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部署培训会变更记录表曾巍_第1页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部署培训会变更记录表曾巍_第2页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部署培训会变更记录表曾巍_第3页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部署培训会变更记录表曾巍_第4页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部署培训会变更记录表曾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部署培训会变更记录表曾巍一、总体要求第二页,共44页。一、总体要求1、《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由“变更前图斑”、“变更后图斑”、“地类变更部分”和“草图栏”四部分构成。2、依据变更前状况、变更后现状、及变更部分内容,对每一起变更,按填表要求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3、土地变更调查要求对实地每一起变化填写一张“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当实地变化较复杂时可填多张。4、《土地变更记录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保留2位小数。

5、细化调查、基本农田不在记录表中填写。第三页,共44页。第四页,共44页。

变更前图斑栏反映了变化图斑变更前的状况变更前图斑权属单位名称图斑号地类编码面积权属性质耕地坡度分级耕地类型1234567第五页,共44页。

变更后图斑栏反映变化图斑变更后的现状变更后图斑权属单位名称图斑号地类编码面积权属性质耕地坡度分级耕地类型891011121314第六页,共44页。

地类变更部分栏反映了地类流向以及新增耕地来源类型和建设用地类型地类变更部分地类编码面积新增耕地来源类型建设用地类型变更前变更后1516171819第七页,共44页。

草图栏:将图斑变更前后的状况标绘清楚草图:第八页,共44页。二、填表要求第九页,共44页。二、填表要求依据《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要求》的填表要求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第十页,共44页。二、填表要求1、“3栏”、“10栏”填写图斑变更前、后的地类编码。当图斑内含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未上图的田坎面积时,第一行填“/”,以下逐行填写组成该图斑的各地类编码。当图斑为可调整地类时,在相应地类编码后加“K”表示,如可调整果园,编码为021K;当图斑为可视为补充耕地园地时,在相应地类编码后加“KB”表示,如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果园,编码为021KB;当图斑为本年度批准未建设土地时,在相应地类编码后加“P”,表示,如201P。第十一页,共44页。二、填表要求2、“6栏”、“13栏”填写耕地的坡度分级代码(Ⅰ、Ⅱ、Ⅲ、Ⅳ、Ⅴ)。3、“7栏”、“14栏”,当变更前、后图斑为耕地且坡度级别为Ⅱ、Ⅲ、Ⅳ、Ⅴ时,填写耕地的类型代号,梯田(TT)、坡耕地(PD)。4、18栏,填写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的代号,土地整理(ZL)、土地复垦(FK)、土地开发(KF)、其他原因(QT)。5、19栏,填写与17栏对应的建设用地类型代号,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度建设(PJ),本年度批准本年度建设(B)、本年度批准本年度未建设(P)、本年度未批先建(W)。6、20栏,备注栏主要填写批地文件文号,以及需要注记、补充说明的其他具体事项和内容。第十二页,共44页。三、范例第十三页,共44页。

三、范例(一)范例总体情况本次培训共介绍了16个范例,基本涵盖了变更的各种情况,各地可参考范例进行填写。范例1为一起权属性质变更。范例2为坡改梯的变更。范例3、4、11为耕地增加的变更,一个是用田坎系数计算田坎面积,一个是田坎实测得到面积,还有一个是多块图斑整理为耕地。范例5、6为建设用地的变更,一个是新增建设用地,一个是以前批而未用今年建设。第十四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7、8为耕地、线物、田坎关系的变更,一个是耕地中线状地物变更为耕地,一个是在耕地中新增线物。范例9、10、12、13为图斑合并或分割的变更。范例14、15为新增线物的变更,一个是作为图斑的变更,一个是作为线状地物的变更。范例16为一起复杂变更,包含了图斑分割、合并、新增线物等等。第十五页,共44页。三、范例(二)典型范例介绍范例12:变更前相邻两块图斑,一块为荒草地(043),一块为盐碱地(124),在图斑之间分割合并开发出一块旱地(013),耕地坡度级2级,梯田,田坎系数0.02,新增耕地来源为土地开发(KF)。变更前变更后第十六页,共44页。第十七页,共44页。由于变更后图斑为耕地,且耕地坡度级别为Ⅱ级,需要通过系数计算田坎面积。田坎面积=图斑面积(1733.56)×田坎系数(0.02)=34.67,耕地面积=图斑面积(1733.56)-田坎面积(34.67)=1698.89第十八页,共44页。变更后地类为耕地,需要填写新增耕地来源田坎面积=(变更前盐碱地面积7690.45-变更后盐碱地面积6650.59)×田坎系数0.02=20.80耕地面积=(变更前盐碱地面积7690.45-变更后盐碱地面积6650.59)-田坎面积20.80=1019.06第十九页,共44页。范例7:耕地中的一条线状地物变更为耕地的变更。变更前为一块耕地(013),耕地类型为坡耕地,通过系数(0.1)扣除田坎面积,耕地内有条农村道路(线状地物图斑号为257),变更后图斑地类和扣除田坎不变,只是农村道路变更为耕地,坡度级别为Ⅰ级,新增耕地来源为土地开发(QT)。变更前变更后第二十页,共44页。图斑号为257的农村道路(104)变更为耕地第二十一页,共44页。田坎面积=(图斑面积121796.05-所有线状地物面积6696.73)×田坎系数(0.1)=11509.93,耕地面积=图斑面积121796.05-所有线状地物面积6696.73-田坎面积11509.93

=103589.39第二十二页,共44页。这起变更的地类流向为农村道路(104)全部先变为耕地(013),耕地增加后,田坎相应增加,按系数计算田坎面积,增加的田坎面积是由耕地变更为田坎。田坎面积=变更后田坎面积11509.93-变更前田坎面积11482.51=27.42,变更前地类为耕地第二十三页,共44页。通过范例7和范例8,耕地中耕地、田坎、线物或者是零星地物在变更时,地类流向为:线物、零星全部变为耕地或由耕地变更。一般来说,田坎增加或减少与相应的耕地图斑变化同时发生。第二十四页,共44页。序号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建设用地类型面积统计汇总表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统计汇总表范例1

范例2√√√

范例3√√√

√范例4√√√√

√范例5√√√

范例6

范例7√√√

√范例8√√√

范例9√√

范例10√√√

√√范例11√√√

√√范例12√√√

√范例13√√√√

范例14√√√

范例15√√√

范例16√√√√√√

范例与汇总表的关系第二十五页,共44页。

三、范例(三)16个范例主要情况范例1:为一起权属性质变更,一块有林地(031),变更前属于集体所有(J),变更后为国有(G)。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由于地类和面积未发生变化,记录表的“地类变更部分”不填写。第二十六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2:为一起坡改梯的变更,耕地类型由原来的坡耕地(PD)变更为梯田(TT),坡度级别不变,田坎系数由原来的0.01变为0.02,相应的耕地和田坎面积发生变化。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和《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土地变更记录表》填写时最好在备注注明田坎系数的变化。

第二十七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3:为一起耕地增加的例子,图斑变更前为果园(021),变更后地类为耕地(012),耕地坡度分级为Ⅱ级,耕地类型为PD,田坎面积通过系数扣除,系数为0.01,新增耕地来源为其他原因(QT)。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和《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统计汇总表》。《土地变更记录表》填写时最好在备注注明田坎系数。第二十八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4:为一起耕地增加的例子。图斑变更前为果园(021),变更后地类为耕地(012),耕地坡度分级Ⅰ级,田坎通过实际量测得到,宽度为2米,即作为实际线状地物上图,新增耕地来源为土地整理(ZL)。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和《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统计汇总表》。《土地变更记录表》填写时最好在备注注明田坎量测宽度。

第二十九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5:为一起新增建设用地变更。变更前为耕地(012),变更后为建设用地(202),权属性质为国有(G),建设用地类型为本年度批准本年度建设(B)。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

》、《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和《建设用地类型面积统计汇总表》。《土地变更记录表》填写时最好在备注注明批文号。第三十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6:为一起以前的批而未用的建设用地,今年建设。变更前地类为202P,本年建设,地类没变,所以变更后地类为202,建设用地类型属于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度建设(PJ)。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建设用地类型面积统计汇总表》。这起变更虽然地类实际未发生变化,但由于变更前为202P,变更后为202,在《土地变更记录表》中的“地类变更”部分应填写。只有变更前地类带“P”,建设用地类型才能填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度建设(PJ)。第三十一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7:为耕地中的一条线状地物变更为耕地的变更。变更前为一块耕地(013),耕地类型为坡耕地,通过系数扣除田坎面积,耕地内有条农村道路,变更后图斑地类和扣除田坎不变,只是农村道路变更为耕地,坡度级别为Ⅰ级,新增耕地来源为土地开发(QT)。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和《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统计汇总表》。这起变更的地类流向为农村道路(104)先变为耕地,耕地增加后,田坎相应增加,按系数计算田坎面积,增加的田坎面积是由耕地变更为田坎。第三十二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8:为耕地中新增一条线状地物的变更。变更前为一块耕地(013),耕地类型为坡耕地,通过系数扣除田坎面积,变更后图斑内新增一条沟渠,其他不变。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和《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这起变更的地类流向为耕地先变为沟渠,耕地减少后,田坎相应减少,按系数计算田坎面积,减少的田坎变为耕地。第三十三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9:为2个图斑合并变更。变更前为一块有林地(031)和一块荒草地(043)合并,变更后为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果园(021KB)。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和《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这起变更在填写《土地变更记录表》,不要忘了在变更后地类编码021后加“KB”,为“021KB”。

第三十四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10:为图斑分割的变更,变更前为一块耕地(013),有扣除田坎面积(123),分割出一块特殊用地(205),权属性质为国有(G),建设用地类型为B,剩余的图斑各属性不变。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建设用地类型面积统计汇总表》和《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统计汇总表》。《土地变更记录表》填写时最好在备注注明批文号。第三十五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11:为一个土地整理项目,项目中有耕地(013)、园地、农村道路和零星建设用地,经过整理,全部变更为耕地中的水浇地(012),坡度级别为Ⅰ级,新增耕地来源为土地整理(ZL),并修建了2条沟渠。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建设用地类型面积统计汇总表》和《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统计汇总表》。在填写《土地变更记录表》在新增耕地来源填写土地整理(ZL),耕地内部变化不填新增耕地来源。第三十六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12:为变更前相邻两块图斑,一块为荒草地(043),一块为盐碱地(124),在图斑之间分割合并开发出一块旱地(013),耕地坡度级2级,梯田,田坎系数0.02,新增耕地来源为土地开发(KF)。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和《新增耕地来源类型统计汇总表》。在填写《土地变更记录表》时,不要忘记田坎的增加。第三十七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13:为变更前为一块旱地(013),图斑内有一条农村道路(104),宽度为2.2米。变更后图斑分割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变更为果园(021K),属于农业结构调整,一部分变更为荒草地(043),属于灾毁,剩余部分属性不变,其中线状地物按照图斑边界打断,属性不变。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和《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在填写《土地变更记录表》时,不要忘记在021后面加上“K”,为“021K”。第三十八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14:为在多块图斑之间新增一条面状道路(102),将图斑分割,其他部分属性不变。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和《建设用地类型面积统计汇总表》。在填写《土地变更记录表》时,建设用地内部变化不用填写建设用地批准类型。

第三十九页,共44页。

三、范例范例15:为在多块图斑之间新增一条线状的沟渠(117),宽度为18米,将图斑分割,新增线状地物被图斑边界线打断,并且属于两边扣除,扣除比例(0.5)。这起变更数据将汇总到《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农村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