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优质课课件_第1页
方山子传优质课课件_第2页
方山子传优质课课件_第3页
方山子传优质课课件_第4页
方山子传优质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下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好丈夫深谙宽容——与爱妻发生争执或平添不快时,他们既不会河东狮吼,更不会拔拳相向。

B.外出会客、参加晚会,可以往身上喷些香水,它不但表达你的洁身自好,也表达对别人、对社会的尊重。

C.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与,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机遇,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D.锦州水果的价格、口味、贮存期都很合适安市人民的消费习惯,致使锦州水果在安市一上市便炙手可热。C第一页,共35页。第二页,共35页。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第三页,共35页。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有人还把怕老婆的现象戏称为有“季常癖〞。第四页,共35页。方山子传苏轼第五页,共35页。解题〔1〕“传〞,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体。从写作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种:别传、自传和合传(详见课本点击链接)。〔2〕方山子:原名陈慥,字季常,凤翔知府陈希亮之子,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本文抓住方山子最突出的特点“异〞,为他写了这篇传记。在文中,作者明确表示对方山子行事“耸然异之〞,并描写了多个生动的细节,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河东狮吼〞男主人公。第六页,共35页。作者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出色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在此期间,苏轼与老友陈慥相遇于岐亭,二人流连诗酒,互相酬和。随后苏轼为陈慥作传,写下了?方山子传?。第七页,共35页。写作背景苏轼在?方山子传?中表现出来的心灵矛盾,与他当时的政治处境有关。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人诬以诗文谤讪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对一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遭遇,别有感触。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披货,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第八页,共35页。学习目的: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表达自己情志的笔法。第九页,共35页。初读课文,正音正字闾〔lǘ〕里谪〔zhé〕居陈慥〔zào〕著〔zhuó〕帽矍〔jué〕然奴婢〔bì〕岐〔qí〕亭精悍〔hàn〕勋〔xūn〕阀〔fá〕傥见之与〔tǎng〕第十页,共35页。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①犹见于眉间

见,通“现〞显现

②前十有九年有,通“又〞③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④方山子傥见之与与通“欤〞语气词吧第十一页,共35页。古今异义词辨析驰骋

古义: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今义:指纵马奔跑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从事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所以

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连词遗像

古义:遗留下来的款式

今义:人死后留下的画像或照片第十二页,共35页。指出下面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名词动用,尊奉

②余既耸然异之

异,意动用法,认为……奇怪③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使动用法,使…从

④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⑤方山子怒马独出使动用法,使……愤怒第十三页,共35页。解释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和意义。①方屋而高

并列连词

,和

②何为而在此?转折连词,却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转折连词,然而

④使骑逐而射之承接连词,并、接着第十四页,共35页。文言句式类型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判断句

②庵居蔬食宾语前置句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介宾构造后置

④徒步往来山中

省略句⑤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第十五页,共35页。A〔第一段〕宗折节遇遁庵居闻著遗像再读课文,分工合作,解答字词B〔第二段〕适见焉矍然所以堵萧然妻子自得C〔第三段〕耸然异念使酒十有九年从两骑马上今几日耳精悍D〔第四五段〕世有勋阀使显闻与公侯等无得而然岂…哉异人阳狂第十六页,共35页。A〔第一段〕宗折节遇遁庵居闻著遗像〔第一段〕宗:以…为宗,效法,尊崇折节:改变志趣遇:遇合,指得到重用遁:隐居庵:名作状,在庵中闻:通消息,来往著:戴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B〔第二段〕适见焉矍然所以堵萧然妻子自得〔第二段〕适:恰好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所以:……的原因堵:墙,内壁萧然:萧条的样子妻子:妻子儿女自得:怡然自乐第十七页,共35页。C〔第三段〕耸然异念使酒十有九年从两骑马上今几日耳精悍〔第三段〕耸然:惊奇的样子异:以…为异,认为…很奇怪念:回想使酒:因酒使性有:通“又〞从:使…跟从,率领马上:名做状,在马上今几日耳:至今才过了多少日子啊精悍:英气勃勃的神色D〔第四五段〕世有勋阀使显闻与公侯等无得而然岂…哉异人阳狂〔第四五段〕世有勋阀:世代功勋之家使:假使显闻:显赫的名声等:一样,一样无得而然:没有缘故就这样岂…哉:表反问,怎么是…呢?异人:奇人逸士阳狂:假装疯癫第十八页,共35页。探究案文章所分成的五段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第十九页,共35页。第一段:直接表达,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第二段:细节描写,写了他乡遇故知。第三段:倒叙,细节描写,写方山子少年时的豪侠之气。第四段:补叙,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第五段:对方山子的赞颂。第二十页,共35页。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而是顺叙、倒叙、插叙,变化多姿,舒卷自如。第二十一页,共35页。第二课时第二十二页,共35页。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致此者,余告之故。3、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4、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再读课文,分工合作,翻译句子第二十三页,共35页。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注意“堵〞“而〞和“妻子〞的翻译〕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致此者,余告之故。方山子也显出惊讶的样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注意“矍然〞“所以〞“故〞的翻译〕③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因此他就在马上与我议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的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注意“余〞“马上〞“谓〞的翻译〕④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然而他都抛开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怎么是没有缘故而能如此的呢?〔注意“穷〞“无得〞的翻译〕第二十四页,共35页。“由一个人引发的一篇文章〞——带着考虑学文章苏轼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写这个人?第二十五页,共35页。考虑第一个问题: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众人拾“材〞火焰高——疑难共析第二十六页,共35页。

原名

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

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

少时稍壮晚年第二十七页,共35页。

原名

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

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折节读书,然终不遇

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其所著帽,方耸而高,似“古方山冠〞第二十八页,共35页。方山子“异”之处(1)打扮爱好所著帽,方耸而高

(2)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稍壮--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终不遇遁于光、黄间

(3)生活态度的独特:

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4)待人接物的态度:

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5)大气洒脱的行为作风: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世有勋阀,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皆弃不取,独来穷山。第二十九页,共35页。

问题探究2:苏轼为何写这个奇异人?提示: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苏轼重见这个故友之后会作何感想?“同是天涯沦落人〞——具有相似的遭遇。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两人可谓惺惺相惜〔即性格、志趣、境遇一样的人互相保护、同情、支持。〕——疑难共析众人拾“材〞火焰高第三十页,共35页。一方面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另一方面“借别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还折射出作者在被贬到黄州其间的真实心态。——疑难共析

由此看出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众人拾“材〞火焰高第三十一页,共35页。

在这篇人物传记中,苏轼以其奇特的构思和奇妙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奇异之人——方山子。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通过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安贫乐道的高洁品德,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对方山子的隐居生活和超然心态的向往。打破常规显个性——总结全文第三十二页,共35页。1、以下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崇

B.往往阳狂垢污阳:外表上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

D.余谪居于黄谪:贬官2、以下各组划线的字用法意义一样的一项〔〕

A.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

B.余既耸然异之/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C.环堵萧然/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致此者

D.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使骑逐而射之,不获BC第三十三页,共35页。3、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

A第三十四页,共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