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论》课件第十一讲 再现_第1页
《电影导论》课件第十一讲 再现_第2页
《电影导论》课件第十一讲 再现_第3页
《电影导论》课件第十一讲 再现_第4页
《电影导论》课件第十一讲 再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部电影有没有新意……关键在于对这个题材所表现的生活,创作者是图解正确的概念呢,还是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发现。——谢晋《电影导论》之

第十一讲再现一、电影反映现实?二、艺术再现与文化符码三、代表与发声四、再现与反再现本讲大纲《钢琴课》(简·坎皮恩,1993)一、电影反映现实?

从“电影中的外滩”说起:1、袁牧之《马路天使》(1937)2、施润玖《美丽新世界》(1999)3、张一白《夜。上海》(2007)《马路天使》(袁牧之,1937)《美丽新世界》(施润玖,1999)《夜。上海》(张一白,2007)一、电影反映现实?

问题1:电影和现实的关系是什么?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萨义德:文本的“在世性”(worldliness)电影的创作是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在世性”因素的不同电影作品对同一空间的表现也可能完全不同,并不能认为它们忠实而客观地“反映”了现实《苏州河》(娄烨,2000)二、艺术再现与文化符码

“再现”(representation)“艺术再现”(artisticrepresentation)和“政治代表”(politicalrepresentation)符码(codes)与“再现系统”(systemofrepresentation)电影再现往往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建构”而非客观“反映”《美丽上海》(彭小莲,2004)三、代表与发声

问题2:电影演员(或导演)是否同被“再现”的人群之间构成“代表”的关系?“自我代表”(representingselfhood)与“代表他人”(representingotherness)斯皮瓦克:“底层人无法说话”《我的美丽乡愁》(俞钟,2002)《落叶归根》(张杨,2007)三、代表与发声

问题2:电影演员(或导演)是否同被“再现”的人群之间构成“代表”的关系?“代表的焦虑”(anxietyofrepresentation)“有误的再现”(misrepresentation)《北京乐与路》(张婉婷,2001)四、再现与反再现

霍尔:当代文化的循环是“再现——认同——生产——消费——规则”“惯例”(convention)和“文化标准”(culturalnorms)主流和边缘、高雅与通俗、支配与被支配、强势与弱势等一系列对立的双方都可以通过再现系统进行某种建构或解构少数族裔书写、亚文化再现、性别文化抗争以及第三世界批评等都具有了鲜明的“反再现”特点《烟花》(肯尼斯·安格,1947)四、再现与反再现

理查德·戴尔:好莱坞电影中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刻板印象”的形成总是同权力有关当特定群体在自我意识、表达权利等方面有所增长时,他们便拥有了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