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基础知识-4教学提纲_第1页
土力学基础知识-4教学提纲_第2页
土力学基础知识-4教学提纲_第3页
土力学基础知识-4教学提纲_第4页
土力学基础知识-4教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的工程分类(fēnlèi)和我国特殊土的分布第一页,共15页。九、土的工程(gōngchéng)分类1土的分类原则和意义以天然土为研究对象,满足工程建设为目的,同时考虑土的状态和工程特性的分类方法叫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工程分类应该满足如下基本用途:(1)确定土类名称。土的名称必须有广泛的实用性,兼顾特殊土的性质,利于科学交流;(2)土的名称与工程性质有大致对应关系,可初步评价各类土作为地基和材料的实用性;(3)能明确(míngquè)各类土渗入开展土质、土力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试验项目、选择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手段。第二页,共15页。2世界各国土的分类(fēnlèi)基本轮毂第三页,共15页。3我国土的工程分类的发展1950年代:全面引进(yǐnjìn)了苏联的土的分类方法1960年代:水利部1962年的《土工试验操作规程》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土的分类标准1970年代:国家建委于197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1977年《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给出了土的“规范”分类法,水利部1979年《土工试验规程》中给出了一个新的统一分类方法1980年代: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地矿部《土工试验规程》相继给出了与水利部1979年类似的土的分类方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总结了我国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美国ASTM等分类方法原则,对细粒土运用了塑性图分类,所不通的是土的稠度指标的试验方法用了76g或100g圆锥的锥式液限仪指标第四页,共15页。1990年代:提出了我国国家土质分类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2007年我国对1990年的土质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xiūdìng),修订(xiūdìng)中将砾粒由粗砾、细砾两组分成了粗砾、中砾和细砾三组,对砂粒由不分组到细分成粗砂、中砂、细砂三组。取消了锥尖入土深度10mm液限的塑性图及相关内容,使我国的细粒土塑性图分类指标与美国的塑性图一致。但是,1990年的分类标准奠定了我国土质分类的基础。第五页,共15页。4我国国家土质分类标准分类的基本原则(1)土质分类国家标准是各类工程适用的通用标准,是编制专门分类的基础(2)博采各国土的分类之长,结合我国实际,靠拢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3)分类指标的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靠拢国际通用方法,采用简易(jiǎnyì)的分类指标,附有野外的简便鉴别方法。土质分类国家标准适用于工程建设用土的定名极其工程性能的概略评价,是各类工程适用的通用标准,是各部门建立专用分类的基础。土的颗粒大小和级配、塑性指标、有机质含量是土的分类指标。第六页,共15页。5土的分类(fēnlèi)体系粒组颗粒名称粒组的粒径d范围(mm)巨粒漂石(块石)粒d>200卵石(碎石)粒60<d≤200粗粒砾粒粗砾20<d≤60中砾5<d≤20细砾2<d≤5砂粒粗砂0.5<d≤2中砂0.25<d≤0.5细砂0.075<d≤0.25细粒粉粒0.005<d≤0.075粘粒d≤0.005土的分类(fēnlèi)粒组划分第七页,共15页。细粒土根据(gēnjù)塑性图分类Ip=7Ip=42007年的标准(biāozhǔn)中,低液限土的IP界限与1990年不同!第八页,共15页。对粗颗粒土,按照级配好坏再分成级配良好和级配不良两个(liǎnɡɡè)等级。下面根据GB/T50145-2007概述我国土的工程分类标准(按照国标讲)第九页,共15页。十、我国细粒(xìlì)土在塑性图上的位置1普通细颗粒(kēlì)土在塑性图上的位置1江苏下蜀土2济南洪积土3西安冲击黄土4河北冲击土5天津海河三角洲土6成都粘土7拉萨冲击土8云南蒙自粘土9湛江杂色(zásè)土10福建花岗岩风化土11奉化淤泥质土第十页,共15页。2我国的黄土在塑性(sùxìng)图上的位置第十一页,共15页。3我国膨胀土在塑性(sùxìng)图上的位置第十二页,共15页。4我国的红粘土在塑性(sùxìng)图上的位置第十三页,共15页。5我国有机质土在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