行严格限定,还要对与此危险方法相关联的“公共安全”进行合理解释。(三)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上,毫无道理地扩大以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围,实际上违背了惩罚的合法性原则。该罪行中“其他危险手段”的模糊概念为法律解释留下了空间,最终导致对不应该被视为危险的行为进行定罪。本罪中“其他危险手段”的概念模糊不清,违背了合法性原则,即要求法律明确。在以后的刑事司法实践中,面对是否属于“其他危险方法”的判断,最高司法机关有必要对该罪的构成要件做出明确性的规定和解释,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布一些指导性案例,法官在判案时,能够依据法律规定,正确界定和适当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从而在适用该罪时最终适用罪刑法定原则,确保司法判决的一致性,维护法律的分量和权威。(四)消解重刑主义思想首先,避免危害行为全部犯罪化。因为有些行为虽然具有违法性,但同时也具有阻却违法性的合理事由,当两者同时具备的时候,行为人的行为就不能被认定为犯罪。例如,行为人在自家麦地里设电网以防止野生动物对庄稼的破坏,其显然具有保护自家农田不被毁坏的正当性目的,他的行为并不像纵火、决水、爆炸或运输危险物质那样危险。在作出决定时,法官必须考虑罪犯行为的所有情况,不得以其行为在任何方面具有危险性为由为其辩护,无论是否有理由。比点火、浇水、爆炸或排放危险物质更不危险的行为不应视为“以其他方式”实施的行为,也不应将本来可能被视为不同的、不那么严重的罪行的行为视为以危险方式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其次,应加强刑法和行政法之间的联系。如果犯罪者的行为造成了损害,但不属于刑事犯罪,完全可以由行政法予以处理,这样才能消除或减弱重刑主义思想对我国现代司法实践的影响。(五)合理引导公共舆论由于目前民众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不尽如人意,法律意识也有待加强,在面对法律专业问题时,大多数民众的认知和感受还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司法的独立性是在情与法的完美交融中实现的,即使有一时的偏颇,也是法律发展进程中的磨刀石。非理性的民意民愤,可能会对被告人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带来损害,这其实是在变相地侵害人权。司法有其独立性,制定法律的意义在于对紧张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效调节,从而使司法与民意可以良性互动。维护公共安全主要靠群众,教育公众,让他们认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可以促进公众对司法判决的更大接受。结论以危险手段侵犯公共安全,也称为扒窃,饱受争议,但在我国现行法治的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其特殊的罪状描述方式,特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