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自救(地震)_第1页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自救(地震)_第2页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自救(地震)_第3页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自救(地震)_第4页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自救(地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

1编辑ppt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自救地震灾害洪水灾害泥石流灾害台风、龙卷风灾害雷电灾害2编辑ppt地震灾害3编辑ppt4编辑ppt5编辑ppt地震的能量

震级能量(单位:焦耳)0级

6.3×104

1级

2×106

2级

6.3×107

2.5级3.55×108

3级

2×109

4级

6.3×1010

5级

2×10126级

6.3×10137级

2×10158级

6.3×10168.5级3.55×10178.9级1.4×1018在坚硬的花岗岩中爆炸一个相当2万吨TNT炸药的原子弹(8×1013焦耳),所得的结果才大致和一个6级地震(6.3×1013焦耳)差不多

震级相差1.0级时,能量相差约30倍

6编辑ppt7编辑ppt8编辑ppt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9编辑ppt频繁的地震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20世纪,世界上已经发生了11次大的地震,造成巨大的伤亡10编辑ppt11编辑ppt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2编辑ppt20世纪中国5次地震活跃期起目年份7级以

上地震死亡人数

(万)备注第一次1895-190610次—资料不全第二次1920-193412次25-30

第三次1946-195514次1-2主要在青藏地区活动第四次1966-197614次25

第五次1988-??活跃期将持续到21世纪13编辑ppt严峻的地震形势从1988年开始,中国进入第五个地震活跃期。根据前几次地震活跃期活动的特点,本次地震活跃期将持续到下世纪初,目前已进入了强震高发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左右、甚至个别更大的地震

198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统计震级Ms≥5.0Ms≥6.0Ms≥7.0地震次数24350714编辑ppt15编辑ppt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23条地震带16编辑ppt17编辑ppt中国的陆地地震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上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18编辑ppt地震发生的原因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内部不断积累的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断层,断层形成后,岩石弹性回跳,恢复原来状态,于是把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震,这是所谓“弹性回跳说”1955年日本的松泽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导热不均,部分溶融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围岩破例产生地震,这是所谓“岩浆冲击说”美国学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质在一定临界温度和压力下,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结晶状态,体积突然变化而发生地震的“相变说”有地震必有断层有断层必有地震

19编辑ppt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诱发地震

由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

20编辑ppt地震有关的概念描述地震空间位置的有关概念描述地震大小的有关概念21编辑ppt地震空间位置的有关概念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实际上为一区域)震源深度:将震源视为一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亦是一区域),称为震中区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沿地球表面所量得的距离22编辑ppt23编辑ppt地震大小的有关概念

地震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中烈度:震中区的烈度等震线:地面上相同烈度点的连接线地震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来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有两种标度形式:体波震级(里氏震级)和面波震级24编辑ppt地震震级M测定M=lg(A/T)max+σ(Δ)

式中:A——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m;

T——相应周期,S;

Δ——震中距,(度)25编辑ppt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

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时间、地点、震级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26编辑ppt地震序列

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通常都有一系列地震相伴随发生,即为地震系列主震:地震系列中最大的一次地震(一般释放的能量占全系列的90%以上)前震:主震前的一系列小地震余震:主震后的一系列地震主震型:有突出主震的地震序列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孤立型:只有极少前震或余震,地震能量基本上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27编辑ppt地震弹性波

地下岩层断裂错位伴随产生大量的能量释放,造成周围弹性介质的强烈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方式向外传播,即为地震弹性波地震弹性波有二种:纵波(p波)和横波(s波)28编辑ppt纵波(p波)纵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簸,物体上下跳动

29编辑ppt横波(s波)

横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在地壳中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为摆动

30编辑pptP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km,最先到达地面在震中区,P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人们地震发生了的信号s波的运动速度比P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钟4~5km,是继P波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以及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因此,自我救助主要是在P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P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是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s自救机会

31编辑ppt震源深度不同分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地球上75%以上的地震是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多为5-20公里。32编辑ppt震级大小不同分类微震1级≤震级<3级的地震小[地]震3级≤震级<4.5级的地震中[地]震4.5级≤震级<6级的地震强[地]震6级≤震级<7级的地震大[地]震震级≥7级的地震特大地震震级≥8级的大地震有感地震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3编辑ppt震中距大小不同分类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近震震中距100-1000公里远震震中距1000公里以上34编辑ppt地震烈度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35编辑ppt9-10度:桥梁、水坝损坏、

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36编辑ppt震级与烈度对应关系

震级与烈度对应关系震级2345678>8震中烈度1~234~56~77~89~10111237编辑ppt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

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造成的灾害越大。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震中烈度越高,破坏也就越重。场地条件

场地条件主要包括土质、地形、地下水位和是否有断裂带通过等。一般来说,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通过,都可能使地震灾害加重。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地震,如果发生在没有人烟的高山、沙漠或者海底,即使震级再大,也不会造成伤亡或损失。相反,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灾害。

38编辑ppt建筑物的质量

地震时房屋等建筑物的倒塌和严重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重要的直接原因之一。房屋等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抗震性能如何,直接影响到受灾的程度。地震发生的时间

破坏性地震如果发生在夜间,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比白天更大,平均可达3至5倍。统计资料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在白天和晚上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对地震的防御状况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人们对地震有没有防御,防御工作做得好与否将会大大影响到经济损失的大小和人员伤亡的多少。39编辑ppt有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40编辑ppt中国防震减灾目标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41编辑ppt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中国地震局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网络建设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地震灾情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社区地震应急乡(镇)民居抗震设防42编辑ppt地震预报及其发布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地震预报一般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情况紧急时,可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布48小时内的临震警报,并同时向上级报告北京地区的地震预报则由国家地震局负责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后,再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发布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43编辑ppt地震前兆

宏观前兆:由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微观前兆: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才能测出的地震前兆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天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44编辑ppt发现异常要报告自然界的变化很复杂,种种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地震前兆。因此,观察宏观地震前兆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45编辑ppt识别地震谣传“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跨国地震预报是谣传地震小道消息是谣传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是谣传46编辑ppt大震预警现象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习惯称之为"地声"地光是地壳内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其形状有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颜色以蓝、白、红、黄居多地颤动,震前十几秒钟47编辑ppt家庭防震计划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检查和加固住房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48编辑ppt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49编辑ppt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加固睡床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50编辑ppt大震时人的感受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突然出现的灾变,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51编辑ppt自救与互救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救活率为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

52编辑ppt室内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53编辑ppt炕沿下床下桌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角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地震时不要乘电梯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54编辑ppt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

55编辑ppt室外避震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到至高点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汽车司机在安全地带停车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56编辑ppt学校、工作岗位避震躲在桌下或大设备下特殊部门应按地震应急预案运作注意:关闭机器和易燃易爆有毒物阀门、切断电源57编辑ppt正在上课时,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58编辑ppt公共场所避震选在排椅下、舞台脚下、课桌下、讲台旁、柜台下注意:停止一切正常活动;撤离有序,切忌拥挤59编辑ppt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60编辑ppt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61编辑ppt野外避震避开山边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峭的山坡、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62编辑ppt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63编辑ppt应急求生被埋压对策防止新侵害迅速脱险64编辑ppt被埋压对策如果地震时不幸被埋压,在精神上千万不能崩溃,要树立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千方百计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争取暴露双手和头部,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呼喊和勉强行动,当听到地面有人时,想尽一切办法发出呼救信号防止灰尘呛闷窒息如与外界联系不上,要分析并判断自己被埋压的位置,开辟通道,寻找脱险捷径万一费时费力,难以脱险时应立即中止寻找食物、水、药品,当面临被渴死的危险时可以饮尿求生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尽力扩大生存空间寻找利器,保持空气流通65编辑ppt防止新侵害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电源,水源,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及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66编辑ppt迅速脱险从危房中撤出,到开阔的地方去临走时要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切断电源和火源在有关人员指挥下,撤离教室或公共场所,防止拥挤造成伤害不要轻易回到危房中,谨防余震威胁尽快与家人团聚并按震前家庭计划行动,或与服务处所联系,到规定的疏散地点避震67编辑ppt救人原则

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应当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和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先救青年人和轻伤者,后救其他人员;先抢救近处的埋压者,后救较远的人员;先抢救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抢救出来的轻伤幸存者,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更合理地展开救助活动

68编辑ppt救助被埋压人员要领注意搜听被人员的呼喊、呻吟或敲击的声音;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埋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等,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