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与战争作业_第1页
飞机与战争作业_第2页
飞机与战争作业_第3页
飞机与战争作业_第4页
飞机与战争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武直—10直升机学号:姓名:E-mail:联系电话:目录简介研发过程具体性能技术参数挂在武器亮相雄姿相关资料简介直-10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三点式防冲撞起落架;主桨由5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4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用传统布局的武-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直-10最大武器外挂约1500公斤,机身两侧的短翼约长4.32米,可挂载包括57,90毫米多管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红箭-8反装甲导弹等武器。同时,配合直-10计划研发的激光制导半主动反坦克导弹闪电-2也近完成。火控系统为类似法国星夜(StarryNight)的数字一体化设计。前座武控官可利用国产头盔瞄准具,结合机鼻球形FLIR,为机头下方的23毫米机炮和外挂武器标定目标。研发过程直10由中航工业直升机研究所(602所)设计,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昌飞公司)试制生产。虽然有[中国直升机摇篮]之称,但作风和器材老旧,在上世纪末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九的国产进度和武直9等改进改型因而大受影响。而进入21世纪后,生产基地昌飞无论汽车和直升机产业都越来越朝气蓬勃,先进器材和人才济济,足以承担直10的生产,公司的积极进取必然反映到产品的性能上。直10由602所的吴希明任总设计师,以两年时间完成欧美五年的工作量。他是863计划飞机基础技术主题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参与武直8A武直9研制。在该机研究时采用最先进设计方式,实现无纸化和数据电子化,在一年内完成了工程设计图。为了[专武工程],该所建成了并行工程设计中心、工厂模拟器、地面联合试车台、疲劳实验室、直升机全尺寸旋翼实验塔(铁鸟台)等国际一流设施,为武装10的面世创造了条件。武直-10的先进技术从1994年至2001年,昌飞副总工程师李萌主持了直10预研项目旋翼原理样机复合材料浆叶研究。他运用自行摸索出来的工艺技术制成国产先进复合材料浆叶,获两项国家专利其中复合材料泡沫芯共因化成型是直10的核心技术之一,可节约能源九成,节省工时六分之五以上,大型模具减少了六分之五。另一个复合材料热成型模具热膨胀修正法,则是直10关键设备浆叶成型专用模压系统核心技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上述先进的95KT复合材料浆叶是国家[85计划]预研课题。它采用中温预浸料,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体系泡沫芯填充双闭腔D型盒墚共固化浆叶制造工艺,进行接头填块、浆根填盖、配重盒组件压制、盒形件、蒙皮、泡沫芯组件等铺覆使直10提前了一年实现首飞。武直-10直升机-特性该机总布局是极重要的关键环节,其合理性关系到结构,强度、重量、工艺、可*性、维护性的优劣,其中旋翼、动力、传动和操纵四大系统布置是重中之重。直升机力学是目前世界性难题,解决旋翼、动力、传动三大系统的匹配及三大系统与燃油系统的动力匹配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动力装置直10原型机原先使用的是加拿大普惠公司PT6C-67系列发动机,后来中国已成功地为Z-10攻击直升机更换了WZ-9的国产发动机。直10采用了国外流行的武装直升机布局:五叶浆单旋翼、串列式坐仓,射手在前,驾驶员在后、两坐仓间防弹玻璃分隔。坐仓底部和两侧、发动机、油箱有复合装甲,装有引射式外部空气冷却排气装置、机头安装搜索和火控的光电转塔、前后坐仓都有头盔瞄准具、两侧有悬挂武器的短翼、机头下机炮,有完善的航电系统、前后坐仓操纵系统互为备份,后三点式防撞固定式起落架。直10的若干架原型机的发动机排气遮蔽装置经历了一定的改进和演变,说明经过实践该设备提供的隐身性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1年中段,该设备将发动机排气转向机体左右两个正侧方排放。加拿大普惠公司PT6C-67系列发动机航电航电系统采用法式数字技术,以“一头两下”方式(一个头盔瞄准具、两个多功能下式显示器)显示数据,只有少量采用机械仪表备份数据。飞行员可用双杆(HOTAS)模式操作。坐仓设备有仿制和自制的,导航系统包括无线电高度表,多普勒雷达、INS/GPS等多种国产系统。武器瞄准系统多普勒雷达中国武直10直升机至今最详细视频武直-10图片欣赏具体参数早期试验型号采用与虎式相同的由德、法、英联合研制的MTR390涡轴发动机,后来量产型安装了国产化的涡轴9,为抵消重量增加而影响机动性,和适用西部操作需要,可能会进行改进,以增加功率。此外由602所为直10预研的[十五课题]直升机桅杆瞄准具浆柱原理样机,已于2003年底在直9上首飞成功。由于该机还未定型,具体性能仍会变化,因此只能说该机最大平飞时速超过270公里,巡航时速约230公里,最大海平面爬升率超过每秒10米,垂直海平面爬升率超过5米,内载油航程略低于800公里,作战续航时间约2小时45分。目前在研除了桅顶毫米波雷达外,直10可能还计划衍生出071两栖船坞登陆舰用的舰载型。作为一个大国,有了此类的装备,从此具备了与列强在树梢高度进行争夺的能力,我们为之自豪,感谢他们为共和国的安宁又铸造了一只钢铁战鹰。视频连接:中国新型武直10直升机曝光具体性能

现代武装直升机已经不再局限于早期的护航和反坦克这样的简单任务,而是要能利用适当的武器与设备,执行反直升机空战、精确打击、反游击战和战术侦察等作战任务。直-10是中国自行发展的首型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如果陆军航空兵装备直-10,将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直升机作战体系。由直-11(侦察)、直-10(攻击)和武直-8(运输)/武直-9(多用途)组成的直升机作战力量,在作战直升机装备构成和配合协同能力上基本相当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标准。直-10的机载武器系统相对于同类机显得比较传统,武器系统集中于机关下方的活动航炮和机身短翼下的4个挂点。武装直升机的机载航炮是作战范围最大的机载武器系统,虽然其30毫米的口径不能摧毁重装甲目标,但是利用光学探测系统或头盔瞄准具进行瞄准的航炮灵活性较强,能够打击从轻装甲防护目标到单兵的大量战术目标,而且必要时还可以用作反直升机空战时的攻击武器。技术参数挂在武器红箭—8L红箭—1023-2H毫米航空机炮TY90空空导弹AKD-10反坦克导弹红箭—8L红箭-8L反坦克导弹是我军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弹重11.2公斤,直径120mm,全长875mm,采用聚能破甲战斗部和压电引信,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手柄操作,导方式采用光学或热成像仪进行观察瞄准,用于攻击200-4000米范围内的装甲目标或防御工事,它是一种管式发射,光学跟踪,,射速2-3发/分,战斗部破甲厚度约1300毫米[静态],命中概率百分之90,可跪射或用三角架在地面发射。红箭-10反坦克导弹系统技术指标

最大射程:5000米;最小射程:100米;穿甲厚度:1100-1200毫米;68°倾角时的穿甲厚度:320毫米;射速:每分钟2发;弹径:152毫米;战斗全重:37千克23-2H毫米航空机炮

在直10的机头下方,安装有一门23毫米口径吊挂式机炮,其活动方位角为130度,由于主要是用于空对地攻击,故不能上仰。该23毫米口径航空机炮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射速快的特点。比较于西方30毫米口径机炮,在射速以及有效射程,有所优势火力展示武器中包括了TY90空空导弹和AKD-10反坦克导弹武直—10挂载武器雄姿武直-10图片欣赏武直-10与阿帕奇武直-10阿帕奇武直-10阿帕奇中国攻击直升机武直10媲美阿帕奇参考文献1.武装直升机的应用—王玉山2./view/521435.html3.武装直升机—现代兵器—潘杰4.雷霆军事网5.直升机头盔显示瞄准系统—现代军事—孙霞nca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