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药剂学第六章-药物扩散溶出和释放_第1页
物理药剂学第六章-药物扩散溶出和释放_第2页
物理药剂学第六章-药物扩散溶出和释放_第3页
物理药剂学第六章-药物扩散溶出和释放_第4页
物理药剂学第六章-药物扩散溶出和释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药剂学第六章—药物扩散溶出和释放第一节药物的扩散第一节概述经皮传递系统=经皮治疗系统=TDDS=TTS定义:经皮肤帖敷方式给药,药物通过皮肤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作用种类:贴剂、软膏剂、硬膏剂、涂剂、气雾剂药物的透皮扩散吸收溶出:药物从赋形剂中溶出扩散:药物从基质皮肤、粘膜表面穿透: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局部治疗)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管、淋巴管人体循环第一节药物的扩散

经皮吸收途径完整的表皮:类脂膜性质脂溶性药物以非解离型透过皮肤解离性药物较难透过。毛囊、皮脂腺:油性的,利于脂溶性药物的穿透汗腺:大分子药物和离子型药物可通过汗腺及毛囊、皮脂腺途径转运。药物从基质中释放表面皮质层通过表皮通过附属器官皮质层毛囊、皮脂腺汗腺

细胞内细胞间活性表皮真皮毛细血管吸收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药物在皮肤与赋形剂间的分配系数Ksv透皮速率与药物浓度Cv呈正比药物分子通过赋形剂的扩散系数Dv与通过皮肤的扩散系数Ds有关,二者大小决定了药物从赋形剂释放或透过皮肤的速率,是速控因素。皮肤中的水分皮肤表面积第二节药物的溶出药物必须呈分子形式后才能被吸收溶出度: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率三、影响溶出度的因素(一)药物理化性质(二)剂型及制剂工艺等影响(三)测定体系的影响(四)溶出介质的影响(一)药物理化性质1.药物的溶解度2.药物的颗粒大小与表面积3.药物的分子结构与水合物或溶剂合物4.晶型5.表面状态(二)剂型及制剂工艺等影响1.剂型2.制剂工艺3.辅料4.不同厂家和批次(三)测定体系的影响1.温度2.搅拌3.取样位置(四)溶出介质的影响1.溶出介质2.介质用量3.介质PH4.加入表面活性剂5.介质含络合剂6.样品量7.其他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皮肤结构模式图角质层砖泥结构示意第三节药物的释放①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中国药典将缓释制剂定义为:“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immediaterelease)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②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preparation):中国药典将控释制剂定义为:“控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Ct副作用强度药时曲线C*maxC*min治疗窗普通制剂缓释制剂(四)渗透压原理口服渗透泵片组成:药物+半透膜+渗透压活性物质+激光打孔释药:片+水→药物溶解→渗透压增加→药物由细孔流出→药物完全溶解

原始的单室渗透泵示意图半透膜的特性

改进型双室渗透泵装置三、透皮给药制剂的分类(一)膜控释型(二)粘胶分散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